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韩延徽还说,幽燕联合钱庄将会争取在天复三年底前,在河北道各州的州城都设立一处分铺,负责兑换商贾们手上存有的“欠款协议”。另外,韩延徽还释放了一个爆炸性的消息,卢龙节度使李诚中答应,芦台盐场向商贾们开放,各位商家们可以凭借手中的“欠款协议”,按照“协议”上的面额,兑换等值的食盐!
袁氏设在深州互市上的掌柜听完韩延徽宣布的消息后,当晚便在酒宴上收购各家商户手中的“欠款协议”,可惜应者寥寥,各家掌柜都将这些“欠款协议”牢牢捏在手上不予售出,令袁氏掌柜甚为遗憾。
深州互市的紧急关闭,源自检校右仆射、太府卿敬翔的到来。
确切的说,敬翔只是到了卫州。但人的名树的影,作为梁王最核心的手下、宣武军实质上的二号权力人物,他刚从汴州出发,袁象先便立刻关停了数百里外的深州互市,宣武方面的十多家大商贾也从深州纷纷撤离。
敬翔年轻的时候就聪明过人,反应灵敏,他酷爱读书,尤其擅长写文章,人称少年英才。按照历来的传统习惯,学而优则仕,他也赴长安参加了进士考试。但是所有人都明白,只有敬翔不明白,这个时候的科举需要“拼爹”,结果敬翔毫无疑义的落榜了。
敬翔是个聪明人,虽然读书多,但并不死板。其实这个时候的读书人,或者说儒生,并不像后世那么酸腐,基本上文武兼通,而且知道顺势而为。所以遭受挫折之后,敬翔没有怨天尤人,他开始“找爹”。但是他家世不厚,交游不阔,找来找去,只打听到有个叫王发的同乡在新任节度使朱温(老朱那会儿还没改名)手下当观察支使,是一个中层文职幕僚。
那会儿老朱刚刚归附朝廷,正在卖力给天子打仗,所以很得朝堂的欢心。于是敬翔就去了汴州找王发,看看有什么门路。
结果这一去,就走上了一条不同的人生之路,成为了宣武军内的顶梁柱。(未完待续。。)
第十三章 蒋袁合流(三)
ps: 感谢灵能者南营玉foru21fdgty兄的月票。同时感谢大家的推荐票;再来点行不?眼看离3万就差1000多了。
敬翔是从汴州紧急赶来卫州的,局势危急,他不得不如此。
魏博牙兵在沧州战场上为卢龙军所败的消息传到汴州的时候,敬翔已经感觉到形势不妙了,但他不知道问题究竟有多严重。
袁象先发来的情报说,皇甫峻擅自出兵征讨沧州,对此,袁象先曾经反对过,但皇甫峻一意孤行,他无力阻拦。同时袁象先还向敬翔承认错误,说自己当时在本心里也有所盼望,觉得让魏博和卢龙打一打,最好打得两败俱伤也未尝不可,所以没有坚决制止。袁象先认错的态度很诚恳,让敬翔觉得可以接受,敬翔觉得袁象先还是敢于承担责任的。
袁象先的报告中说,魏博军在沧州战败,退回了魏州,魏博牙兵大约剩下近三千人,此外,陆陆续续还有败兵返回。按照魏博牙兵的战斗力,既然能整师而回近半(他把程公信和李公牷所部隐瞒了),没有出现大规模崩溃的现象,说明卢龙军也损失惨重。因此,袁象先认为,加上自己手中一千来自宋州的“精锐”,应该能挡住惨胜之后的卢龙军,甚至卢龙军是否有余力攻打魏州,还存在很大的疑问。
对于这几年连续惨败、连续兵变的卢龙军,宣武军缺乏必要的重视,敬翔手上的情报不多,所以他只能结合棣州的王重霸发来的情报进行分析。但是王重霸没有内幕消息,他只知道魏博军战败了,卢龙军重新夺回了沧州南部各县。
不过王重霸倒是抓到了一些魏博败兵,这些魏博败兵都说自己如何如何英勇奋战,给予敌人多大多大伤亡。但无奈敌军太多,所以魏博战败了。
这种败兵常用的托辞迷惑不了敬翔,但甚为无用,于是他只能暂时依照袁象先的情报来分析对策。
正旦这天,魏州城内发生血夜屠杀的消息很快传到了汴州,令敬翔目瞪口呆。他仔细翻看了袁象先的报告,感到头痛莫名。
袁象先说,皇甫峻兵败之后实力大损,魏博节度使罗绍威联合许多魏博将门反扑,双方厮杀惨烈。血流成河。因为反对皇甫峻的魏博将门太多,最终,皇甫峻被杀害。魏博节度使罗绍威取了皇甫峻首级后,又率兵攻打招讨使行辕,袁象先迫不得已之下,奋起反击,将乱兵扑灭,罗绍威也被部下所斩。袁象先还将皇甫峻的人头快马送到了汴州,以示自己的功劳。
对于袁象先的报告。敬翔赶到疑虑重重,按理说袁象先是梁王外甥,这么大的事情绝无欺瞒自己的可能性,但怎么总觉得有些地方不太合乎自己的认知呢?
魏州生变之后。整个河北的局势发生了很大变化,敬翔坐不住了,他需要亲自赶去魏州了解情况。
敬翔是正月初五从汴州出发的,过封丘、灵昌入卫州。一路上看见了许多往北行进的商队。深州互市虽然关闭了,但因为这个时代信息不畅,有滞后效应。所以发往深州的粮食不可能说停就停,还在陆续启运。一开始敬翔没太在意,但商队太多,不禁令他很是疑惑,于是找来蒋玄晖,让蒋玄晖去询问了解。
年前的时候,梁王曾经发来命令,想让蒋玄晖带兵西进,入长安做好迎接天子的准备。梁王想调蒋玄晖出任京畿防御使,把长安牢牢掌控在手中。但这道命令被敬翔驳了,他回信告诉梁王,说现在河北形势非常微妙,需要有大将坐镇腹地,把蒋玄晖调走之后,汴州就彻底空虚了。
于是蒋玄晖没有去成长安,他的人生轨迹也发生了改变,在未来的史书中,很有可能逃过“弑君”这么一笔不光彩的记录。
当然,蒋玄晖本人是绝对不会意识到自己被李诚中的蝴蝶翅膀扇歪了人生方向的,他此刻带兵护送着敬翔北上,就在敬翔身边。
蒋玄晖出汴州的时候,也看到了官道上繁忙的商队,其中尤以蒋氏商队最多,剩下的也大都是他的亲朋好友。大粮商袁氏的商队没有走这条路,袁氏在宋州,他们走的是汴河水路,当然也要经过汴州。如果敬翔去汴河上看一看的话,恐怕会被河上连绵不断的袁氏粮船吓一大跳。
蒋玄晖不禁暗暗叫苦,后悔自己怎么没想起这么一出,要是早知道这样,就赶紧让自家的商队这两天改走别的道路了。
蒋玄晖当然知道这是怎么回事,他冥思苦想了良久,始终想不出一个好的借口,于是干脆告诉敬翔,说他刚才打听清楚了,这些粮食是袁象先征集的。至于袁象先怎么回话,那就让袁象先去动这个脑子吧。
于是敬翔更加疑虑重重了。
袁象先不知道蒋玄晖摆了自己这么一刀,他听说敬翔已经北上了,慌得六神无主。他急忙和幕僚商议,幕僚也想不出好办法,于是袁象先又连夜快马跑了一趟深州,向韩延徽问计。韩延徽尽心尽力的为袁象先编了一套说辞,并且表示,一定会约束卢龙军各部,全力配合袁象先。
袁象先对韩延徽可谓感激涕零,他再三表示,将来万一卢龙有变,或者韩延徽在河北无法立足,请他一定要到汴州投奔自己,自己必定竭尽所能予以厚报!
袁象先不敢耽搁,又连夜从深州快马赶奔魏州,一来一回,路上倒毙了十几匹良马,让袁象先心疼不已。回到魏州之后,袁象先立刻整顿招讨使行辕的牙军,拉着从魏州将门抢来的财货南下,干脆放弃了魏州,抢在敬翔之前赶到了卫县。
卫县处于淇水之上,淇水由北向南,将卫州一分为二。淇水东部属魏博辖境,西部则被宣武军占领,卫县内驻有宣武军一部辎重军马,约两千人。
这么一番折腾,可把袁象先累坏了,整个人都消瘦了一圈。袁象先在卫县刚睡了个囫囵觉,敬翔就到了卫县城下。
派来提前联络的骑兵对袁象先说,蒋兵马使让他注意怎么回答粮食问题,似乎敬翔已经看到了很多运粮的商队了。袁象先心里破口大骂,你蒋玄晖就不能替我遮掩遮掩吗?都这个时候了才告诉我,我怎么跟敬翔解释?
不过好在袁象先身边有幕僚,幕僚帮袁象先想了办法,袁象先才赶紧出城迎接敬翔。
看着迎出来的袁象先,看着袁象先憔悴的脸庞,敬翔心里暗赞:谁说袁某人是个只懂吃穿享受的纨绔?看上去也很敬业嘛。为了王事而不辞辛劳,看,人都累瘦了,甭管事情办得如何,至少这份心是可以取的!
一边入城,敬翔就一边问话,袁象先就一边回答。
袁象先说,卢龙军已经趁魏博内乱之际攻略了贝州、博州和魏州等地,北边的王处直已经向卢龙军投降了。自己虽然联合成德军坚决抵抗,但是无奈成德兵太弱,自己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