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裴楚一十分了解家中这位薛伯的厉害,赶忙用手轻轻安抚,小刁这才觉得好过了一些,抬起头感激的望了他一眼。
安纲先生这时被薛伯放开,一张口意外的竟说的是中文,只是相当生涩,应当还只是新近学会,只听他很有礼貌的道了谢,随后转身冲身后的年轻武士严厉的讲了一串倭语,年轻武士面露委屈,争辩了一句,随后不甘不愿的将手中的萧遥放开。
“石先生……”
李少卿这时急忙上前,用正骨的手法将错位的骨头归位,随后取了一根木棍用布条固定,期间萧遥免不了又发出一阵鬼哭狼嚎。
那群倭人乘这段时间凑在一起商量的时候,高琪适时出现,那名商人打扮的倭人这时也不知从什么地方冒了出来,开始充当起两边的通译。
待他们商量完毕,李少卿这边也刚巧将萧遥的伤势处理好,只听高琪说道:“李公子,听说你在东瀛抢了人家一样宝贝,这不,人家才不远千里追过来啦!”
此言一出,周围的人群顿时议论纷纷,李少卿新近也算是京城的风云人物,关于他的新闻不少,所以左邻右舍多少都知道一些他从海外带回不少宝物的事情,但却没想到竟是抢劫得来的,天朝上国礼仪之邦,什么没有啊?去抢蛮夷的东西,实在是有失身份。
李少卿自然不会让自己就这样陷入被动,他先是让家里的下人为他取出了那把倭刀,随后举着刀走到院子中间,高声说道:“这一把便是李某在东瀛的京都,一个叫奈良的城,通过决斗,凭自己的本事赢回的宝刀,我李家的子孙绝不会做那巧取豪夺的事情。”
这柄倭刀刚一出现,那个年轻的倭人武士便一阵叫骂,他的手下更是鼓噪不停,而待李少卿说完,周围的舆论则瞬间转向,纷纷夸赞起李家的人品材质,对那些目露凶光的倭人武士则纷纷投以厌恶的目光。
高琪却对这些完全不在乎,他在京城横行惯了,本就不在意别人对他的评价,只听他继续开口道:“这位源武士说他知道,但这把刀是他的传家宝,他想要再跟你决斗一次,重新赢回宝刀,不知道李公子敢不敢应战啊?”
李少卿听完微微一笑,朗声回道:“应战自然是敢的。”
高琪听完心中一喜,可还没等他高兴完,又听李少卿接着说道:“只是碍于我朝律法,禁止私相械斗,李某身为公卿之子,家父又执掌刑罚,更应以身作则,严守律例,是以李某不能答应。”
高琪向来是藏不住心事的,当即脸色一黯,重新看向身后的倭人,那几个倭人此刻围在安纲先生的身旁,由那名商人打扮的倭人不停小声说着,其余人不时点头,不久之后,才一齐抬起头来,只见那个商人打扮的倭人用一口带有杭州腔调的官话说道:“李大人这么说我等理解,但这把‘童子切’乃是源家家督的明证,对源家十分重要,既然李大人不愿决斗,源家将献上万金购买,或者由我国的铸刀大师——安纲先生,重铸一把宝刀用来交换,不知李大人意下如何?”
此言一出,满场哗然。
这样的条件,看似优厚,隐隐然却带上了一点羞辱。
“不久一把倭刀而已,能取万金,李公子给他们便是……”人群中果然有人喊道。
一时间议论纷纷,赞同者有之,反对者有之,欣喜者有之,不屑者有之,好不热闹。
“以老夫之见,既然这把刀是决斗所得,而这位安纲先生又是他国大匠,不如我们就换一种方法比试,以技艺之高低,来定宝刀之归属,如此既不伤和气,又不使宝刀染上世间铜臭,又可证李公子之勇武,可谓一举数得,最重要的是还十分公平,如若输了也无理由推脱抵赖。”薛伯说道。
“薛前辈的意思,是以铸刀技艺来比试?”李少卿问道。
薛伯刚要点头,一旁的倭人也正巧将他刚刚的话转述完毕,只听那位安纲先生脸上一阵欣喜,急忙用生硬的汉语答道:“同意……窝……同意。”
“说到铸造兵刃,世间又有什么人能比得过青锋照?”薛伯说着,目光如电,别有深意的朝不远处的刘小刁望了一眼。
李少卿却是目露为难之色,开口道:“只是石先生伤了手臂,怕是不能……”
“我来,不用青锋照的师傅动手,由我李大铁动手即可,石先生只需掌握住火候即可。”一个浑身黝黑,肌肉发达的汉子越众而出,声音洪亮发达,一看就让人明白这人是名铁匠。
薛伯本意是在刘小刁,需知但凡青锋照弟子入门都需学徒五年,打铁三年,那都是确确实实的铁匠了,而刘小刁的样子实在太过白皙细嫩,一双手更是完全看不出一丝一毫打过铁的样子,是以初次见面便引起他的怀疑,只是顾及裴楚一才没有点破。如今他本想让刘小刁同那东瀛师傅比试,以此来揭露他的真面目,谁知道青锋照的名头实在太过响亮,引出这样的变故。
“别听那李大铁的,我王铁砧也愿为青锋照石先生执锤。”又一名汉子远远的吆喝道,与李大铁不同的是,他是从围墙的另一边翻过来的,其后面还跟了几名学徒打扮的青年。
在古代,铁匠大多是世代传承的手艺,但凡历史悠久的铁匠铺子,都多少有些绝不外传的绝活,而在全天下最为繁华的京城开上一家铁匠铺,那无疑是这家铁匠铺实力的证明,而这些铁匠最大的愿望无不是如干将莫邪一般打造出一把绝世神兵,从此名扬天下。
可绝世神兵几百上千年才出现那么一柄,不是那么好铸,所以为青锋照出来的弟子执锤便成为了出名的另一条捷径,万一能学到一些诀窍皮毛,那更是受用无穷,种种好处怎不能让这些打铁的家伙趋之若鹜。
“可是……”李少卿一脸为难,众人随他望去,眼神都集中在之前被人遗忘的萧遥身上。
萧遥何曾想到,才一会儿功夫,他就从看热闹的,变成了众人眼中的焦点,还明言要他跟倭人的大匠比试技法,他那里懂什么铸刀铸剑,冷汗刷的一下冒了出来,急忙哀嚎道:“哎呀!
疼!……疼!疼死我了!”声音凄惨无助,企图能蒙混过关。
“东洋小国之辈,妄敢自称大匠,杀鸡焉用牛刀,何须我师兄出手,我便足以。”
刘小刁的声音恍若救星,萧遥当即手臂也不怎么疼了,傻兮兮的抬头一望,瞬间凉到脚底,只见刘小刁此刻脸色阴沉,目露凶光,那分明是在说——稍后再找你算账!
作者有话要说:…_…前日兄从京来,约之即去,甚欢,共享红酒牛排,整夜颠鸾,巨疲,休一日未能缓,遂未更,望众体之。
37
37、第三十六章 铸刀(本章倒V看过勿买) 。。。
在古代,官府为了防止叛乱,向来是禁止民间私铸刀兵的,这条政策被称为“持兵之禁”,详细列举了不允许制造的武器种类,但由于当时的条件,以及种种其他的原因,这条禁令始终没有得到彻底的实施,所以每当有叛乱的时候,叛军总能获得相应的武器武装自己。
官府唯一能够保证做到的,就是将最好的铁矿掌握在手中,禁止民间出现能够大规模生产铁器的作坊,以及建立大量的官办作坊,占用大量资源,制作出厚实的盔甲,以保证官军的对付一般的叛军时有装备上的优势,于是这就造成了一个问题,民间缺少优质的生铁。
自从汉代“盐铁官营”以来,官府的作这两样生意向来都缺乏效率,就好比市面上的私盐从没有一刻消失过一样,从海外进口生铁同样是一门利润极高的生意。
刘小刁的历史学的马马虎虎,但也知道古代制作刀剑最好的材料是来自大马士革的花纹钢,而炼制花纹钢的原料产自印度的乌兹铁矿,而在杭州的时候他就见过不少印度来的商人,杭州人称他们为大食人。
所以在选材的时候,刘小刁虽然不懂得分辨材料的好坏,但却能从李大铁跟王铁砧对于那些铁块的来源中获得答案,选了一块从泉州运来的熟铁块,唯一令他失望的是,他的这一举动引起了那位安纲先生的注意,随后那个倭人跟他挑选了同样的材料。
刘小刁妄图以原材料取胜的美梦宣告破裂,不过他并未彻底失望,对方是倭国出名的制刀师,不可能连材料的好坏都分辨不清。而他的优势在于见识远超这个时代,虽然有些可能只是一知半解,但相对来说,仍然大占便宜。虽然他不知道古代的刀剑如果打造,但却偏偏看过一个关于日本刀的纪录片,知道日本刀是如何打造的。
日本刀虽然源自唐刀,但它的锋利,在世界上却远较唐刀出名,其工艺是用三种不同的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