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后宫琳妃传-第9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竹息咦了一声,忙道:“太后的意思是给了淑太妃太过抬举?”
朱成璧淡淡道:“既然舒贵妃自请出家,哀家又未曾加奉尊号,那么贵太妃之号不过是形同虚设罢了,只是历来,贵太妃、淑太妃、贤太妃、德太妃四位为诸位太妃中最尊之者,且不许并立……”
竹息会意道:“是了,后宫妃嫔,最计较的除了恩宠与子嗣,便是这位分了,若是现在就尊封宜妃娘娘与和妃娘娘为淑太妃与贤太妃,一来,这赏赐一并地下来,他日旁的赏赐终究是入不得眼的,更何况,她们自恃地位颇高,也不会处处以太后为尊,若是只封了太妃,她们揣度着昔日也许会再得晋封,自然更依附于太后。”
朱成璧叹息道:“倒也不是哀家要压着她们的位分,只不过淩儿尚年幼,弱母孤子坐镇江山,本就是遭人非议、难上加难,若臣属忠贞便也罢了,若是有人觊觎,即便有奕渮压着,哀家终究也不能十分的放心。宜妃的江氏一族与和妃的万氏一族都是哀家需拉拢的势力,为淩儿前程着想,也只能如此。”
竹息微见动容:“太后为了皇上费劲心血,皇上自然是明白的。”
朱成璧低低一叹:“只要他明白,哀家就别无所求了。”
隆庆十二年六月十二日,持服礼毕,新帝登基,改元乾元,翌年使用,先帝弈澹追谥曰神尧定业孝皇帝,庙号高宗,葬于泰陵。
登基大典安排在太极殿举行,当日亦是册封太后的盛典,为避兄弟名讳,玄淩更名为玄凌。作为玄凌的生母,朱成璧则顺理成章地成为太后,入主颐宁宫。册封大礼极为隆重,甚至超过了皇帝大婚的规格,普天之下,万民同庆,同时为朱成璧敬奉徽号为“昭成”,时称“昭成皇太后”。
新帝年幼,昭成皇太后垂帘听政,梁王周奕渮受命辅政,尊为摄政王。
三日后,册封诸位太妃,宜妃册为钦仁太妃,为诸位太妃之首,和妃册为庄和太妃,苏昭仪册为端谨太妃,恩嫔册为顺陈太妃,杜婕妤册为纯恪贵太嫔,洛芳仪册为恭宁贵太嫔,芙蕖贵人册为芙蕖太嫔,禧贵人册为温禧太嫔。诸位太妃相继迁居寿康宫、宁寿宫、寿祺宫等宫宇。
册封太妃之日,亦是舒贵妃出家修行之时,由于安栖观尚未建成,朱成璧允许舒贵妃暂居通明殿一侧的雨花阁,雨花阁素来清静,最能避开宫中繁扰。舒贵妃感念朱成璧恩德,亲往颐宁宫致谢。
同日,颐宁宫传下懿旨,正三品福安郡夫人王氏加封正一品华国夫人,正三品瑞平郡夫人冯氏加封正一品安国夫人。王氏身为当朝太后的母亲,在城东朱府的地位更见贵重,冯氏虽为嫡妻正室,但也明白自己这国夫人的加封如何得来,对待王氏更是客气,人前人后礼让有加。
一晃,已是隆庆十二年八月初八,秋意渐起了。
注:
谥号,是在我国古代,统治者或有地位的人死后,给他另起的称号,如“武”帝,“哀”公等。古代帝王、诸侯、卿大夫、高官大臣等死后,朝廷根据他们的生平行为给予一种称号以褒贬善恶,称为谥或谥号。帝王的谥号,由礼官议上;臣下的谥号,由朝廷赐予。帝王与群臣之间有严格区别,帝王的谥号,在隋朝以前均为一字或二字,如西汉的皇帝刘盈谥惠帝、刘恒谥文帝、刘启谥景帝,东汉的皇帝刘秀谥光武帝等即是。但是从唐朝开始,皇帝的谥号字数逐渐增加,例天宝十三年,玄宗李隆基决定将先帝的谥号都改为七个字如李渊为“神尧大圣大光孝皇帝”,李世民为“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唐后各代皇帝的谥号,一般都偏长,其中称冠的清太祖努尔哈赤,谥号竟长达二十五个字“承广运圣德神功肇纪立极仁孝睿武端毅钦弘文定业高皇帝”。

第六章画梁语燕惊残梦(1)
第六章
画梁语燕惊残梦(1)
秋意起,日昼渐短,朱成璧懒懒倚着美人垫坐着,从案上那一叠黄绸面的奏折中取过一份细细读着,竹息奉了一盏热热的杏仁酪上来,柔声劝道:“娘娘自打午膳后便一直看着奏折,也是累了,不若歇一歇吧?”
朱成璧微微叹息一声,接过那氤氲着热气的杏仁酪搁在案上,缓缓道:“且换一盏怡神的茶来。”
见竹息答应着便要下去,朱成璧又道:“那莲纹银盘里的薄荷叶和杭白菊是钦仁太妃午间送来的,便用着泡茶吧。”
竹息晓得朱成璧有话要说,忙唤过侍立一侧的宫女将那杏仁酪端了下去。
朱成璧取过案上的绿松玉锤缓缓锤着膝盖,方徐徐道:“这一份是奕渮刚刚呈递上来的。”
竹息一愣:“摄政王处理朝政素来妥帖,若非什么要紧事,是不会轻易呈了折子上来的,不过话又说回来,若是要紧的事情,摄政王也应该来颐宁宫奏禀才是,莫非……”
朱成璧随手将折子一抛,清愁如薄雾一般在姣好的面容上散开:“又是关于请封。”
竹息不免有些咋舌:“那江承宇上个月刚刚从正五品的吏部文选清吏司郎中晋为正三品的侍郎,前几日摄政王自己辞了吏部尚书的职位,指明要江承宇继任,被娘娘驳了回去,怎的今日又递了一封上来?”
朱成璧嗤的一笑:“这一次,不是为了江承宇,是为了朱成玙。”
竹息一怔:“是太后的哥哥?”
朱成璧点一点头:“哥哥是翰林院编修,官居正五品,素来也只是个闲职,只是翰林院虽然品秩不高,但升迁较之六部更为容易,若有机会,更能成为上书房的师傅或是陪讲学士,往后更能加封大学士的荣官,低则正三品,高则正一品,庸碌者能保住子孙荣华,干练者则能问鼎权臣之位。”朱成璧略略正一正耳垂的鸽血红牡丹耳环,“而奕渮的意思是,让哀家封哥哥为正三品的掌院学士。”
竹息正从莲纹银盘中择选新鲜的薄荷叶和杭白菊,闻言不由一惊:“翰林院掌院学士?”
朱成璧眸光微沉:“掌院学士,按照不成文的规矩,也需是大学士方能胜任,若哀家要封哥哥为掌院学士,就必须先加封哥哥为大学士,只是父亲做到正三品的文渊阁大学士花了几十年的功夫,哥哥年纪尚轻,便没有这飞黄腾达的道理,更何况齐正声的武英阁大学士是对兀良一战大捷才取得的,哥哥一无建功,二无天赋,如何担当得起?”
竹息凝神片刻,不由倒吸一口凉气:“况且太后先前驳回了江承宇,如今却又封了朱成玙,只会让朝臣认为娘娘假公济私,偏袒族人。”竹息微微一顿,见朱成璧的神色越发不好,忖度着劝道,“但摄政王不会猜不到太后的心意,此番举动,实在是古怪得很。”
朱成璧淡淡道:“无非是存了心让哀家不痛快罢了,你且看皇帝登基以来,他安插了多少亲信进来,旁的且不说,那兵部尚书甘循,户部尚书苗从哲都是他的心腹,如今吏部尚书又要安排了江承宇,岂非六部中的三部都要成了他的家臣了?”
竹息忙道:“太后息怒,左不过工部尚书苏遂信是太后的人,礼部尚书万贞毓是庄和太妃的父亲,素来与朱厚堂朱大人亲近,也是不必说的,刑部尚书刘汝吉是两朝元老,忠心赤诚,只效忠于皇帝,如今这吏部尚书是要好好权衡,摄政王只是与太后压力……”
朱成璧心烦意乱,将那绿松玉锤在案上一拍:“压力么?哀家看他是把朝廷当成摄政王府了!吏部侍郎左少展不是致仕了么?既然吏部缺人,就让他回来暂代尚书一职,也是告诉摄政王,若那江承宇肯安分守己地在侍郎的位置上磨上几年,哀家不是不肯给这份脸面!”
竹息晓得朱成璧动怒,也不敢多言,只是择好了薄荷叶和杭白菊放入青玉茶盏中,用滚水冲开泡着,又兑入化了蜂蜜的凉水细细拌好,方递到朱成璧面前。
朱成璧微微啜饮一口,方道:“父亲年迈,太学礼官一职先由朱成玙暂任,另外,让朱祈祯就任兵部侍郎一职。”
竹息奇道:“太后方才还说要避免朝臣认为您偏袒族人,太学礼官由朱成玙朱大人暂任也就罢了,毕竟也能避开翰林院的风头,日后免得摄政王再做文章,只是太后怎的又提拔了朱祈祯朱大人?”
朱成璧以手支颐,淡淡道:“朱祈祯是哀家的亲眷,亦是摄政王的心腹,这样做既是为了安抚摄政王,也是叫朱祈祯知道,摄政王虽然信任他、重用他,但他的侍郎一职,到底也是哀家给的,让他知道分寸。”
竹息恍然大悟,忙道:“太后圣明。”
朱成璧倦怠地挥一挥手:“替哀家草拟一道懿旨……”
话未说完,却是竹语打了帘子匆匆进来:“太后娘娘,不好了,新安县君快不行了!”
朱成璧一怔,方才反应过来是自己的长姐朱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