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珍姐儿到底是姑娘家,听了这些,脸上便有些挂不住,转身欲走:“你不要再说这些话了,婚姻之事自来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我不要再听你讲这些。”
兰姐儿哈哈大笑:“傻丫头,除了当今皇上,你还真以为你能嫁个好男儿吗?皇后非善类,早在你回京前就举办了一个百花宴会,这京城但凡能上得一点台面的男子,早就都敲定下了亲事,你的好姑母可没有帮你留下一个两个的,你如今要嫁给谁去?今日看来倒是天意了,注定你要嫁入帝王家的灵犀戒。”
珍姐儿不由顿住了身形:“皇后当真对你我两家如此恨之入骨,这点子事也都算计到了?”
兰姐儿冷笑道:“所以,入宫才是你的唯一出路,只有你在皇上心中占有一席之地,她才能有所顾忌,不敢明目张胆地对付你家。若是你能占据皇上整个心,不仅可以有力反击,甚至可以让你兄长得以继承你父亲的爵位,而你也不至于明珠蒙尘,被那些庸凡之人所误,如此倒是一举三得,何乐而不为?”
珍姐儿脑中不由展现出表姐所描绘的未来,能得到那样一个举世无双的男子的全部的心,倒不罔了自己这绝世的容颜了,不过她到底是个姑娘家。还是有些羞耻心的,便跺足道:“不必说了,我可不信你有替我家打算的好心。我不会上你的当的。”
兰姐儿看着珍姐儿快步出了园子,鼻里不由冷哼了一声,神色泰然地离开厅子回到自己院里去了。
就在珍姐儿脸红耳热地随意走动时,环姐儿也来到了永宁侯府。
沈夫人得了消息,先是一愣。她只说明日让环姐儿来家里玩一天,不过想来定是下人在环姐儿那里多嘴,环姐儿担忧母亲,这才一刻也等不得地回了府。
果然环姐儿进得府中向祖母请了安,便直接问起母亲之事。
沈夫人也不瞒她,把事情的经过都对孙女详详细细地说了一遍。
环姐儿听了。因着长幼辈份不好妄加评说,心中却也忍不住暗叹母亲确实做得差了,不管长辈有什么恩怨纠葛。实不该牵扯到晚辈身上去,何况是取一条无辜的性命呢。
沈夫人又道:“你母亲倒也罢了,我只担心你妹妹会因此心中不好过,眼看着她一天天地消瘦下去,我这心里也疼得很。这才让人叫你来,得了机会好好开解开解她。”
环姐儿听了。便立起身来,说道:“这是自然的。”
沈夫人看了环姐儿一眼,又道:“我让人去叫过你妹妹来,你也趁这个空去看看你母亲吧,不管她做错了什么,到底是你的母亲,你也劝劝她,以后行事不要太歹毒了,也该为子孙积些阴德了。”
环姐儿感激地向祖母道了谢,便随着沈夫人的亲信去了祠堂。
沈大嫂被关了这些时日,一直不得与人见面,如今听说女儿来看,心中着实高兴。
当日沈大嫂一回到侯府,便被众人兴师问罪,一番折腾后,虽说她成功地以退为进,解除了自己被休弃的危机,可是当事情冷却后,她才惊恐地发现,自己只怕得有大半年时间,没有机会劝诫女儿打消对庄承荣不切实际的想头。
想到这里,她的心便如十五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的,她实在担心女儿会因此吃亏,可是又无人可以帮她,至于沈夫人,她更是不敢透露一个字,因为她知道婆母对沈秋君的偏疼,只怕到时为了防止侵害了沈秋君的利益而胡乱将女儿打发嫁了。
担心了这几日,沈大嫂只好劝慰自己:自己此时正被关着,女儿向来孝顺,必是日日忧心,定一时半会想到那里去,再者依着婆母对女儿的冷淡,平日里入宫晋见时必不会带着女儿去的,如此一来,女儿也没有见到皇上的机会了。
不过虽如此想,但这心里倒底不踏实,就怕出什么意外,此时环姐儿的来看望,倒如及时雨一般,让沈大嫂喜出望外。
不过,沈大嫂白高兴了一场,因为沈夫人虽让环姐儿来见她,却深怕沈大嫂胡乱说话蛊惑了环姐儿,而环姐儿也是个通透的,知道祖母的担心,便也只作不知,故沈大嫂母女二人相见之时,并没有呵斥下人离开。
沈大嫂此时也没有和女儿诉衷肠的心思,几句话后,便殷殷叮嘱道:“你妹妹年轻,若是有什么不当之处,你作为姐姐的一定要好好劝导一番,也不要因着她的一点小错,便事事都禀报给长辈,倒像你当不起姐姐的职责似的无敌柴刀。”
环姐儿当然不知母亲的意有所指,只当是寻常的托付,忙应道:“母亲放心,我会照顾好妹妹的。”
接下来沈大嫂又问环姐儿几句家常,母女竟一时没有话可聊了,幸好此时沈夫人差人来说珍姐儿已经过去了,让环姐儿也赶紧过去,倒是解了她母女二人之间的尴尬。
环姐儿再次来到祖母房中时,果见妹妹也在,此时房中已摆下了饭菜,祖孙三人一处用餐,其间环姐儿对祖母提起:“孙女过两日要进宫给姑母请安,家里可有什么说的没有?”
珍姐儿一听提到皇宫二字,心便没来由地快跳了几下,心耳也暗暗聚神起来。
沈夫人说道:“家里一切都好,倒不用她惦记,至于府中这些时日发生的事情,我前几日也稍稍说给她听了,你去了也不必再提。”
环姐儿点头,一时饭毕,沈夫人借口休息,把时间留给了她姐妹二人。
环姐儿见妹妹比着初进京时确实瘦了不少,心中一阵怜惜,便拿话来开解。
没想到妹妹倒是个通透的,虽然也难过母亲差点被休、如今尚被关在祠堂中,却也清楚母亲所做的事情确实有些过了,如此一来,倒让环姐儿颇为欣慰。
至于沈秋君在其中的作用,珍姐儿却只字不提。
这也是她聪明之处,一来她认为姐姐长年在京城,必是仰皇后鼻息而活,如今怕是心更向着皇后的,而自己虽说与她是姐妹,却十几年来从无来往,那点姐妹情未必能敌得过利益二字。
二来则是她对兰姐儿的话也是半信半疑,虽说那日晋见沈秋君时,自己母女二人的确是被冷落,可自己母亲那样对桂哥儿,她可不相信兰姐儿会这样好心地为自己打算,这事还有待自己再细细观察一番才成。
姐妹二人因着家庭的不幸,在这次推心置腹的交谈中,关系倒是增进不少,珍姐儿便问起进宫之事来。
原来那日沈秋君召见沈大嫂母女时,因当时也是想着缓和一下彼此的关系,同时也为了避免尴尬,便亦召见了环姐儿一同进宫,不巧的是环姐儿的婆婆那几日生了病,沈秋君只好派下太医来,环姐儿自然要在婆母身边照料的,如今婆婆痊愈,环姐儿便要进宫去谢恩。
珍姐儿听到皇宫,便想起那日的皇上来,竟鬼使神差地请求要一同进宫面见姑母,话已出口,她便觉得有些唐突,忙道:“算了,我也只是对皇宫好奇,又想着与姑母亲近,却没想到这皇家与百姓之家不同,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姐姐也不必为难。”
环姐儿听了妹妹的请求,心中却极为高兴,因为这表示妹妹并没有受父母的影响,打心里愿意亲近姑母。
其实对于父母与姑母的恩怨纠葛,环姐儿自然也是心中清楚,孰是孰非,她也十分明白,不过做为子女,她不能去面责父母在此事上的过于偏执,她只希望父母看在姑母已经成为母仪天下的皇后的情势下,为了沈家的家族利益向姑母低一下头,这样便可皆大欢喜。
因为她了解姑母,最是个看重亲情血脉的人,便是心有不甘,也少不得为了沈家及祖父母忍了这口气,如今看来虽然父亲还不能完全放下身段来服软,不过倒也有些成效,长此以往,说不得真就化解了那些陈年旧怨。
如今看到妹妹也愿意亲近姑母,环姐儿自然乐见其成,这个妹妹对父母的影响力比自己要强得多,能因此为弟弟争取到爵位承袭当然最好,便是不能,至少妹妹与姑母关系好,妹妹将来也算是有个强大的靠山了。
第三二二章 二次进宫
环姐儿忙不迭地笑道:“没什么好为难的,我想姑母也喜欢小辈们亲近的。”
环姐儿做事倒不含糊,进了宫后,先是代石府谢过沈秋君的赏赐,又向沈秋君言及妹妹的意思。
沈秋君虽然不喜大哥夫妻二人,不过对于小辈倒也没想着要一竿子打倒,况且沈昭英一家的前途也就止步于此,如果这珍姐儿也是个可人疼的,扶持一二倒也未必不可,于是便痛快地答应下来。
到了那日一大早,环姐儿便来接妹妹了,沈夫人对于这样事也是乐见其成的,不管孙女是出于什么心思,只要她与女儿交好,对于哪一方来说都是有好处的。
祖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