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苦逼女帝宅斗史-第2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少则一刻,多则半个时辰都有。”
“单注多少?输赢多少?”
“几钱也有,一两十两的也有,你问这个做什么?”
静夭不再理他,转脸问连焕临:
“四叔,你那日赌了多久?单注多少?”
连焕临才受了家法,后面都打烂了,这会儿脸色苍白的趴在榻上,也顾不得脸面了,老实说:
“单注开始是一两的,后来他们撺掇我玩的十两,我约是午时过了没多久进的场子,差不多戌时回的连府,这点齐三爷能够作证。”说着看了一眼对面的齐三,齐三转头不理。
静夭心下了然,极冷的扫了一眼姜大源一眼,直把姜大源凛的头皮一麻,声音清冷若有威压:
“既如此,姜坊主私设赌坊,欺诈赌客的罪名也就基本成了。”
众人不解,姜大源更是大嚷静夭血口喷人。
静夭含笑看着姜大源,缓慢而冷冽。
“我前几天读到一篇《劝赌篇》,上面说起时下正兴的广摊,注释里提到赌坊里的输赢是以三比一,赌坊于赢家余注赔五,赌坊抽成三成。我说的可对?”
这下轮到齐三等诸位学子讶异了,像《劝赌篇》一类的无名文章,他们是向来不会看的,就算是看,只怕也记不得注释里这些繁复的步骤。
“四叔从进去到出来,统共不过四个时辰,折算两刻一局,也不过一十六局,局局都输,每注十两,十注一押,也不过是几千两银子,加上所有参赌者的赌坊抽成,也不过一万两,姜坊主哪里来的五万两?”
连焕临是最先听出不对的,似乎屁股也不疼了,摇手大嚷:
“不对,先前几局我还赢了呢!”自然没有人理他。
姜大源没有料到连家还有这样的厉害人物,当初确是为了保证完成任务,才故意欺诈连焕临,想着都输了一夜,怎么会记得玩了多少局,输了多少。这时被静夭揭破,一时慌了神,不知道怎么辩解了。
“《大良律》里对赌博虽不严禁,却是也有处罚条例的,这两年圣上仁慈,时时大赦,但有司官员却是精通,我若没有记错,律例里规定:凡赌博财物者、皆杖八十,摊场钱物入官,其开张赌坊之人同罪。开张赌坊者,定为第一等问罪,枷号二个月。职官有犯一等二等者,奏请问罪,文官革职为民。”
静夭没有管下面目瞪口呆的众人,继续说:
“我们连家家法严厉,最容不得触犯律例的后辈,如你所见,祖父已经动了家法,打了四叔一百藤杖以遵国律,祖父也已经写了谢罪折子,自请革除四叔的文官之职,奏折明日一早就会由父亲上呈天家,请圣上裁夺。”
听到这,姜大源心里的边鼓敲得越来越厉害,虽面上强撑,但额迹的细汗是骗不了人的,他害怕了。
静夭嘲讽的瞥了他一眼,声音依然清冷:
“到时候,您姜坊主身为赌坊坊主,杖八十,没收家财,枷号两个月是少不掉的。而且,你今日领众人手携凶器围攻朝廷命官府邸一事,按《大良律》,可是要判流徙充军之刑的,更不用说,你曾经试图欺诈命官,索夺银两,以量量刑,恐怕又要杖一百,流徙三千里了。对于你诈取齐三爷的地契一事,这是欺诈公亲贵胄,只怕又要罪加一等了。”
这一番话下来,姜大源冷汗直流,再也坐不住了,呼通一下从椅子上站了起来。
静夭看着呆愣愣的老太爷和大老爷,福了一礼,笑着说:
“这剩下的事情,就托祖父,父亲处理了。”不等众人反应,与旁边的妇人们行了礼,转身出了大厅。
不用说,连家爷们又不是一群傻子,事情就这么顺理成章的解决了。
当晚,老太爷又把静夭叫去上呈奏折的内容,两人密议一个时辰,第二日一早由连焕仲呈上奏折,第三日下午就有了结果。
老太爷在折子里详尽列举赌博的危害,恳求圣上禁赌,又将家族丑事曝光,自请革除连焕临八品文官之职,自愿将连焕临赌博所输的近万两白银捐给国库,又大力颂扬襄国公府齐三的高尚品德,极力推崇襄国公教育有方,等等等等。
当然,圣上的回应也很靠谱,立即着人禁了旺得坊,让有司严禁赌博;念着连焕临是初犯,态度良好,又受了家法,官职就暂时不革除了,以观后效;又给襄国公颁了‘治家有方’的匾额,最有趣的是,皇帝引用了荀况的一句‘口能言之,身能行之,国宝也;口不能言,身能行之,国器也——’,给齐三御口亲封了‘国宝’的称号。只可惜,那时没有大熊猫。
依静夭看来,这个皇帝年龄虽然大了,却是一点也不糊涂,这下面的事儿,他肯定门儿清,一分一毫都躲不过他的眼睛。
就这件事简单来说,郑王党向太子党挑事,太子党一方主动请求圣断,皇帝当然高兴,把两方人马拉过来各打五十大板。但是,像赌博这类不入流的东西和姜大源这种不入流的人,一定会做了皇帝的出气筒,所以,相较之下太子党好似沾光了。整件事中,受益最大的要数襄国公府,原因无他,襄国公从不结党营私,是地道的忠君党,肯定要大大的奖励。
连家虽然损失了万把银两,却还是很高兴的,想着不但官保住了,齐三爷与连家二爷不见疏离,还愈加亲厚,可喜可贺。
静夭冷眼看着,连家是注定要混在末流了,这么大的事,举家竟没有一个能看透天家心思的!其实是她想多了,像他们这样仰人鼻息的小家族,能分清敌友就不错了,皇帝的心思,太远,也不敢猜。这也是为什么连静承小时候的一个相辅之才,被养成了‘伶俐有余,智慧不足’的中等才智。
这一日,静夭来了鲁氏屋里,把务哥儿接怀了抱了,这小家伙眼睛瞪的大大的,咧着小嘴冲着静夭笑,静夭大奇,拿手去揪他的小脸儿,小家伙笑的更起劲了,静夭也乐,轻轻的揪了一下又一下,两人玩的不亦乐乎。
鲁氏见状嗔道:
“传说聪明睿智的五姑娘,却与个小孩子玩的欢。”
“务哥儿,咱们不理娘亲好不好?”静夭头也不抬,笑着拿头发撩拨务哥儿的小脚丫,把鲁氏看的一阵无语。
许是痒了,务哥儿一脚揣在静夭手心里,惹了静夭和鲁氏大笑。
玩了一会儿,务哥儿似是困了,鲁氏赶紧把他接过来丢给奶妈,让去哄着睡觉,连带把屋里的丫头都支到外边去。
静夭看她神神叨叨的,玩笑说:
“嫂子又要做什么见不得人的事儿!”
鲁氏托着红红的苹果脸,闻言瞪了静夭一眼,转而又八卦道:
“这几日,襄国公府的齐三似乎跑的太勤了——”见静夭没有反应,又贼贼的问:“你没看出来?”




☆、27私相授受

静夭自然看出来了。
齐三又是什么人?他父亲是安国公大公子,肯定要袭了爵位,这齐三可就是未来的国公府公子,现在虽只有一个举人的名头,这在王公世家里已经是出类拔萃了,到明年再进士及第,乘着国公府的东风,未必不能成了国之重臣。
这齐三还是个重礼节的,每次来了都要给老夫人请安,老夫人那个感动呦,每次都叫上三个孙女过去见礼。哼,当别人不知道她安了什么心思。
静夭很是乖觉,从来都是称病,一次也没去过,这就更顺了老夫人的意。今日见鲁氏提起来这事儿,她觉得好笑,随口回道:
“这种事还是要看门第的,纵使齐三怀着个什么心思,那也得公府里的太太点头呀,一头热是不行地。”
听她悠悠的说风凉话,鲁氏急得不行,跟她一个劲儿的眨眼睛。
静夭见状关切道:
“今儿风大,嫂嫂可是迷了眼?”
看着她那不似作伪的模样,鲁氏气不打一处来,门窗紧紧的,有哪门子的风?就会跟她打马虎眼。见曲线沟通达不到效果,鲁氏决定开门见山:
“你大哥可是说了,那齐三每次来呀,都要旁敲侧击的问问五姑娘的情况——”
不等鲁氏说完,静夭赶忙打断:
“嫂子可要打住了,这种话也敢乱说,看样子你是不想让我过的安生了?”谁没看出来邓氏积极奉献女儿的态度,一向孤芳自赏的连静月姑娘都已经含羞带怯了,静夭可不敢去招惹。
鲁氏笑嘻嘻的,一点也不把静夭的警告放在心上。
姑嫂俩说着说着就饿了,明明是在自己院里,鲁氏却偏要磨蹭着静夭去凉衢院吃饭,理由也很高杆,说她很想念静夭满院子的草绳,把静夭气个绝倒。
这厢吃饭不提,说说刚从西山猎场回来的九原王商甯安。
九原王是出了名的不按常理出牌,人家好好的去猎场狩猎,他一个眼睛看不见的还要去凑热闹,暗地里惹了好多讥讽,但是,明面上却没有人敢说什么。
要知道,维太宗十来个皇孙里面,最受宠的就数这个混世魔王。时至今日,这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