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过眼下山顶距离谷底不过二百米左右,根本涉及不到超远距离的光散问题,装甲兵们可以尽情收拾毫无还手之力的蠓虫。
一面倒的战斗很快就结束了,战斗的结果令与蠓虫战斗了几十年的冰原部落战士们吹嘘不已,什么时候强悍的蠓虫变得这样不堪一击了?
装甲兵们则是大大地松了口气,别看只用了这么一小会儿,可是携带的能源却已经用得七七八八几近枯竭,必须缓冲一段时间慢慢充能。
幸好激光炮耗能巨大,所以设计有独立的能源系统,否则装甲兵身上的动力装甲非变成铁砣不可……激光炮本身的重量只有二十几公斤,可能源系统重达三百公斤!不穿上动力装甲根本就背不动。
至于单兵使用的激光枪,数千米的射程就足够用了,一套强激光发生装置足以达到所需强度,涉及不到超远程射击就没必要使用反射聚能装置,所以激光枪可以做得很小巧,就像李冉那支57式动量手枪。
杀死十几条蠓虫,对冰原部落是不可想象的战绩,以往他们会立即将蠓虫解体,带回少量虫肉,剩下的就扔在野地里自然冰冻,可以慢慢往部落里运,可今天而对十几条蠓虫,战士们突然觉得无从下手,不知道怎么办才好。
何止是战士们,查兰的心情同样复杂无比,出神地望着空中盘旋的飞行编队。
从切断勾索开始,李冉所带的飞行编队就完成了预定任务,盘旋在战场上空一是怕万一出现意外可以利用空中打击拖延时间,让地面部队及时撤离,二是监视平原上的动静,若是伏击惊动了更多的蠓虫,就得尽快撤离,以保证人员的安全为第一。
不过不知道是不是冰原上的蠓虫全都被那条抛在半路上的虫尸吸引,轰轰烈烈打了半天硬是没引来半只虫子。
李冉向地面通报了情况后,留下一架飞机继续警戒,带着其它人飞回冰原部落盘据的山谷。
今后这样的猎杀每天都要继续,后续的几支部队,包括邺城的装甲兵都会陆续支援过来,以求最大限度地消灭蠓虫。
太空。
半个世纪以来,轨道环从来没像最近这样热闹,远征军派出的维修队从轨道站开始,连续修复了四十公里长的轨道环,其中大多只是小毛小病,实在是坏得厉害修不好的就直接放弃。
也许是得益于太空干冷的环境,总体来说,轨道环的损坏程度比想像中轻得多。
从计划开始实施到现在,已经有上千吨地物资通过轨道列车运抵轨道环,其中光是和邺城号有关的就占了一半儿还多,差不多把邺城号飞船搬了个干净,只等时机成熟,就把飞船开进太空。
目前整个远征军都为了这一目标日以继夜地奋战不休。
就在地面战斗结束的时候,一艘小型飞船正沿着轨道环慢慢飞行,船上的是以沈兴为首的一支维修小组,他们的任务是评估所有损坏的舱段时否还有维修的价值。
就在飞船调转船头的一瞬间,目光正好投在地球上的沈兴突然一愣,只见地球的北端,一道几乎横贯半个地球的巨大裂痕从深深地刻在北半球的冰原上,就像一道刻在脸上、深可见骨的伤疤。
“那是什么?”沈兴面色苍白,眼神凝滞。
二七五 升空
更新时间2011…12…23 19:20:00 字数:3161
邺城,地下。
邺城号舰桥。
周勃端坐在位于舰桥正中的舰长席上,目光凝聚神情肃穆,总控室中几十个操作台前的操作人员全部到位,所有人的胸膛都剧烈地起伏着,刻意压抑的呼吸声怎么听怎么急促,偌大的总控室中,所有人的目光不约而同地聚集在周勃身上。
“可以开始了么?”击勃面无表情地问。他的神情虽然淡漠,可那怎么压抑也控制不住的急促呼吸暴露了他心中的焦燥不安。
三十几个男男女女的目光“刷”地一齐投向站在周勃侧后方的李冉。
李冉深吸了一口气,眼神盯着正前方大屏幕上显示的石质洞壁沉声道:“开始吧!”他心中的激动不比任何人少哪怕一丁点儿,几十天的忙碌,成败在此一举,他又怎么可能冷静得了?
要是按包继的建议,李冉压根儿就不该出现在邺城号的舰桥,随便哪个犄角旮旯都比这儿更安全,可李冉怎么肯放弃乘坐战舰升空的机会?
周勃点了点头,上半身下意识地前倾高声呼喝:“准备升空,动力!”他按动坐椅上的开关,球形的显示设备从天而降,将两个人扣在球内。
李冉惊奇地发现这竟然是个对内的球形显示器,连脚下都显示着舰外的景象,整个人就像站在半空悬浮着一样,一切尽收眼底!
“反应堆运行正常,一回路温度正常,二回路压力稳定增长,动力输出百分之四十,轮机运行良好,准备就绪!”
“导航!”
“导航仪器正常,外部监测系统正常,轨道运算完成,准备就绪!”
“管损!”
“电力系统正常,维修系统正常,管损人员整装待命,装备就绪!”
周勃腾地站了起来:“打开四号甲板!”
“四号甲板打开,启动完毕运行正常……四号甲板开启!”
舰桥正前方的大屏幕上,战舰外的地面骤然开裂,露出不知有多深的巨大地洞。
李冉心中惊讶万分,可现在不是提问的时候,只能把话先憋在肚子里。
“爆破!”周勃一声令下,地洞上方无数碎石轰隆隆落下,全部掉进地洞中消失不见。
“起飞通道爆破完毕,符合起飞标准!”
“动力输出百分之七十,启动反重力系统!”周勃大声命令。
“动力百分之七十,反重力系统启动!”动力组大声通报,李冉丝毫没感觉到晃动,可大屏幕上向下移动的溶洞景象让他知道战舰已经脱离了地面!
真是令人难以置信,偌大的战舰,数千万吨重的钢铁,竟然能飘飘地悬浮起来!
“辅助推进器启动,慢速前进!”
“启动完成,慢速前进!”
大屏幕上的画面缓缓放大,李冉明知自己身在战舰最中央,处在重重装甲的保护之下,可还是产生了马上就要撞墙的感觉。
舰桥这个词产生于蒸气机明轮时代,那时的轮船操纵部位设在左右明轮间的过桥上,故称舰桥,后来螺旋桨取代了明轮,但舰桥这个词却一直沿用下来,代表舰船上的控制中枢。
螺旋桨时代,水上舰船的舰桥位于上层建筑前端,进入宇宙时代之后,舰桥的位置挪到了整个飞船的正中,令这个词成为指代总控制室的名词——宇宙飞船,特别是战舰外装甲上根本不可能设置透明的舷窗,在厚达几十米的外装甲上掏个窟窿做窗子?
舷窗的材料不管多么结实,强度也绝不可能比复合装甲还高,那岂不是等于人为的设置弱点?
宇宙时代的飞船,其内部结构是机械装置位于外围,人员活动区位于中心,这样做的好处一是大量的装甲和设备能够有效的保护内部人员;二是多数时候只需要在战舰中心使用维生系统,大大减少了能量损耗;三是不必维持人类需要的生存环境之后就没有氧气,一旦战舰被击中,可以有效地防止灭火。
至于球形显示器内的影像,都是通过安装在战舰外的摄像头拍摄再传送进舰桥的实时影像,虽然存在线路被破坏的可能,不过总比在外壳上掏窟窿好得多。
当然,舰桥中置的设计结构只能用于大型战舰,像骨山里那艘飞船因为体积太小,就没法使用这种保护舰桥的设计。
“动力百分之七十五!”周勃紧盯着显示器一角的数据命令。
“动力百分之五,飞船稳定上升!”
李冉一抬头,看到一个很小的光斑。巨鲸级战舰舰长六公里左右,起飞用的洞至少得比飞船长一公里,这么大的洞,在洞底竟然只能看到那么一点点天空。
再低头看看脚下,接收了无数碎石的地洞里黑乎乎一片,根本看不清底下有什么。
“不用瞅了,下面是个地下湖,想不到吧?”周勃说。
“确实。”李冉笑了笑,“这么说地下城是建在地下湖上面了?”
“准确地说是边缘。”
李冉感叹:“那么多石头掉下去,还不把湖填平喽?”
“不会,下面比你想像的大得多。”周勃目不转睛地盯着屏幕,“这么说吧,人类对地下的了解远远不如对天空和宇宙的了解,地下对人类来说是个从来没涉足过的陌生领域。要不是旧时代资源枯竭,只怕人类仍然不肯下力气往深层地下探索——据说旧时代有人猜测地球是空心的!我不知道地球是不是空心,不过我知道地下肯定有许多足够装下我们飞船的大洞!要不是把矿探到了地层深处,穷得叮当乱响的旧时代哪来那么多资源建造超级战舰。”
一向严肃的周勃微微一笑,罕见地幽默一回。
李冉报以微笑,心底的念头却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