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穿越晨光里-第2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娘子听到小妮这样说,拿起团扇挡在自己脸前,语笑嫣然:“小妮儿,可不能夸舅母,把舅母夸的脸红了哟。咱们小妮儿再过几年,也是小美人一个!”
邹晨夸人反被夸,脸色立刻变的涨红,羞涩的低下头,不安的捏着衣角。
张娘子拿着团扇轻轻的邹晨肩上拍了一拍,然后和黄丽娘两人福了福,又侧身对着邹家兄弟行了一礼。
黄丽娘拉着二嫂的手介绍道,“二嫂,这位是我婆家嫂子,也是二嫂。”
柳氏见了这位如同从画中走出来的张家娘子,爱惜的不知道说什么才好,听到黄丽娘的话才慌不迭的行礼。
张娘子拉着黄丽娘的手,嫣然一笑:“好小姑,你今天来可解了我的相思之苦!走,咱们娘们另去找个去处说话,不与这些爷们相干。”又招手喊过邹晨,拉着她的小手,把她们带到了竹楼隔壁的一个小阁子里。
坐在小厅里,上下左右看了邹晨一眼,从手上褪下一个金手镯就要往邹晨手上戴,黄丽娘连忙阻止。
张娘子嗔道:“小姑子这是做什么?这是我送与小侄女的见面礼,说起来这还是小侄女第一次来我娘家呢,怎么着也得送个见面礼呢?”黄丽娘推辞了几下,见不能拒绝也就让邹晨接受了。心中不由得后悔,不该听丈夫的话一家子人冒然来到张府,应该让丈夫一人前来,如今这一大家子人就跟讨人礼物似的。
这时有一个仆妇从厅外捧着一个木盘进来,张娘子掀起锦布,拿出几个小荷包挨个送到几个孩子手里,柳氏见还有她的份,连忙也推辞。
张娘子掩唇笑道:“柳家姐姐,这是瞧不起我怎地?不过是一些给小孩子的玩意儿罢了,不是什么值钱的东西,柳姐姐莫再推辞了。”柳氏听了此话,看了黄丽娘一眼见她点了头自己才敢让孩子们接。心中也和黄丽娘一般,浮起了后悔来张家的心思。
------------
PS:俺知道割鹿茸很血腥,不过咱是写书的,咱就忽略这个问题好了。嗯,书里的鹿不知道疼啊。
还有,在此劝各位朋友,不要购买有任何含有熊胆字样的药物啊,活体取胆,这世上最残忍的莫过于此了。


第二十三章进布店挑选衣裳
更新时间2013…8…22 20:09:34  字数:3848

 下元夜市中,行人摩肩接踵,热闹非凡。高空之中花灯焰火,金碧相射。各家各户在大门之前立起高杆顶挂三盏天灯,一时间,宛丘城变成了一座灯和焰火的海洋。
邹晨被母亲紧紧拉着走在家人的最中间,大家的胳膊用一根麻绳捆住防止走散。一开始她死活反对,然后当她走到大街上发现下元节和元宵节一样也是人潮人海,主动把绳子捆住了自己的胳膊,她可不想刚穿过来就被拐子给拐跑。
人群中不时有一些俊俏的小道士走过,他们嘴里念念有词,一只手提着一个灯笼状的皮囊,一只手将千丝拂尘来回摆动,若是哪个人‘不小心’被这位道士的拂尘扫到便是大声尖叫一声:“我被解了厄啦!感谢水官老爷。”
不时有被拂尘扫到的人跪地感谢然后献上几文钱,一些老信徒哪怕没有被扫到也是虔诚地在小道士的皮囊里恭恭敬敬地放上几文钱。有些穿戴整齐的小娘子们,会往道士的皮囊里投上几角碎银,然后嘻嘻哈哈的大声议论这位小道士的容貌,直到小道士脸色发窘,面色涨红。更有那大胆的小娘子们,将自己随身佩戴的锦囊投进皮囊中,而锦囊中写的必然是自己会在某时某刻在某处等着这位小道士前去幽会。而那些老婆婆们则是面含微笑互相感慨一下,想当年,咱们也是这样年轻过,也是这样活泼俏丽过啊!想当年,那些小道士可是比这些小道士俊俏多了啊。
等到小道士觉得供奉差不多够的时候,便会趁着别人不注意,打开那些锦囊,然后挑出一个香喷喷的看着顺眼的,按照上面写的地点悄悄地前去幽会。若是有两个小道士同时看上某一个地点的时候,自然是先到先得,后到的那位便会心领神会的一笑,继续从皮囊中挑选下一位。
子夜时分,从四个城门同时出现了四个舞狮队,他们一边舞动一边追逐着前方的红绣球。等到他们一路舞到了县城中心的时候,便会在事先搭好的高台上抢夺最高处那个红绣球。而这四个舞狮队,年年都是有四个大家族分别赞助的。
这时人群中开始径渭分明,各自都有需要助威的狮队。不时听到有人大喝:“张家的洪家班,必胜!”、“蔡家的庆丰队,赶紧地把张家的踩下来!”、“鸟,第一是陈家的火狮队!”、“郑家郑家,天下第一!”……
随着舞狮队争夺的白热化,围观的人群情绪也达到了顶端。这时,在最后一阵锣鼓声中,有一个舞狮队终于顺利的登上顶端。
随着人群沸腾的欢呼声,唉声叹气声,下元节缓缓落下了帷幕。
第二天一早,邹家几个人便早早的起身,前往正院和黄天青道了别,便出了张宅往集市而去。昨日他们推辞不过张娘子的盛情,在她家的偏院里睡了一晚,一大早那些仆妇佣人们挨个涌入要侍候他们穿衣,把邹家两兄弟吓的落荒而逃。
到了集市里分做两处,男人去看耕牛和各种农具,以及一些能过冬的蔬菜种子,女的则是去买些布料、绣线和一些盐巴调料之类的。然后两方说好了在哪里汇合后便各自去逛各自的了。
邹晨随着母亲和二婶买了些生活用品,然后又去了书街给两个哥哥买了些笔墨纸砚和几本启蒙书,花了将近五贯,把黄丽娘和柳氏惊的心疼不已。
邹晨劝道:“阿娘,哥哥读书这可是天下第一要紧的事,娘难道不想以后咱们家也过象我二舅母家那样的日子吗?娘啊,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锺粟;安居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男儿若遂平生志,六经勤向窗前读。”
“采!妙!”这时在书屋里挑书的那些秀才书生们,听到邹晨这一首真宗劝学诗均大声喝彩。
店老板笑呵呵地拱手道:“这位大娘子,您家的小娘子可真是字字珠玑。某倾慕这小娘子爱兄之心,愿奉送几张竹纸。”说着从柜子里取出一打竹纸,塞进刚刚打好包的包袱里。
邹晨和黄丽娘好一番推辞方才收下。走出了书街拐过几个街角便到了宛丘最大的绣街,这一条街道上全部都是绣品和布料。一进入街道便笙弦喧天,唱乐不绝,街道两旁的商户门头上飘扬着代表自己绣品的绣旗。各个商户门前均是聚集了不少妙龄少女,她们或是歌舞或是说书,每当有人经过她们身边时,便会听到她们卖力在唱自家的绣品是如何的漂亮,自家的布料是如何是物美价廉。若是有人停驻不前,听她们唱完一曲,站在楼前的店小二便会殷勤的把人迎进店中。这时站在店内的少女们便会热情的向你推荐布料、尺头、绣品。那些进了店的人都会满脸笑意的抱着一堆布料出门,显见得服务极为周到。
她们先去了绣街第一家,这一家上面挂着一杆大旗,上书‘锦绣楼’。在门前看了一会歌舞后进了店,发现有很多人或坐或站,每堆人身边都有一个小绣娘在陪着她们挑东西。这时迎面过来一位十二三岁的少女,盈盈一拜后引导着她们在店内转了一圈,为她们介绍各种布料的优点,又见她们穿的寒酸,并不往那些高档布料那里走,只是挑一些几文钱一尺的面料请她们仔细观看。
邹晨看了这一切不由得暗暗点头,心想,这古时候的人也懂得商业礼貌啊!明知道某些人是买不起好布料的,便只给她们介绍一些合适的布料,而且态度又这么好,但凡只要手里有几个钱的,总会抹不开面子,挑几尺布回去做件背子啊小袄啊什么的。
那位少女见邹晨眨也不眨眼的盯着她看,捂嘴一笑,道:“两位大娘子,我观这位小娘子唇红齿白,容貌俊秀,将来长大了定是一位美人呢。喏,我这里有一匹桃花红的临安浮光锦,最是合适小娘子们穿了,而且价格还不贵,一尺布只需要30个大钱罢了。”
黄丽娘看了看这位绣娘手中的浮光锦,拿过来在邹晨身上比了比,满意的点点头,“正好,六尺布够给小妮儿做一件襦一件裙放到过年穿,那就扯七尺吧,算上缩头!”小绣娘哎了一声,将布放在一边让另一位绣娘裁布。她则是另拿起了一件青灰色的暗纹荨麻料推荐道:“两位大娘子,这布料可是正适合给上了年纪的老人家做冬装,而且价钱您在绣街上走走,再没有比这个更便宜的了,我家只卖一尺十二个大钱呢。若是两位大娘买了回去给公婆和娘家母亲各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