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等着。”胖倌一笔在手,雄踞在父亲的大书案前,乐陶陶的拿起自己面前的纸,就往父亲写的字上一套,立即染花了纸。“这个,没有干。”胖倌小脸儿上戚戚,想想刚才父亲随手写出来的好看字。把手中笔又还给父亲,讨好地道:“再写再写。”
朱宣接过笔来,看着丫头们把染的两张纸收走,重新展开一张纸来,又是几个字写出来。妙姐儿刚起身,就听到胖倌哈哈笑。家里所有人对这种笑声都是一个认识,胖倌又作弄人了。
移步走过来的妙姐儿这一次看到胖倌没有作弄人,而是站在书案的椅子上,看到母亲走过来,把书案上父亲刚才写的拿在手里,继续笑哈哈:“这都是胖倌。”
纸上行书和篆书两种字体,胖倌也是刚学着认。一看这么多不同的胖倌,胖倌就先要哈哈笑了。
“几时你都会写了,才叫很好很好。”朱宣对胖儿子说了这么一句,看着他认真的点头。觉得找到新鲜玩意儿的胖倌开始让父母亲松一小口气了,每天晚上妙姐儿同朱宣一起去看过还在伏案苦写的胖倌回来,夫妻两个人就相视微笑。
“这孩子一天写这么久,问他手疼不疼,他说我打岔。”妙姐儿帮着朱宣解去外衣,含笑对朱宣道:“还是表哥有办法。”足有大半年时间,胖倌天天如此,就象捏起泥人儿来天天捏,直到捏得自己觉得很象为止,现在的胖倌就每天能坐得住半天,对着父亲不时给的新字贴埋头苦写,一心想写得象。
只着了小衣的朱宣坐在床沿上,看着妙姐儿把自己的外衣搭在雕螭衣架上,也说一句:“比他三个哥哥还要用功。”这是兴趣所在,跟三个哥哥是明白上学去,又是两回事情。
“明儿睿儿回来,看到弟弟懂事也可以高兴一下。”又是五月熏风至,雕花窗户都半推开,可以望见院子里新开的石榴花,世子朱睿是回来补过端午节的。
朱宣倒没有乐观,只是道:“你倒是别管他的好,他高兴呢就坐下来写,哪一天写得不高兴了,甩下笔人就走了。”就象捏泥人儿,现在再也不玩。
夫妻两个人正说着话,房外传来小脚步声,写得一头大汗的胖倌“蹬、蹬”进了来,手里又是一张刚写好的字纸,兴冲冲进了来:“这次很好很好了吧?”未到父母面前,两只手先张开来给父母亲看。
母亲是莞尔,等着看表哥是怎么说。朱宣并没有高兴的样子,只是招手命胖倌进前来:“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你要想写好字,让别人都说很好很好,你得年年都写天天都写才成?”然后对着胖儿子板起脸来:“你这才写几天,我都看好了,你再写上几天就丢下来了。”
“才不会。”胖倌对着父亲不服气,胖脑袋晃两晃,再对母亲道:“明天大哥回来给大哥看,让大哥说很好很好。”妙姐儿也跟着朱宣激了胖儿子一句:“大哥要是说不好,母亲也觉得你就要丢下来了。”
胖倌对着母亲也不服气:“我捏泥人儿,都说不好,后来都说象。”然后扭过身子,“蹬、蹬”拎着他的字纸又回去了。
身后跟着悄步走来的南平王夫妻,儿子的房间就在一侧房里可以走过去,从厢房里开了一道门通往父母亲的房间。此时朱宣和妙姐儿站在这房门外,听着房里胖倌正在吩咐人:“灯挑亮,再研墨来。明儿大哥回来,我写几个大哥给他看看。”
含笑的南平王夫妻慢慢转回自己房里来,坐在床上对着笑。这么小的孩子就要用上激将法,这一对父母做的用心思。做母亲的犹有担心:“总是这么写,累到小胳臂怎么办?”听着朱宣道:“让他写吧,今儿晚上多熬,明儿就没有精力去淘气,让他安生坐下来,不打人不踢皮球往人身上,不摔东西不爬树钻洞,这就叫好了。”朱宣对于胖儿子的要求非常之低,安安生生的就行。
想一想没有说全,不揪丫头头发,不拿毛虫吓姐姐,不把姐姐端慧画成几个大鬼脸,再在姐姐不在房里的时候,送到姐姐房里自己上椅子贴起来。。。。。。种种,朱宣觉得这样就很不错了。
“银文,”妙姐儿还是喊了丫头进来,交待她:“给小王爷准备宵夜,候着他睡得晚好用。”这才同朱宣算是能安心睡下来。厢房里,胖倌小王爷正在努力写“大哥。”
朱睿是午时进家的,父母亲弟弟妹妹个个都挂念,最为挂念的就是让父母亲操心的四弟胖倌。才到十里长亭,朱毅和朱闵带着几个人在这里候着,兄弟见面嘻嘻哈哈一阵,朱毅朱闵拉着先要看的是伤痕:“又要伤没有,让我们看一看。”最关心的就是脸上没有伤:“怎么找媳妇?”
乱上一阵子往家里去,朱睿问过父母亲,再就问胖倌:“胖倌好不好?”朱毅和朱闵一阵挤眉弄眼:“好得不能再好。”世子朱睿不相信:“我在信里就看得出来他淘气,家信里凡是有胖倌这两个字的地方,都是字体不一样,要说是他自己写的,我是断然地不信。”
断然不信的世子朱睿一进二门就遇到站在这里候着的端慧郡主和四弟胖倌,端慧郡主迎接大哥就行一个礼喜气盈盈:“大哥回来了,我又给你做了一双鞋,还有一套衣服呢。”胖头胖脑袋的胖倌手里一个纸卷,“唰”地一下子迎风打开,就开始晃自己的胖脑袋:“很好很好吧。”
这一张映着二门朱红门内的绿树红花的纸上,写着大大小小的“胖倌,大哥”,朱睿惊喜一下,接过来这一次算是相信了:“你自己写的。”但是朱睿也不说很好很好,和父亲一样心思,夸了很好以后胖倌再也不会写了。朱睿也是两个字:“不错。”听得胖倌一阵皱眉,小眉头上是浓浓的不满,只是追问:“不很好很好吗?胖倌小一些,大哥大一些?”
所以这字体大大小小不同,“大哥”两个字就大一些,“胖倌”两个字就写得小一些,朱睿哈哈大笑抱起胖倌来在怀里抛了两抛,抛得胖倌也格格笑,这才抱着往房里去,还是摇头笑:“只是不错,要很好很好下次再说吧。”
妙姐儿和朱宣是候在房里,是朱宣劝着妙姐儿不要去廊下接:“往返军中是常事,你弄的象接什么客人一样。”这样的话来说妙姐儿,妙姐儿也要说说朱宣,是嫣然含笑:“表哥你这几天里心情都与平时不同,还只来说我。”想当然朱宣是不会认帐的。
天气暖和,门上换的是竹帘,看着几个孩子这样簇拥着进来,朱睿怀里的胖倌还在纠缠不休,声音最响亮:“真的不是很好很好,那么下次大哥小一些,胖倌大一些。”胖倌在想是不是字的大小弄错了。
妙姐儿和朱宣一起微笑,这个胖儿子,天天就要别人说他很好很好。丫头们高打起竹帘来,孩子们一起走进来,世子朱睿又长高了一些,妙姐儿是从儿子进门时,到门的哪里来衡量来的。看着朱睿在面前行礼,喜气盈盈:“父亲,母亲,儿子回来了。”
“将军回来了。”朱宣就是这么一句,妙姐儿和朱睿都更是笑容加深。依着朱宣去年是不让儿子升将军,是京里一道特旨到军中,晋升沈睿校尉为将军。
然后太上皇和皇帝都有旨意责备朱宣:“。。。。。。内举不避亲,责子过严当在家中,军中有法度,卿不可乱为。。。。。。”最后是抚慰朱宣:“。。。。。。领从五品将军衔,卿可再勉励之。。。。。。”也没有升得太高。
军中有京里的探子,也有将军们是京里来的,封地上也如此,北平王,靖海王人人如此,朱宣当然是心知肚明,所以这一道特旨下得也不算奇怪,南平王一步一步引导自己的世子,京里也是能看得出来。
世子军功频频被扣,太上皇和皇帝看过密报都想笑,这也叫偏心眼儿,拿着自己儿子一个劲儿地狠摔打,这更是偏心。再看看北平王世子,靖海王世子都是依着名衔到了军中,不象南平王世子朱睿看着是受了莫大的委屈。京里看不下去了,一道特旨到军中。
妙姐儿已经是有些话多,自己没有觉出来,拉着朱睿只是唠叨:“说你五月回来,虽然端午节过了,我们也等着你一起回来喝雄黄酒,今天就算是过节了。”胖倌又要插上话了:“可不是,胖倌还没有挂鸭蛋呢。”
热热闹闹地吃过了一顿团圆饭,精力向来充沛的胖倌拉着吃了几杯酒的朱睿一定要出去:“街上还有香囊卖,给胖倌买去。”把朱睿拉出去,而且不让别人去。兄弟两个人身后只跟着朱小根,长高了不少的胖倌依然是窝在朱睿怀里搂着他脖子,就这么出了门。
小手指点着往这里去那里去,在街上逛了一会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