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说是要让文玉学会纳鞋底,其实也不可能真就放手去操作,毕竟小手还嫩,戴了顶针也纳不通透,姥娘的本意也只是让她先看懂而已。
“丫头啊,日子再苦,也不能让自己的亲人打赤脚,不管新旧,脚上总得有一双鞋,困难的人家,冬天打赤脚在农村不是一件出奇的事情,如果哪家做娘的有些笨拙了,她的孩子们可能就难逃厄运喽。大冷的天,还在赤脚走路的人,脚冻得都失去知觉了,所以说呢,女孩儿家家的,必须得学会做鞋纳鞋底!”
文玉听得直点头,鞋底的样子是不是玲珑,鞋底索打得是不是精巧,也是评判农村妇女的标尺之一。有那做活细作的闺女,鞋底做起来真的是有模有样,好看又耐用,深得同乡人的赞誉,鞋底常被当作典范供人模仿,那么这闺女就会名声远扬,说媒的就可能把门槛踩低喽。
原来,姥娘是担心咱嫁不出去,文玉傻笑,没有反对,而是静静的坐在姥娘的身边,看她如何把一块块碎布片拼凑成一双玲珑的鞋底,还不时的讨教着一些问题,讨老人的欢心。
千层底的鞋底啊,纳进了一代代农村妇女扯不断的爱。
祖孙俩还练习了用棉线搓绳子,一人一头,把白色的棉线拉开,用手心将五六根线搓在一起,这样就结实耐用了。
“玉儿,姥娘看你做针线,还有点儿是那么回事。”终于,姥娘的好评来了。
“嘿嘿,看看师傅是谁,徒弟准差不了!”文玉揉揉酸痛的脖子,也很自满。
“下午,给你些碎布片,自己爱怎么捯饬就怎么捯饬去吧!”姥娘发了特赦令。
“好唻!”文玉大声答应:“姥娘,累了不?我去做饭吧?日头已经升到正中,午饭可别耽误了!”
“这丫头,还是跟吃最近!”姥娘摇摇头,继续做活。
自然是跟吃最近的,文玉笑嘻嘻,哼着歌在灶房忙上忙下,烧火炒菜,所有的疲累竟然都消散了。
小白凑上来,拼命的摇尾巴,那意思:跟玩一会儿呗?
文玉随手捡起根木柴,向院子里一丢:“小白,去,叼回来!”
小白终于有活儿干了,一扭身子,就窜出去,叼起那根木柴,乐颠颠儿的跑到食盆那儿玩去了!
文玉等了半晌,不见小白回返,出门一看,已经身子斜躺在地上,把木柴咬的七零八落,玩得不亦乐乎呢。
“哎,想带着去打猎,同志还得努力啊!”文玉叹息,这狗狗再聪明,也还是不如人不是?
“姥娘,咱下次,去地头上遛弯好不?顺便也能看看咱家的花生发了芽没。”文玉吃着饭,进一步征求老太太的意见。
姥娘警惕的看文玉:“不会又想跑远处了吧?那山上,可不能去!”
被说中了心思的文玉只好装傻:“哪儿能呢?就只是去地头上,转完就回来。”
心里犯起愁了,这姥娘大人,要不要一直这样草木皆兵的的呀,春天的山头,可正好看呢,想个什么法子,让老人开恩呢。
祖孙俩走在地头上,田里,已经有春耕的庄稼人,小孩子们热热闹闹的,在田野上撒欢的疯跑。
又一次,碰到了文家村的里正,也扛着犁耙,站在地头上艳羡文家的小麦呢。
“里正爷爷,吃午饭没?”文玉按照习惯打招呼。
“是文玉啊,爷爷吃过了,来看看你家的小麦,长的真好哇!要是丰收了,今年,叫咱们村都这么种!”里正花白着胡须,精瘦精瘦的一张脸,人倒很温和。
“那可好啦,爷爷,这地里闲一个冬天,多叫人心疼啊!要是咱村里都种上了冬小麦,那,您老可是首功一件,说不定,县守大人也得来嘉奖您呢!”文玉打蛇随棍上,先一顿拍。
这一记马屁拍的到位,里正的脸立马笑开了,胡须也抖啊抖的:“文玉丫头,你爹不在家,这家里有啥活儿,地里有啥干不了的,都来找爷爷,咱全村人可都等着呢,一定得把这十亩小麦地看管好喽!”
“那是必须的!我们娘儿俩在村上住着,一定少麻烦不了您!”姥娘也很客气的回答,顺便,还学了点儿文玉的口气。
“就得这样,一个村住着,又是同族,一笔写不出两个‘文’来,多来爷爷家玩啊,这小姑娘,可是招人喜欢。”里正的笑容,更瓷实了,这么懂事又礼貌的小辈儿,在村里可不多见。
小白也摇头摆尾,随着主人的脚步且行且止。
“丫头的小狗很厉害啊,上次,把俺家老二的手可咬着了,现在训的怎么样了?还跟生人亲热不?”里正看着小白,没敢再靠前。
“嘿嘿,爷爷,那个叔叔,是您的儿子啊?谢谢了啊!现在小白可改了,任何生人,都不让近身哩!”文玉有点儿尴尬了,貌似那主意出的,真有点儿损。
“那就好,咱农村人不讲究,其实这狗要是训好了,能挡大事呢。”里正捋捋胡须,一脸的回忆:“俺年轻时,还曾经从山里带回只狼崽子,想养大了看门的,结果被俺老爹一顿暴打,连夜送回山里去了,说是会给村子招灾哩!”
“呵呵,真有这样的事?”文玉瞪大双眼,全是新奇:“那狼崽,什么样儿?”
“就跟你这小狗差不多,所以啊,俺才看着喜欢,抱下来的。”里正看着小白,陷入怀想。
“也这么雪白?很像?那我这狗,是不是就有狼的血统?”文玉对狗的了解不多,太想知道自家这雪犬,属于什么品种的了。
“就是白色的,很漂亮的狼崽,你这只,是不是狼犬,爷爷也不知道,村里有个老猎户,才从山上搬下来的,你可以去问问情况。”里正指出条新路子。
☆、第九十二章 同道中人
重生之山青水秀92 … 第九十二章 同道中人
接下来的日子,文玉就如怀里揣了小老鼠,百爪挠心,就盼着能找那猎户瞧瞧,到底这雪犬,是不是狼犬?还是只是一只尖耳朵的家犬,甚至,是只狼崽子?
花生,终于发芽了。
是文玉计划种在院里的一部分剩余的种子,记忆里,花生是可以用温水浸泡,在保温保湿的情况下发芽的,于是文玉尝试了一把儿,两份凉水对一份开水,把花生放进布巾子里浸泡,放在灶台边上比较温热的地方进行闷种催芽,结果,经过了一昼夜,竟然就真的冒芽了!
在姥娘的建议下,又等了一整天,等芽儿更粗壮了些,祖孙二人才在院中播种下去。
为了避免芽干,事先把菜畦浇透了水,祖孙俩个个湿手泥脚,才把一平碗的花生安置好。
花生是地上开花,形成果针后钻到地里结果的经济作物。文玉没有具体操作过,但是见过有邻居婆婆在大花盆里种的花生,还记得上面开花,下面就会抽出一个长长的没有叶子的小枝子。很多小枝子没伸到盆里,悬在盆外,婆婆只要看到就尽量塞到盆土里,说这个就是花生,所以得埋到土里。可惜她当时的不经意,没看清那个神奇小枝子的细节。
“姥娘,明年要是种花生的话,还得先催芽,你想啊,田里的花生到现在还没动静呢。”文玉快把秋水望穿了,也没见那十亩田里发新芽,真急死人了。
“傻丫头,当农民没有耐心可不行。等着吧,也就这一两天了,准有动静。”姥娘倒是很踏实:“要是真出的不齐,需要补苗。那就可以用你这个法子,催芽确实更快些。”
“我真想扒开看看,或者替它们拔出来。”文玉依然耐不住性子。
“别慌。等出齐了苗,你就可以派上用场了。”姥娘笑微微的,拿手比划了一下:“到清棵蹲苗的时候啊,给你个手扒锄,在苗周围这么点儿的距离的地方,绕苗挖一圈土,然后用手轻轻地把两个子叶扒出地面。你放心。十亩地的苗,都让你自己扒,没人抢!”
“有这么过瘾的事?拔苗助长?呵呵,这真得试试!”文玉一听就乐了,这庄稼活儿。还挺有意思的呢。
祖孙俩说的开心,小白“嗖”窜出去,院门,被拍响了!
文玉跑去开门,依稀是认得的,老人的亲儿子,自己唯一的舅舅来了!在小白的围攻下,狼狈的举着双手,正跳脚呢。
文玉对他的印象可不是太好。第一次见面时,匆匆一个很不热情的招呼,还有那极品的舅妈尖酸刻薄的言辞,还留在文玉脑子里呢。
所幸,这次前来,脸上带了笑模样。还提了两包点心,一放进门就叫“娘!在这儿住得好不好?”
姥娘很激动的样子,颤颤巍巍的迎上来,没办法,这是自己身上掉下来的骨肉,再不济又能如何?
“住得好,你们怎么样?地里播上种了没?我孙子好不好?”一连串的问句从老人口中急速冲出,看看,惦记着人家不是?
可怜天下父母心啊!
“都好哩,种上了,您别挂心。”离开了媳妇,这舅舅看起来还有点儿人情味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