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女皇的养成计划-第12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兰儿一死,李治自是悲痛,他大怒,下令将杀死武元庆与武元爽处死,还嫌不足,又将他们二人的亲族,一齐捉住,充军到岭外地方去。

    毕竟是武家之事,我自要避讳,便缄口不语,一切任凭李治处置。

    只是可怜兰儿误喝毒酒,平白送了性命。但她在宫中飞扬跋扈,处处树敌,素来不得人心,如今她一去,亦无人怜悯。

    后宫,本就是一个容易忘却的地方。

    很快,兰儿便被人遗忘了。

    初冬眷眷,晨曦微露,院中满地黄花堆积,树影婆娑,金粉漫落,云烟深处似有水鸟啼鸣,婉转几声,在重重宫阙间惘远得如同梦境。

    半醒间,轩阁外楠木地砖轻叩声,香桂捧了食盒进来。

    她凝白的手腕上戴了只红玉镯子,滟滟欲流。

    我心思一动,想起另一个手上戴红镯的女子。

    那日,海棠跪伏在我面前,左手紧抓着我赐予她的玉镯,右手握着一包药粉,她眼中虽有恐惧,但流露出更多的却是贪婪。

    富贵荣华高高在上,人人都在进行着离奇而惊险的赌博。

    我仔细回想着海棠的神情,忽而轻笑一声,露出一丝淡淡的嘲笑。

    人皆有所贪,没有人愿意屈从于平庸的现实,同样亦没有人能禁得住俗世红尘妖娆的诱惑。

    看着那只玉镯,我有着极强的破坏欲,便幻想着它碎时玉花飞溅、脆响那一瞬的幻化,心中十分痛快,只因那碎裂的声响极其美妙。

    “皇后娘娘,您为何发笑?”香桂见我望着她直笑,疑惑地问道。

    我淡笑不语,接过膳食随意吃了两口,便吩咐香桂为我更衣。

    着装完毕,我便乘凤辇出了中宫。

    北方薛仁贵、郑仁泰方才平定铁勒诸部,设立瀚海都护府和云中都护府,统摄回纥、铁勒诸部。

    大唐如今国势强盛,威力远披,吐火罗等十六国,连同波斯在内,均向大唐请求内附,李治便下令以其地置八个都督府七十六州,全部隶属安西都护府,大唐的疆界于是再度扩张。

    李已治便下令改元龙朔,大赦天下。为显大唐天子威仪,李治大宴群臣及外邦使者于洛城门。

    宴席中,我坐与李治身旁,龙涎香淡淡弥漫着,沉郁而颓废的气息。

    主宾皆至,礼尽言罢,推杯换盏,一派融洽欢欣。

    司乐宫人或跪或立,羌笛、胡笳、箜篌、羯鼓诸多乐器齐奏,韶乐如水漫出,撩拨开来,搅起水声阵阵,或清越,或激昂,汹涌狂飚,犹如一次次烽烟的弥漫,愈拔愈高,直入云霄。

    这是李治亲自谱写的《一戎大定乐》,一百四十位舞者披甲持槊,同歌八弦同轨乐,象征着高句丽即将平定,天下一统,四海归心,八荒**,共同臣服于大唐天子的天威之下。

    如今境况之盛,不亚于昔年太宗皇帝平定东突厥后高奏《秦王破阵乐》,大宴群臣,令突厥可汗跳舞,南蛮酋长赋诗的场面。

    群臣自是听得如痴如醉,我却在心中冷笑,李治如此安排,无非是存着与先帝较劲之心。其实他的心思,极容易理解。他从永徽元年开始,便足足做了六年的傀儡皇帝,而后花了四年时间才从长孙无忌手中夺回大权,自然想做一些事情来表现天子的威仪。

    我正想着,便听李治起身,扬袖朗声道:“朕欲亲征高句丽!”

    李治此言一出,满朝文武皆哗然。

    辟麒香气袅绕,翡翠帷帐中,我无声微笑。

    有朝臣上前来劝谏:“陛下,征讨高句丽之事非一日之功。陛下乃天子,切可以身犯险。”

    “陛下万不可以身犯险。”立时有朝臣附议。

    “望陛下三思!”

    ……

    李治面色铁青,厉声说道:“我大唐马上得天下,高祖与先帝皆身先士卒,亲自上阵奋勇杀敌,朕又岂可畏首畏尾?!”

    满朝文武见皇帝动怒,自是不敢再言,有几人便将希翼的目光投向我。

    李治处置了长孙无忌,本以为就此便可大展拳脚,不料却风疾缠身,想来心中怨闷难平,急于做一件惊天动地的事情来证明自己的能力。只是御驾亲征非同小可,何况他本就体弱多病,又从未领兵上阵,稍有不慎,辽东战场恐怕就要由胜转衰,朝臣们自然是坐不住了,希望我能进言劝诫。

    我捏着白瓷杯,漫不经心地把玩着,轻声道:“自贞观已来,二十有二载,风调雨顺,年登岁稔,人无水旱之弊,国无饥馑之灾……是知业大者易骄,愿陛下难之;善始者难终,愿陛下易之……悠悠**,虽广不救其亡;嗷嗷黎庶,因弊以成其祸……有道之君,以逸逸人;无道之君,以乐乐身……伏愿抑志裁心,慎终如始,削轻过以添重德,循今是以替前非。则令名与日月无穷,盛业与乾坤永大。”

    “媚娘,你这是?”李治不解地望着我。

    “这是先帝充容徐惠之疏谏,臣妾爱其文采斐然、词甚典美,便时常吟诵。”我起身,轻舒眉笑道,“此疏谏劝诫先帝莫要频繁用兵,以至百姓疲敝,厌倦劳役。先帝对她的劝谏赞许有加,尽皆采纳。”



正文 我不是李治的一张弓!



李治双眉紧锁,语调低沉:“媚娘,莫非今日你欲效仿她,也来劝阻朕不可远征?”

    “御驾亲征必要具备两个条件:其一是有必胜的把握;其二是万不得已。西汉时匈奴进犯,汉高祖刘邦御驾亲征,却被困平城,最终订白马之盟,则锐气尽失。”我一甩衣摆,双膝跪地,朗声说道,“所以,御驾亲征须有必胜的把握。一旦落败,不仅是对士气的最沉重的打击,且也将导致国力大损。”

    李治面色煞白:“媚娘,在你眼中,朕竟是如此不济,未开战便言战败?”

    “臣妾绝无此意!只是‘夫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数有所不逮,神有所不通。’先帝身逢乱世,自是以武得天下。而陛下以仁厚治国,百姓皆盛赞陛下仁德。”我镇静非 常(书…网),无半点迟疑,伏地跪拜,“御驾亲征必是到了万不得已的时候,而如今我大唐兵强马壮,猛将如云,兵士皆骁勇擅战,并非危急存亡之时,陛下乃天子,理当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臣妾肺腑之言,还望陛下三思!”

    “望陛下三思!”文武百官皆跪伏于地。

    李治眸光微闪,缓缓扬起唇角:“皇后劝诫有功,赏锦缎十匹!”

    “陛下英明!”立时有朝臣高呼,“陛下英明!”

    李治轻轻一挥手,霎时鼓乐齐鸣,丝竹婉转,沉重气氛顿时一扫而光,众人纷纷回座。

    有宫女上前斟酒,酒色澄碧,盈满一杯,李治轻端起,笑得莫测:“皇后如今一言,胜过朕千语。你如此苦心谏言,朕甚感欣慰。”语毕,他也不待我回应,仰首便喝干了杯中的酒。

    我心中微微一动,面上却仍是平静无波,浅浅啜了一口。

    李治将目光投向远处,神色冷寂,唇边浮起一抹幽深笑意,却是再也不看我一眼。

    阳光轻若浮金,映得人周身暖意,我掌中却隐隐渗出细汗。

    群臣推杯换盏,宴席依旧,仿佛方才的一切都未发生过。

    纵使波澜暗涌,明枪暗箭,但此刻,仍是云淡风轻,太平盛世。

    **********************************************

    天渐凉,草木葱茏的时节已过,秋风吹翻了满庭花木,浪潮似地涌动,惊扰了一方难得的静逸。

    碧绡帘幕低垂,彩绘玲珑屏风静展,梨花案上细雕狼毫、飞容墨、苏白纸、水玉砚摆放得十分齐整。

    除林锦立在我身后,所有宫人皆候于殿外。

    我嗅着新茶的香气,抬头望一眼李义府:“你送来的文房四宝,甚合我意,你果然是个有心人。”

    “只要皇后娘娘喜 欢'炫。书。网',臣必尽力为之。”李义府深施一礼。

    “我听说你近日看上了一处良宅,不择手段欲得之,可有此事?”我晃了晃白瓷杯中的茶水,漫不经心道。

    李义府的身躯一僵,眸中现出微微的惊:“此事……是因为……”

    “义府,你的性子本就张狂,如今圣眷浓厚,行事便愈发得没了顾忌……”我微微蹙了眉。

    李义府面色煞白:“臣惶恐!定是有人在背后恶意中伤!请皇后娘娘明鉴!”

    我眸光一厉,淡瞥了他一眼,他立即禁言:“你的母亲、妻子、儿子、女婿,都公开卖官鬻爵,其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