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会儿就去告诉爹爹,让他也跟着高兴高兴……
周庭槐高兴之余,注意到郑秀今天没有躲到屋子里,而是巧笑嫣然的在旁边站着,顿时周庭槐就觉得天都晴了几分,满身的血便开始往脸上聚,开始手足无措起来,一个魁梧的大小伙子,居然红了脸,呐呐地说不出话来了。
郑婉看着便觉得好笑,她本想远远地躲开,让两个人说点知心话,无奈郑秀脸皮薄,扯着她的衣襟不放,郑婉没有办法,只得在一旁支应着,没话找话的跟周庭槐说了几句。周庭槐却拘谨的很,说几句话便看看郑秀,郑婉真是有些无语,看样子这小子将来得被自己的妹妹吃的死死的,不过这样才好。
宋初的礼法并没有明清时代那么森严,尤其是小门小户,并没有那么多规矩,只不过两个人都腼腆,他们之间居然一句的直接对话都没有,郑婉忍不住望天。
周庭槐感觉在郑秀身边脑子便不能思考,有些昏昏然,直到牵着两头牛出了郑家,他才恢复了正常思维,便开始咧嘴傻笑,他决定了,明天就让娘请媒婆来提亲……
郑婉让周庭槐牵走那两头牛是让他带着做广告的意思,下午再牵回来接着喂药,也不会耽误病情,她看见周庭槐走远了,便忍不住调侃了妹妹几句,郑秀羞得一溜烟儿跑回屋子去了。
郑婉把牛栏里洒了石灰粉消毒,又剥了些大蒜备用,一晃儿就快到中午了,猛然听见院子里母鸡高亢地叫声,跟往日有些不同,郑婉以为是黄牛跑到鸡栅栏里了,赶忙出去看,没想到是那两只母鸡产蛋了,她赶忙把鸡窝里的两个鸡蛋捡回来,决定烙两个鸡蛋饼吃,现在有钱了,以后她都要一日三餐,姐弟三个年龄都不大,正是长身体的时候,一日两餐有点受不了。
郑婉用瓷盆装了些面粉,把两个鸡蛋打进去,又加了一些水,加点盐和葱花,搅拌成粘稠状,她找了半天,家里根本没有豆油,没有办法,只得用些猪油,等到锅烧热了,把猪油化开,再把黏糊状的稀面弄一勺放到锅里,用勺子把稀面摊开……其实郑婉喜欢管这个饼叫懒人饼,因为这饼不用擀面杖擀,烙起来方便快捷又好吃,是懒人的做法。
郑秀闻到香味儿从屋子里出来,“呀!姐,你烙饼了?”这会儿她也不说郑婉浪费粮食了,只看着烙好的饼两眼放光,这好东西只是小时候父亲活着的时候吃过,最近几年就是过年时候也舍不得吃,太浪费油了,而且面粉也贵……
郑婉笑道:“赶紧吃吧,这东西凉了就不好吃了。”
姊妹俩就着锅台吃了两张饼,还有两张郑婉用油布包了,打算给二弟送到学里。
等到郑婉赶到学堂,正好学堂已经开始放学,郑婉也不知道郑子恒平日里中午都是怎么度过,她便在学堂大门外等着,好半天过去,人都走得差不多了,也没见郑子恒的影子,郑婉便慢慢的进学堂里去找,却见郑子恒坐在教室外面的廊下,正捧着一本书再看,他的鞋子已经破了,露出大脚趾,这样的春寒料峭,他的脚趾冻得通红,居然连一双袜子也没有穿,想来以前姊妹俩光顾着绣花赚钱了,也没怎么注意郑子恒的穿戴……
郑婉看得一阵羞愧,她早怎么没发现呢?刚才看学堂里的那些孩子,每一个人穿戴都比二弟好,唉!二弟在这里上学,心里压力不知道多大呢!以貌取人的人多着呢!
郑子恒感觉有人在偷看他,抬头一看居然是自己的姐姐,他惊讶的问道:“姐,你怎么来了?难道家里出事了?”
“没有,我中午烙了几张饼,特意给你送来。以后天天中午回家吃饭吧!”郑婉说着话,把两张饼从一个厚垫子里掏出来,打开油纸,那饼还热腾腾的,“给,快点趁热吃吧。”
郑子恒狼吞虎咽的吃着烙饼,含糊不清的说道:“好吃……真好吃……姐,你和二姐都吃了吗?”
“吃了吃了,你快吃吧。”郑婉看着他,赶忙把他膝上的那本《论语》拿下来放到一边,她不免一阵阵心酸,想赚大钱的愿望也更加强烈了,她一定要让家人过上好日子。
郑子恒吃完一张饼,吃相才慢慢斯文起来,郑婉在郑子恒身边有一搭无一搭的跟弟弟说着话,眼睛打量着这个学堂,这个学堂不算大,教室不多,更谈不上有名,学堂的四周栽着一排高大的槐树,间或还有几棵梅树,想来冬天开花的时候,风景还是不错的。
郑婉随意四顾,猛然发现大树旁站着一个年轻的书生,那人身材修长,一身宝蓝色书生服,阳光透过光秃秃的树枝照在他的脸上,映出一张斯文俊秀、棱角分明的脸,他就那么随意的站在那儿,却给人一种清雅出尘、纤尘不染的感觉,仿佛浑身都带着云淡风清,只不过他的眼睛怎么看着自己这个方向?
郑婉注意到那人的目光在自己和二弟身上扫来扫去,便觉得有些不自在,她忙对郑子恒说道:“二弟,你慢慢吃,我先走了。”
郑子恒浑然未觉“嗯嗯,那姐姐去吧,一会儿夫子还要给我讲课呢?”
“什么?你说夫子给你开小灶?”
郑子恒摸了摸脑袋,有些不好意思:“是啊,夫子说明年的春闱我是最有希望的,所以每天中午抽空给我讲一讲经义、论策……”
这人情可是有些大了,郑婉点点头,疾步出了学堂的大门,她考虑着夫子既然对弟弟这样好,自家怎么也得表示表示才对,可是怎么表示呢?她对这时候的人情世故还真不太懂,算了,还是得回家跟二妹商量商量。
回家的路上恰好遇到了崔娘子,还没等郑婉说话,崔娘子便笑道:“我猜这亲事儿一准是成了?是不是?”
郑婉笑道:“还多亏了崔嫂子从中帮忙,得好好谢谢你才是。”
崔娘子笑道:“不是什么大事儿,到时候别忘了给我一份喜糖……对了,你还是快些回家去吧,刚才我看见小五哥牵了十几头牛去……”
郑婉一听,也顾不得说别的,急急忙忙跟崔娘子告别,奔着家里去了。
作者有话要说:第三更送上,要花花呀!!!
☆、公差
郑婉忙活了好几天,这天她正在油灯那昏黄的灯光下,给郑子恒做鞋,另一边郑秀静悄悄地数着铜钱,生怕弄出什么声响耽误了旁边正看书的郑子恒,三姐弟在一个屋子里,却悄无声响,郑秀算了好半账,这才抑制不住兴奋的心情,笑呵呵的出言对郑婉笑道:“姐,你猜这些天一总共赚了多少钱?”
郑婉笑道:“这有什么难算的?我总共治好了二十一头牛,一头牛赚两贯钱,总共赚了四十二贯,小五哥那头牛他先前给了一贯钱,被咱们花掉了,后来没收他的钱,这些钱总共一起就应该是四十贯……”
郑秀听了姐姐的话,心情大受打击“哎呀,姐,你就不能不这么聪明吗?!真是的,人家算了好半天才算出来,你怎么张嘴就来呀!也太过分了!”
郑子恒听见二姐这么说,便在一边窃笑,这个年代学数算的人少,郑秀能算出来已经不错了,郑婉也不理她,只端详着自己做出来的第一双鞋子,心中满是成就感,虽然这双鞋看起来不那么漂亮,却比穿着露脚趾头的鞋子好多了。
郑婉对郑子恒说道:“二弟过来,看看我给你做的鞋合不合脚。”
郑子恒换上鞋子,在屋里地上走了一圈说道:“稍微有点大,不过没关系,我的脚还能长。”
郑婉蹲□子摸了摸,觉得大的并不多,她笑道:“我给你做一副鞋垫垫上吧。”
千层底布鞋的鞋底,是很多旧衣裳拆了之后,用浆糊一层层贴在一块平整的木板上,干了以后几层合在一起,再用麻绳纳成鞋底,郑婉取出其中的一层锁上边,给郑子恒做了一个鞋垫垫上,这下子大小正合适。
郑秀在一旁说道:“姐,咱们有了这么多钱,还是去城外买一块地吧!别做生意了,做生意有风险,咱们都没做过,听说不时地有无赖打秋风,再说咱们家也没有人打理……”
郑婉笑道:“不是说好了让小五哥打理吗?二弟说他武功高强,哪个无赖敢打秋风?怎么?你想反悔?这四十贯看着挺多的,若是买地,也就能买十几亩,打的粮食又少,赚不了多少钱,最主要的是咱们不懂怎么种地,若是再雇佣佃户,那赚的就更少了,没什么意思……”
郑秀诺诺道:“姐,周家爷三个忙着杀猪卖肉,人家未必愿意跟咱们做生意……”
郑婉笑道:“那可未必,如果是以前,他未必会同意,如今小五哥见识了咱们的手段,再加上知道咱们有本钱,他未必不愿意。‘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这是人之常情,你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