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呃,抱抱他,这这,夭红犹豫着。见了弘晖憔悴的样子,心里一软,便道:“好吧,就一次哦。”
弘晖点点头,满足地靠在夭红的怀里,真希望这幸福的一刻能永久的停留,他突然不害怕这次生病了,心里还觉得这次病的真好。
清晨,弘晖醒来的时候,夭红已经不在了,看着空落的屋里,弘晖心里有些失落。那拉氏见到弘晖的病情好传了,心里很开心,胤禛脸色也缓和了许多。
钮钴録氏原先想算计胤禛的,只是现在也知道不是时机,便老实地窝在房里,听闻弘晖病好的,钮钴録氏最终还是放弃了。要是弘晖也没了,她想要孩子还得延迟,在她的孩子没出世前,弘晖还是活着吧。
不过那碍事的那拉氏,钮钴録氏心里可不爽着呢,怎么样也要给那拉氏一个惩罚吧,不然还以为她好惹的。
康熙为了胤祄的死,把太子叫到跟前怒斥着他,又把儿子们给炮轰了一顿。太子心里非常不服气,他本来就不喜欢胤祄,心里也认为胤祄死的好,太子对于康熙宠爱的人都很讨厌。
而且自出巡以来,大皇子一党一直都在找机会向康熙给太子穿小鞋,而且太子这边也是压力巨大,他的手下耿额还有托合齐不停地向太子进言,但太子一直犹豫着。
回想起从小到大和康熙的父子之情,太子并没有答应耿额和托合齐他们的计划,但是心情浮燥又近来养成了脾气暴唳的他看事事不顺,在有些党派的刺激下,也就做出了一些事来。
胤禩虽然没有什么动作,可他的手下也在暗里出钱请武林高手刺杀着太子,这是胤禩没料到的,不过没人发觉,胤禩也就随了他们去。
太子这一次出巡那是非常的郁闷,大皇子施加的压力,还有有些蒙古诸王、贝勒并没有把他放在眼里,出言挑衅他。从小被康熙宠着的,又是一国皇太子的胤礽哪里受的了这般气,刺激之下,便挥鞭侍候对他无理的诸王、贝勒甚至大臣。
而这时反对皇太子的胤禔等皇子向康熙帝报告了许多皇太子的不良表现。说太子暴戾不仁,恣行捶挞诸王、贝勒、大臣,以至兵丁“鲜不遭其荼毒”,还有截留蒙古贡品,放纵奶妈的丈夫、内务府总管凌普敲诈勒索属下等。
以上种种不仁的表现,都令康熙帝非常不满。这些报告,其实有些是不实之辞,也有夸大事实,但是现在的康熙是深信不疑。因为这些年来,康熙虽然护着太子,也纵着太子,也知道太子的性格,可以说太子就是他一手调教培养和纵容出来的。
而且这一次出巡,康熙对太子本来就有些不满,再加上胤祄的事,康熙更是对太子非常的失望。
最重要的是,康熙不仅为皇太子的暴行所气恼,而且不满皇太子的越位处事。这些蒙古诸王、贝勒、大臣再有错,也是他这个皇帝处罚的,太子却仗着一国储君的身份鞭鞑诸王他们,康熙觉得皇太子的行为是:“欲分朕威柄,以恣其行事也。”
而这天夜里,那拉氏的丫环去厨房为那拉氏准备一碗汤,途中,钮钴録氏把德妃给她的毒药给倒入了这碗汤中。
那拉氏和胤禛在弘晖病房里,丫环也就端去了,这时胤祥听到了康熙怒斥着太子,便急匆匆地跑来找胤禛。最近康熙和太子的矛盾让一众皇子喜的同时,也有些忧,喜的是证明太子之位不稳,忧的是一部份皇子担心皇位争斗越演越烈了。
砰的一声,拐角处,丫环手中的汤整个朝着胤祥泼去,胤祥反射性的朝目标方向挥了一下,却不料汤泼到了他的膝盖处。
丫环的尖叫声把胤禛和那拉氏给引了出来了,胤祥被烫的轻呼着,只觉得这汤倒在膝盖处是非常的疼,只是他也没当一回事。
那拉氏赶让丫环扶胤祥回去换衣服,丫环自然是吓的半死,心里不停地求饶着。
而这边,兆佳氏见了那拉氏的丫环一脸的潮红扶着换了衣裳的胤祥回来时,心里微微不满,误会了以为那拉氏想让丫环侍候胤祥了。
胤祥哪里坐的住,如今康熙整天阴晴不定,也只有胤祥敢过去陪着康熙。如今听说康熙又跟太子起冲突了,心里担心着,便不顾脚上的痛丢下兆佳氏和那拉氏的丫环,便往康熙的帐子去了。
不想,康熙帐子传出有人偷听,众人要追出去的时候,膝盖痛的胤祥还来不及通报便当场就摔到了康熙的帐子门口,也阻止了影卫的及时追人,只来得及见到一片黄色的衣角。
悲催的胤祥顿时让康熙起疑了,而且是百口莫辩,还被康熙直接命令人看管起来。
超级困,赶出一章来,轻轻睡觉去了,亲们晚安!
第三百二十二章一废太子
十三被康熙关起来了,一直关注着十三的兆佳氏收到消息整个人的吓呆了,无助的她第一个就想到胤禛,便直接找胤禛和那拉氏去了。
而这边胤禛和那拉氏也收到了消息,见到兆佳氏来,那拉氏只得安抚着兆佳氏,胤禛则出见康熙去了。
只是这一会康熙是多疑和暴燥的,当胤禛到的时候,其他的兄弟也都到了,太子也已经被康熙让人给押着。
昨府康熙发现夜晚有人靠近他的帐篷,从缝隙向里面窥视,便立即怀疑太子可能要“弑逆”。又遇上了十三,康熙当场便阴谋论了,虽然他没有证据,可是看着胤禛的眼神也很冷。毕竟胤禛和十三走的是最近,而且也是挺太子的,以前他觉得挺好的,可是现在康熙觉得太子这边想要谋害他。
现在康熙上召诸王、大臣、侍卫,文武官员等齐集行宫前,命太子允礽跪在众人面前,脸上是一脸的悲伤和夹着的震怒。
太子更是一脸不可置信和愤怒,据不承认康熙说他偷听了,此刻太子心里也是非常的伤心和悲哀。
康熙见了太子如此,更是觉得太子抵死不悔改,对太子失望至极的他也起了废太子之意。于是上谕通篇大论,指责太子的种种之错,道太子没有兄友弟亲,生而克母,此等之人古称不孝。
又道:“从前索额图助伊潜谋大事,朕悉知其情,将索额图处死,今允礽欲为索额图复仇,结成党羽,令朕未卜今日被鸩明日遇害,书夜戒甚不宁。似此之人宣可以付祖宗弘业。朕即位以来,诸事节俭,身御敝褥,足用布靴。允礽所用一切远过于朕,伊犹以为不足,恣取国帑,干预政事,必致败壤我国家,戕贼我万民而后已。若以此不孝不仁之人为君,其如祖业何谕。”
暗外的夭红对康熙一番长言大论鄙视之。太子的一切康熙哪有不知道的,但是之前没有说,也一直纵容着太子。可以说康熙宠一个人的时候。那个人再怎么错,康熙也觉得千般好。如果厌弃这人的时候,你就是个好人,在他眼里也是不好的。
夭红还是知道了这一次偷听帐的事,太子还真是被冤枉的。不过她也不喜欢这个太子,这性格被康熙教歪了,废了也好,她也不同情太子的境遇。
看了一下,确实是胤禛没事,夭红也没兴趣待下去了。再说了钮钴録氏暂时也不会让胤禛出事的。
底下一众皇子也都跪在地上,康熙看着一众长大的儿子们,想到了那死去的胤祄。更是觉得这些儿子们都不顺眼。
胤禛都感觉到自己的头顶阴嗖嗖的,也没敢吱声,身旁的皇子们也老实着,没人敢在这时站出来劝或者说话。
胤禛这些天因为忧心着弘晖,所以整个人很憔悴。对外面的事也关注的少。弘晖是他的长子,他的继承人。他不一定是最宠爱弘晖的,可是在弘晖的身上倾注了很多的精力和希望。
弘晖对胤禛的意义不一样,所以胤禛待弘晖永远都很严格,也很严肃,可是当弘晖面临生命危险时,胤禛心里是最担忧的。
现在胤禛也很担心着胤祥,只是现在不是最好的时机,如果胤禛在这时站出来了,也会被康熙直接划到太子一党去,然后和胤祥、太子一起遭殃。
康熙这边的事,德妃还有那拉氏那些自然都是关注着的,德妃得知太子出事了,心里还是乐见的。只是现在胤祥也被康熙看管了起来,德妃便想到了胤禛了,她不是担心胤禛,而是怕胤禛牵连到十四和她。
这边,那拉氏灵机一动,让人来报弘晖微好。康熙微微一顿,见到胤禛脸上舒缓的表情,面色微缓,才把那骇人的眼神从胤禛身上移开。
胤禩最是乐见康熙看胤禛的眼神,怀疑就好,以后他还会让康熙对胤禛有更多的怀疑的。因着今年是最敏感的一年,所以胤禩还是低调的,他现在也不敢站出来。毕竟康熙在气怒的头上,要是在这时站出来了,定讨不了好。
最终康熙让胤禛和胤禔看管着太子,便宣布起程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