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让卫夫人心里又凉了一下,其实她没有打听以前也有答案了,因为见过淮王,淮王一表人才,就是去年沈玉妙男装闯了朱宣书房里见到的那一个俊秀青年。
说是堂兄妹,淮王如此,淮阳郡主也不会差到哪里去的。
就是没有见过,至少也是通了信了,不然不会百般挑剔自己字写得不好。沈玉妙心里泛起了一阵酸意,新人还没有进门,就要折腾人了。
从这一天起,沈玉妙提起了一百二十万分的警惕心,时时打量了朱宣。
初四那天,朱寿在书房里当值,远远的看到王妃过来了,忙颠颠儿的跑过去,打起了帘子,笑道:“王爷出去拜年去了,不在这里。”
沈玉妙当然知道是不在,她装作不知,笑道:“太夫人说了明天去家庙里去,我想着表哥未必就走了,来对他说一声。”
进了去目光看了一圈也没有看到一点儿可疑的书信,当然不在桌子上。沈玉妙想来想去,表哥要与淮阳郡主通信,只能是在外面书房里。
可朱寿身后跟着,也只能看一看就回去了。
晚上朱宣回来了,又是有了酒了,听了说明天去家庙,抱了玉妙亲了又亲笑道:“妙姐儿生了个儿子,母亲明天要带儿子去家庙里拜祖先。可是妙姐儿,怎么这几时倒没有动静了?”
沈玉妙看了他,自从表哥回来了,医生来看,表哥大多在侧等着,沈玉妙一时动情,如果我现在有了孩子,表哥会不会不联姻。不是人人都说,表哥没有娶昭阳郡主,是因为我有了身孕。
她抱了朱宣,问了一句:“表哥,你时时陪了我好不好?”朱宣笑了道:“傻孩子,表哥哪里能时时陪了你。”难道不打仗了,还是不会人了,有时候成夜的会人,妙姐儿还以为我又外面去了。
朱宣一时疑惑了,这是哪里来的无名醋,又吃上了。看了妙姐儿眉眼儿幽幽的,象是有心事的样子。
想起来明天去家庙,这才想了起来,妙姐儿又要问那一个月五两银子的母女了,就住在家庙旁不远的地方。
正文 第四百二十五章,东窗(九)
第四百二十五章,东窗(九)
朱宣搂了玉妙:“安生些,让表哥休息。”沈玉妙又有了自己的心事,可是朱宣置之不理。
第二天天阴阴的,但是没有下雪。太夫人交待了又自己来看了:“世子要围得暖一点儿,还没有出过门呢。”
沈玉妙抱了朱睿,看了朱睿戴了镶了美玉的小帽子,穿了一件绣童子百福的锦袄 ,白白胖胖的。出了门就是朱宣看了,也是喜欢的紧。
他走过来为了妙姐儿母子拉紧了衣服,这才道:“走吧。”方氏,申氏侍立在一旁,看了王爷王妃抱了世子前面走了,后面才是老侯爷太夫人,朱明朱辉前后跟了照看了,最后才是方氏申氏和跟的人。
出了门,门口停放好了马车马匹,方氏不由自主地就把眼睛看了他们,倒不是成心看的。王爷王妃向来是焦点。
方氏看了朱禄拉开了车门,王爷抱了王妃母子就送上了马车,方氏不由得瞪大了眼睛,抱了上马说她不会骑,马车也抱了上。方氏又看了一个西洋景儿,看了看旁边的人,只有申氏也瞪大了眼睛,别的人都若无其事。
方氏有些伤心,看了一眼朱明,几时能有这般体贴。青桃轻声催促了:“夫人上车吧。”方氏这才上了马车。
上了马车透过了车窗往外看,车驾很长,所以能看得到大嫂的马车,看了王爷骑了马一直在车旁,不时弯了身子隔了车窗说几句。
方氏就眼睛找了朱明,只是看不到。朱明朱辉前后照应了,一会儿也没有空闲了。
坐在马车里的沈玉妙有了几分笑容,表哥就在车窗旁,和他说话叫一声儿他就答应了。过了一会儿又问玉妙:“车颠不颠,要不要再慢点?”
这样子象是要与别人联姻,与别人洞房的人。沈玉妙先享受了眼前,笑道:“还是快点吧,我抱了睿儿呢,不会颠到他呢。”
朱宣隔了车窗道:“你又淘气了,表哥问的是你。”沈玉妙格格笑道:“我没事。”朱睿在怀里,看了母亲笑,又伸出了小手去拔她头上的钗环。
朱宣听了车内又有了妙姐儿的笑声,问道:“又笑什么?”听了妙姐儿笑得不行:“睿儿又来拔我头上的东西了。”
朱宣也一笑,这才是我的儿子。往车里道:“你就给他一个玩吧,金簪子锋利可别给他,扎了他也碰了你。”
沈玉妙从头上取了一根玉簪子给了朱睿,朱睿才拿在了手里老实的伏在了母亲怀里。到了家庙,朱睿都颠睡着了。
方氏又瞪大了眼睛看了,大哥开了车门,又抱了大嫂母子两个下来,亏他也抱得动两个人。方氏再一次看了同样的西洋景儿。
家庙大门洞开了,管家庙的人早就去府里请过安了,都穿了新锦袍,宽宽大大的在身上倒象是衣服架子,看了王爷王妃过来,都堆了笑容行下礼去:“世子爷第一次拜祖宗,祖先看了,也是高兴的。”
朱睿在母亲怀里看看这个,再看看那个,已经在学走路了,就踢了两条小腿要下来。朱宣看了妙姐儿抱了吃力,回头看了看奶妈跟上来,他还是不抱。
朱睿不要别人,看了奶妈过来,把脸扭到了一边。妙姐儿笑道:“还是我抱了进去吧。”太夫人老侯爷后面跟了进来,也看了朱睿笑。
进了祠堂,把朱睿放到了腿上,让他蹦达。朱睿手指了扫得干净的地,啊啊的说了几声。再把他放到地上,才高兴的踢了小腿在地上不稳的走着。
太夫人看了儿子笑:“这也随你,你小时候就没有一会儿安生的时候。”朱宣看了朱睿也有笑意,我的儿子当然随我。
方氏申氏都是第一次进祠堂,候了世子拜过了祖先,不过是大嫂抱了他跪拜了,这才拜过了。管家庙的人送上茶来,外面又低了头进来两个女人,给王爷王妃叩头:“纪氏,谢氏见过王爷王妃。给世子爷请安。”
一面偷眼看了世子,眼睛里很是羡慕。两个人叩了头就出去了,方氏看了这两个不尴尬的人,觉得奇怪,两个妇人打扮的人进来请安,全然不象是在家庙做活的别的媳妇,比她们穿的要好,打扮的也好,倒象是姨娘的格局。
方氏留了心,对青桃低声道:“刚才那两个人,是什么人?”青桃就出去了。
太夫人对媳妇们道:“要出去走走的,只管去走动了,中午在这里用饭。”方氏申氏就出去了,见了青桃走过来,方氏就对了申氏笑道:“三弟妹在这里等我一下,我要问青桃一件事情。”
快走了两步撇了申氏,青桃迎上来在方氏耳根下说了一句:“夫人猜怎么的,刚才那两个人,是王爷的姨娘。”
方氏大大的吃了一惊真是不敢相信,她眼睛立即四处找了大嫂看,看了她抱了世子正指了廊下的花鸟逗世子玩,一向觉得大嫂是个心地最好的人,这一会儿看了她,还是一脸的笑容,浑然不觉出来大嫂心机竟然有这么的深。
方氏会错了意,把两个姨娘住在家庙里也看成了是沈玉妙的手段高明。
玩了一会儿,太夫人的丫头就出来说了:“太夫人请世子进去,说外面天冷。”沈玉妙就把朱睿给了她,自己到处走了一走。
表哥在里面陪了父母亲说话,沈玉妙自己一个人走动了,家庙这里很少来,也是城外有景致,周围有上百亩地不止,是给了管家庙的人在种,过年的时节,又刚下了雪没有多久,冬小麦身上都盖了被,看上去还有几分景致。
沈玉妙信步走出了家庙,身边是跟的人。墙根底下,一个女人沿了墙根走了过来,看了这一行人,倒有些愣住了。
隔了不远,沈玉妙就看了她,眉眼儿端正,但是总有一丝轻浮之气,看了不象是稳重的人。她也疑惑了,家庙这附近除了租田种的佃户们,就没有这样的人,这人是谁?
身后传来表哥的说话声:“妙姐儿,这外面冷的很,怎么就跑出来了。”朱宣信步走了过来,那个女人看到了朱宣,脸上又惊又喜的表情,远远的跪了下来。
朱宣也看到了,装作没有看到,伸了手拉了玉妙的手,道:“进来吧,看风吹了。”沈玉妙进门前,又回头看了一眼,看到那个女人低了头站起来转身往回走了。
因为是田野中可以看的远,远处大概有一,两里路的地方,有三间草屋,想来是住在那里的了。
沈玉妙心里第一浮上来的想法就是,那五两银子。
她边走边问朱宣:“表哥,刚才那个人是谁?”朱宣道:“是说她见了你没有及时行礼是吧,乡下人没有规矩,不要想着了。”
沈玉妙又调皮了一下:“那见了表哥为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