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进了西屋,见着火炕上摊开的笋干,赵氏好奇看了下,“二妞,这就是你说的笋干,这样真能吃?”
“咋不能吃,还得烘一两天才行。”刘怡踮着脚,摸了下火炕上的笋干,还有些湿,这天色不好,好在有火炕,不然这笋干怕是弄不好,还得坏掉。这毕竟不是前世,日子也没那么奢侈,要真坏了,刘怡还不得心疼死。
这两天,隔一会,刘怡就进屋盯着,不时翻动几下,拿着小木棒敲敲。
“烘干,硬邦邦的咋吃?”赵氏接过木盆,放在离火炕远些的角落,将热水倒进木桶,“天冷,这衣服没穿两天,先别换,过两天让大郎扛着柴火去镇上卖了,换些钱,娘给你做件新衣服。”
瞧着刘怡身上灰白,带着布丁的棉衣,赵氏双眼,不由泛红。
真委屈了她家二妞,这么乖巧懂事,放在别人家,指不准怎么疼爱,大军是个争气的,这些年都苦过来了,不差这点,想着宋氏刻薄的嘴脸,赵氏心里不觉生气,可想着长嫂如母,大军早年丧母,算是由大荣一手带大的,赵氏也不好多说,只盼着日后大郎他们争气些。
“嗯,爹娘大郎三儿大家都做。”刘怡甜甜笑着,刘家虽说家贫,赵氏不像苏丽那般偏心,就只念着刘倩,也不想想刘家能那般显赫,还不全靠着她刘怡,有些人怎么都养不熟,虽说人的心都偏着,可没见过像苏丽那么偏心的母亲。
这世,见着赵氏刘大军他们,刘怡心不觉软了,暖暖的,很温馨。
“好,今年过年,咱们每人都穿新衣裳。”见刘怡这般懂事,赵氏眼眶湿湿的,谁家女儿能这般贴心,村里那些孩子,这般年纪,都闹得厉害,调皮得很,谁像她家二妞,懂得心疼爹娘,照顾弟弟……
作者有话要说:过几章……女猪长大点,再嫁人……新人求包养
☆、第七章 大郎进山
坐在炕上,屋子里点着盏油灯,赵氏坐立难安,不时走到门口张望。
大郎去村长家有一会了,迟迟没见回,桌上的饭菜都快凉了!三儿拿着本书,手指在桌上比划,家里没闲钱买笔墨,夏天时,蹲在院子里纳凉,便用树枝在地上写字,冬天冷,只能用这法子。
刘怡在旁边看着,暗衬这繁体字,真够麻烦!
“二姐,你说哥啥时候回,我好饿!”三儿揉着肚子,恹恹趴在桌子上,双腿无意识乱蹬,歪着头望向刘怡。
刘怡小心理着针线,这些针线是李氏为刘怡准备的。旁边木箱上放着几块小粗布,赵氏听刘怡说要学习刺绣,特意为刘怡找来练手的。
“快了,忍忍,你不是说夫子让你明天背三字经吗?抓紧时间看书。”刘怡指了指桌上的三字经,让三儿再看会书,起身,放下折起的衣袖,下了炕。
“娘,哥咋还没回,三儿说饿了!”刘怡走到门口,跨过门槛,赵氏站在门外边,紧张搓着双手,脸色有些焦虑。
听到刘怡出声,张望外边天色,黑乎乎的,除了偶尔几声鸟鸣犬吠声,就剩下屋子里油灯巴兹的燃烧声,赵氏拿下头上裹着头发的毛巾,点头,进了屋子。
“不等了,咱们先吃。”赵氏说着。
左右等下去也不是个办法,想着干脆吃了饭,点个火把去村里看看,也好过在家里干等着。拿过碗筷,唤着刘怡和三儿过来吃饭。
刘怡瞧着赵氏心不在焉,有些担心,“娘,要不咱吃了饭,去村里瞧瞧。”
赵氏顿了下,点头道:“成,咱吃了饭就去趟村里,三儿在家温书。”
“哦!”三儿神情恹恹,无力点头扒着碗里的米饭。
还以为能跟着去凑凑热闹,一天到晚捧着本书,哎……真怀念爬树的日子,三儿撅着嘴,想着明天怎么逃课,跟二丫他们去爬树掏鸟蛋,回头就对上刘怡似笑非笑的脸,一切念头瞬间消失……
刘怡伸手点了下三儿脑壳,“乖乖温书,不准想些有的没的,不然下次去镇上就不带你一起去。”
摸清三儿那些小心思,刘怡直截了当点出三儿的歪点子。
饭后,赵氏收拾了下桌子,去厨房点了个火把,带着刘怡,两人出了院子,朝着村里走去,三儿独自在正房炕上温书,摇头晃脑背着三字经,隔壁不时传来几声宋氏的叫骂声,以及犬吠声。
“汪汪……”
听着狗吠,刘怡立马窜到赵氏身后,探出个头,怯怯看着爬在篱笆上吼叫的大黑狗,呲牙咧嘴的大黑狗,露出狰狞的呲牙,瞪着赵氏两人。
“村长在家吗?”赵氏站在篱笆外,朝院子里喊到。
“谁啊?”吴氏开门,借着稀薄的灯光,朝篱笆外望着。
“是我。”赵氏应着,牵着刘怡站在门口。
吴氏吆喝着大黑狗,走到院子里,打开院门,“是大军媳妇,来,来,快进来。”看清篱笆外赵氏时,吴氏连忙出声。
“婶婶好!”刘怡甜甜笑着,唤道。
“诶!”吴氏答着,揉了下刘怡的头发,“二妞身子好些没,天寒地冻的,咋的就落水了。”
“没事了。”刘怡摇了摇头。
“他娘,谁来了?”村长在屋子里大声问着,村长家是木头搭建的房子,收拾的很干净,屋里点着油灯很是敞亮,村长坐在炕头上,“吧嗒!”吸着水烟。
“大军媳妇,估摸是大郎这么晚没回去,在家等急了!”吴氏推门进了屋子,大郎坐在炕梢,村长家几个孩子挤在中间,桌上摆着些吃食。
见赵氏牵着刘怡进了屋子,大郎连忙下了火炕,局促挠着后脑勺,唤了赵氏一声,吴氏招呼赵氏和刘怡,上了火炕。
“伯伯好。”
“诶!二妞就是懂事,大军是个有福气的!”村长摸着下巴,露出一口大黄牙,笑着掐了下刘怡的脸,招呼赵氏吃东西。
“村长,大军咱还没回,村里大伙不都回了吗?”赵氏担心问着,这次进山没啥收获,让大伙很失望,本来还盼着能进山猎到些猎物,村里大伙也能尝个鲜。
进山回来几人,刘一根猎到一只野兔,足足有四斤八两,可乐坏了二丫一大家子,一下午,村里老老少少都跑去看。
“不急,一根说大军和铁柱进了深山,最迟明天就能回,说是在深山看见野猪脚印了。”村长吧嗒着水烟,搭着话,脸上带着笑,“明儿一大早,我让一根领几个人去山里接应下。”
“真遇上野猪了?”赵氏一脸欣喜。
她还想着让大郎扛着柴火去镇上卖了,得些银钱,加上手头存了些,置办年货时,多买些布,给大伙做件新衣裳,可又想着家里,几个孩子都想吃肉,手里银钱,真是掰开了都不够用。
听村长这一说,买肉这钱算是能省下了!
“估摸错不了!”村长点头,铁柱、大军进山那技巧,是他手把手教大的,他们说看见野猪脚印,决计错不了,身上带的干粮不多,便让一根他们先回来,他们先盯着,摸清路线后,再埋伏出手。
野猪性子暴躁,力道重,不小心就会受伤,行事自然得小心谨慎。
老刘家,村长很看重刘大军,刘大荣性子太温吞,不得他喜欢,以前进山,村长总将刘大军带在身边,为这事宋氏没少在村里闹腾,碍着村长的威严,宋氏也不敢闹得太过,只得每次蹲在村东头,小土坡上,大声叫喊、哀嚎。
起先,还有人问问,后来次数多了,大伙见怪不怪,谁都懒得上前搭理宋氏。
“那成,我回去给大军做些干粮,明儿让一根捎去。”听着好消息,赵氏满脸喜色,起身下了炕,对着村长道谢。
“娘,我想明儿跟一根叔一起进山。”大郎想了下,开口对着赵氏说。
赵氏一愣,望着大郎憨厚的脸,十一岁的大郎站着比赵氏还高了半个头,身子虽有些单薄,力道却不小,听到大郎这话,赵氏一时间不知道该怎么回话。大郎想进山,她一直都知道,可想着大郎还小,她不放心一直没答应。
“村长,这……”赵氏望着村长。
刘怡眨着眼,安分蹲在旁边。瞅着大郎身子骨,嘴角嘟起,吃的都差不多,为啥大郎就长得那么快,就连三儿都比她高,想着……刘怡忍不住叹了口气,人比人气死人!低头,盯着自个的小手,决定以后喝两碗白米粥……
“去吧,大郎十一了,过几年能娶媳妇了,大军当年也是这时候跟我进山的,明儿一早我跟一根说一声,让他带大郎进山长长见识,出不了事!”村长看了大郎一眼,随口就定了下来。
见村长应下了,赵氏没在插嘴。
点头,准了大郎进山的事,刘怡眨巴着眼,村长的话分量果真重很多。
这要是换别人,指不准赵氏认为他想害大郎,可村长这一说,赵氏认为在理,也觉着大郎不小了,该学着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