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玉堂金闺-第1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嗯,哪有功夫理会这些小事?嬷嬷让人备车,我得去趟樊楼,外头该动一动了。”李恬边往青桐院走边吩咐道,熊嬷嬷答应一声,径直从偏门出去叫车了,李恬回青桐院换了衣服,带着悦娘上了车往樊楼过去。


周氏又是很晚才从杨夫人上房出来,陪房肖嬷嬷忙接上去,递了只手炉给她,周氏抱过手炉,急切好奇的问道:“打听出来没有?”


“嗯,”肖嬷嬷脸上带着笑,左右看了看,往周氏身边凑了凑低声道:“我寻了五娘子身边的熊嬷嬷,熊嬷嬷人真是不错,爽利的很,一五一十都跟我说了,只一样,奶奶可得守紧口风,这事千万不能让夫人知道了。”


“我知道,你快说!”


“熊嬷嬷那个远房侄子,和咱们家三老爷同在四方馆一个班上,说是这几个月,前前后后连赏赐带分利,一人足足分了二三百两银子!”


“这么多?!三房一分钱也没交上来过!”


“还交上去呢,别说银子,人家连话也没漏过一星半点!”肖嬷嬷撇了撇嘴道:“这府里,这傻子……还真没几个!”


“嗯!”周氏咬着嘴唇,脚步走的慢,心思却转的飞快。


作者有话说: 
关于四方馆:宋代的四方馆就是国宾馆,专门用来招待外国使节,所辖房屋众多。
关于银子,在宋之前,银子不是通用货币,唐代买东西直接扔银子,是要被抓起来的,到宋,因为经济太发达了,银子才作为日常使用的货币,但也仅限于高档场合。
过去的银子非常值钱,苏轼童鞋在黄州,一家20多口,一个月的开支是4500大钱,宋代银换钱的个数不十分确定,大概相当于一两银800个大钱,也就是说,苏家20多口人,一个月的开支差不多5两多银子。
所以,二三百两银子,不是个小数目啦。
 


作品相关人物关系表

勇国公李家

祖:李信志,发妻武氏(温国公武家姑娘,宁国大长公主小姑子),继妻宁氏(小官之女,李恬祖母);妾:沈氏(表妹,生庶长子李忠超)、姜氏(武氏陪嫁,生庶二子李忠明)、王氏(武氏陪嫁,生庶三子李忠静);

大伯父:李忠超,现任勇国公,妻杨氏,生嫡长子李孝祖,妻周氏(东意伯周家嫡支),嫡长女李月容,已出嫁,嫡二女李云裳(三娘子);

二伯父:李忠明,妻许氏(生四娘子李玉棠、子李孝松),妾韦氏(生二娘子李珠兰);

三伯父:李忠静,妻柳氏,嫡女六娘子李琴清,子李孝伟;

嫡四子:李忠贤,妻严氏,李恬父母

嫡女:李静好,夫江清远。

李氏族人:族长李忠智,妻卫氏,母亲姚氏。

宁远侯严家

林老夫人:女儿严婉芳(李恬母亲);

庶长子:宁远侯严承志,妻孙氏;

庶二子:严承庆,妻郑氏

南宁郡王林家

林老夫人娘家,现南宁郡王为林老夫人亲侄子。

南宁郡王林镇江,妻蒋氏:

嫡长子:世子林扬风,字守志,妻丁氏(莱国公丁家嫡女),

嫡长女:林雯,嫁东阳郡王嫡次子叶树青;

嫡次子:林扬文,字才秀,妻徐氏(乐宁徐家姑娘,徐夫人堂侄女);

嫡幼女:林珂(李恬闺蜜)

先这些,回头再上下面的,好象世家是挺多的。




第十八章 讹诈4

回到院子,刚进门李孝祖就迎上来关切道:“阿娘没跟你发脾气吧?”

“没有,她哪还有功夫跟我发脾气!”周氏心情很好,李孝祖松了口气。两人吃了饭,收拾好躺下,周氏撒娇的将脚伸在李孝祖怀里让他给揉着,连说带笑的将今天议事厅里的事说了:“……五妹妹厉害吧?一句话就把二太太堵回去了,你说,她身边的一个供奉竟能值这许多银子,咱们以后,”周氏的声音水水的又柔又软:“唉,你看看,要是有了女孩儿,只怕连个教琴的都请不起,就这样,阿娘还整天话里话外让我拿嫁妆银子贴补家里呢。”

李孝祖手顿了下,脸上闪过丝难堪,周氏挪开脚,贴过去双手吊在他脖子上嗲声细气道:“不是我舍不得银子贴补家里,银子算什么啊,可这府里也不只咱们一家,这银子贴补出去,谁知道都贴到谁身上去了?回头等咱们有了孩子,连学个琴也学不起,你就不难过?虽说这一家子都姓李,可也得分个亲疏远近,你看看我,眼里心里就只有你,你也只对我最好,不管别人怎么说,反正这银子我得替你和孩子守好,我心里就只有你!”

李孝祖感激的点头不停,看着媳妇儿满脸讨好道:“以后我天天给你揉脚。”

“嗯!”周氏娇俏俏的从鼻子里应了一声,挪了挪伏在李孝祖身上,一只手扯着他的耳朵拉来拉去撒娇道:“大郎,你看,家里都这样了,咱们得替阿娘打点打点才行呢,不然,往后可怎么办哪?你说是不是啊大郎?”

“你说的对,咱们是得替阿娘打算打算,可是,咱们……”李孝祖伸手抱住媳妇儿温软的腰肢,脸凑过去亲着媳妇儿的脸。

“要不咱们做点生意吧。”周氏打断李孝祖的话,兴致勃勃的建议道,李孝祖怔了下:“就是……我怕我不行,你跟着我,我就觉得委屈你,我没本事,你看……”李孝祖心疼的看着媳妇儿。

“瞎讲!”周氏飞快的在李孝祖嘴唇上亲了下,腿伸过去缠在他双腿间,柔媚嗲气的软软道:“你最好了,你对我这么好,天底下就数你最好!”李孝祖脸红红的全是傻笑。

“谁是生下来就会的?这事我盘算了一下午,我大嫂的娘家三哥,在楼店务当差,听说外头租房子极挣钱,要不咱们寻一寻他,你跟他学学……”周氏支着一只胳膊,胸脯压在李孝祖身上,另一只手按着李孝祖的嘴唇,小心思又转起来:“嗯,这事咱们不瞒着阿娘,你跟她商量商量,家里总得有点能挣钱的营生不是?做租房子的生意最好,纵不挣钱,那房子在那里呢,让阿娘拿些本钱,明年挣了银子,也省的阿娘那么辛苦节省,等你生意上手了,再顺手做点咱们自己的小生意,你说呢?”

周氏那只小算盘拨的叮咚脆响,今年先用阿娘的钱练练手,明年上手了,再做自家小生意,李孝祖哪转得过这许多弯,连连点头道:“你真好,我就知道你最好,我这辈子绝不辜负你,只对你一个人好。”

“我是你的媳妇儿啊,你对我这么好,我心里都是为了你呀。”周氏咯咯笑着,胳膊圈着李孝祖的脖子紧贴着他,含含糊糊的娇笑道:“大郎,你前儿说……那花样儿,你得温柔些儿……”

“乖兰儿,你放心,我听你的,你让进……我才进……。”李孝祖吐气粗重,翻身压到周氏身上,一会儿功夫两人就赤精条条、热烈的滚缠在一处,周氏娇滴滴的婉转喘息和李孝祖的痛快闷吼混在一起,给这冬夜添了一支暧昧轻快的小夜曲。

大雪纷飞中,眼看着要进腊月,京城的掌柜们却烦恼骤增,荣安堂施药赔了铺子这事让人实在闷气,可没隔几天,寺东门巷口的宋家药铺也被人抬着棺材,举着招魂幡堵了门,说是宋家药铺施的都是假药,杀了人了,进门二话不说就开砸,乱叫着不赔铺子就要去府衙打官司。

没等衙役过来,寺东门大街上一溜四五间药铺都吓的齐齐下门板关了铺子。其余的药铺得了信儿,就是不关门,也赶紧的把施药的摊子收了,这药不施总行了吧。

没等别的铺子掌柜看热闹回来,这讹诈祸事也堵上门了,先是桥西的孙好手馒头店被人抬着两床嗷嗷乱叫的病人给砸了,说是吃了他家馒头就病倒了,必是他家用了霉面坏肉,堵着门要赔钱赔铺子,接着就是香药铺子、胭脂花粉铺子,就连靴子铺也被人讹了,非说就是穿了在他家买的靴子,才摔断了腿!

京城处处绽放着讹诈之花!

两三天的功夫,就连各世宦富贵大家的粥棚也陆续被人撒泼打滚的讹上了,一****衣不蔽体、面色青白无人色的或老、或残的叫花子,坐的满粥棚都是,敲着碗打着拍子,扯着嗓子连哭带叫的跟唱小曲儿一样:“毒死人啦!脏心烂肺假慈悲啊,快来看哪,毒死人啦啊!拿长毛的霉米发假善心啦,毒死人啦!”

京府衙门扑天盖地都是吃药、吃饭、吃点心、穿衣服、穿鞋子等等等等死了、病了、断了腿要赔银子、赔铺子的状纸,没几天功夫就堆的有半人多高,衙门内外更是挤满了抹泪痛号、半死不活、滚刀肉一般的‘受害人’,京府衙门从没这么热闹过!

这遍地是无赖的情形,别说几十年,就是几百年也没见过一回,整个京城乱了套却又热闹非凡,看热闹的人成**结队。

徐夫人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