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为什么皇阿玛骑术高超却不是罗圈?”
睇着她那明亮清澄的大眼,我……一时语塞。
*
御炉缭绕,和乐飘飘。
保和殿内一片祥和吉庆。
须臾,皇帝陛下已经完成了个别觐见,在颁诏“金榜”之前,对正殿里的如今已是正牌“天子门生”做着类似总结的讲话。这样的讲话翻译成现代文不谛是承前启下,展望未来,祖国寄希望与你们这些栋梁等等的恩威并济的话语。
下面的或文或武的“天子门生”此刻肃穆而又激动地跪着,一个个脸上带着兴奋和一丝丝展望未来的憨笑,觉得前途似锦,任重道远。
随着这“金殿传胪”的尾声马上来临,我的耐性也即将殆近。好不容易带这妮子来这里……她却……
“喜猪!举国上下一等一的文治武功的才俊都在这里,你今天还不挑一个,难道要等秋祢时蒙古王公们来请旨么!你想嫁到蒙古?”我压着怒气低沉着声儿问道。
瞅着那被我喝斥后和他阿玛小时候轮廓极为相似的微显惊惶的心形小脸,作为母亲的心顿时软了大半,她……还是个孩子呵。
“妈妈只想你有个好的归宿,唉……先不说别得,好好瞅瞅,照你看来,这满殿数谁有一等一的文治武功!嫁人就要挑个文武全才的一等一的男人嫁!”
她这次可是看的极其仔细,斟酌得十分用心,轻轻地不断扇动着的长睫毛告诉了我此刻她的内心可并不如她脸色的恬静。
“文武双全?”
“对!”
“文治武功都要万里挑一?一等一的人上人?”
“当然!”
她沉默了几秒,眼神在第一排进士中徘徊。正在等候礼部鸿胪寺官给各位进士念授职的烨儿此刻也重新端起了杯子,似也在聆听我们的对话,静待她的选择。
我紧张得好象是自己选夫婿,嘴巴用唇语为她说着“素伦”两个字。
俄顷,只见我家天使对着我妩媚地一笑,眼里闪过一丝瞬间即逝的狡黠……我心底暗叫……不好,这番天使要变魔鬼,小女有诈。
果然……
“这举朝上下嘛说起这个一等一的文治武功,要文才有文才,要武功有武功的人上人,除了皇阿玛就没有别人敢叫文武双全了!妈妈,我总不可能为了选驸马来和您抢阿玛吧!”她说得十分委屈,似忍辱求全。
“噗!”可怜的烨儿,这个一直竖着耳朵偷听妻女对话的男人,喷出了刚入口的茶,浸湿了胸前那条五爪金龙下的那片祥云……象那雷雨来临前夕翻滚的天边暗云。
一向深沉内敛的伟大的皇帝陛下……失仪了。
☆、慈宁
作者有话要说:盂兰节(来源百度百科,有说14是盂兰15是中元,也有说15日都是的)
盂兰节,即农历七月十五日,在民间称为中元节、鬼节或七月半、麻谷节,是祭祀祖先、祭拜孤魂野鬼的日子。
在中国,关于“盂兰节”的起源有两种不同的说法,分别是佛教方面和道教方面的起源。
1)佛教方面,“盂兰节”出自目连救母的故事。目连的母亲生平做了很多坏事,罪孽深重。目连来到地狱,见母亲化为饿鬼,便以钵盛饭喂食其母,但食未入口已化为炭火﹔佛祖告诉目连,必须在每年七月十五日以百味五果,置于盆中,供养十方鬼灵,超度饿鬼,其母才能得到济度。于是目连依佛祖之意行事,最后与其母同成正果,成为地藏王之护法。因此,七月十五便成了施食济助十方饿鬼的日子了。
佛家在七月半举行“盂兰盆会”。七月十五日是僧众功德圆满之期,相传在这天修供,其褔报可百倍。因此佛陀教民众在七月十五日做“盂兰盆会”,以所得福报来解亡世父母在阴间倒悬之苦,以报答父母养育之恩。
2)道教方面,道家全年的盛会分三次举行。在正月十五日称为“上元”,而七月十五日便称“中元”,最后十月十五日举行的称为“下元”,三个节日合称为“三元”。在上元当日,主要是举行赐福的仪式,而中元是用以赦免亡魂的罪,最后下元是为有过失的人解除厄运。虽然中元法事是为亡魂赦罪,但是绝对不能完全解除罪孽,只是减轻了一些,希望他们早日安息。
在法事中,他们不但超度亡魂,更为无主孤魂和那些为国捐躯,战死沙场的死难者施予救济。而在法事中得到的香油钱,主要是用作购买祭品之用。
相传七月初一“开鬼门关”七月三十日“关鬼门关”在这一个月,所有的无主孤魂全从阴间出来,到人世找东西吃,因此各地方都纷纷在这一个月里举行“普渡”的祭仪,以诵经作法事和三牲五果普度十方孤魂野鬼。
从前,民间有些地方以村镇为单位轮流举行普度仪式,把七月的每一天都排得满满的,使孤魂野鬼每天都有得吃。只是由于大张宴席时,每每引起酗酒﹔殴斗的事件﹔后来普度便统一在七月十五日举行。这么一来,普度仪式和中元“祭拜地官”的仪式便有一些混淆,(“祭拜地官”﹕中元节时,地官来到凡世,考察核定人们的善恶。因此民间在这天有祭拜地官的仪式。),其实二者根本是两回事。
七月十五日原是中国道家祭祖的节日,佛教亦在七月十五日举行“盂兰盆会”,这二者本来毫不相涉。但当孝子入地献救母《目连经》传入中土后,中元节祭祖的行为似乎也受了佛教《目连经》的影响,民间在中元节这天搬演“目连救母”杂剧、印卖《目连经》就是很好的例子。
九天旭日照铜龙,
朝罢从容侍上宫。
花萼联翩方昼永,
晨昏常与问安同。
————康熙御制诗
花瓶子里插着一束来自草原的紫色的小花。
小钟儿似的星星点点的花蕾像“满天星”一样密密麻麻簇生着。
烨儿说这花叫“姬松”……这么小的花儿偏取个大树气势的名字。
我用手轻轻碰了下那看似娇嫩的淡紫色苞蕾……却没有鲜花滑润的触觉……干的?干花?
“姬松是蒙古科尔沁部的语言,意思是永不凋零的花,如青松般。它只长于蒙古科尔沁大草原上,是皇祖母特地叫人送到这里。”
永不凋落败坏……我着迷的抚摩着这已经失去生命却艳丽依旧的花儿,犹如时间停止在她绽放出最美的那刻,隐隐地还有一股清郁的草叶幽香,花形还保持着凝露后甫被人采摘那时的模样。
咦……皇祖母叫人直接送到这里?送到目前作为我书房的东暖阁这间“无忧”阁?她知道无忧阁?
那年我已倾空那间密室的所有“宝藏”,惟独烨儿写的那块匾舍不得丢,干脆挪到这里。她点着名地叫人送来……我后知后觉的想起这个问题,这个花的花语是永不凋谢枯萎衰老,以花比人……苏麻?
心里猛地一悸,抬头望向他……他的墨色瞳子倒映出我的惊惶。玄烨反手握住我的,眼神却是平淡无波。
她什么都知道?她一向洞悉宫中大小细微不是吗?现在的我却已不是以前她信任的苏麻,以前还有个身体还能和她攀缘上点关系,可如今从身体到灵魂都不再是她。我……不是那个她交心,爱护的蒙古苏麻喇,我就是我自己——叶茉儿!
我无助地望向烨儿……我该怎么说?
“去吧,茉儿。你就是你,独一无二的你。”他幽深的眸子平淡无波,可那温热的手包握住我的,是那么的紧,那么的有力。
“别怕,我陪你去。”他说得自信而又笃定。
瞅着这个早已褪去稚嫩的伟岸男子……记忆中犹如转眼,这个一直叫我姑姑的孩子、继而少年、青年……到目前已经而立的他,容颜未改却更多了几分睥昵天下的君王霸气,和一个盛世帝王的自信。
不管老祖宗对我这个新“苏麻”是接纳还是拒绝,就算慈宁宫里设有“鸿门宴”,我也不会畏惧,三百年的时空都跨越了,不就为了他么。再说,我有他……
心无怖惧自然心情如云开初霁,我扬起头对他欣然一笑。
*
慈宁宫。
它坐落在皇宫的西北部,宫的东面对着乾清门西侧的隆宗门。慈宁宫其实是个宫殿群班的建筑自明代起就一直是皇太后太妃们的寝宫。宫院面积一般象征着主人地位,而慈宁宫算上慈宁花园的话占地面积比东西六宫加起来还要大。
孝庄皇太后就是现在的太皇太后是清朝开朝以来第一位入住慈宁宫的女主人,她一住就住了四十四年。
为了表示对这位历经三朝,更是辅佐了两位皇帝登基的伟大女性的敬意,康熙皇帝的的亲生母亲已仙去的圣母皇太后以及现在的母后皇太后(顺治帝的第二个皇后)都没有入住慈宁宫,而是和几位太妃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