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皇上。”看着齐衍不断颤抖的身子,郭嬷嬷早就止不住泪,不顾规矩,伸手抚上他紧握的拳头。即便作为皇上,齐衍也承受太多了。十几年中,看着齐衍一次次咬牙承受,郭嬷嬷无数次有带着这个孩子离开的冲动,可是她不能。她只能看着他一路摸爬滚打,被所谓亲情、手足情、打击得体无完肤。从小到大,这个皇宫像是把他放在油锅上煎一样,从没给过一丝呵护。
孝正仁皇后是齐衍内心深处的最后一点温暖,可这一点温暖也要渐渐失去了。
“嬷嬷”周身都散发着暴戾的气息,齐衍阖上眼睛,嘶声道,“朕原先觉得他不配与母妃同棺同椁,但现在,他连寝陵都不配与母妃共享!”
皇上这是要给先帝移陵,便是死了,也要再开馆动土!
“皇上,不行啊!”常福禄连滚带爬到齐衍跟前,苦劝道,“给先帝移陵,那是大不敬!是不孝!是要遭天下人诟病的!皇上,于您的威望社稷有碍啊!”
“有碍?朕偏要让天下人都知道,朕不认他这个父皇!”齐衍猛然睁开眼睛,狠狠看着惊恐的常福禄,嗓子里发出几声意味不明的笑,低低道,“实话告诉你,朕恨不得将他挫骨扬灰!”
“皇上!先帝也是有苦衷的,先帝也不愿如此!后。宫诸妃,人人有人人的背景,以孝正仁皇后的出身,若是再有子嗣,怕是连命都留不下了!先帝这么做,也是为了保护娘娘啊!”
“闭嘴!”齐衍抬脚将常福禄踹个仰倒,冷笑道,“因为他,她前半生受尽折辱,因自己的出身几欲寻死;后半生对着那扇满是‘好意’的屏风日夜期盼,状如痴人。难道这就先帝所谓的苦衷?这就是留她一命的恩典?!阳春景仪,阳春景仪,可他给她的是什么?!”
“皇上!”郭嬷嬷终于跪下,泣不成声道,“娘娘一直是知道的!这些事娘娘都知道!”
ps:
默默为男主哭一个太可怜了!!!!
还有,大家看没看出蓝衣太监是谁啊前面出现过哦未来也会对女主出冷宫有很大用处滴
最后给大家推荐朋友的书吧~《美人谋之祸水》《红妆乱天下》《红楼系统》《穿越之浅梦吟》都是很好的文啊-一
第八十八章 寝陵
“你说什么?!皇上去了天寿山?”太后看着跪在脚下的传话太监,一时转不过弯来。昨天傍晚皇上还上寿康宫给自己请安,怎么今天一早人就不在皇城了。太后定了定神,问道,“皇上什么时候走的?怎么现在才报上来。”
“皇上昨天夜里就走了,乾清宫那边一直瞒着。直到今个儿早朝常公公宣旨,大意是皇上昨晚梦到孝正仁皇后,醒来后思念非常,决定辍朝三日,上寝陵给孝正仁皇后供奉香火。临走还特地嘱咐,除羽林侍卫外,不带任何臣子后妃随行。”回话的太监嘴皮子利索,竹筒倒豆般的把事介绍个大概。
太后脸色有些难看,心里像堵了坨棉花般说道不出。虽然皇上不是自己亲生,但好歹当初的登基大典也被供成太后之尊,平时小心维护也算母慈子孝。眼下中秋没过去几天,团圆的节气还没散,皇上这就巴巴的跑去寝陵给自己的亲妈上坟,这不明摆着不把她这个太后放在眼里么?
重重将念珠拍在桌上,太后此刻也没了向佛祖虔诚的雅兴,只道:“常福禄呢,哀家有话问他。”她倒是要问问,这贴身大总管是怎么伺候的!
“常公公早朝宣旨后,便直接奉皇命去盛京祖庙了。至于什么差事,奴才们也不知道。”传话太监磕了个头,“庄妃娘娘还让奴才传话说,让太后不必太过挂心,皇上走的时候无百官后妃随行,想来也只是为了给孝正仁皇后上柱香,以解哀思罢了。”
没带百官后妃,就说明皇上这个举动是纯个人的。并无背后的意图。太后略略放心,压下胸中不快,吩咐道:“哀家知道了,你回去吧。这两天宫里出了许多事,惠妃还病着,告诉庄妃宁妃好生照顾她。没事不用来请安。”
。
是夜,天寿山
孝诚仁皇后的神位前,齐衍捻了几根长香,插在鼎香炉中。
大殿里空荡荡的,彩画上孝正仁皇后头戴凤冠,目光同当年一样慈爱。
烟雾缭绕。壁上孝诚仁皇后画像的眉眼渐渐变得不甚真切,齐衍一身素服,静静看着画上的人。这幅画是他亲手绘的,用工笔沾着上好的绿松辰砂细细描彩,即便时隔多年。如今看来,画上的孝诚仁皇后仿佛还是三十出头的模样,端庄娴雅的坐在那里,仪静体闲、与世无争的样子。好像下一刻就会招手唤他:“衍儿,快来,母妃许久没见你了。”
齐衍朝神位拜了三拜,轻声道:“娘,儿子来看看您。”来时的路上明明有满腔的话,可此时此刻,却什么都说不出来。曾经母子二人的凄风苦雨仿佛同壁上彩画一样。袅袅香烟中再不真切,逝者已逝,只是那些过往仍埋在他的心里,渐渐滋蔓出怨恨痛楚的藤。
盘膝坐在团垫上,齐衍依稀记得嘉元二十年初秋,也是这样的节气,宫中的皇太后病了,眼看就要归西,皇上为了冲喜,一连提拔了许多妃子的分位。其中便有从昭仪提封为敏嫔母妃。且不久后的灯节,自己在一干兄弟中作诗拔了头筹,父皇便叫人拿出一扇精雕细琢的十六扇百花屏风,名叫‘阳春景仪’,连带着封嫔迁宫的旨意一同赐给母妃。
那时候齐衍还小,不懂‘敏’是什么意思,也不知道为什么父皇给了母妃一个九嫔之外的封号,只欣喜母妃从此以后也成了一宫主位,再不用看人脸色。
‘阳春景仪’让敏嫔很喜欢,从来都是亲手擦拭,不假于人,好像是天底下最珍贵的宝物。有许多个深夜,幼小的齐衍躲在门口,都能看到母妃静静坐在屏风前,眸光是他也看不懂的情意氤氲、含悲含喜。
齐衍不明白这屏风有什么不同,能让母妃一看便是一夜,只记得她病重的时候,曾笑着对自己说:“明堂那扇‘阳春景仪’,母妃喜欢得紧,往后到了妃陵,便让它陪我吧。”
这算是遗愿,但敏嫔死后,齐衍却没有照办。即便是在第二次扩建孝诚仁皇后陵寝时,无数的随葬品中,也唯独没有‘阳春景仪’。
因为齐衍总觉得,那扇屏风上的妍丽百花,像是敏嫔一生中的最好韶光,是母妃留给自己的最后一点念想,他不愿看着它入土,也舍不得。
如今想来,母妃说那些话,是因为早就知道里面被放了香脐子,临死要把里面的罪孽一同带走。她至死也不对自己说出实情,究竟是真的心甘情愿、无怨无悔;还是不想让儿子与丈夫反目成仇、怨怼相向。
娘,您真的不恨么。
这句话他曾问过,敏嫔只是淡淡一笑:“母妃是商贾的女儿,命该如此。别恨你父皇。”
商贾的女儿,命该如此。
齐衍忽然觉得,这些话,曾经听过。好像就在几天前,那人跪在自己脚下,凄苦笑叹:“皇上如此,不过是因为臣妾是容青政的女儿。”那双眼尾角略飞,即便面如金纸也勾着凉薄的媚意,与母妃温润似水的眼眸迥然不同,可两人语气中的叹息与无奈,却是如出一辙。
齐衍缓缓阖上眼,喉咙中溢出一缕压抑的挣扎:“娘,其实儿子和他一样。”
先帝将出身商贾的母妃视为污点,自己何尝不将权臣的女儿当做眼中钉、肉中刺。
原来自己与父皇,实在没有什么区别啊。
齐衍从袖中抽出一卷明黄綾锦,轻轻展开:
淑人容氏,不法祖德、不尊朕言;不修德行,目无尊长,屡犯国法;狂悖猖獗,实不能容。现赐牵机鸩,自行了断,不得延误。
卷上赫然是御笔亲批,只差盖上玺印。
目光一点点划过那些字迹,他不禁想起那天在冷宫中,容萧跪在石板上的请求。
“皇上,赐臣妾鸩酒吧。白绫三尺系在梁上,难看得紧。”她微微歪着头,眉眼弯弯,唇角衔笑,像是期待极美好的事。
心里像是漫出一股又凉又软的水流,沉缓涤荡出愧疚的沟壑。案桌上的长明灯的蕊芯一跳一跳,齐衍合上卷轴,缓缓抬起手。
火苗一触綾锦,很快将其包裹吞噬,间歇爆出噼啪的金花。
月光清亮如缎,渐渐漫入殿中,齐衍对着孝正仁皇后的神位,静静守了一夜。
。
“流光,给我梳个头吧。”
流光流珠在一边眼眶通红,眼泪不断往下掉:“主子。。。。。”
像是没听到她们的啜泣,容萧低头看了看蜿蜒在膝上枯黄的发丝,神色有些失望:“可惜没有茉莉花脂。”
知道到现在还没人来信儿,可见是无望了。流珠哭得不行,嘴上却说:“许是那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