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放心吧,是梁肃让我留下的,他应该有分寸的。”萧沂笑了笑,“再说那些流民站都站不稳了,怎么可能追的上我们。”他们的人,不是骑马就是坐牛车,速度可不是那些流民可以比拟的。还有两天,就要到冀州同通州的交接处了,那里自有重兵守卫。
“嗯。”萧源点点头。
萧沂轻轻的拧着萧源的小脸,“元儿长进了,‘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这句诗不错!从哪里听来的?”倒不是说萧沂看轻妹妹,而是萧源吟诵的这两句话看似简单,实则寓意深刻,绝对不是萧源这种娇养在深闺、从来没吃过苦的弱质女流能写出来的,只有饱经沧桑之人才能说出这种发人深省的名句。
萧源大汗,“我忘了。”这可是杜大大的名句,但貌似她看到的历代名人中,还没有类似李大大和杜大大的名人,或许诗的黄金期还没有到吧。
梁肃领着几个亲兵断后,确定萧家人已经走远了,而流民并没有轻举妄动,才接过亲兵递来的一袋子大米,他挑开米袋子,雪白的粳米散发着阵阵的香味,流民中眼中闪烁着嗜血的寒光,也亏得梁肃这些人都是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对这种眼神丝毫不惧,寻常的家丁怕是早吓趴下了!
梁肃左手一用力,将米袋子用力的往半空中一丢,随即一箭射出,“噗”米袋子半空中散开,雪白的大米如大雪般纷纷落下,流民一哄而上,纷纷趴在地上捡着米粒,拣到一粒擦也不擦,就直接往嘴里丢。几名亲兵如法炮制,将萧沂留下的那几袋子大米全部打散。
“走!”梁肃一声令下,积雪飞溅,骏马奔驰而去。
“郎君,想不到这萧家还挺心善的。”亲兵诧异的说。梁肃遇到流民,除非必要,很少真得动手打伤他们,走的时候,时常还会留些吃的给他们,当然把米袋子打散是必要的,那些流民拼命起来,不比匈奴人安全多少。他们想不到这高高在上的萧家郎君,也会做这种事。
梁肃微微点头,“萧家家教极严,以仁义诗礼传家,萧三郎君会这么做,也不奇怪。”再次看了那些流民一眼,能做的他们的都做了,能不能活下去,只能靠他们自己了。
众人刚追上大部队,就见萧家的大夫对军士说,“没事,只是饿晕了而已,等醒来的时候,喂他一点米汤就好了。”
“多谢大夫。”军士有礼的扶着大夫下车,牛车上赫然躺着刚刚冲进来的小男孩。
“郎君,是五姑娘派大夫过来的。”那亲兵低声说着刚刚听到屏风的动静,不可否认,萧源的一番作为,让军士们对萧家的印象又好了许多。
“等那个孩子醒来,你问问他想怎么办。”梁肃没有想到萧家兄妹居然这么信任自己,一个过来问自己可不可以留粮食,一个问都不问,就认定自己没杀人,不可否认,梁肃紧绷的神色一下子柔和许多。
“是。”
萧沂策马走了过来,“他们走了吗?”
梁肃脸色微沉,摇了摇头。
萧沂叹了一口气,一路上走来,他见多了那些已经被饥饿、贫困折磨的麻木不仁的人,而这些人还算是幸运的,很多人已经死了……“阿砖,如果在江南或是在冀州,哪怕搬空家里的粮仓来救他们,我也不在乎!”但现在不行,萧沂一点都不敢拿这么一大队人的命冒险,那些流民是很可怜,但同样他们也是最危险的!
“阿盛,事难两全,我们只求问心无愧就好了。”梁肃轻拍他的肩安慰道,“那些流民是很可怜,但这样的流民太多了,到处都有,凭借我们一己之力根本救不过来。”
“是啊!”萧沂沉重的叹了一口气,留下几袋粮食,已经是他目前能做到的极限了,这还是担着那些流民会反咬他们一口的风险,但——
“不要因为你的恶意猜想,为自己不想做的事找借口!”这句话是萧沂的曾祖父一直教导他们的话,曾祖父说过,他当年要不是很多人怀着善意救助他,他早就死了!因此萧家的家规第一条就是,在能力许可范围内,以善待人!所以萧沂趁着离开的时候,和梁肃商量下,听说他也准备给流民留些粮食,他也让人留了一些。
“那个孩子没事吧?”萧沂问。
“没事,就是饿晕过去了。”梁肃说。
“那就好。”萧沂松了一口气,“等那个孩子醒来,就让人送他回去吧。”
梁肃没说话。
“怎么?”萧沂不解的望着梁肃。
“那孩子不会回去的。”梁肃说。
“为什么?”萧沂说。
“就算有,他回去了,流民也不会收留他的,他在让冲出来那一刻,流民那里他就是死人了。”
“怎么会呢!他不是还有父母——”萧沂话说到一半停了下来,萧沂锦衣玉食惯了,对低层贫民的生活不清楚,但他不是傻子,联想起流民之前的那种种举动,“你是说那个孩子是流民故意让他冲出来的!就是为了试探我们!”
“不错,我不打晕他,现在死伤的就是我们了。”以梁肃的为人,根本不屑向误解他的人解释什么,但萧氏兄妹不一样,他并不希望他们把自己看上杀人不眨眼的人。
“梁大哥,幸好一路上有你。”萧沂苦笑,原本他是和父亲、大哥主动请命护送妹妹的,但是父亲和大哥坚持让梁肃带队,大哥临走前还让他多跟梁肃学学,他原本还有些不服,现在他终于了解大哥的意思,梁肃的确比他干练多了。萧沂既然服气了梁肃,梁肃也比他年长一岁,他就再也不叫梁肃的小名了,而是正经的唤他“大哥”了。
“你跟我一样,多走几次就知道了。”梁肃安慰的拍了拍他肩膀,“萧姑娘没受惊吧?”
“没,她在让人熬米汤,说等孩子醒来,就给他送去。”萧沂一笑。
萧源的细心梁肃早知道了,却没想到她真会去关心一个小流民,不过他也不好和萧沂讨论萧源的个性,“还有一会就要到驿站了,我先让人去前面探路了,等到了驿站,你组织下家丁,轮流守夜。”梁肃担心那些流民会追上来,虽然那几袋子米应该够他们拣上很多时候了,但小心些总没错的,他顿了顿,“阿盛,你还是叫我阿砖吧,别叫我大哥了,不然二哥怎么办?”他只大萧沂一岁而已。
“霍二哥是霍二哥,梁大哥是梁大哥,两者有没有冲突。”萧沂不以为然道,“梁大哥你着相了!”
梁肃闻言哭笑不得,不愧是兰陵萧氏的贵公子,那任性肆意的脾气就不是一般人能比得上的!
萧沂一扬马鞭,“梁大哥,我们跑上一场如何?”俊美的脸上带着明朗的笑容。
梁肃无可奈何的一笑,“好。”萧家人就算依然有那种士族高高在上的骄傲,也让人厌恶不起来。
作者有话要说:谢谢s2s2s22009投的霸王票 ^_^
36
36、江盗 。。。
流民事件过后,刘氏和萧家的几位姑娘,除非到了驿站,不然坚决不下牛车,或许是流民的围攻的事吓到了大家,下人的速度也增加了不少,中午休息的时间从一个时辰变成了半个时辰。
每天围在牛车周围的将士也越发的严密,对此萧源只能下令,让大家尽量配合。大姑娘和二姑娘整天窝在牛车里不出声,照道理刘氏让大姑娘掌家,一路上的事都该是大姑娘做主的,但大姑娘心里清楚,她管管内宅还可以,真要论到对外的大事,她是没那个本事担下的。再说回江南带的人多,刘氏又有着身孕,稍有不慎就会出事,大姑娘也不敢担这个责任。
倒不是说萧家对嫡出、庶出姑娘分两种教育,像大姑娘、二姑娘这种养在正房身边的庶出,其实地位和旁支的嫡出也没什么不同,如果没什么意外,一般嫁人后也是做当家娘子的,所以萧家对两人的教育也很注重。
但萧源不同,她说是从小由曾祖母养大,实则是外公顾熙亲自教养的,从某种程度来说,顾熙是把外孙女当孙子教育的,加上萧源本身水平或许有限,可论眼界、知识面,恐怕寻常的士族男子都比不上,所以大姑娘前来找她的时候,萧源二话没说的担下了这件事,这事也只能她来做。
“姑娘,明天就要到渡口了,上了船就比牛车平稳许多了。”祝氏给萧源揉着僵硬的腿说。
“嗯。”萧源望着一望无际的江面,轻轻的叹了一口气,“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回家。”水上的日子跟牛车一样难熬啊!
“郎君说,如果一路顺风,很快就能到江南的。”祝氏安慰道。
“一路顺风?”萧源默默的想,很少有人冬天坐船,毕竟冬天说不定那边江面就冻住了,更别说层出不穷的江盗了!当初从江南来的时候,吴郡太守可是足足派了五百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