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炸窝的城南,许多人将毕本他们和顺天府衙役围了个水泄不通,要不是顾忌到有官府在场,杀官等于造反,这帮人还真敢杀了他们以泄心头之恨。
顺天府的衙役外强中干地叫道:“你们要干什么,散了,散了,这片地本就是朝廷所有,现在收回自然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毕本却不慌不忙,在徒弟们的帮助下,站到一个最高处叫道:“各位,你们还认识我吗?”
“呸!毕本你个狗娘养的,当年你老娘死了,还是老子帮你下的葬,现在你发达了,就来欺负我们了不是?”有人大骂道。
毕本笑道:“我老毕也是从这里出去的人,靠着一身的本事,得了我老板的赏识,现在日子过得好,老婆孩子都有了着落,但是我怎么可能干对不起你们的事呢?”
“那你现在要把我们赶走,还不是在欺负我们?”也幸亏这里都是穷人,要不然青菜鸡蛋什么的就该往毕本身上砸了。
毕本耐心地说道:“我老板看上了这块地,有大用,但是他也不会不管你们的死活,老板说了,他会先把你们的住处给解决了再盖别的东西,都是像杨家工场那样的大瓦房。”
“呸,你说,我们就相信了吗?”人群继续叫喊道。
“那好,”毕本也不继续废话,在他刚才的脑海里已经有了初步的蓝图,指着几户相熟的人家,说道:“你们现在先搬去我那里,在房子没盖好前,我一日三餐得养着你们,怎么样?接下来我先盖房子,盖好了,你们住进去了,我才拆一片怎么样?”
毕本的话让所有人都心动了,杨家工场的丰厚待遇早传了开来,自然也知道那些工人住的是什么样的房子,现在得了毕本这样的承诺,放下了一半的心。
毕本微微一笑,说道:“我们老板说了,将来会在这一块地方盖学校,让你们的孩子上学,不用花一个铜板,要是真有那种可以考状元的人,我们老板养他到十八岁!”(未完待续。手机用户请到阅读。)
第一五零章 交易所(一)
京城的商人们被杨凌的大手笔震惊了,他们实在想不透杨凌为什么要去改造破破烂烂的南城,光这十几万人口的拆迁费用也足以逼死一堆人了,至此杨凌这个原先只是不起眼的,甚至在别人眼中只是靠着大树才能走到这一步的小子进入了那些大贾的眼里。
杨凌知道他们肯定没听过鲁迅先生的名言,“这世界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既然没有人愿意走这条路,杨凌不介意自己造一条路出来,因为这条路会通往一个金矿。等将来杨凌心中的cbd造出来的时候,就是他们吃惊的时候了。
杨凌现在的砖窑和水泥窑是满负荷运转,再加上充足的低价劳动力,仅仅用了一个月的时间,第一栋住宅样板房和学校就已经拔地而起了。为什么杨凌会首先造学校,完全是因为在中国人的心中,只要有希望,什么苦都可以吃,而孩子就是他们的希望。
学校造好之后,朝廷下令,只要是住在城南的人,不分男女,只要是七岁以上,十五岁以下,不论男女都可以送到学校里发蒙,不收一文钱,而且书籍什么的也都是免费使用。
据菊花关和小菠萝透过来的消息,那几天奏折清一色的都是歌颂皇帝圣明,教化一方的功绩,那些城南的人更是派出了代表,跪在皇宫面前的御道上,歌颂皇帝的英明。这大热天的,皇帝体恤百姓的一番心意,吩咐把守宫门的守卫准备了消暑的凉茶。又在紫宸殿接见了一些老人,勉励了几句。这才结束。当然这个拍马屁的机会,杨凌自然也不会放过。又连续三期探讨了教育的重要性,以及皇上的仁德,这样一来更让皇帝的声望直线蹿升,甚至已经有些不要脸的人,比如杨凌,就公然在报纸上喊出了“千古一帝”的口号。
杨凌的心在滴血,自己花了这么多钱,费尽了心思,最后声望全让皇帝给刷走了。当沈老头笑眯眯地找到杨凌的时候,杨凌本以为皇帝忽然不好意思了,所以准备补偿一番。结果就混来了四个字“博学多才”,杨凌苦着脸对沈老头抱怨道:“这皇上也太抠门了吧,不说金银珠宝吧,赏点古玩古董什么的也成啊,就这四个字,我还得当祖宗似的供着。另外这四个字,我怎么看。怎么像埋汰我呢?”
沈老头笑道:“你就知足吧,这可是御笔,专门夸赞你的,只要你以后不是谋反什么的。你杨家这块牌子也算是站稳了,子孙受益匪浅。”
“我吃饱了撑的,我去谋反?”杨凌白了沈老头一眼。哀叹道:“本想自己当一个快乐的纨绔子弟,有事没事。带着些狗腿子上街调戏调戏妇女,来了兴致的时候。找人打打群架,平常嘛,斗鸡走狗肯定要的,现在倒好,一条没完成,注定劳碌命哦!”
抱怨归抱怨,杨凌找人把那四个字给裱了起来,然后又用块红布给盖了起来,名义上是这是御笔,不容亵渎,实际上是杨凌嫌那四个字实在是太刺眼了,这不是**裸的打脸吗?
做完这些,杨凌又不得不开口再次找沈老头借钱,没办法,在样板房出来以后,城南百姓被拆迁的热情一下子被激发了出来,纷纷都要求杨凌快点拆迁,这些朴实的愿望,杨凌自然一一满足,资金缺口相当大,杨凌前前后后投了二十万两下去,自己的身家十五万两,外加又向几户相熟的人家又借了五万两。沈老头最可恶,只肯借一万两,说是要给孔映雪攒嫁妆。
其实杨凌倒是冤枉了沈老头,实在是这笔生意,风险太大,沈老头想着万一出了什么状况,也能让杨凌有东山再起的希望。
其实那二十万两还剩好多呢,至于要借钱,实在是因为要保持一个良好的财政周转而已,不可能没钱的时候,再去借吧?
沈老头问道:“小子,你给我句实话,你那边到底还需要多少银子,才能完成?我可不想映雪嫁过来的时候,陪你吃糠咽菜的。”
“差不多十到十五万两的样子吧,反正这几年我所赚到的,全部都投进去了,”杨凌想了想说道:“不过,你也不用太担心,现在人手这么充足,我估计明年这个时候,样子也差不多该出来了,也能开始盈利了。”
“你这个臭小子,真是个败家玩意,玩得这么大,你想过没有,万一要是砸了呢?”沈老头训斥道。
“吃饭还能噎死呢,喝水还能呛死呢,这什么都要顾头顾尾的话,这日子也别过了,”杨凌反驳道:“再说了,这投资大,风险大,自然收益也大。”
“好,好,每次都说不过你,”沈老头只好投降,转而问道:“你那个交易所的事情,什么时候能够有眉目?”
“差不多了,京城这边的人手我已经都安排好了,现在就是在试验各个地方交通的速度了,现在除了那些实在太偏的地方,其余的地方差不多十天都能完成汇集,总觉得还是太慢了一点。”杨凌不满道。
“就这还慢吗?”沈老头也很不满,“这几批从辽国过来的马可都让你用了,你还想怎么样?”
“你这老头可别太无耻!”杨凌拍案而起道:“前几天杨十三向我报账的时候,说你截留了一批好马是不是?”
“这个可怨不得我,东宫亲卫军说是有一批马实在是不堪使用,先是报呈兵部,兵部又行文太仆寺,我这才调的那批马,怎么你有意见?有意见找你的二哥说去。”沈老头满不在乎道。
“少拿二哥压我!”杨凌生气道:“好的马都让你给挑走了,就剩下那些不好不坏的,我这速度就是让你给拖下来的。”
“十天!你这十天比朝廷的金脚快递还快,你知足吧。”沈老头叫道。
老子才不会告诉你,就算不坐飞机,光坐火车,从南到北,顶多只要一天呢,杨凌说道:“你不懂,十天的话,那些大的商家也能勉强做到,我这要体现我的先进,七天是我能接受的极限。”
“哼哼,除非你能飞!”沈老头说道。
却不料杨凌忽然跳起来说道:“好主意!就用飞的!”
信鸽这东西,自古就是有的,但是这怎么说呢,信鸽培养不易,而且极易成为猛禽的食物,花费很多,即使是朝廷,也养不了多少,沈老头少不得又打击了一番杨凌。
杨凌这次却看得很开,有了办法就能解决,凡是能用钱解决的问题,都不是问题,就算现在还不行,老子慢慢来就是了,以后的目标就是全国的信息要在五天之内汇总。
时间进入九月,虽说是秋天了,但是秋老虎还是肆虐得厉害,倒是这菊花开得很是鲜艳。
《足球周报》现在已经成为了许多人必可不少的读物,反正也不贵。周昂是一个从江南来的丝绸商,家里也有一个工场,也有几十张织机,当然跟那些大商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