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晚上公路上来往的车辆很少,一条大路很宽,走起来比较舒服。德志打开摩托车远光灯,等到对面有车过来,他将远光灯改为近光灯,以避让对面来的车辆。
走过一段平路,摩托车开始下坡,一直是下坡,等坡下完了,就是小城县城。
在下坡的时候,前不久刚下过雨,有些地方塌方,将公路掩埋,后来有挖掘机,将土方转走,但是,还有一些地方有积水,摩托车过后,溅起了许多泥点,弄脏了德志的裤子,此时,德志根本没在意这些细节,心里老是惦记着孩子。
晚上的小城大桥灯火通明,非常敞亮,德志过了收费站,没有要钱。德志从桥上驾车跑过,桥面非常平坦,走起来,跑起来更加过瘾。
车过了桥,开始爬坡,绕来绕去,经过小城县城的所谓洗脚屋,那里的玫瑰色的霓虹招牌,在晚上的街景里更加显眼。德志驾车经过,直奔住处。
到了家,德志打开车库门,将车停好,锁上车库门,再去敲自己家的门。德志的妻子打开门,德志轻声问:“孩子怎么样了?”
她说:“还没退烧,身上烫得很。”
德志走到床前,看看儿子的脸蛋儿,红扑扑的,用手一摸,的确发烫,孩子不哭不闹的,更让担心。德志的妻子学过医,拿出体温计测量了孩子的体温,说:“还是高烧。”
德志问:“需要送医院吗?”
她说:“孩子的体温比大人的体温普遍要高一些。我再看看,刚才给孩子喂了药,观察一下。如果孩子闹的话,再送也不迟。”
德志说:“好。”
德志就到了卫生间,将裤子脱下来,放进洗衣机,然后,洗了个澡,感觉舒服些,把刚才的疲劳一扫而光。
德志上了床,顺手摸一摸孩子的额头,仍然发烫,德志又起来,将毛巾放在水里透了透,拧干,叠成条状,敷在孩子的额头上,另外,又用另一条毛巾,在冷水里浸了浸,拧干,给孩子擦身子。
可能用这种方式能有助于退烧。
德志的妻子也支持这种作法。
德志一看手表,已经十二点多了,晚上,外面的凉风吹进来,感觉非常凉爽。德志将毛巾被搭在肚子上,手摸着孩子的小手,睡着了。
睡了一会儿,德志在一阵小提琴声中醒了。琴声从远处飘过来,拉的说协奏曲,德志摸一摸孩子的额头,退烧了,感谢上帝!真的,退烧了。
德志轻轻拍了拍他妻子,她正发出轻微的鼾声,以前还没有,自从生了孩子以后,她就有了打鼾的习惯,德志每天睡得晚,上床睡着了就不觉得,听不到,如果有点心事,就不容易睡着。
她醒了,问:“怎么了,孩子?”
德志说:“好消息,孩子退烧了。”
她说:“把人给吓死了!”
德志说:“说老实话,是不是想我了,故意用计让我回来陪你?”
她说:“没有的事。昨晚回来你也看到了,我怎么骗你呢?不过,我想你也是真的。”
说着,她就过来,抱着德志。德志说:“等等,我给孩子把把尿,看他吃不吃点奶。”
德志抱着孩子,到厕所去,厕所离卧室不远,只隔着一间小客厅。
孩子没有尿多少,可能出汗都差不多了。
德志将孩子抱回去,给他妻子,她就给孩子喂奶。孩子这时候已经醒了,比较活跃。
她说:“比昨天强多了,昨天没有今天这么欢。”
德志说:“孩子不会装病,身上不舒服,肯定不想动。这下子好了,只要他肯吃,就会很快康复。不过,这退烧药还吃吗?”
她说:“当然要吃。稳固一下。”
德志起身,给孩子弄好了退烧的冲剂,用嘴唇试试温度,看烫不烫,觉得合适,就给孩子喝。冲剂是甜的,但是,没有奶香,孩子开始不肯喝,德志轻轻地试了试,孩子最终还是喝了。
喝了药之后,他又吃奶。估计再有一个月,孩子就可以断奶了。
琴声停止了。
德志猜想,可能是哪家的孩子在练琴呢。真想不到,小县城里竟有这么爱好艺术的人!
其实,德志小时候有个梦想,也想练习小提琴,进入中央音乐学院,或者当首席小提琴手,但是,家庭条件不允许。这个理想最终成为幻想。但他对玩琴的人还是很羡慕。
闭着眼睛回想刚才的乐曲,似乎还在闹钟回荡。德志心想,这就是我的人生吗?我在小城干一辈子吗?我做扶贫发展工作要做一辈子吗?我的前途在什么地方呢?自己所学的根本用不上,有文凭跟没文凭一个样。
德志的妻子喂完了奶,孩子又睡着了,嘴角还有奶汁,德志拿来纸巾,帮孩子擦了。
德志妻子又过来抱德志,德志底下也膨胀起来,两人做了一次。往往在早晨做的时候最有力,效果最好,但是,不好的地方是会疲劳,会影响一天的工作。
德志瘫软在床上,闭了眼睛,懒得去想烦恼的事,刚才得了妻子的安慰,算是转移了一下视线,稍微安抚了心,变得比较轻松了。
德志没有想到早晨起来读,他只是晚上才读,且是等到入睡前读一点,有时候太忙,就忘了读。许多烦恼还是在那里,没有移走,许多问题还没解决,仍在那里,没有人来帮助。齐老师远在江城,她也没有及时跟进她的下属,可能也在为前途忙碌。似乎人人都像泥人过江,自身难保了。
懒得去想了。天还没完全亮,再睡一会儿,太累了。
等到天大亮的时候,阳光从窗帘的缝隙里透进来,照得满屋子都亮堂堂的,德志起床,开始准备早餐。他妻子说:“我来做吧,昨天的衣服,你洗一洗吧。”
德志说:“好的。你有没有要洗的衣服?”
她说:“没有,我的早洗过了。用手洗,不要开洗衣机。两件衣服,费水费电。”
德志说:“好的。”
答应完了,他开始干起来。
!
第153章 又来新令
德志想,安家费只给800元,够什么呀?平时的水电费、有线电视费都是自费,不节约,就凭每月几百元的工资,怎么负担得了呢?
德志考虑到工资,就非常郁闷和惆怅,如果单单养自己,也许会没问题,但现在是三口之家,母亲还健在,不用负担,如果母亲老迈,也需要供养,那时候不知道怎么办才好。
德志洗衣服,是自己的衣服,加上孩子的,也不是负担。他妻子起来做饭,早餐不到外面吃了,目的还是要处处节约,孩子还小,妻子没工作,母亲还在,将来要花钱的地方多着呢。能够省一分钱就是一分钱,没有开源,那就节流吧。
靠别人同情没用,还需要自己努力。想在机构有好的待遇,就需要付出,起码溜须拍马的功夫要有,否则,真的难以有出头之日。涨工资、得好评都是有主儿的,不会无缘无故临到德志身上。加之,现在德志带了妻子儿子到小城,更是比别人矮了半截儿似的,处处要谨慎、小心,余哥和尹懋都很会背后搬弄是非的,弄不好自己吃不了兜着走,目前,德志还需要在机构混日子,没有想过不干,也没在别处找出路。
德志洗完衣服,他妻子也做好了饭。德志抱起孩子,没想到,没想到,儿子的身体这么结实!上帝的恩赐,上帝的恩慈啊!知道德志贫寒,没有让他花钱,送孩子上医院!
还是那样,德志先吃,孩子吃奶,德志的妻子喂奶,三口之家倒也温馨和睦。只不过,最大的困扰还是钱不够用。德志现在从事扶贫工作,自己还处于赤贫阶段,说给以前的同事听,人家都不可理解,说:“自己都穷的揭不开锅了,还去帮扶人家。都是大慈善家在做,你去做的什么做?!”
德志也不辩解,总是听着,如果他父亲健在,也不会让他来做的,谁知道呢,他偏偏走上这条道路。不过,他还一直认为将来会有出息,他遇到了好老板、好上司,一定在将来的某一天会提拔他的。这份幻想,支持他走过这几年。
德志吃完饭,他妻子喂完孩子的奶,德志抱过孩子,让妻子吃饭。面条要趁热吃,迟了就不好吃了。德志摸一摸小手,然后,用自己的额头轻轻地接触一下孩子的额头,不觉得烫,他算彻底放了心。
德志说:“我还要去虎坡村,那里有余哥,我担心他告状,我现在还需要这份工作,不想半途而废。”
她说:“好吧。你去吧,孩子就交给我了。”
德志心里清楚,他的妻子很通情达理,不会让他为难。如果换成别人,肯定要陪妻子儿子过几天才行。
德志从内心感谢上帝给他这么一位好妻子,只是他缺少赞美妻子的勇气和习惯。这让他妻子有些不爽。其实,好多问题都是两人沟通不到位导致,如果德志聪明,多夸奖他妻子,他妻子也就不会为自己的命运感到惋惜了。德志做得很好,如果再努一把力,嘴上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