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那也是随便说说的。”朱强打了个哈哈。“不过古玩这行骗局还真多!”
杨浩点了点头,古玩这行谁也说不准。
骗子,不是骗子,更是真假难辨。
有的人之前明明不是骗子,摇身之后又变成了骗子,这都是有可能的。
而且这行各种各样的骗术多种多样、层出不穷,更是让人防不胜防。碰瓷、套棺材、双簧……杨浩至今也遇上过不少的骗术,但还有很多骗术是连他都闻所未闻。
虽然杨浩现在已经有了一份不薄的家底,算得上是殷实,但杨浩依旧是行走在钢丝上。说不定现在就已经有了不少针对他设下的圈套,一直在等着杨浩自个往里面钻。这些圈套或许有些已经无意中被自己识破,或许有的还没有被发现。
想到这里,杨浩默默的叹了口气。“林永,这欠条和朱亚东赔的两万块钱你拿着。钱虽然未必能够要回来,但是只要有这欠条在,他们也不敢拿你怎么样了!以后就算他们反应过来这是碰瓷,只要有欠条在,你就什么也都不用怕了。”
朱强哈哈一笑,狠狠的扬了几下拳头。
真是太解气了。
对付这家人,就必须要用非常规的手法。
“如果你在上海混的不行,到时候再回来。在六安,你不管是做生意还是找工作,我都能帮到你。”杨浩接着说道。
林永重重的点了点头。
接下来的自然都是聊一些家常琐事,正走着迎面碰上了七八个人,他们在街上大声谈笑着。
“今晚能够捡到漏算是运气,夜宵可跑不了,咱们去醉仙楼搓一顿。小张,打个电话给醉仙楼预定一间包厢,让他们赶紧收拾一下!”
“黄老板,这次可是个大漏。一转手,赚个十来万至少不在话下。发了财,可不要忘了哥几个。”打电话的那个小张对着被众人簇拥的中年胖子说道。
捡漏?
三人齐齐的竖起耳朵。
杨浩本身就对古玩这行有兴趣,但凡这行当的大小事情他都会特别关注一下。
至于林永和朱强俩人他俩因为刚刚接触,所以也敏感的很。
和那群人隔了十几步,朱强对着杨浩说道:“刚才那些人说话你们听见没有,这古玩捡漏还真容易……到处都能捡!”
一听这话,杨浩立马板起了脸。
第117章 镇纸(上)(完)
第118章 镇纸(下)
朱强的这种想法是最危险。本书最新免费章节请访问。
要是对古玩这行起了轻视的心思,那么你距离打眼也不远了。
“朱强,你最好别这么想。”杨浩忍不住出声提醒道。“古玩市场里面的物件,一千件也出不来一件老物件。就算有,也未必值钱。你要是想干这行,可以。我可以介绍你去一家古玩店打工,找一位师傅来领你入门,你少说也得学三年的时间。”
“我可不是没有那门心思。”朱强连连摇头。“我也只不过是随便说说。”
回到城隍庙,林永和朱强是再也走不动了。
林永做了一白天的生意,朱强也坐了一天的车。剩下的那点精力也都在派出所做笔录的时候给耗光了,早就累的直喊娘。
杨浩倒是依旧显得精神奕奕,没有半点疲惫。
自打在上次在西藏遇到狼群之后,杨浩就学会了把双手的灵气都灌输进了全身。虽然一开始没有多大异样,但是渐渐的灵气充裕的好处也就多了起来。
最直接的就是杨浩不会那么轻易的觉得疲倦。
不仅如此,力量和速度都有了很大一部分的增加,这也是他能够在数次斗殴中能够轻而易举撂倒对方的原因。
除了感知、透视、消除疲惫、疗伤……杨浩不知道灵气是不是还有其他自己没有新的功能。
让林永和朱强两人好好休息,杨浩又独自逛起了城隍庙。
这次来上海,杨浩除了要看看林永最近的情况之外,还打算再顺道去探望一下黄小姐。
六安的古玩市场没什么好货,以黄小姐的身份也未必能够看的上。
所以杨浩就只得将希望寄托在了这座城隍庙中。
之前杨浩琢磨着怎么算计朱亚东这家人,所以逛起来也没有怎么用心。
不过这时已经到了下半夜,城隍庙里面的人少了大半,摆摊的商贩们也都陆陆续续的收摊准备回家,所以也冷清了不少。
不过还有个地摊前依旧热闹着。
杨浩只看了一眼顿时就乐了起来,这不是之前拿着青花热水瓶、电视机和AK坑人的商贩,如今那两个黑人已经意识到自己上当受骗了,气冲冲的回来找麻烦了!
两个黑人年纪不大,应该是留学生。
个头都在一米八朝上,相当的威武雄壮。那个块头笨重的青花瓷电视机被他们夹在咯吱窝下,一点也没见到吃力。俩人正和摊主吵着呢,时不时嘴里蹦出两句话,杨浩也听不懂那到底是英语,还是非洲土著语。
不少路人也都围在这边,乐呵呵的看着热闹。
这倒不是国人不团结,而是这位摊主做的实在有些过分。
青花瓷本来就是一种古物,像电视机、热水瓶、AK这些都是现代产物,在中国连小孩都骗不了。这摊主居然坑了两位外国人,而且还如此离谱。如果当时摊主不是一口咬死这些青花就是郑和用过的瓷器,或许也不会有这种麻烦。
俩位黑人留学生得意的把这三件青花带回寝室,还没有来得及炫耀,就把同寝室的中国学生给笑喷了。
得知上当受骗的黑人留学生这才找上门讨了个说法。
“嘴贱!”摊主狠狠的抽了自己两耳光。
市场的保安也来了,他也没办法,只能选择退货。
两位黑人接过钱,嘴里又崩出几句饶舌的外语,头也不回的走了。
一时间看热闹的人也散得差不多了。
杨浩扫了一眼周围,整个市场也就只剩下眼前这一座摊位了,抱着随便看看的心态也就留了下来。一边把玩着摊面上的物件,杨浩一边瞅着憋屈的商贩。“还真有你的,居然把这俩个黑人给坑了一把。”
这摊主看起来大概四十多岁的年纪,还带着鸭舌帽,模样看上去到是挺憨厚的,可却不做一些厚道事情。听到杨浩的话后也没有生气,苦笑着说道:“我当时要直说工艺品就得了。那俩黑鬼挺喜欢这玩意的,我不也只是想卖个好价钱呗!”
许多外国人来古玩市场,他们想买的不是古玩,而就是一两件好看的物件,真假倒是无所谓,他们不在乎。
但你要硬拿一件假货说它是真的,这可就算是骗人了。
比起古玩这行常用的文字游戏还要下作,令人不齿。
“怎么就不是古玩了!”摊主看起来还挺委屈,一边把青花电视往身后的小三轮车上搬,一边对着杨浩瘪嘴诉苦。“别小瞧这玩意,过五百年之后它就是古玩。”
听到这话,杨浩哈哈大笑了起来。
他觉得这老板挺风趣的,其实他说的也对。不管是啥玩意只要能够过了五百年,就算是一块破铜烂铁它也会成古玩。
杨浩把手轻轻的点在地摊上,灵气迅速的释放出去。
经过多次的实践,杨浩也发现灵气之间可以相互吸引。
这地摊上的百来个物件,用灵气探知的话能够一下子就清楚有没有老物件。只要灵气受到了某一个物件的吸引,那么就说明这器件肯定不一般。瞬间,地摊上所有的器件都在杨浩的脑海中有了个清楚的展现。
“咦?”
杨浩皱起眉头。
他发觉自己的灵气受到了吸引,而吸引自己灵气的反倒是一开始就被他排除在外的东西——镇纸。
许多人认为古人作诗作画只需要四件东西即可:笔、墨、纸、砚。
但是却鲜有人知除了笔墨纸砚之外,还有许多东西是不可缺少的。比如臂搁、诗筒、笔筒、笔洗、墨床、墨匣、镇纸、水注……而镇纸又被称为文房中的‘小五’,由此可见镇纸的地位之高。
“你喜欢这镇纸啊?”老板看见杨浩拿起了镇纸,停下了手中的动作。“知道镇纸是干啥的?”
杨浩直摇头。
杨浩怎么可能不知道镇纸是什么,它是古人作诗作画用来压住纸张的,一般为长方形所以也会被称作为镇尺和压尺。
不过由于先前露了馅,老板看出自己喜欢这玩意,所以只能揣着明白装糊涂。
“镇纸的起源是由于古代文人时常会把小型的青铜器、玉器放在案头上把玩欣赏。因为它们都有一定的分量,能够在把玩的同时压住纸,久而久之这玩意就成了文房用具之一。”老板以为杨浩啥也不懂,开始吐沫横飞的介绍起来。
第118章 镇纸(下)(完)
第119章 小游戏(上)
杨浩装作长了见识,连连点头。请记住本站的网址:。
对于文房一类的古玩,杨浩虽然不如黄小姐那么精通,但也是略知一二。
不过宋元时期以前的镇纸少有流传,而且年代稍近的也没有引起太多的关注,所以难以和笔墨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