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是自己的儿子跟儿媳,貌似这效果不太明显但是也堪堪够用。
阿娇不着痕迹的皱了皱眉头,实在很看不上王娡这幅德行的她默不作声的拿出随身的手帕让身后的宫女拿给王娡。
王娡冲阿娇感激的笑了笑,然后吸了吸鼻子后强颜欢笑道:“看看,你们难得有空来陪母后说会儿话吃个饭,可是母后却总说这些不开心的丧气话,母后真是……唉……快吃快吃。”
王娡换了个话题,絮絮叨叨的讲着刘彻小时候的事儿,别说,有些糗事还真的逗得阿娇笑出了声来惹得刘彻涨红了一张脸一个劲儿的让王娡别说了。
“看看,这彻儿还害羞了呢。”王娡笑够了,看似感叹的叹了叹气道:“不知不觉母后的彻儿都长这么大了。还记得你刚出生的时候赖在母后的怀里不肯自己睡的样子,那个时候你就是个犟脾气。如今你跟阿娇成婚也有些时日了,怎么还不打算给母后生个孙子抱抱么?”
额……刘彻跟阿娇尴尬的对视一眼,这生孩子首先两个人得经常那个啥……闹了一张红脸的阿娇低头不吭声。于是刘彻只好硬着头皮接过了这个话茬儿道:“母后,这……儿臣刚刚即位朝纲还不稳,儿臣觉得这事儿不着急。”
“怎么能不着急呢?”王娡佯怒道:“这民间都有古话儿,这‘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对于我们皇家来说这子嗣的问题更重要,你们俩要放在心上听见没有。”
“听见了。”刘彻垂头丧气的应了下来。阿娇仍旧没吭声。
原本以为王娡请自己跟阿娇吃饭只是因为许久没有一起吃饭了,王娡只是单纯的想自己罢了。没想到王娡似乎目的并不在此,看来这个丞相的位置得赶紧交出去才是,不然这前朝后宫的眼睛可都盯着这里看呢。
“启禀陛下。”春陀躬着身子走了进来,正在烦闷的刘彻看了看春陀似是有事儿的样子便道:“说。”
“诺。”春陀清了清嗓子,看见刘彻一副嫌弃的样子后讨好的笑了笑道:“陛下,太皇太后宣您去一趟呢。”
用膝盖想都知道自己皇祖母找自己是为了什么事儿,看样子这个丞相的位置可是让所有人都操碎了心哟。刘彻气急反乐的笑了笑后重重的一叹气,这刚刚从自己母后这儿出来又要去自己皇祖母哪儿。
刘彻摸了摸自己的肚子,看样子今天要苦了你喽。然后一甩袖子带着人便浩浩荡荡的往长信殿移驾了。
等刘彻到了长信殿的时候,看到的便是老太太正坐在一旁等候着自己了。原本以为还得来吃一顿的刘彻并没有在长信殿见到酒饭的影子,一旁的老嬷嬷恭敬的把刘彻带到太皇太后的身边坐好并奉上了一杯茶。
“来了。”等刘彻坐好了后,老太太才缓缓的开口,这语气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威严。严肃的样子让刘彻心里顿时有了底,看样子今天是来谈正事儿的。
想明白了的刘彻也就收起了插科打诨的心思,一本正经的回了一个:“是,孙儿还未给皇祖母请安呢。”
“算了,天天请安也没见哀家安乐到哪儿去,净跟着瞎操心了。”老太太挥了挥手,嘟嘟囔囔的似是抱怨又似是感叹。
“都是孙儿不好,让皇祖母跟着操心了。”刘彻只好把错儿都往自己身上揽。
“哼。”窦太皇太后从鼻孔里发出个音节,不知道是什么意思。刘彻也没敢乱加揣测,虽说私下里刘彻总是一副不把老太太放眼里的样子,可是每次真正跟自己皇祖母见面的时候刘彻还是老老实实的。按照韩嫣的话说就是跟见了老猫的猫崽儿一样夹着尾巴。
“卫绾走了,你打算怎么办?是打算从这些新人那里挑一个能胜任的还是打算从老臣里挑啊?”老太太开门见山的直奔主题。
“嗯……回皇祖母的话。”见老太太开始问正事儿了,刘彻赶紧道:“其实按照孙儿的设想,是打算从父皇留给孙儿的老臣里挑个能胜任的,至于那些新人……终归是新人,孙儿想着虽然一个个试卷答的很好,可是真正到了治国上肯定还是不行的。于是得让他们锻炼几年长长见识再考虑要不要给他们委以重任。”
老太太听着刘彻的安排点了点头,看起来倒是挺赞同刘彻的安排的,倒是让刘彻放下了心,原本以为自己还得挨训呢。
“陛下,哀家倒是有几个建议不知当说不当说。”老太太缓缓开口,刘彻赶紧应道:“皇祖母请说。”
“这陛下说的,哀家觉得都不错。只是这丞相之位毕竟不是一般的郎官,需要一个真正一心向着我大汉的人来胜任。而轮忠心,自然还是世家比较靠得住。而这世家里头,首先当选的则是外戚世家。”老太太顿了顿后,继续道:“你也不用觉得哀家是在为了给我窦氏一族争什么,哀家说的本就是事实,外戚好歹也算是自家人,比起外人自然能靠得住的多。只不过这外戚可不止窦氏一个,王氏、陈氏还有那些商了我大汉公主的世家那都是外戚。从这些人里头挑个能信得过的有能力的就是了。”
刘彻讪讪的笑了笑,其实他刚刚真的就是在以小人之心度了窦太皇太后的君子之腹。只不过……刘彻缓过神来巴拉巴拉手指头,这几个外戚唯一一个还算靠谱的还真的就是窦氏……
“你要封什么人都随便,但是唯有一条那就是要一心忠于我大汉,不然就算他再怎么有能耐哀家都不会同意你封他为丞相。”老太太敲了敲手里的拐杖。
“诺,孙儿明白。”刘彻微微一躬身,似是把老太太的话都听了进去。
老太太点了点头,然后缓缓地一伸手,一旁的老嬷嬷拿了一卷儿竹简过来恭敬的递到了老太太的手里。老太太伸手摸了摸后,似乎是在判断是不是拿错了。然后点了点头道:“陛下,哀家从几个世家里选了几个哀家信得过的人你看看。”
刘彻接过了那卷竹简看了看上面写着名字跟出身,有些迟疑的看着窦太皇太后道:“不知皇祖母有何用意?”
“也不能总靠那些新人不是?总归是出身寒门,这朝堂跟老百姓过家家可是两个世界,这朝堂的规矩,世家间的纠葛这都是得慢慢学的。于是哀家想着得有些人来帮他们分担一下,不知陛下觉得意下如何?”窦太后轻飘飘的几句话把刘彻原本的设想全部打乱,但是窦太后看着是在跟刘彻商量,实际上那一副不容置疑的语气却是在告诉刘彻这事儿就是板上钉钉了!
无法,刘彻只得应了下来,即便心里极度抗拒。
老太太知道刘彻心里想的是什么,送走了刘彻后,无神的双眼幽幽的看向刘彻离开的方向。微微的叹了叹气。
“太皇太后,老奴服侍您休息吧。”一旁的老嬷嬷的看着瞬间没了精神头儿的窦太皇太后宽慰道:“陛下以后会知道您的良苦用心的。”
“呵,什么良苦用心,哀家这都是私心。”老太太摇了摇头,撑着拐杖站了起来:“哀家确实累了,先帝啊,哀家老了,这小的大的一个两个都有自己的主意了,似乎只有哀家一个人还在坚持着当初您说的话,唉……哀家真的是累了,坚持不动了。”
老嬷嬷看着一瞬间老了许多的太皇太后忍不住的想,人人都把她看成是这大汉的太皇太后,把持朝政,辅佐幼帝。似乎在这些光环下大家都忘了,其实她也是个年纪大了的老人,盼望子孙承欢膝下,无忧无虑的享受天伦之乐的老人。
……
“哟,陛下回来了?”守在门口翘首盼望的王公公看到了刘彻的身影后赶紧挂着笑脸迎了上来:“陛下累不累啊,渴不渴啊?需不需要老奴让人给您烧点热水洗洗澡解解乏?”
刘彻听着王公公唠唠叨叨的声音就感觉耳边像是有一万只蜜蜂在“嗡嗡嗡”吵得他直头疼。于是刘彻不耐烦的挥了挥手:“朕累了。”
“哦?那老奴这就服侍陛下休息吧。”然后继续絮絮叨叨。
刘彻知道王公公是好心,但是他说累了的原因是他想一个人安静思考一下这以后的路要怎么走。这今天突然横出来那么多枝节把刘彻原本想好的设想全部打乱了。
春陀看到了刘彻脸上的无奈,知道刘彻是想把他们撵出去自己一个人静静,于是伸手拉了拉还在唠叨个不停的王公公,使了个眼色后便把人拖了出去。
大门合上的一刹那,刘彻这才跟抽了全身力气一般跌坐在自己的位置上,唉声叹气一番。原本以为自己做了这么多的努力可以自己独当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