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闯荡北美-第4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放下电话,坐在电脑前敲打了几下,数秒钟后,面前十九英寸的显示器慢慢地从睡眠状态苏醒过来,显示出多个视窗。我轻轻敲击键盘,查看了一些资料,以便为今天的工作做一个准备。我脱下外套,挽起袖口,准备大干了,看看表,八点十五分。这么早来到这儿,是因为我非常敬业,工作就得像个工作的样子。 
就这样,我每天早晨来到这儿,一直到下午下班。 
直到911…… 
911那天的经历,让我感到更重要的,是生命和时间。我甚至有些神经质地对每个人说:并不总是有明天的!要抓紧生命,要抓紧时间快快干啊! 
我在911中成为幸存者,并在随后的裁员中,再一次成为幸存者。美国的股市在2000年3月达到顶峰,随之开始下跌。 
在911之前,美国的经济便已开始衰退。911事件更使华尔街雪上加霜。普通投资人已离开股市,交易量大幅下降。华尔街最大的收入来源是交易费。 
1994年美国股市市值总规模是6。3万亿美元,到高潮的2000年第一季度,市值总规模达到19。6万亿美元。市值占GDP的比例,由1995年的50%,在五年之内翻到150%,但同期公司利润仅上升了412%。而早在1982年到1995年十三年间,美国股市市值占GDP的比例才从25%升到50%,同时公司利润在这一期间增长了160%。显然,股市泡沫是铁定的事实。遗憾的是,在股市高涨期间,却没有人把这触目惊心的数据公布出来。 
投入股市的资本主要来源于部门间融资、各种 
养老保险互助基金、美国居民个人储蓄、外国跨国公司直接投资、外国政府和个人购买美国 
股票,以及债券等金融资产等。外来投资流动性最大、最活跃,对股市的推波助澜作用也最大。据估计,股市暴涨期间,美国家庭平均将四分之一的储蓄投入了股市。 
1995~2001年间,外国在美拥有的资产净增额合计高达1。64万亿美元,其中外国跨国公司在美直接投资净额合计达2732亿美元(流入投资总额112,978亿减去美国对外投资总额85,679亿),外国政府和外国个人购买美国股票、债券及其他动产和不动产总额达136万亿美元。这是世界各国的投资人对美国经济的直接贡献。另据世界银行的《世界投资报告》用回归方法计算的跨国公司直接投资(即FDI,指投在非金融债券类资产上的资本)数据,在1995~2000年期间,美国对外投资总额占世界对外投资总额的比重为17%,流入美国的直接投资占世界的比例为24%,美国显然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期跨国公司投资活动的主要场所。日本五年间对外净投资额达1242亿美元,欧洲对外净投资额为9154亿美元,是主要的资本净输出地区。由于世界外来投资的70%和对外投资的80%发生在发达国家间,即欧美和日本,显然美国的外来净投资主要是欧洲和日本的贡献。其中英国又是欧洲最大资本输出国,五年间对外净投资1018亿美元,大部分投在了美国。这就能解释为什么英国在外交政策上紧跟美国的原因了。国际跨国公司和外国个人都选择美国作为主要投资场所,这是导致股市膨胀的主要外部助推力量。华尔街有一句话:“不怕牛市,不怕熊市,就怕猪市。”1996年至2000年3月是华尔街一百多年来最旺的牛市。2000年3月开始进入熊市,股市大跌,但交易量还是很大。在高科技工业的带动下,美国经济在九十年代获得了快速发展,创造了战后经济持续增长的又一奇迹。从2000年第一季度开始,高科技工业由盛转衰,导致美国经济滑坡,股市狂泻,高科技“泡沫”崩裂,华尔街经纪人成为投资者和新闻媒体口诛笔伐的罪人。 
911后,股市继续大跌,同时交易量大幅度下降,进入了熊市加猪市。企业为了生存,每天都有兼并、裁员的事发生。 
2002年8月21日,裁员的事发生到了我所在的公司,正像去年911事件发生到了我身边一样,我非常震惊。 
那天像往常一样,我照常来到公司上班。一到达办公室,就看见地板上堆着无数空的计算机箱子,楼下停了十多辆黄色的 
出租车。从八点三十开始,大家一个接一个地接到电话,被通知“你被裁员了”!我盯着桌上的电话机,屏住呼吸,希望老天保佑。每隔五分钟,就有一部电话响起铃声,接着就是某位同事站起来,开始收拾他的东西,离开。有人开始哭了起来。这一天,公司总共有二十个同事接到了电话。是我们公司总人数的25%啊!上午十点,人力资源部经理进来,走动着通知剩余的人下午一点三十开会。他让我们搜集所有家庭成员的个人情况,比如社安号、生日什么的,然后准备签署一大堆文件。那一刻,我们这些留下的人感觉就像幸存者。这天,SunGrad兼并了BRUT ECN。所幸的是,我未被裁到。公司随之开会,宣布不会再裁了。SunGrad的“接收大员”还对我们开发的BWS系统赞赏不已,并说我所在的部门不但不会裁员,还将准备投入资金、人力,继续把产品开发成Sun Grad的旗舰产品。Sun Grad还让我签了一份所谓“Stay Pay”的文件,大意是如果能在年底之前不跳槽的话,就可以获得五千美元!这五千美元,令我变得麻痹大意。他们跟我签的这个文件,使我误吃了一颗“定心丸”。 
随后,继续不断有同事被裁,但都是其他部门的,没有引起我的注意。我们如常开发着系统,直到十一月底,还Release了一个新版。2002年12月16日一大早,我收到HR人力资源部的一个Email。Email通知我所在部门全体员工共十五个人于十时开会。有几个同事马上感到不妙,但也不敢多想。十点,我们来到会议室。只见HR的经理Colleen拿了一大叠信封坐在那里,神情严肃。 
十点零五分,SunGrad的一个副总裁Mike走了进来。 
他问Colleen:“人到齐了吗?”Colleen点点头。 
于是Mike就对大家说:“我不绕圈子了。SunGrad已决定将BWS停下,你们都被Lay Off(辞退)了!除了两个再留两周以外,其余的马上离开吧!” 
大家如五雷轰顶,愣在那里。 
随后Colleen说道:“Steven(我的英文名字)和Adrian留到年底,可以回去继续工作。” 
离开会场,回到了办公室,我呆呆地坐在桌前,脑子里一片空白! 
“灾难”再次降临到头上了。 
911事件令我感到恐怖,华尔街严竣的态势使我有点手足无措! 
一个新雇来做客户支撑的小伙子,站在办公室中间喃喃地自言自语,像说梦话一般:“今天是我来上班的第一天,怎么还没开始上班就被裁了?” 
这让人更加心烦意乱。 
12月16日已近年底,本来,大家都正准备过圣诞节和新年,我所在部门有两个同事已经开始休假,一个去了欧洲,一个回了印度。其他人也都请好了休假。显然没有一个人料到会在这个时候被裁。 
同事们回到办公桌前,他们的电脑已被停机,地上放着十几个纸箱,大家默默地整理着自己的东西,然后,一个个地离去…… 
被裁员了,那该如何迎接圣诞节和新年啊?! 
进退之间/小玲/ 
回到纽约后的生活确如我们预料的那样,曲折坎坷。先是911差点儿搭上思进的性命,然后又碰上他们公司合并之后的大裁员。前者还惊魂未定,后者便接踵而至。 
2002年12月16日中午,我在家里复习功课,准备着我在纽约亨特大学第二学期的期末考试。电话铃响了,我的第六感觉告诉我,大事不妙。以往的经验使我对中午的来电特别敏感,它不是个好兆头。果然是思进,他用低沉的声音对我说:“小玲,我们整个部门将被连锅端了。”虽说来纽约之前做足了充分的思想准备,但怎么能想到厄运会接二连三地降落在我俩头上。早上,我刚在学校设立的网站注册完下一学期的课,看来要调整计划了。我在电话里宽慰思进:“回来吧!回家我们再详细谈,不要紧,没了工作咱再找,说不定前面还有更好的在等你呢!”我一边儿安慰着他,脑子却飞快地想着下一步的对策。最快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停一个学期,在他找工阶段我出去挣钱。有了对策,我的心平静多了。可找工作的滋味儿并不是那么好受的,每次都剥思进一层皮。想着幸运的人们将欢欢喜喜地过新年,而我们却要饱受失学和失去工作的煎熬,不禁悲从中来。我们的命运为何那么多舛?每当稍稍喘口气,接下来的一棍子总会把我们又打晕了。尽管我在思进跟前表现得很坦然镇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