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闯荡北美-第2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二老都是虔诚的基督徒,星期天他们都要去教堂,教堂就在他们家隔壁,这也是为什么姑妈会选择这所住宅居住的原因。每个星期四晚上有个查经会,在姑妈家的 
客厅举行,共十几来个人,人手一本圣经。我和思进有自己的宗教信仰,不便参加。由于好奇心使然,我坐在二楼的楼梯口,偷偷听过他们怎么个查经。 
他们先是轮流地读上一段圣经,然后根据圣经的内容,谈学习心得,多多少少每个人都有,一有心得就会联系到自身的所作所为。这好的行为就要发扬光大,坏的作为就要批判,一直批到痛心疾首,热泪盈眶,方肯罢休。最后由组长姑妈带头呼喊祷告口号,大家一齐跟着喊,这查经会到了这个光景也就接近了尾声。我听着听着,怎么觉得这个查经会和我小时候读红宝书、斗私批修的小组会学习形式有着异曲同工之处呢,只不过是主题内容有所不同而已。 
他们的教会活动有时候也带有一些社交性的意思。比如说,他们会传递这个主内弟兄和那个主内姐妹谈恋爱了的新闻。还有人会问姑妈有空房吗,有个主内弟兄要租房。说起来,思进在纽约的第一份工作,还是由姑妈发动群众找到的。那天查经会一结束,她赶紧把思进叫下楼,对众多的主内弟兄姐妹们说:“这位主外弟兄叫思进,要找工作,你们谁有办法就帮帮忙!”她的教友Michael洪第二天就来了电话,通知思进准备上班。他们不愿意说,这是事在人为,而管这个叫作把一切都交给主。主是无所不在的,只要祷告,主才会听见。 
搬离姑妈家是出于不得已的缘故,因为思进上课和做工要花太多的时间在路上。后来思进的父亲来到北美探亲考察,在纽约时,我们安排他住在姑妈家,一住就是半年。我们深知个性外冷内热的姑妈,会给思进的父亲一个安全温馨的居住环境的。 
为生活而战/思进/ 
到纽约大约十天后,姑妈的那个教友Michael洪——一家船运代理公司的老板问我:“有一家印度人开的贸易批发公司——Style Asia,需要装卸工,你做不做?” 
装卸工?那可是绝对的重体力强体力的活儿!像我这样的一介文弱书生,只干过轻便的体力活,还从没有干过这类的重活儿,干还是不干呢?我能干得了吗? 
要是在国内,我会毫不犹豫地加以拒绝,但这是在纽约,能找到一份工作就算不错了,哪还容得我挑挑拣拣的?干!当然干!为了学费,为了生活费,当然干!干不了也要干! 
这个装卸工每天要干十个小时,一周要做六天,一个月八百美元。 
我和另外三个来自非洲的人高马大的黑人阶级兄弟一起,我们这些来自亚非拉的“无产者”自觉地团结起来,把来自亚洲的货物从大货柜车上卸下来,搬进仓库,或把仓库里的货装上大货柜车。就这样,干了两个月就实在撑不住了,其间还扭伤了一次腰,至今一到阴雨天就酸痛。“ 
泰山压顶不弯腰!”要不是学那泰山顶上一青松,我早在“美帝国主义”门前累趴下了。 
暑假快结束了,我还没有存够学费。怎么办呢?在一个朋友的介绍下,找到了一位中国心理医生。对他说,我情绪不稳定,睡眠不佳。那医生收了我两百美金,开了一个病假证明,可以休学一个学期。这也是“前辈们”教的绝招,可以保住学生身份。 
正好这时,洪先生的公司需要一个业务员,他让我试了一下,还行。于是我终于成了一个“小白领”,一个月九百元现金。 
小玲也在姑妈的介绍下进了一家台湾人开的公司,给女老板做秘书,一小时五美元,一干就是三年。虽然没能干上想象中的waiter(侍者),但是我俩挣的钱总算可以支撑我的学费了。这使我们的心情稍稍好了一些。 
1992年2月4日,那天正好是农历新年的大年初一,我进入了所谓“穷人的哈佛”——纽约市立大学的皇后学院,开始读电脑科学硕士学位,主攻软件设计。因为我不是电脑学士,要学硕士,课前必须先补五门学士的课程,而五门中又必须先修两门,才能上其他三门课。所以我第一个学期先修两门课。 
皇后学院离我当时住的地方虽然不远,都同在皇后区,但很不方便,没有直达的地铁,需绕着圈子走,每天来回两个多小时。 
我每天要有九个小时在船运公司上班,一个来回也要三个小时,结果我这样“有头有脸”的电脑硕士研究生,每天就有十二个小时花在打工和路上。 
这样,虽然第一个学期只需修两门课,但我仍然没有多少时间用在读书上。我学的202“汇编语言”的第一个考试便不及格! 
这样下去怎么行?必须立刻搬家! 
报上的房屋出租广告不少,我和小玲利用周末的空闲时间去看了几处。学校附近的房屋并不便宜,一个小屋动辄四五百。而我们当时每月的收入只能维持三百以下的房租。 
有一天我看到一则广告:“雅房单间出租,靠近皇后学院,法拉盛。家具一应俱全,适合单身及夫妇,两百六一个月。” 
法拉盛当时已经具备了小唐人街的规模,中餐馆、中国人的超市应有尽有,对于我俩的学习、生活都相当方便。 
于是我们立刻与房东通了电话,我们要求马上去看。 
到那儿一看,还是一栋外表不错的小洋楼,离学校还真不远,一辆公车,十分钟便可到达。房间在三楼,也算是阁楼,但比姑妈家那个阁楼大了许多,而且家俱齐全,床还是新的。要知道,我们到美国后还没睡过新床呢! 
在交谈中了解到,房东是个香港人,是一个教会的长老。他有三四栋这样的房子,全靠房租为生。 
他说当年他也是 
留学生过来的,了解自费留学生的苦境。 
他还问,“搬家要帮忙吗?我可以开车帮你们搬过来……” 
总算又碰到好人了! 
于是我们毫不犹豫地付了一个月的定金,连价都不还,并且还约好了搬家的时间。 
回家后立刻告诉姑妈我们马上要搬家了,她不怎么高兴地对我们说:“按规定搬家至少要提前一个月通知,否则一个月定金就不还了。可看在我弟弟的面子上,就算了吧。祝你们好运。” 
按约定,第三天晚上,那新房东就来接我们,帮我们搬了过去。 
这个地方真不错,离学校和打工的地方都不远,而且一路上可以骑自行车。 
我们在这儿一住就是四年半,一直住到离开纽约去多伦多。 
有了船运公司的工作,又有了学习时间,第二个学期我的三门课中拿了一个A+,一个A,一个A-。这些丰硕成果的取得,充分证明了物质第一性、精神第二性,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理论的伟大、光荣、正确。 
凭着这些成绩,我申请到了两个学期的“Scholarship from Ping…Hou Wang Family Graduate Student Foundation”,这是一个华裔企业家设立的奖学金,每学期的金额两千五百美元,正好付学费。 
我们的生活开始走上了正常的轨道。 
馨华/小玲/ 
馨华是我的第二个老板,大我整整十岁,那时还未婚。她的父亲是 
国民党立法委员,她和姑妈一样,也来自台湾,是台湾人眼里的外省人。 
馨华所经营的是一个高级时尚袜子加工厂,就座落在布鲁克林的工厂区。我第一天摸着去找这间工厂,还费了一番周折,这叫万事开头难。 
我要从皇后区的Jamaica Estates,即F车的底站一直坐到Jackson Heights,换G车到布鲁克林的Metropolitan Avenue下车,然后弯弯曲曲地穿大街,走小路,过个桥,沿街对照门牌号,找到馨华电话里所指的那栋楼。事后馨华告诉我,如果我能按时或提前到达工厂,她就要我了,这对我是个考验。多亏了思进前一晚帮我对着地铁图解说了一遍,使我牢牢地记下了站名。毕竟这是来了纽约后我第一次独立地坐地铁。 
想不到纽约还有这样的地方。沿街两边的楼差不多都有五六层那样的高,一溜儿的紧挨着。暗红色的砖墙,透着斑驳陆离的陈迹;没有玻璃的窗子,像一个个密密匝匝的无底黑洞,一眼望不到尽头;那些老旧的大铁皮门,病病歪歪的,有的关着,有的开着。废纸、空酒瓶及压扁的可乐罐,稀稀拉拉地躺在空空荡荡的马路上。可真是满目疮痍啊!谁又能想到这里曾经有过的繁荣和昌盛呢? 
馨华的工厂就在其中一个楼的第三层,长方形的,有六百平方米大小。里边分前后左右四个部分。最前面靠窗的是馨华的办公室,最后面靠窗的是男女厕所。中间部分的左边儿,倚墙拦出两条走廊式的货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