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们公司不是反对员工兼职的吗?”菊珍・黄问邹爱荣。
“同行肯定不行,到她们那里,我不说,问题不大。”邹店长回头对高胜寒说。
“我是做一休一,可以两边班吗?”高胜寒问。
“没关系,你在拿不准的情况下,可以先兼职,当你拿定主意了,再跳槽。”菊珍・黄通情达理得很。
高胜寒不再犹豫了,他还欠着莲姐的钱呢,去吧,去看看再说。
晚,十二点以后,高胜寒再次登陆qq;他不能不去关注自己的师傅,师傅是他人生难以忘怀的那一个!
“人到了五十多岁,没有想到会真的还去重操旧业。不仅把药业重新捡起来了,还将写作也列入了日常生活。以前因为自己在管理层,药师的资格放弃了好几次,连从业药师的考试都差一点放弃了。
没有药师证想重操旧业也难,恐怕也不会重操旧业了。
不出来漂泊,不班,没有那份闲情逸致;不离开过去的生活环境,恐怕也不可能静下心来写作。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人生如梦!
又换了一个环境,今天去楼下,在停车场抽烟。一个人坐在水泥墩边抽烟,边在为小说打腹稿 。
一支烟抽完了,顺手一扔之后突然觉得不妥,习惯了把烟头及时踩灭,于是下意识地去寻找烟头。
烟头优哉游哉躺在水泥地面边的小小的沟里,没有再去踩灭的必要了。
这时候我发现烟头是优哉游哉,却害苦了那些正在匆匆忙忙奔走的小蚂蚁。
烟头正好掉在蚂蚁们的必经之路,有好几只蚂蚁已经光荣牺牲在烟头的突然袭击之下。
本来准备回去的我,竟然莫名其妙蹲下来去看这些成群结队的小蚂蚁。
小时候,大概五六岁时,没有什么东西好玩的情况下,会一个人静静的在门口在树下看蚂蚁搬家,看蚂蚁打仗。
后来写作写诗歌还会经常想到、提及当时的情景,也是因为童年留给我们这一代人能够回忆的东西太少了的缘故吧,童年印象最深刻的竟然是看蚂蚁儿打仗。
现在五十多了,竟然童心未泯,事前事后自己想想也觉得滑稽得很。
年龄不同,看事物的角度果然不一样。小时候看蚂蚁打仗,关键是看它们拼搏,看哪一边输了,哪一边赢了。
我眼前的蚂蚁估计都是一伙的,它们奔走的方向一致,不可能打仗。但是在重磅炸弹烟头的攻击下,蚂蚁们顿时出现了一片混乱,有的晕头转向在团团打转,有的在四处寻找新的前进的通道,有的在慌慌张张往回跑………………
同样的情况下看蚂蚁,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想法或者发现。
我惊的发现了蚂蚁的一个心理现象,一个与大多数人类相通的心理现象。
几乎所有的往回跑的蚂蚁,它们都会故意去碰撞一些迎面而来的伙伴,估计应该是跟这些伙伴打招呼:前面不能过去,有危险。
被碰撞的蚂蚁或停顿或回头或转身,是没有一个跟着回去的,它们几乎无一例外的继续前进,个别的甚至开始跑得更快了。
只有当它们先后来到了烟头爆炸的现场,看过了,商量过了,才会回去的回去,探路的探路,分头行动。
为什么?为什么接到通知不回去?
我联想到多年以前,看过的一组漫画,一条公路,竖着一块正面写有“此路不通”,背面写着“傻瓜,欢迎你回来”的木牌,前面看不到此路不通的迹象,驾驶员谁都会继续往前开,而傻瓜想的是,可能有人在恶作剧。
蚂蚁为什么不回去?吾非蚂蚁,焉知蚁事!这里姑且以小人之心去度蚂蚁之腹吧:
所有匆匆忙忙路的蚂蚁,它们得到的第一个指令,应该是,马出发,某地方有美味佳肴。现在有一个先去的同伴突然回来;在半路告诉它们,前面有危险,赶快回去。
是你,你也不会相信,何况蚂蚁!嘿嘿,保不定你这个家伙自己吃饱了还想留一手呢!
蚂蚁心理的结论是:眼见为实,不撞南墙不回头。
我现在是不是撞到南墙去了?
我不希望自己做傻瓜,此路不通,不通换一条道路吧,不是说,条条大路通罗马吗?可是我还有重新选择的机会和岁月吗?
小高走了以后,去菜市场买菜,在人行道,我接了两张小伙子小姑娘散发的广告,
身边有一个小青年不屑地说,“你接这些东西干嘛,他们这是在给城市制造垃圾,你又不可能买房什么的。”
谁看我的样子,都不像是能够在海买得起房子的人,不错。我回答:“我接下来,是因为我想帮帮他们,他们年轻人在海打拼不容易,我们接一份广告,这些年轻人多一份收入。”
是的,每一次我都会接下来,因为我经常想,如果这是我的儿子………………
现在是个很现实的社会,但是有些快乐不是每个人都能享受得到的,
那是古人说的,予人玫瑰手有余香。
看师傅的日志,成了高胜寒每天的必修课。从江师傅今天的日志,高胜寒看见了师傅与众不同的另一面,那是作为一个父亲的博爱,一个作者的细致入微。
………………………………
第377章:没有了惊喜
在造就中华上下五千年文明历史中,有的像日月经天,如圣人孔丘、亚圣孟氏轲;有的像星辰闪耀,如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有的像雷霆万钧,如霸王项羽;有的像流星,如诗鬼李贺;有的似闪电,如霍去病的马踏飞燕………………
让中华文明之树长青的,更有数不胜数傲骨迎风、挺霜而立的“岁寒三友”。 ――松、竹经冬而不凋,梅花耐寒而怒放!
江师傅是松?是竹?是梅?
其实师傅是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高胜寒从他的身上看见了,一个平凡的老药工不平凡的精神境界。虚怀若谷,清雅拔俗!
高胜寒答应去珍珍美容养生会所,只是权宜之计,以便在师傅离开上海后,为自己留下一个缓冲的空间。
师傅离开上海,对高胜寒来说,就没有继续留在华丰大药房的必要了,他没必要在这里荒废青春。
连菊珍・黄都完全没想到,她和小伙子的谈判会异乎寻常的顺利。
过了中秋节去会所上班,工作时间,下午两点钟到晚上十点钟,八个小时,会所提供工作餐,在一个月的实习期间,工资按每天一百五十元放,一个月后,黄总将根据高胜寒的工作表现,考虑具体的工资标准,至少每天不低于两百元。
一个月有了两千多的额外收入,高胜寒就能够弥补近千元的亏空,因此他爽快答应了。至于其它的,一个月以后再看情况。
第二天,9月12日,高胜寒下班以后,马上同江师傅在网上取得了联系。
“师傅,今天上班了吗?”
“上了,刚下班。”
“生意好不好?忙吗?”
“不忙,比以前空闲多了。”
“空闲的话,您不是可以构思构思,打打腹稿吗?”
“可以,有失有得。”
“失?失什么?”
“没什么,说说而已。你今天忙不忙?”
“老样子。师傅,您说的失,是不是会影响工资?”
“有一点,不过影响不大。”
“您明天是休息吧?”
“有事吗?”
“后天中秋节正好是我们的班,我想明天过来,有没有酒喝?”
“明天不要过来,过了中秋节再说。”
“好,看情况吧。不打搅您写作了,再见。”
高胜寒不打搅了别人,别人却开始打搅他了。
“江药师到新的岗位去上班了吗”是莲姐李美莲的短信。
“去了。昨天我送师傅去的,他也是刚下班。”
“还好吗?”
“他好的很。”
“问你。”
“差不多吧。”
“一个人当班会不会紧张?”
“不紧张,不懂的我会打电话问师傅,平时邹店长也在。”
“中秋节怎么过?”
“每逢佳节倍思亲。”
“不想回家同妈妈团聚吗?”
“想,但是中秋节是我的班。”高胜寒注意到了莲姐说的是妈妈,而不是爸爸妈妈,他没多想。他看见了qq上有动静,没去点开。
“我帮你请假,好吗?”
“今年算了,我才出来一个多月。莲姐,你回家吗?”
“我想过来看看江师傅,他会欢迎吗?”
“他当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