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我成了张角师弟-第52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能在敌人的快攻中抵挡一下就行了,关键在中军。”

    完后,她带着欣赏的角度往刘启那里看去,看到亮出红缨和枪尖的黑底大旗旗心绣个大大的“刘”字,嘴角不自觉地挂出笑意。

    这杆旗帜由赵过握着,他一动不动地骑在马上,一只手牵着缰绳,一只手紧紧地扶着这幅大旗,跟个假人差不多。

    刘启看一看尽心尽力打旗的他,再看一看旁边唐凯,心中生出一些内疚。

    二千人规模的遭遇战中,决战时间相对比较短,相对这种刚刚招募的部队来,战场空间根本拉不开,士兵们凭借一股劲,左翼二百,右翼三百人,也算绞杀、包抄敌人的力量,但决战还是在中军,没有一点机巧,正是猛冲的消耗战,这个计划是他通过樊英花实行的主张。

    当然,他真想打一场杀人一万自损八千的战争,好让秦汾的******得到更大程度的平衡,但还是于心不忍。

    这样的战争是要死人的,中军中就有唐凯、赵过的亲族,有樊凤的两个哥哥,靠他们死完来玩政治,刘启做不出来。

    这时他有点儿后悔自己的不负责任,提出这样的常规建议,一再暗想:“若是敌人真能一战即溃就好了。”

    他看着抱在怀中的长枪,觉枪与四周一样冰冷,一再大声喊叫,缓解兵士的压力,却也看不到结果,指一指戏班子里找来的鼓手,给唐凯:“让他打起鼓!”

    这些戏班子格外无辜,听一个将军叫去唱戏,带着巴结的心理,钱也不收去吹打,不料那将军听得一高兴,让他们到战场吹。

    两个锣鼓手垂头丧气地敲一敲,演奏就开始了,唢呐手只好鼓着腮帮子,捧着唢呐,往前扭动,紧接着,众人齐齐动手,一阵钟鼓齐鸣,把一队人马当成去送殡。

    这样的土办法也是没办法的办法,随着鼓声有节奏地敲大,刘启傻子一样地喊节奏:“嘿,嘿,嘿!”

    这一手是跟他父亲学来的,节奏是可以齐整人心,让他们不自觉地把步子迈一致,赵过用充满疑问的眼睛看看刘启几下,随后也“嘿,嘿”地喊。

    少顷,一大片没法思考的傻子“嘿,嘿”地喊,泄一样跺脚挥胳膊,整个像船工号子一样往深处蔓延。

    士兵在节奏和喧噪声势中忘记害怕,敲起可以敲得一切。

    喊声费神,渐渐趋于平淡,只有一曲凤求凰欢喜地。

    樊英花的心神立刻被这样、那样的喊声打断。

    她吸了一气,四处看一看,只见兵马一片整肃,传出整齐的踏雪声。

    ※※※

    郡城墙高,尚有十余部石机,和一些下县的县城不是一个概念,别是冬,就是春秋两季,对于缺少攻城经验的己方来,直接攻下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沙通心里自然明白。

    他的两路人马中,一路由自己率领,进逼平城镇,一路由三弟石彪带领,进军马甲屯。

    沙通不怕李尚长不救马甲屯,因为马甲屯就在郡城西南,要是被打下,往西的地方就与野牙郡中断。他觉得李尚长要是放弃,己方就站住了脚,剖下来一圈外围。李尚长肯定救援,因而派出自己的响马哨,去侦查李尚长的动静,李尚长是一出城,他就得了消息,信是两个穿破袄的骑兵摸到的,他们提着红缨枪,合骑一匹瘦马回来,是李尚长加急赶向马甲屯。

    他让石彪以两千人去打只有周围只有五百户左右的马甲屯,有点题大做,毫无疑问,这也是个引蛇出洞的计划,调动李尚长救援马甲屯,而自己从东南截其归途而已。

    通大王怕平城镇不好打,耽误时间,就想着回头,合兵去与对方决战,并不着急,只是反复侦察李尚长的行踪。

    看着野鸟渐渐入笼,他便悄悄从平城镇移拨。

    平城县离郡城差百余里,队伍还没走多远,截击李尚长近得多。

    大军开拨一路,沙通心中就觉得李尚长中了圈套,心里无比感到充实,一路行过,左有亲信毛一鞭,王大虎,右有亲信张根,李坏,得意无以言表。

    大军蝗虫一样开了一路,等过了黄马岗,已经到了半下午。

    见所料并无偏差,而李尚长已经是笼中鸟、瓮中鳖,他便停下大军,休息上一阵。

    此军已经在雪地上行了将近三十里,确实也够在乏的,休息做饭时,不少人都拉着破衣烂布缩在一起取暖。埋了锅,整袋的辣椒在煮过的雪水里一下,一个个冻得抖的男人便就着干粮抢着喝。

    沙通也弄了一碗辣汤涮寒意。

    嚼着牛肉下肚后,他整个头上都冒出热汗,羊尾巴一样的白帽子都是颤动的,那是要多爽有多爽。

    还是在中原好呀。

    在草原,哪来他的呼风唤雨?

    他看着土匪们吃喝完毕,四处给他们打了一阵气。

    正在这时,一支人马从马甲屯方向上过来。这支队伍行军很慢,因而保持了一些队形,就像是一只翅膀的怪鸟,是密集的中军为肉身,人少的两翼为短翅。

    这足够意外的。

    放哨的回来一喊,沙通热汗一敛,顿时懑了一下,他大声叫着:“不要慌!”

    他反复地告诉大伙,对方一定没有吃饭,但喊是喊了,毕竟出了意外,他心里没底,不停地问自己:“难道姓李的看要黑了,因为怕黑要回家?”

    这一代有一些稀疏的干林子,旁边是十来块以顷论的地凑起来的平原。

    依上这样的特征,在这里放过牛割过草的人都能叫出这里地主的名字。

    几个狗头军师现在想到的也只有这些。

    沙通比他们好多了,他被战争多次锤炼,仅靠感觉就知道,此地开阔,是决战的好地方。

    他一边估计敌人距离,一边让人做好战斗准备,见对方没有直接推进,暂停了一下,赶快布置己方仅有的几十余名弓箭手。

    一切都做完后,他猜放心,看一看仍是乱哄哄的弟兄,心想:“都是匪,都是拉来的人,谁怕谁?”想到这里,他走着马儿在人堆间,冲眼睛瞪大的弟兄们喊:“别动,别动。娘尻的,别乱动!用弓箭赚几把再杀。”

    他知道石彪肯定不知道李尚长走了一半就回来,也后悔没把自己的骑兵调集过来。

    他在这边后悔,那边,李尚长却是紧张。

    折回来碰到土匪不假,谁也没有想到各个击破还这么多。

    樊英花的心里却怪怪的。她多少年来积累的自傲心理慢慢打结,不自觉又去瞅在一旁探出头看来看去的刘启,略带妒忌地夸奖:“你还真算料敌如神!”

    赵过无来由的高兴,挥舞着“刘”字旗,替刘启:“刘启夜里教我看图查字,我知道前面就是黄土岗。”

    “还看图查字呢?!”唐凯连忙用胳膊碰碰他。

    “又咋啦!我怎么现,我一话,你就不服气呢?!”赵过有点儿不忿。

    刘启不顾他们这些人的争执,问樊英花:“怎么不趁乱杀过去?”

    樊英花连忙往中军看,只能看到一片人头,她“嗨”了一声,很不平地:“又是我哥!”

    的确,李玉正在父亲和叔叔面前反复争执,:“我们不一定打得过的,干脆找个人单挑,这样也好保存实力。”

    这本来是毫无疑问的荒唐话。

    李尚长看向起重的兄弟樊成,也得到一句:“单挑定然失手不了”。

    他没打过仗,虽然知道不对,却要一本正经地反驳。

    刘启见时间宽裕,就驰骋而出,在自己的几百名士兵面前授战,他授战方式很特别,只大声喊道:“眼下是打仗,性命攸关。前头有贼,后头有监军,不管你们听不听,我得对你们负责,教你们怎么保命。”

    赵高眉头皱了一下,提醒樊英花不对劲。

    樊英花却没有大惊怪。

    她相信刘启。一群杂兵,胆怯无能,教他们保命,他们也许才听得进去。

    很快,李尚长方从自己对别人意见的反驳中驱逐心头的不自信,开始下令进攻。

    李家军开始推进。

    他们一步一步前进,渐渐步入对方的射程之内。

    通大王的那一队弓弩手杂乱地射箭,箭枝没头苍蝇一样没准头地飞。一些倒霉的赴雪而倒,在洁白上带出鲜红的血迹,另一些却冲得更加勇猛,没有等待号令,一边冲,一边出震动地的喊杀,最后是一跃而奔,向贼寇杀去。

    这是中军,挑选出来的精锐。

    霎时间,随着沙通的一声喊叫,两起不像军人的暴徒冲在一块,暴扑狂击,后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