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我成了张角师弟-第23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找陛下聊天,之所以对刘启态度很好,一是他是陛下的“师傅”,第二刘启确实是有“真材实料的”,光看看日益健壮的刘协,刘艾就笑开花了……

    刘艾看着貂蝉,说道:“少年风流啊!你们就在一席吧,靠着我近些……”刘启眨了眨眼睛刚要说些什么,刘范道:“这里没外人,从协儿那里论,都是自家人,用不着这么谦虚……”刘启吃了一惊,这个席面上人可不少,难道都是刘姓……

    刘诞仿佛看出了他心中的疑惑,说道:“叔父,你自然是认识!我们兄弟俩也不用多说!和,你在朝堂上也见过!这人你肯定陌生!”刘启看着那位书生,先施了一礼,说道:“虽然不认识,不过既然是帝胄,我先拜一拜总没错!”

    一名书生笑道:“听闻叔父说,刘卫士令风趣,今日所见,果然名不虚传!某姓宗正,单名清。”刘启傻眼了,难道宗正这个姓也有么,还是说道:“启孤陋寡闻,您这个姓……”刘艾哈哈大笑,说道:“你不知道也很正常,这本来就只在我们刘姓中,家族的私事岂能乱传……”

    刘启看了看宗正清,见他点了点头,说道:“先祖楚元王交,因为我们这一支多为宗正,就改了姓了。(宗正,后世演化为“宗政”)”刘艾看到刘启还有些疑惑,又说道:“那是高祖之弟,读了不少书……”

    声音虽然低,不过刘启没有任何嘲笑,别看刘邦是个混混,但人家出身就低,读不上书是很正常的事儿,不用说四百年前,就说现在,没法读书的人依旧一抓一大把……

    宗正清说道:“清现为宗正丞,算是承了祖业……”刘启在心中喊道:哇,出身好就是好,看他年纪也不大,就是个比千石的官……

    宗正清似乎没注意到刘启脸上的异样,继续说道:“如今开了春,事情想必越来越多,趁着大家还有些时间,一起吃顿饭,交流交流倒也不错……”

    刘诞喃喃道:“除了卫士令,都是汉家一脉,先干了这一钟!”刘范皱了皱眉毛,随后看到弟弟十分欢愉的喝着杯中的葡萄酒,方才想起自家弟弟就贪这一口,偏偏这一坛自己当做宝贝疙瘩,谁也不让动,今天他可算是逮着机会了……

    刘诞又说道:“都说君子不党,但如今江山蒙难,咱们也得尽尽力,为了同一个目标,奋斗!”刘范刚要说什么,就听得自家弟弟说道:“为了大汉的江山,为了咱们这个新党,干第二钟!”

    刘启目瞪口呆,没料到这个私宴竟然成了誓师大会,但看到其他的人也是目瞪口呆,顿时舒服多了……刘范说道:“诞,你在说什么胡话!”刘诞说道:“兄,我可没说胡话!咱们这个党就是保皇党!凡是推翻大汉江山的,凡是威胁皇帝王座的,一律都是我们的对手!”

    刘艾眨了眨眼睛,猛地笑了起来,说道:“都说启说话风趣,没想到诞你也不遑多让!君郎留下的好儿子啊!真好……”中年人的眼睛顿时闪出了泪花,想起了昔年两人的友谊……

    刘范恶狠狠的看着自己的胞弟,但见得刘诞喝酒的时候,眼睛却瞄着刘和,心中一动,随后就咽下自己想说的话。确实,交浅言深实为大忌,但刘范没有料到,看似说的是刘启,实则是刘和,自家的弟弟并不是一时头脑发热了……

    说实在的,刘范刘诞兄弟和刘和实在是太熟了,尽管刘焉天南地北的做着州牧,但俩兄弟一直在朝中做官,而刘和呢,一直跟着他的父亲——刘虞,而刘虞在中平五年之前都干着宗正(中平五年即188年)。

    刘和仿佛没听到,仍然说着:“仲休的话在这里说说也就算了,要是结党的话叫父亲听了,我可惨了!”刘范眨了眨眼睛,猛地想起刘虞教子可是真狠,拿着木棍可是往死里砸,就连公孙瓒也说过,“若是刘幽州有一半(劲头)冲着异族,我又何苦和他作对,说到底,只是政见不合罢了”。

    刘启自然是不知道这其中的“故事”,看着二十多岁的刘和心有余辜的看着刘诞,不禁觉得有趣。刘启看了看貂蝉,发现这名小娘子已经变成了“胸大无脑”的典型代表,只知道吃,席间的话是左耳进右耳出……

    貂蝉用丝巾擦了擦嘴,说道:“启,你也吃些……”刘启点了点头,这年头是没有给别人夹饭的,因为分餐制的缘故,夹饭算是不礼貌的表现。事实上,带着家眷见客也是很不礼貌的,若不是刘启年纪实在是太小了,早就有人开骂了。尽管在汉代,女子有权利甚至能自己择婿,但在交际场合,还是隐居幕后的,除非是自家人或是较亲的朋友……

    刘启夹着驴肉,一点头,心中猛然一动,望着貂蝉看似呆滞的脸和那双会说话的眸子,不由得在心中赞赏起来,不愧是汉末出名的女间谍,若不是和自己亲密的话,估计那双眸子也会木木的吧……

    刘和放下筷子,说道:“我今回来,除了贺贺新年,还有替父亲求才!”刘范说道:“求才?”刘和道:“是啊!父亲手下没几个能人,如今不光是异族,就连流民也多了起来,人一多问题也就多了!”

    刘范一愣,猛然醒悟到他父亲刘焉在幽州的时候,公孙氏和他可没反目,自然是不会出现人才荒,如今幽州这个巴掌大的地儿出现了两个山头,人才能不缺么!尽管名义上公孙瓒占的地盘小,但人家也是高呼自己为三州州刺史的猛人,尽管输给了袁绍,但事实上,是输给了袁韩联军……

    刘和叹了一声,说道:“尽管有个魏攸,但我感到是个夸夸其谈的人物,有些靠不住!”刘启眯了眯眼,魏攸,似乎没啥印象,尽管他玩三国游戏也玩了不少,但这个名字确实不熟,估计智力撑死了就是75封顶,算是龙套党……

    尽管刘小郎君心底里是如何yy对方极其不给力,但若是真的对了面,他是一点都不会小看对方的,不用说别的,他那个看似不着调的损友李傕,游戏里智商不超过20的货,实际上也是精明的很……

    刘范优雅的放下了象箸(筷子),说道:“我有一人,说不定能帮上你的忙,就看你有没有这个雅量了!”刘和笑嘻嘻的看着他,说道:“快说快说,咱兄弟还有啥见外的!”刘范脸色变得极其古怪,有些忍着笑的说道:“我有一友,姓张,名松,字子乔(演义中为永年,此处参《华阳国志》),今来长安游历……”

    刘启心中一动,张松,貌似是献图的那位,难道如今就这么大了么,有了表字,年纪一般至少二十岁了(二十行冠礼,长辈赐字)。刘和有些急道:“在哪里……”刘诞说道:“看你那急样!不过如今可是私宴,等宴会之后,你随我来!”刘和“嗯”了一声,有些诧异的看着刘诞,刘诞道:“他如今在我家,是一个妙人!”刘和心头有些瘙痒,还是忍住了疑问,只是他却没注意到刘范兄弟俩的眼中的笑意。(未完待续。)
………………………………

186

    刘诞道:“刘卫士令,在你看来,这天下何时才能恢复平静?”刘启眨了眨眼,看着周围的人都这么看着他,实在是无法理解为何刘诞的思维是这么跳脱!不过实话总不能说出来,一乱百年多,最后连汉族血脉都杂了不少,许多胡人衣冠一变就成为了汉人,如隋杨,如李唐。看似隋杨李唐时胡搞成风,但想想他们本为异族,这一切都好理解,说实在的,唐高宗看似荒唐,实则是异族的风俗在此,父亲死了除了生母其他的都是新单于的小老婆,武则天上位自然有着十分有利的先天“因素”

    刘启喃喃说道:“这可不好说,或许数年,或许十年,或许”刘艾起了兴趣,说道:“这又有何说法?”刘启一愣,本以为是推脱的说辞,反而引得众人好奇心更多,猛然醒悟到,这个年代所谓的文人聚会,若在盛世自然是咏诗戏美,若是乱世,这更不用说,自然是愤青发牢骚了

    刘启眨了眨眼睛,看着貂蝉也有些欣喜的看着他,心头一急,胡乱说道:“若是朝堂平稳,众人众志成城,凭着高祖当年所占的基业,东联陶徐州,北面有刘幽州,南面有刘荆州,未免不能还一清平盛世!”刘启说的很俗,实际上也是当时士人的看法,尽管董卓的名声再差,尽管很多大族都抛弃了他,但只要朝堂不出乱子,统一天下最高几率的就首选董卓

    刘范道:“十年呢?”刘启眯上了眼睛,指了指南面,说道:“宫乱,等到陛下行了冠礼的时候,袁家会是大汉的栋梁!”话虽然说的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