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下一步自然是把那些人清洗掉。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如果董卓手下包括那些败兵和逃兵的话,他自然是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但如今,就算是董卓不想,董卓手下的人也会眼红那些人的职位,他们所缺的就是个名义上的官位。
刘关张先前是因为师徒关系才留到中军帐,如今如同无根的浮萍一般远远地挤到了角落,甚至连卢植的囚车出了大营后很久才知道这个事实。刘备很无奈,事实上自打他第一次在卢植边见到董卓时就有此预感,只不过董卓那时只是笑呵呵的打着哈哈,但真等到董卓所有的军马到达后,立马就变了天!董卓该出手的时候绝不犹豫,又趁机下了好几道命令,众将虽有些怨言,但看着那些边军,尤其是董卓手下的飞熊军,话就是到了喉头也只能强行地咽下去。
卢植的囚车速度很慢,董卓也极有耐心“目送”它离去,只是当囚车离开正门后那刹那,董卓仿佛睡醒了一般。董卓的眼睛并不大,甚至有些狭长,当然这也与脸上的横肉有些关系,不过董卓这么一看四周,即使是久在董卓手下的人也不禁打了个寒战。如果按照小说的yy,似乎这应该叫“王八之气”,但事实上,这并不是王霸之气,而是在战场上养成的气,也就是杀气,此气非武者的杀气,只是指将领长久在战场上杀伐所成的精神气质。董卓说话的声音有些洪亮,似乎带了些磁声,使得董卓别有一番魅力。
董卓说:“李傕,郭汜!你们两个带着那帮子饭桶去挖坑!”郭汜说道:“主公!挖多宽?蛾贼似乎没有马匹啊?”郭阿多(郭汜)从某方面说也是个没心眼的,不过正是这一点就被董卓看中,军人除了帅才外,最看重的就是上令下行了。李傕拉了郭汜一把,说:“照着平常的陷马坑挖就行了,怎么当了很久的校尉连这点都忘了?”当然,也就少数几个心腹赶在董卓面前旁若无人般说,换了其他人,早就被董卓的亲兵压了下去。
董卓冷笑了一声,说:“要多宽有多宽,对了别在营门后挖,出去,离着门口远些!”郭汜李傕愣了,看着董卓,似乎是忘了命令。董卓指了指东南方,说道:“就把那些人扔进去就够了!”军营的东南方,是战俘的所在!郭汜李傕猛然兴奋了起来,说道:“喏!”郭汜抬起头,说:“主公,那是不是意味着先前的禁令?”董卓说:“解了!只要你能赢,一切如西凉旧规!”郭汜李傕欢天喜地的下去了。所谓的禁令,也仅仅是董卓为了防止卢植上书弹劾他肆意抢掠截杀,只不过卢植如今已走,董卓成了主帅,自然禁令就解了。
董卓说:“张济!你带着人,如何做不用我说吧!”张济看了看董卓,只好苦笑一声,说道:“喏!”董卓心里摇了摇头,张济这个人事实上不适合在军队里混,说白了就是滥好人一个,只不过张济在西凉也有些威望,而且对自己也是忠心耿耿,董卓就由着他去了。事实上,董卓内心里也是盼着张济能借这件事完成人生的蜕变,军队得有野性,狼才是军人最好的写照。没了野性就成了狗,还能咬什么人,就和那些少爷兵的禁军一样,有什么威慑力?
汉营二十里外的广年城,此时仅有张宁坐镇,张角坐镇钜鹿而张梁带着部分黄巾力士及部分精壮装成难民早已秘密南下。张宁没有张角那般悲天悯人,甚至心性有些狠毒,这也与年幼时母亲的惨死有些关系,而张角的宠溺更是使得张宁有变成“汉朝郭芙”的趋势,只不过相对纨绔来说,张宁还是很有本事的。
事实上,自广宗城外那一败后,和卢植交战的已经变成了张宁。张宁对敌人狠,对自己更狠,发下大笔粮食使得难民组成了“炮灰”的敢死营,尤其是,当张宁用上了媚术与幻术后,敢死营可是真的变成了“赶死营”。即使是卢植有回天之术,面对这怒涛般的冲击也只好一退再退,这一退,败兵又成了疲兵,以至于整个冀州都慌乱了,响马山贼层出不穷。要不是灵帝下了令可组建私军,别说赵国,恐怕黄巾此时已经渡了黄河,两路会师了。不过炮灰始终只是炮灰,面对步兵还能以数量加时间的优势能占上风,但遇上董卓的骑兵就被打回了原形,若不是张宁的幻术及媚术使得他们忘记了逃跑,董卓的先锋队也杀不了那么多。(未完待续。)
………………………………
106。夜袭
张宁开了个小会,说是会议,但与其父张角的作风完全不同,直接就是下达命令。渠帅碰上这不讲理的小娘,有任何委屈也得忍着——打也打不过,拼背景也拼不过,最关键的是,小娘能一直带着大家赢!不过这些话也只能是心里偶尔抱怨一句,小天师不是白叫的。渠帅听了听命令,各自唱了声“喏”就下去了,其实这也差不多是老一套,这几个月实在是太熟练了——“疲兵战法”!
夜晚,汉军大营边角处,刘关张正商量着以后的出路,卢植倒了,董卓则是想见也见不到。刘备有些不甘心,他的乡勇就剩下几十个人!离乡的时候,刘备意气风发,带着五百人冲向战场。在刘蓟州手下当官时立了功,部曲又扩编了五百人。
可如今呢,凄凄惨惨几十人,甚至其中一些士兵已经残了,战斗力又打了个折扣。刘备猛然醒悟到当年为什么项羽不敢过江东了,不是自大,而是不忍!他不忍心见到江东父老失望痛苦的样子,说到底,还是一个“仁”字!
关羽和张飞罕见的静默了起来,尤其是张飞此时更加难过,张氏是涿郡豪强,甚至不少精兵都是张飞的家生子,好几个都是与张飞同时长大的,可想而知这其中的悲痛。原本卢植在的时候,还有个立功的盼望,如今也仅能心如幽水了。
低沉的号角声,打乱了三人的思绪,甚至使得三人有些茫然,这是做什么?事实上,以号角声为号的军队多是少数民族如羌、匈奴等,再者就是在北方的边军了。刘备当初建军的时候是野路子,不过张飞家里藏着些浅显的兵书倒是能糊弄过去,不过等到他们投奔卢植后,倒是恶补了好一大段时间,勉勉强强有了些章法。只不过卢植被押解后。刘备没人教导,对正规军的军法还能说得上是略知一二,但对于边军的战法可就是一头雾水了。
三人出了营帐,喊过一个小校方才知道。前军大营已经被偷袭了三次,董卓此时有些恼羞成怒,准备“出击”了。即使是粗神经的张飞也感到此番出击似乎是很“不妥”的,但董中郎的命令可是不敢违反的。刘备等那小校走后,对关羽张飞说:“既然董中郎没对我们下令。我们就不用去了,不过今晚告诉手下们,精神点,别睡得太死!”这其实也不是刘备三人故意偷懒,实在是白天的时候击鼓点将时,刘备所部被西凉军“排外”了,无他,没有当官的——就连刘备也仅是个白身而已。虽然西凉的军吏打着官腔说什么感谢协助云云,但眼角里那丝蔑视却能把刘备等人眼刺瞎!
董卓其实也很烦躁,还没入虎牢关的时候。路上的败报一个接着一个,似乎一点喜气都没有,唯一令人有点高兴的是地盘似乎损失的并不大!但董卓知道,这也仅仅是表象,地盘虽然丢的不多,但死去的士兵太多了,更可怕的是,当这些“精兵”都死干净的时候,用什么去挡黄巾引发的洪水,黄巾走得慢只是手下的难民太多了。但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董卓最烦心的是京里宦官的信,说什么速速破敌云云,若不是前天的捷报能让人舒口气外,董卓都有些厌倦了。似乎回乡是个好主意?董卓所在的中军大营离着前军是有些远,但是董卓本来此时就睡得轻,一有些风吹草动就醒了。
董卓此时骑得并不是赤兔马,而是黑灰色的马,穿的衣甲也算是有些普通,这也是董卓的经验。夜袭的时候穿些明亮亮的,让敌人一看就是活靶子。董卓其实也是逼不得已,每一次黄巾的夜袭虽然丢下百余个首级,但军中的将官一看就知道那些是老弱,瘦的快皮包骨头了,但如果不冲出去,等到几天精疲力尽后,就又成了卢植的翻版。
此时已经算是七月末,月亮差不多亏成了芽儿,不过星星还算是明亮。董卓带着4千人“浩浩荡荡”出了营门,带的人并不多,但至少营里的人部分能趁机休息一下。在董卓刻意的“照顾”下,林间不时的有惊鸟飞出,但过了一会儿,董卓凝重了起来,看着前方静幽幽的小树林,吩咐手下说:“前方必有蛾贼,你带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