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最强神射-第43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肯定是有隔阂的,但是也正是因为许攸出生于世家贵族,再加上一生的才学,所以说袁绍对他也是一忍再忍。

    甚至因为许攸创建出了情报部队,袁绍就算再傻,看得出来,这种情报部队对于战争来说非常重要,因此袁绍对许攸的容忍性,远比田丰要大得多。

    所以说这一封离间的书信,对于袁绍来说,如同一张废纸,袁绍缓缓地走下来,到达一个书柜之前,随后将上面的绳子轻轻一拉,哗啦啦的一大堆书简直接滚了下来。

    “哈哈哈,曹阿满啊曹阿满,就如小时候那般,你永远不会是本王的对手,你想离间我和子远的关系,那可以啊,但是你总要先扫一下自己的门前雪吧,也不看看你的那些将领都是什么人,我这里的投诚信,都已经堆积如山!”

    当郭图逢纪还有沮授等谋士,听到袁绍的这话之后,都是大吃一惊,他们都没有想到,在魏国中竟然有如此多的官员,都已经向袁绍表示了投诚。

    反正这些投诚书信,上面的内容无非就是,这些官员在那里阐述,他们对魏国早就不满了,只希望赵王在攻克魏国之后,能够不要为难于他们,他们愿意归顺赵国。

    随便扫一下这些书信,会惊人的发现,数量早就达到了上百之多,所以说由此可以判断出魏国的内部也是问题一大堆,他曹操的日子想必也是非常难过。

    其实想想也是,袁绍本就有四世三公的名望,在这个非常注重名望的年代中,既然如今汉朝已经不存在了,自然要有天下中最有名望的一个人来担任君王,袁绍无疑是最佳人选。

    其次袁绍的赵国势力最为强大,吞并天下称帝封王,袁绍的可能性最大,因此即即便有人还身处于其他国家,但他们的心早就飞到了赵国,或许他们的心中已经笃定,将来称帝的人必是袁绍,所以做好投降的准备,也没有什么不对的。

    反正最终的结果,就是在郭图逢纪的赞扬声中,袁绍得意洋洋,似乎在为他的威信而自豪,甚至接受对这件事也是非常的赞赏,毕竟袁绍只是单单凭借他的名望,在无形中已经收服了这么多人,虽说那一些人只是降将,但是能做到这一步,这也是袁绍的本事啊。

    听着这一些不绝于口的话,在袁绍的心中也是感觉一阵飘飘然,他直接豪迈的站起来,大手一挥,直接命令手下的各大将领与谋士,继续向南方推进,他就要一点一点的彻底灭掉曹操。

    袁绍此话一出,众人进阶热血沸腾。加紧了对魏国攻伐的脚步,不过从这件事结束之后,袁绍虽说表面没说什么,但是在他的心底深处,多多少少还是有那么一些顾忌,正所谓打江山易守江山难,这就是袁绍心中最为忌惮的地方。

    袁绍不中计,曹操也没有办法,只能让自己的士兵使命的在前方抗击,甚至曹操都把他前方大将夏侯渊换成了曹仁,这同样是一个信号,夏侯渊属于那种冲锋型武将,攻击性很强。

    但是曹仁就不同了,曹仁擅长的是防守,曹操换将的意义有许多人都猜得出来,曹操估计也是见到了与袁绍硬拼,实在是打不赢,就只能选择被动的防守了,反正目前的情况也就只能这样,魏国一直处于被动挨打的地步。

    战争似乎陷入了僵局,袁绍每日都无所事事的坐在大营中,因为即便他再怎么卖力的指挥,也不可能有太大的作用,他手下的士兵也是人,基于种种客观原因,只能缓步的向前推进,而不能一跃而进。

    不过就在三个月之后,袁绍又收到了一封密信,那一封密信来自于西边。其实这封信的内容和之前曹操的那一封密信内容是差不多的,大将军鞠义似乎有图谋不轨的想法。

    按照道理来说,袁绍既然第一次没有上当,第二次也应该同样不会上当,但是让人出人意料的是,刚看到这封书信之时,袁绍的心中立刻紧张了起来。

    他袁绍之所以不相信许攸会有不轨之心,并不是因为他袁绍有容人之量,而是袁绍坚信自己就在前方,许攸就在自己的眼皮子底下做事,难不成许攸还敢在这里zàofǎn不成,简直是滑天下之大稽。

    不过这个鞠义却是不同,鞠义身为赵国的大将军,他身上所蕴含的意义和许攸不同,许攸只是掌管了情报部队,而别人鞠义掌管的却是赵国半数以上的兵马啊。

    袁绍也是不大喜欢这个鞠义的,首先就是鞠义只不过是出生于世家,但只是一个旁系弟子,算不得什么名门显贵。最为主要的一点是,鞠义这个大将军的位置,全部是凭借战功挣来的。

    鞠义首先斩鹿头角的事情就是,从冀州刺史韩馥那里投靠了袁绍,并且为袁绍夺取冀州立下了悍马功劳,这是第一功劳。随后,鞠义又是北打乌丸,东打公孙瓒,白马义从都是靠别人鞠义一个人灭掉的。

    到了后期,只要有机遇正守北方,北方的乌丸,就不敢随意靠近,因为鞠义的步兵可是把他们骑兵克的死死的,由此种种加在一起,当初袁绍封王的时候,还真的拿功绩布来对比了一下,什么颜良文丑的功劳,还真的没有别人鞠义的大,因此鞠义也就理所应当的成为了大将军。11


………………………………

第三百九十三章 双重离间(二)

    鞠义凭借战功当上了大将军,这看是没什么不妥的,不过正是因此袁绍我感觉到了心中不爽,鞠义出生于行伍,他最为上心的也就是排兵布阵,以及兵种的研究,正因为他如此醉心于兵种的研究,所以创建出了先登死士。

    他的一门心思全部放在了军事上,对于朝堂的事情,虽说知道基本操作,但是却不会深究,比如说袁绍喜欢阿谀奉承,但是鞠义却不会,袁绍喜欢曲意逢迎,鞠义同样不会,袁绍喜欢名门望族之人,做什么事情都是看别人的声望来定,然而鞠义的声望并不高,却能够身居高位,这又引得袁绍有那么一些不舒服了。

    不过如今大战降临,颜良文丑二人又死了,所以说,袁绍再怎么不爽,鞠义也不能临阵换帅,他还有用得着鞠义的地方。

    一个月前,是曹操在那里挑拨他和许攸的关系,几个月后,似乎又是曹性在那里挑拨他和鞠义的关系,但这种挑拨信正是因为基于这点原因,值得袁绍的心中有那么一些生疑,鞠义可是握有赵国,半数以上的兵马啊。

    这里的主帅毕竟是他袁绍,袁绍在这里就不信许攸能够掀起什么浪花,但是鞠义不同,他可不在西边的战场上,最为主要的是鞠义从小就与士兵厮混在一起,在军中赢得了不少声望,若他真的一句话发下去,恐怕还真的有不少赵国的士兵愿意为他卖命,愿意随他一起造反。

    一想到这里,袁绍那颗心不由得担忧了起来。他立刻招来了他的众多谋士,一起商议计策。

    在这些谋士中,最主要的就是郭图逢纪,许攸沮授等人。

    许攸看到这封信之后,直接冷笑一声,随后看着袁绍说道:“大王勿需多虑,我和大将军乃多年挚友,知道他为人正直,刚直不阿,一门心思都放在军事上,毫无疑问这封信就是由曹性的锦衣卫所写,目的就是为了挑拨你和鞠义之间的关系,但这也侧面说明了一个问题,那就是鞠义的确把秦国打得非常之惨,曹性不惜用这种下三滥的手段来对付他,秦国也快顶不住了,攻克秦国之日,可待还请主公一定要想清楚啊!”

    许攸一口气说了一番大道理给袁绍听,虽然这些大道理,每一句都是实话,都是客观存在的,但是听在袁绍的耳中,确实有那么一些刺耳,袁绍本来就有一些不喜欢这个许攸,然而许攸在说话之时,却总是装出一副高深莫测的神情,特别是他的最后一句话,让袁绍考虑清楚,莫不是他在潜意识的说,袁绍的智商有限,连这一点小计策都看不出来吗?

    不过对于许攸的狂傲,袁绍还是选择了隐忍不发,随后他又看向了其他谋士,沮授看了一眼在场的各位,没有发表自己的意见,而郭图逢纪则是皱着眉头,思虑了片刻,最终对袁绍说道。

    “大王,这封信的确有挑拨离间的嫌疑,但是我们也要做好两手准备,不可让大将军乱来啊!”

    其实郭图逢纪,也是料定鞠义肯定不会有造反之心,毕竟鞠义只是一个武将,冲锋陷阵还可以,但论到治国,他哪里会呀,所以说说鞠义造反,那完全是开玩笑,除非鞠义都已经把其他朝廷中的重臣联络好了。

    不过为了迎合袁绍,郭图逢纪二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