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最强神射-第37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就这样,曹性最终是回到了上棠。

    不过袁术之死这件事还在持续不断的发酵,这个在乱世中,敢于第一个称帝的人,他的下场让众多诸侯历历在目。正所谓枪打出头鸟,要是谁跳的最凶,就很有可能被他人联手所消灭,毕竟曹性他们灭掉袁术,也只是用了一年多的时间。

    不过话又说回来,虽说这个假皇帝死了,但是也正如那句话所说的,国不可一日无君,虽说大汉王朝已经就此灭亡,但是话又说回来,不可能让他一直这样灭亡下去吧,总需要推荐出来一个君主,统领自己自下的子民吧,毕竟,在这片土地上,家天下的思想还是非常的浓郁的。

    公元195年中旬,袁绍在谋士沮授和田丰的建议下,举行了祭天仪式,并且宣布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事情,那就是他袁绍今日领冀。幽州还有青州三地,顺应民心,当即王位,定国号为赵。

    当这个消息传出知识,天下又是一片震惊,没想到袁绍竟然称王了,并且还称之为赵王。

    王和帝这两个称号,似乎都代表了一种权威,一种象征,但是经过封建社会的不断发展,有一些明显的阶级,已经被划分了出来,称王和称帝完全是两个概念。

    就像春秋战国时期,中原大地上,大大小小的诸侯国加起来有上百个之多,每一个诸侯国的国君,一开始是被称为公的。比如说秦孝公,晋文公齐桓公等等。

    但是随着各大诸侯国的不断吞并,那些强大的诸侯国领地的不断扩张,一个公的称号已经不再满足于那些君主的野心,所以他们就设置了王的称号。称王者就足以号令一个国家,他就是这个国家的最高统治者。

    但是到了秦始皇这一带,秦始皇雄才大略横扫六国,最终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王朝,秦始皇认为自己,德高三皇,功盖五帝,所以他应该称作为皇帝,帝这个称号也因此而由来,所以说,在统治阶级的序列中,他们的排序应该是皇帝的名号最大,其次是王,再其次就是公。

    自从大汉王朝建国以来,主要就是沿用皇帝这种称号,至于说王者称号虽然还有,但是那也只是一个荣誉称号而已,并没有太大的作用,分封的也大多数是一些皇室弟子,保证他们下半辈子衣食无忧,仅此而已。

    但如今真正的大汉天子已经死掉,汉朝似乎已经到了灭亡的边缘,因为天下之人没有人再推出一个姓刘的人来当皇帝,所以说,袁绍的谋士沮授田丰等人就建议袁绍,以祭天仪式为由,给自己一个真正的名号,毕竟做什么事情都要顺理成章,师出有名。

    袁绍就没有他那个弟弟袁术这么蠢了,急功近利,一下子将自己的名号提到了最高点,袁绍至少退而求其次,没有直接称帝,而改封王。

    封建社会皇帝就只有一个,他就代表天,但是诸侯王却可以有很多个,自从汉朝开始,各地大大小小就有不少诸侯王,比如说中山晋王,所以说当这个赵王的称号出来之时,天下百姓还是可以接受的。

    因为没有太多人反对,所以说袁绍就顺理成章的坐上了这个位置,他们赵国就此成立,从今天开始,他袁绍便可以顺理成章的打理赵国的一切军阵事务。

    反正他袁绍开了这么一个头,并且还成功了,自然会引起天下之人的纷纷效仿。许多有才之士都意识到,或许那些军阀那些诸侯再也忍不住了,他们也即将封王,只是第二个昭告天下封王的人,让众人有些没想到,竟然是远在益州的刘焉。

    刘焉这个人似乎有些低调,虽说以前在洛阳为官之时,也曾经亲自参与过平息黄巾之乱的战争中,不过功绩并不是很耀眼。

    后来又向汉灵帝提出废史立牧的想法,随后他就选了益州这么一块天府之地,自己搬了进去,当上了益州的州牧,集军权与政权于一手,但是自从刘焉到了益州之后,再也没有发出半点声响,刘焉所做之事也就是更换益州的官僚,稳定益州的局势,不去招惹其他的诸侯,也不会去参与其他诸侯间的战争,就这样守着益州的那块地。一动不动。

    但如今刘焉再度发声,他所说的话其实和袁绍也差不多,反正也就是大吹特吹,说他在益州治国有方,百姓安居乐业,如今顺意天意,自封为蜀王。毕竟益州那块地方也可以称作为蜀。

    刘焉跟着封王之后,仅仅过了两个月,又有一个人跳出来,爆出了自己国家的名号,这个人众人那事更未想到,居然是韩遂。

    韩遂在凉州那块地,已经建立起了属于自己的凉国。这一回天下之人更是震惊莫名,这两个平时不出气不吭声的家伙,没想到居然第一时间,就建立起了属于自己的诸侯国。

    虽说有很多人心中有一些不解,但是曹性听到这两则消息之时,却只是笑了笑,没有说话,这两个家伙今跟袁绍之后,这似乎也是意料之中的事情。


………………………………

第三百五十章 七雄再现

    刘焉韩遂二人为何会急于称帝,因为他们两个本来就是乱成贼子,急于分割,所以才这么毛手毛脚的建立起了自己的王国。

    历史上的刘焉自从进入了益州之后,现在也没有出来过,俨然成了那里的土皇帝,包括他的儿子刘璋,也是和他一个德行,至于说韩遂,那更是割据凉州长达三十余年,直到后面曹操统一北方之时。见大势已去,最终才无奈投降。

    这两人率先成王,既在意料之外,也在情理之中,毕竟相信以这二人的实力,在自己的地盘也建立起了强大的军队,势力相对比一般人要强上了许多,所以他们有封王的资本。

    当第四个跳出来封王的人出现之时,天下之人已经见怪不怪,毕竟这个人称王似乎也很符合情理,他直接洋洋洒洒地发表了一篇檄文,以证明自己称王的正统,因为他可是汉室宗亲荆州物刘表啊。

    汉室宗亲称王似乎也很恰当,所以说,无论是荆州的百姓还是天下之人,都没有表示太多的反对。

    不过在各大诸侯纷纷想办法让自己称王的时候,江东那一地却是发生了一些战争。

    孙坚回去之后整顿兵马,然而就是孙坚这种厉兵秣马的状态,让一些人感到了不安,首先就是驻守在建业的太守刘瑶,他感觉孙坚这莫不是有造反的趋势,于是乎派遣自己的手下严白虎去整顿一下孙坚。

    然而让刘瑶没有想到的是,严白虎之前就被孙坚打败过一次,现在依旧是怀恨在心,他整治孙坚的手段有那么一些下作,具体不知道是怎么一回事,反正是把孙坚惹毛了,孙坚直接把严白虎还有他的儿子严兴抓起来一并杀了,这一回事情就大了。

    毕竟他孙坚现在的官职也只是一个吴郡太守,而别人刘瑶可是扬州刺史,他孙坚怎能不汇报就随意杀人呢,所以说刘瑶也彻底的认为,孙坚这家伙是想造反,于是乎派兵攻打孙坚,孙坚现在也是有理说不清,但别人孙坚也是一个十七岁就敢杀人的狠人。

    既然你不要我活,那么我们大家一起去死吧,孙坚直接率领他布下的人马,展开了激烈的反击。

    以孙坚的勇武,那些没有经历过战争的江东士兵,怎可能是对手,最终孙坚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直接打进了建业,活捉了刘瑶。

    不过在看见刘瑶那副哆哆嗦嗦,不知所以的样子,知识孙坚那本来有一些愤怒的神经才清醒了过来,他干的这叫什么事啊,把自己的上官都抓来了,那么他岂不是坐实了乱成贼子的罪名。

    虽说孙坚有一些犹豫,但像他的儿子孙策,还有程普等人,可不会这么犹豫,他们再三告诉孙坚,如今孙坚已经把这事做出来了,想要挽回自己名声的唯一方法就是先下手为强,在那些天下的舆论还未出来之前,孙坚就必须率先封王。

    孙坚心中无奈,他此举也是为了自保,因此他在攻克建业之后开粮救民,使百姓安居乐业,免交赋税,因此得到了建业一地许多百姓的支持,孙坚也是顺应民心,自封为王,名叫吴王,所建立的国家也叫吴国。

    就是过了几个月的时间,曹操也终于坐不住了,其实在各大诸侯王不断封王的过程中,他曹操也没有闲着,曹操做的主要事情就是,他不是刚刚打败了袁术吗?至于说袁术的那块地盘,曹性鞭长莫及,而孙坚又不感兴趣,刘备又不敢与他硬抢,所以说整个豫州全部落到了他曹操的手上,曹操一直在整顿豫州,如今豫州也整顿的差不多了,曹操的一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