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十路,圣人宗派,好客礼贤,北海太守孔融字文举,统兵一万五千。
第十一路,武艺超群,威仪出众,广陵太守张超字孟高,统兵一万。
第十二路,仁人君子,德厚温良,徐州刺史陶谦字恭祖,统兵一万。
第十三路,名镇羌胡,声闻夷夏,西凉太守马腾字寿成,统兵一万五千。
第十四路,声如巨钟,丰姿英伟,右北平太守公孙瓒字伯圭,统兵一万五千。
第十五路,随机应变,临事勇为,上党太守张杨字稚生,统兵一万。
第十六路,英雄冠世,刚勇绝伦,乌程侯、长沙太守孙坚字文台,统兵一万五千。
第十七路,四世三公,门多故吏,祈乡侯、渤海太守袁绍字本初,统兵两万。
加上发布讨董檄文、统兵一万的骁骑校尉曹操字孟德,总共十八路诸侯。
十八路诸侯总共统领二十多万大军,于酸枣誓师,讨伐董卓。
联军大营之中,坐在袁术身后的袁耀看着这一顶大帐中的十八路诸侯以及他们手下的文武,目光雀跃。
那个在自己面前的就是曹操,怎么和自己想象中的不一样呀?总感觉这家伙好像是少了什么一样?唉,这曹操怎么有点矮呀?
虽然曹操也不算矮到哪里去,但是现在这间大帐中大部分人都比曹操高,所以显得曹操就是有些矮小了。
不过看着对面曹操哪个举杯自饮,时不时的还和周围的几路诸侯谈笑风生的样子,袁耀不得不感慨,虽然现在曹操的实力还很弱小,但是就看他现在的这份气度,也难怪能在之后开创出那样的基业,甚至险些就一统天下。
而袁耀盯着曹操看了许久,自然是让曹操有所察觉。曹操扭头一看的时候也是一愣,他原先还以为是哪一路诸侯在观察自己呢,没想到居然是一个少年。
袁耀在央求袁术将他带进来的时候自然是被袁术向这诸多诸侯介绍了一番,所以曹操也知道袁耀的身份,虽然不知道袁耀为什么要一直盯着自己,但是曹操当初和袁绍、袁术兄弟的关系也很不错,在曹操心中,袁耀就仿佛他的子侄一般,所以曹操也是对袁耀一笑。
不过之后曹操就是看到了袁耀也是朝着自己笑了起来。
“公路的这个儿子看起来有些不凡呀!”
看到袁耀现在神色之中没有一点紧张,曹操不由得对袁耀也是生出了一丝好感,看看袁耀,再想想自己的长子,曹操一叹。
这一次曹操并没有将任何一个子嗣带来,但是在心中将自己的几个儿子换到袁耀的位置上来,曹操发现自己的几个儿子似乎做的不会比袁耀更好。
和曹操对视了一下,袁耀的目光就是落在了曹操身后的几员武将之上,这应该就是曹操早期的班底了,夏侯惇、夏侯渊、曹仁、曹洪、李典、乐进似乎都在齐了。
看看曹操手下的阵容,在看看这一次袁术带来的几员武将,袁耀不由得暗暗撇了撇嘴。
这次酸枣十八路诸侯会盟,袁术也是将自己手下的文臣武将带来了大半,其中武将有纪灵、俞涉、陈兰、雷薄、张勋、刘勋几人,文臣方面有阎象和杨弘。但是这些人能够和曹操手下人相比的也就只有纪灵了。
至于在袁术手下颇有勇武之名的俞涉虽然实力也算不错,但是连纪灵都比不上,更不要说曹操手下的那群猛将了。
目光从曹操身上移开,袁耀开始扫视这帐内诸侯,首先就是兵马数量上不必袁术少的袁绍,而这个时候袁绍也正在和袁术说话,不过听着这两兄弟之间的冷嘲热讽,袁耀不得感慨这袁绍和袁术虽然是兄弟,但是关系真心不好。
其实袁绍和袁术的关系要是好点的话,这天下恐怕就是袁家了,袁绍和袁术巅峰时期那可以说是占据了天下小半地域,而且都是兵精粮足,实力强大,如果袁绍和袁术当时能够联手,天下必然无人可挡。
不过只可惜袁绍看不惯袁术,袁术也看不起袁绍。
袁绍之后,袁耀的目光又是落在了孙坚、马腾、公孙瓒等诸侯身上,而当看到公孙瓒身后的三道人影的时候,袁耀又是一惊,之后嘴角逐渐上拉出一丝弧度。
一人双耳垂肩膀,双手长可过膝;一人身高九尺,髯长二尺,丹凤眼,卧蚕眉,面如重枣,唇若涂脂;一人身长八尺,豹头环眼,燕颔虎须。
桃园刘关张。
袁术的目光再度从大帐内的诸多诸侯身上扫过,又看了看袁术,心中一叹。
原本袁耀的想法是看一看能不能带着袁术去投奔一路未来能够成功的诸侯,但是在来酸枣的路上袁耀却是发现以袁术的性格和身份,无论是投靠哪一路诸侯都是不成。
而袁耀对袁术这个便宜老爸感官也不错,自然不可能看着袁术走上必死的一条路,所以袁耀的选择也只有一个了。
不管袁术,袁术日后必死无疑,但是如果要让袁术摆脱命运的话,似乎也没有什么其他的选择了。
(本章完)
………………………………
第6章 盟主之争
十八路诸侯在大帐之中互相吹捧了一番,最后河内太守王匡举杯四敬,道:“诸位,我等齐聚在此皆是为了讨伐董贼,但是我等结盟,不可无有盟主,现在当务之急是应该选出一位盟主。”
王匡此言一出,当即得到了陶谦、孔融等人的赞同,而这个时候坐在袁术对面的袁绍轻轻动了一下手中的酒樽,道:“那王太守以为以何人为盟主最好?还是王太守想要这个盟主之位?”
王匡本来想说出曹操的名字,但是看着袁绍不定的面色,又是迟疑了,改口道:“联军盟主必是德才兼备之辈,我王匡自问比不上诸位,这盟主之位我岂能坐?”
看着王匡坐下,袁绍是冷笑一声。
不过王匡虽然偃旗息鼓了,另外却有一人在张邈还未坐定之后就站了起来。
“诸位,我认为骁骑校尉曹孟德乃是此次讨董联盟的发起人,由他来担任联盟盟主再好不过。”
听到这人的话,袁绍和袁术两人的目光都是向那人集中而去,而袁耀也是被那人的言语吸引。
刚刚王匡很明显想要举荐一人担任盟主之位,但是却被袁绍被逼的坐下,这足以得见袁绍对盟主之位是很有想法。
如今的十八路诸侯之中,以袁绍和袁术两兄弟带来的兵马最多,各自带来了两万大军,是十八路诸侯之中实力最为强劲的两方,在这样的情形之下,究竟是谁愿意冒着得罪袁绍的危险去替曹操说话呢。
而当看清那一人的相貌之后,袁耀便是释然了。
济北相鲍信,原来是他。
在看到为曹操出声之人是鲍信之后,袁耀就是收回了自己的目光。传闻鲍信和曹操乃是好友,现在看来果真如此。
在鲍信看来,曹操是这次讨董联盟的发起人,由他来担任盟主那正是名正言顺,谁也指不出什么过错来。
虽然曹操的实力在十八路诸侯之中不是最强的,但是就冲曹操发布了讨董檄文这一点,鲍信觉得曹操来担任盟主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加之鲍信和曹操的关系不错,所以在张邈提出要选出一个盟主之后鲍信果断站出来力挺曹操。
不过鲍信虽然有心要将曹操推上盟主的宝座,但是曹操本人却是不愿意坐上那个位置。
“在下才疏学浅,盟主之位愧不敢当,诸位还是另选贤能。”
鲍信的话一说完,曹操就是站出来表明自己没有想要坐上盟主之位的想法,当鲍信当即一愣,之后在曹操的眼色示意之下,鲍信还是按下心中的疑惑,坐回了自己的位置之上。
在曹操表明了自己的态度之后,袁耀察觉到袁绍和袁术两人紧皱的眉头开始舒展开来了。心中思索片刻,袁耀便是已经了然。
袁绍和袁术的实力是十八路诸侯之中最强的两路,所以这兄弟二人对盟主之位都是有所觊觎,而曹操作为这次联盟的发起人,若是他执意要做联军之主,那无论是袁绍还是袁术都会感到很头疼。
而现在曹操主动退出,让袁绍和袁术对曹操的态度是好了不少。
在袁绍和袁术两兄弟互相针对都想要拿下盟主之位的时候,袁耀的注意力更多的是集中在曹操身上。
虽然现在袁耀的外在体现只不过是一个十三岁的少年,但是袁耀的灵魂可不止十三岁,有着前世记忆的袁耀虽然时刻在心中提醒自己不要以前世对这些人的印象来看待现在他所处的这个世界,但是说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