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踏入凉亭之中,袁耀便是看到了端坐在凉亭之内的三人,都是一脸仙风道骨的样子,而且看上去年纪都不小。
不过想想也能理解,黄承彦、庞德公和司马徽三人都是大儒,而想要成为大儒,必须在学问上有所建树,若是年纪太小,如何去研究学问?
袁耀此刻目光扫过面前三人,只见他左侧那人面色和善,中间之人看上去有点高深莫测的样子,倒是右边一人看向自己的目光之中带有几分凌厉之色。
结合自己之前对黄承彦、庞德公和司马徽三人的了解,袁耀觉得这左侧之人应该是黄承彦,右侧之人乃是庞德公,中间的就是那“水镜先生”司马徽了。
而事实证明袁耀的猜测是没错的。
看着袁耀进入凉亭之中,庞德公虽然在极力掩饰了,但是他对袁耀的不悦之情还是有些明显。
庞季与庞德公感情极好,虽然庞德公知道庞季的死也不能全部怪到袁耀头上了,但是毕竟是因为袁术率兵进攻襄阳城才让庞季身死的。庞德公不是圣人,他只是对圣人学问有所研究,终究是有着七情六欲,面对袁耀,怎么也不会开心起来。
黄承彦和司马徽也知道庞德公和袁耀之间的事情,而在袁耀进入凉亭之中后,黄承彦便是示意袁耀坐下,而袁耀倒是也不推脱,就这样坐在了这鹿门山书院三尊大儒之前。
一个时辰之后,一直在凉亭之外的李业见到袁耀从凉亭内走出,而看着袁耀的面色有些不高兴,李业试探性的问道:“公子,怎么样了?”
袁耀此刻有些忿忿不平,道:“三个食古不化的老头子。”
听到袁耀说话是如此的不客气,不仅仅是李业惊呆了,崔钧更是一副呆滞的样子。
“世安,我们走。”
和李业走了几步,袁耀才是反应过来,对着崔钧拱手道:“崔兄,今日之见乃是缘分,就此别过,不过说不定不久之后我们还会相见。”
崔钧也不知道李业在凉亭之内和黄承彦三人到底说了什么,因为李业一进入凉亭之内,那凉亭就被黄承彦三人的灵魂之力给封锁住了,一点声音都没有传出来,李业和崔钧二人自然不知道袁耀和黄承彦三人的谈话内容。
崔钧看了后方的凉亭一眼,便是引领着袁耀李业二人朝着来时的方向走去,要将袁耀李业送出鹿门山。
凉亭之内,黄承彦、庞德公和司马徽三人都没有说话,而最后还是黄承彦最先开口道:“二位,不知你们对这袁耀印象如何?”。
司马徽只是笑笑,不说话,而庞德公则是道:“一个毛头小子,不懂圣人学问,而且听此人话语,似是崇尚法家学说,主张以法治人,此人他日若是得掌大权,必是我儒家之难。”
对庞德公的话黄承彦脸色不变,看向司马徽,问道:“司马兄,你觉得这袁耀如何?”
………………………………
第479章 各有心思
听到黄承彦的问话,司马徽并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反问道:“那黄兄你觉得袁耀此人如何?”
黄承彦笑道:“心性、学识都是上上之选,将来必能成就一番霸业。”
庞德公此时插话道:“话虽如此,但是若是将来袁术的基业被此人继承,我们的日子恐怕不会好过。”
黄承彦摇了摇头,道:“庞兄此言差矣,我儒家学说当年能够压过法家学说,成为武帝钟意之学,自有法家难以比拟之处,纵然此人现在崇尚的是法家,但是未来的事情又有谁能说得准呢。”
庞德公闻言不由得微微点头,但是道:“不过我总觉得此人有些少年老成,若非此人的灵魂与身躯契合如一,我都要怀疑他是不是被人夺舍了。”
黄承彦道:“这一点我想庞兄就无需担心了,此人若是真的是夺舍而来,袁术第一个就不会放过,不过看袁术这几年对此人的爱护,应当不是。”
司马徽此刻突然开口道:“二位不必争论了,此人是好是坏也与我们无关了,我鹿门山书院只是一个书院,天下大势如何变幻,我们只需保持本心便可,坐看那天下云卷云舒便是,何需操心这么多事情。”
黄承彦和庞德公看了司马徽一眼,他们很明显能够察觉出司马徽在见了袁耀之后心思很重,但是二人都没有开口询问。
既然司马徽不愿说,那他们也不会强求。虽然他们几人的交情不错,但是也没有到那种可以分享一切的地步,只能说三人是君子之交淡如水。
黄承彦和庞德公离开之后,司马徽一人独坐在凉亭之内,突然伸手一指,而后一面水镜在前面前形成,镜面之中,正是崔钧引领袁耀李业二人原路返回。
司马徽的目光先是在李业身上盘旋,心中喃喃自语道:“稷下学宫的人,莫非越老头也坐不住了,想要在这天下大势之中插上一脚?”
最后,司马徽的目光还是落在了袁耀身上,一直到崔钧将袁耀李业送出鹿门山书院的范围,司马徽方才轻轻挥手,使得面前的水镜完全消散,重新归于天地之间。
此人究竟是谁,应该不是袁耀,可是如果不是袁耀,是夺舍重生,那为什么此人的灵魂会与袁耀的身躯如此契合。而且这袁耀原本应该是黯淡无名才是,还有袁术,这些年袁术实力膨胀得有些不正常,之前所观星象,袁术应该不足为惧,可是如今所见,袁术足以称得上是天下第一大诸侯了。
仲达,我司马家的未来就看你了,我在你身上看到了龙气缠绕,虽然如今还很微弱,但是也有一线希望。
带着满心的疑惑,司马徽也走出了凉亭,也不见他怎样快走,但是一步却是能够移行数丈距离,几个呼吸之后,人影便是消散了,原地只留下一座凉亭,矗立在天地之间,不受风雨之灾。
黄承彦回到自己的住处,看着自己的女儿黄月英正在摆弄一些木头,一脸专心致志的模样,再想想现在离开鹿门山出去游学的,被自己钦定成女婿的诸葛亮,黄承彦脸上也露出了笑容。
虽然诸葛亮和黄月英现在年纪都不大,不太适合成婚,但是可以先订婚。黄承彦在诸葛亮身上看到了光明的未来。如今已经是乱世,诸葛亮和黄月英结合在一起,应当足以一生无忧了。
一处茅屋之中,庞德公端坐其中,突然信手一招,一张纸出现在他面前,而后庞德公以灵魂之力御物,笔墨齐下,不多时,一封信便是写好了。
“来人,给我快马将这封信送到士元手中。”
吩咐人将刚刚写好的信送出之后,庞德公又回到了自己的住处,想起了今日所见的袁耀,眸光森然,让人不知道他在想些什么。
鹿门山山道上,袁耀一行人骑乘妖马,沿着他们来时的路径返回,而李业看着袁耀,心中也很好奇袁耀在凉亭之中到底与黄承彦、庞德公、司马徽三人谈论了什么,为什么出来之后会是这样的一副表情。
袁耀此时目光正好与李业在半空对视,问道:“世安,怎么,是不是好奇我与那三位到底谈了些什么?”
“正是。”李业也不推脱,直说出来。
跟在袁耀身边也有一段日子了,李业知道袁耀此人最不喜欢那些卖关子的行为,也不喜欢所谓的婉转,与他交流直来直去便可。
袁耀此时一笑,道:“倒也没说什么,只是我想要让这三人出山助我父亲治理地方,却被他们给拒绝了。后来我又说要在鹿门山书院之中征召一批士子,结果他们又推脱说是这些书院学生学问不够。”
说到这里,袁耀突然转头看向李业,问道:“世安,你觉得如果我和我父亲说我要在鹿门山书院学习一段时间,他会答应吗?”
“啊!”李业虽然不知道袁耀为什么会生起这样的一个念头,但是还是说道:“公子,若公子真心向学,那主公应该会答应的。”
李业的话还有一重意思,那就是希望袁耀想要留在鹿门山书院是真的想要研习学问,而不是有其他的坏心思。
袁耀当然听出了李业话语中的第二重意思,但是他毫不在意。这好不容易来到了鹿门山一趟,确定了卧龙凤雏还有那诸葛三友都在鹿门山书院,袁耀岂能轻易离去。这这么大的一座宝山摆在袁耀面前,若是袁耀无动于衷那其不辜负了上天的一番美意??
如今的天下,颍川书院和鹿门山书院是两大书院,不知多少的人杰是从这两座书院中走出的。袁术在颍川书院得到了荀衍、荀悦、陈忠等人,助袁术打下了如今的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