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论举宠为督。”里面的向宠好像也是出身荆州,就是不知道和这个向朗有没有关系。
汉末三国时期有名有姓的人物太多了,多到袁耀哪怕曾经因为爱好专门了解过这个时期,但是也无法把所有人的名字都给记住。而且这个时代有太多的人物被掩埋在历史的尘埃之中,少为人所知。
“巨达不必客气,坐!”
袁术率先坐下,而向朗在得到袁术的应允之后也是坐下,至于袁耀,则是侍坐一旁。这个时代的坐并非是后世的坐在椅子上或者盘腿而坐,而是跪坐,非常的难受,袁耀虽然有些拒绝,但是在大势之下他现在也无力改变这些,只得是遵从。而袁耀也是早就把椅子给弄出来了,在一个人的时候,袁耀都是舒舒服服的坐在椅子上,而非跪坐。但是现在不同,在这样正式的场合,袁耀的行为不能失了礼数。
向朗看着自己对面的袁术,目光微微闪烁。向朗师从“水镜先生”司马徽,与荆州英杰庞统、韩嵩等人交好,这次在袁术兵临襄阳的时候,也是向朗劝说自己的兄长抛弃刘表,选择了袁术。
对于向朗而言,刘表虽然不错,但是刘表手下已经有了蔡瑁、蒯越、蒯良等人,刘表最为倚重的也是这四大家族的人,对于他们向家而言,刘表虽然不至于无视,但是也重视不到哪里去,就算向朗自认为自己的能力不比蔡瑁、蒯越等人差,但是如果向朗投入刘表麾下,也难有出头之日。
袁术兵临襄阳的时候,向朗就知道自己的机会到了,相对于已经有了荆州四大世家支持的刘表而言,袁术在荆州是少有根基,就算有一些汝南袁氏的门生,但是和向家这种荆州本土世家相比,还是有很大的差距的。如果这个时候向家投入袁术麾下,就算得不到袁术的完全信任,但是总比在刘表麾下受到荆州四大家族的压制要好。
袁术如果想要稳固住襄阳,那就缺少不了荆州本土世家的支持,而向朗也想用向家对袁术的支持来博取更大的发展,因此,在袁术兵临襄阳之际,向朗就是说服向家的家主,也就是向朗的兄长,与袁术暗通款曲,虽然在袁术攻城的时候向家因为刘表的警告没能帮上什么忙,但是在袁术攻入襄阳城之后,向家是第一个在明面上投诚袁术的家族。
袁术也是出身世家,对于向朗的想法也是有着自己的猜测,虽然没有全中,但是也八九不离十了,而今日接见向朗就是要把这件事给确定下来。
向朗有心,袁术有意,两人可以说是一拍即合,这次见面是相当的融洽,而最后,向朗为了能够取袁术,表明自己愿意在袁术麾下出仕,而袁术也需要一个例子来向荆州各大世家表明自己对他们的态度,对于向朗的请求自是应允。于是,在向朗离开的时候,他便是摇身一变变成了袁术麾下的一名从事。
向朗离开的时候,袁耀目光之中有些疑惑,说实话今日袁术和向朗之间的谈话他是有些看不懂的,整个过程给袁耀的感觉就好像是袁术和向朗事先排练过一样,根本没有什么争论或者谈判的环节,顺畅的让袁耀是有些不真实的感觉。
袁术扫了一眼袁耀,便知道袁耀在想些什么,在向朗离开之后,袁术将袁耀叫到自己身前,问道:“耀儿,可是有些不理解?”
袁耀点头,道:“父亲,这向家在荆州虽然比不上蔡、蒯、庞、黄这四大家族,但是也算是仅次于这四大家族的世家了,刘表对他们也算不错,可是他们居然如此轻易的投靠了父亲,其中会不会有诈?”
袁术轻笑一声,道:“耀儿,你多想了。”
袁耀脸上疑惑不减,问道:“请父亲教诲。”
袁术道:“刘表对向家虽然不错,但是他最信任的仍旧是蔡、蒯、庞、黄四家,向家刘表虽然也用,但是总归不如蔡、蒯、庞、黄四家受重用,从这向朗来看,他也是一个有野心的人,不甘心让向家一直处于蔡、蒯、庞、黄四家之下,但是刘表这里他又找不到出路,因此便是选择了我们。”
袁耀有些懂了,而后道:“父亲,那这个向朗能不能用?”
袁术道:“为何不能,从他见到为父的那一刻起,他就注定只能站在为父这边,和刘表之间已经出现了一条裂隙,就算向朗和向家再次回到刘表身边,过的也绝对不如之前,所以他向朗或者说向家只能是站在我们这边,我们拿下了荆州,自然少不了他们向家的好处,但是如果我们败退出荆州,他们也只能随我们一同退出。对于他们而言,这就是一场赌博,赌赢了,那便是功成名就,但是如果赌输了,就会一败涂地。”
………………………………
第248章 威慑孙坚
“父亲,他们这样值得吗?”
袁术道:“这个向朗是一个有抱负的人,但是在刘表麾下他的抱负注定是实现不了的,因此,他选择了为父,因为现在的荆州,只有我这里才有着让他返回才能的空间,而这个空间是刘表所无法提供的。而且更重要的是,在我手下他们向家能够得到很多在刘表手下无法得到的东西。”
袁耀脸上露出若有所思的神情,而袁术看到袁耀如此,也是笑道:“耀儿,你自己想一下,想清楚了再告诉我。”
说完袁术便是准备起身离去,而在袁术即将走出这间屋子的时候,袁耀脑海之中突然灵光一闪而过,对袁术道:“父亲,我明白了,是利。”
“哦?”听到袁耀似乎已有所悟,袁术饶有兴趣的转过头来,对袁耀道:“说来听听。”
袁耀此时起身走到袁术身边,步伐稳健,虽然他跪坐的时间不短,但是如今袁耀的修为也不低,这点时间的跪坐还无法让他的步伐不稳。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袁耀轻声道:“这是司马迁在《史记》卷一百二十九货殖列传中所说,意思说天下人为了利益而蜂拥而至,有为了利益而各奔东西。今日向家的选择就是因为这一个‘利’字。他们在刘表手下得不到的利益在父亲手下却能得到,这就是他们背叛刘表选择了父亲的缘故。”
袁术微微颔首,显然对袁耀的回答很是满意,说道:“没错,耀儿,你要记住,只要你能给一个人的利益超过其他人所能给的,那他就不会背叛你。”
“孩儿受教了!”袁耀恭谨行礼。
袁术离开之后,袁耀看着袁术的背影,却是一叹,道:“父亲,可是人心难测,岂是一个‘利’字所能道清的,有些东西比实际的利益更让人追求。”
袁术自然不知道袁耀心底真正的主意是什么,但是袁耀现在展露出来的智慧和能力还有成长性让袁术很满意,在袁术眼中,袁耀现在正在按照他的想法去发展,这是一个很好的现象。袁术不知道的是袁耀早就长好了,观念什么的很难有较大的变化。
而向朗在被袁术征辟为从事之后,襄阳城内的荆州世家确实是安分了不少,不少家族在向家之后都是来向袁术表达了自己的心意,而袁术对于这些世家也是一家都没有拒绝,虽然这样会有一些隐患,这些人会背叛刘表,难保有一日他们也会背叛袁术。不过袁术有足够的自信保证自己可以压住这些世家,至少他袁术在一日,这些世家就一日不敢背叛。
袁术和刘表不同,刘表虽然是汉室宗亲,但是在这个时期,汉室的威慑力比之以前大大不如,所以这些荆州中小世家背叛刘表转投袁术是没有多大的压力。可是袁术不同,袁术身后是天下第一世家汝南袁氏,门生遍布天下,这些世家如果想要背叛袁术的话那就需要在心中掂量一下后果。刘表的报复和袁术或者说是汝南袁氏的报复那完全不是一个量级。
襄阳城内的一众中小世家想要在袁术的刀锋之下存活下去,而袁术也是需要这些中小世家为他稳住襄阳城,所以双方进行了一番利益交换,袁术不对这些中小世家下手,但是这些中小世家也要为袁术所用。
襄阳城被稳住之后,袁术便是召集了麾下一众智囊来商议接下来的动作,襄阳城已经被袁术所夺,而随着占领了襄阳城,也让袁绍生出一些别样的想法。江夏被孙坚所攻打,襄阳被自己所夺,刘表现在处境极为不妙,这么看都是一个痛打落水狗的好时机。
但是,当袁术将自己的想法说出来的时候,麾下一众智囊却没有表示赞同,让袁术颇为不解。
看着面前的阎象、荀衍、陈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