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四郡,或者出兵南阳、南阳,主动权是掌握在我们的手里。”
听到张纮的话,程普、祖茂等一众将领都是露出了兴奋之色,而魏腾、虞翻等大部分世家子弟都是面色不怎么好看。
孙坚在麾下一众文武的面色变化收于眼中,而后冷笑一声。当初为了尽快的扫平江东,孙坚选择了慑服这些江东世家,并且做出了一定的安抚,但是这个举措却是让现在的孙坚行事受到这些江东世家的制约。
虽然在明面上这些江东世家不敢搞什么,但是暗地里却是小动作不断,让孙坚很是烦恼,若非现在孙坚还需要这些江东世家替自己治理江东之地,孙坚早就举起屠刀下手了。
孙坚行事虽然刚柔并济,但是骨子里面还是一个武将,不喜欢勾心斗角,也不喜欢拐弯抹角的说话,只不过现在孙坚的身份不同了,他不再是一员纯粹的武将,而是江东之主,不能再以武将的风格行事了。
孙坚道:“好,传我命令,举兵三万,这次我要拿下江夏。”
“诺!”
孙坚命令一下,武将一方全部起身,拱手行礼,同时脸上有些兴奋之色。没有任何一员武将会畏惧战争,甚至大部分的将领都是渴望战争,因为只有在战场之上他们才能证明他们的价值。
而文臣方面,虽然魏腾、虞翻等人都是反对孙坚动兵的,但是孙坚都已经做出了决定,他们也无法继续进行阻碍。
当众人散去的时候,魏腾却是落后几步,和张纮并排而走,同时小声的问道:“张子纲,你这是什么意思?”
张纮面露不解之色,看向魏腾,道:“魏周林,你这话我就不理解了,什么叫我是什么意思?主公问我事情,我回答了而已。”
魏腾面露不悦之色,道:“张纮,你明知道主公刚刚拿下江东之地,此刻应该是休养生息,积蓄实力的时候,为何还要建议主公出兵江夏,你可知道一旦出兵江夏主公征伐的脚步就不会停止,到时候连年战乱,不知有多少将士惨死他乡。”
张纮面带冷冽之色的看向了魏腾,道:“这些我都知道,我更知道的时候一旦主公能够拿下江夏,那么就可以坐山观虎斗,等到袁术和刘表二人分出胜负之时,主公便可一举出兵,拿下荆州。到时候集合荆州与扬州两州之地,便可虎视天下,最后再不济也能够隔江而立。魏腾,我看你是在江东呆久了,眼界都没了。”
魏腾面露羞恼之色,道:“但是如果拿不下江夏呢?”
张纮扫了魏腾一眼,继续道:“这一次是最好的机会,我不知道能不能拿下,但是我知道如果这次不动手以后再难有这样的好机会了。魏腾,我奉劝你一句,不要把目光一直放在你魏家的那一亩三分地之上,天下很大,不仅仅是只有一个江东。”
说完这话的时候张纮便是扬长而去,只留下一个魏腾被气得面色紫红,差点接不上气来。
张纮快步上前,赶上张昭,与其一同行走。张昭此时目光在张纮和后面的魏腾什么挪转,而后道:“怎么,魏腾找你了。”
张纮和张昭都是徐州人,乃是好友,当初一起投入了孙坚门下,彼此之间关系极好。听到张昭的问话,张纮说道:“一个鼠目寸光的家伙而已,一心只想着他魏家的利益,完全不顾主公的存在。”
张昭此时也是轻笑道:“江东世家也就都是这种货色,陆、顾、魏、虞四家之中,我看也就那个顾雍还行,有几分大局观,其他人都难以一用。”
张纮道:“只需这次主公能够拿下江夏,就无需再看江东世家的眼色了,到时候我们过得想必要比现在舒心不少。”
听了张昭的话,张纮却是没有发表任何的意见。
说实话,江东这个地方着实有些诡异,任何人只要在江东呆久了,那眼界就会受到限制,全部盯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在看。而且不仅仅是江东本地人,就是外地人来到江东没有几年看问题的角度也会受到影响。
现在的张昭和张纮来到江东还没有多久,所以受到的影响不大。但是历史上的张昭和张纮是来到江东好几年之后才入孙权麾下,那个时候的张昭和张纮的目光同样是聚集在江东之地上,完全没有夺取天下的野望。这也是后面曹操举兵夺取荆州之后张昭等人成为主和派的一个原因。不把眼光放到天下,面对当时声势如日中天的曹操,这些人如何生得起抵抗之心。
或许是因为江东地理环境比较特殊,有着长江天险在,让居于江东的人都是觉得安全上面没有问题,所以心神也就松懈了下来,失去了进取之心,也就难以与天下众多英杰争锋。
在三国时期,孙吴都是固守江东一隅之地,很少有率领大军打出江东的时候。
………………………………
第238章 小霸王和美周郎
孙坚乃是吴郡富春人,初平元年孙坚携带传国玉玺回到江东之后就是以吴郡为根基开始横扫江东诸郡,而之后孙坚自领扬州刺史之位后,也是以吴郡作为自己的统治中心。
此刻,在吴郡之中的一座府邸内,一名赤裸上身的青年手持长枪,横扫四方,长枪舞动之间,气浪横空,气势逼人。
这青年正是江东猛虎孙坚的长子,在江东之地素有小霸王之称的孙策孙伯符。
孙策自幼天赋出众,当初在十八路诸侯讨董的时候孙策就是踏入了蕴劲境,如今过去了数年,孙策的修为也是突飞猛进,达到了蕴劲境巅峰。当然,孙策能够有如今的修为,也与他在初平元年随孙坚回到江东之后孙策在江东一处地方有所奇遇,方才能够在几年之内就将修为提升到蕴劲境巅峰。
孙策演练完一套枪法之后,一旁的一名儒雅青年将一件衣衫丢到了孙策手中,道:“伯符,穿上吧。”
孙策哈哈大笑,接过一旁的侍女递来的丝巾,将身上的汗擦干净,而后披上了儒雅青年丢给他的衣衫,手中的长枪随手一丢,稳稳的插在兵器架之上。
“公瑾,你来了。”
这儒雅青年正是孙策好友,也是孙策的结义兄弟庐江人周瑜周公谨,年岁与孙策仿佛,修炼的天赋也是极高,如今修为也是达到了灵识境巅峰。
孙策看着周瑜,说道:“公瑾,父亲这次已经决定要攻打江夏,你可愿随我一同领兵出击,我为先锋,你来做我的军师。”
周瑜此时目光之中有着一丝野望闪现,道:“这倒是不错。”
孙策道:“公瑾,父亲已经允准我率兵三千作为先锋先行,我听说不久之前袁术之子袁耀率兵三千人在沛国大败广陵太守张超,声名鹊起,这次你觉得我们能不能以三千先锋部队夺下江夏?”
夺下江夏?
周瑜一惊,看向孙策的目光也是有了一些不同,他没有想到孙策居然会有这样的想法,以三千人夺取江夏,这怎么看都是不太可能的事情。袁耀能够以三千人大破张超的一万广陵军,那是因为那是在野战,可是攻城和野战不同,以少胜多的情况基本不可能发生,除非是在又内应的情况。
不过周瑜也明白孙策是怎么想的,当初十八路诸侯讨董的时候孙策和袁耀见过,而且比起年纪来说袁耀是比周瑜和孙策要小的,这孙策向来自视甚高,在听说了袁耀的战绩之后,自然是想要做得比袁耀更好。
周瑜目光闪烁,如果孙策真的要以三千人拿下江夏,虽然不是不可能,但是希望太过渺茫,不过周瑜也不会去阻止孙策,在周瑜看来,有着这样雄心壮志的孙策才是真正的孙策,作为孙策的谋士,周瑜给自己的定位就是帮助孙策去完成那些看似不可能的任务。
周瑜笑道“伯符,成与不成我们需要在战场之上才能知晓。”
孙策点头,道:“没错,公瑾,总有一天,我们的名字会响彻天下。”
周瑜也是点头:“会有那么一天的。”
······
在袁术和刘表在襄阳之地举起了总共十几万大军展开激烈厮杀的时候,盘踞江东之地的孙坚也是看准了这一时机,亲自率领三万大军出发,以长子孙策为先锋,率兵三千人先行,目标——武昌。
武昌是一座小城,但是地理位置极其重要,江东要想出兵攻打江夏,武昌是绕不开的一环。而且武昌距离江夏城并不远,一旦攻下了武昌,那就是可以威胁江夏。不过武昌城伴江而建,引江水作为护城河,城墙虽然不如江夏城高,但是也没有弱到哪里去。
孙策和周瑜二人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