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阎象黯然叹了口气,低声道:“主公自己从南门走了,临走前吩咐某等不必跟随!”
袁胤又惊又喜,随即也跪在地上朝着南面磕头,心里的怨恨早已被感激和惭愧取代。
阎象扶起袁胤,低声道:“黄猗也留了下来,将来若是有机会,吾等定要好生帮扶一把才是!”
袁胤点点头,心里暗下决定,将来黄猗需要帮助的时候,倾家荡产也要鼎力相助。
二人都不知道袁术已经安排人护送袁潞出城,否则必定会派人悄悄跟着,以便将来暗中相助。
阎象抬头看了看东面的天空,那里晨曦乍现,最多再有半个时辰天就亮了。他轻声道:“幽州大军想必很快就会到来,吾等分头去安抚百姓,以免发生不必要的混乱,季平(袁胤字)贤弟意下如何?”
“理当如此!”袁胤点点头,向刺史府内望了一眼,沉声道:“还需立即封存府库和刺史府,以防有人趁火打劫。”
阎象点头赞同,立即把官印交给一名亲信,让其立即去军营调兵守住府库和刺史府。
随后二人各自带着一批护卫,在城中各条街道巡视,同时大声安抚百姓,信誓旦旦的保证幽州军绝对不会胡乱杀人――此时袁术在八公山惨败的消息已经逐渐传扬开来,百姓们人心惶惶,若是不尽快安抚只怕会出大乱子。二人在淮南的名望很高,有了他们的安抚,百姓们逐渐恢复了平静,不过各家各户依旧门窗紧闭,无数双眼睛从缝隙里盯着外面,似乎幽州军下一刻就会杀到自己家门口。
阎象和袁胤四处巡视了一圈,期间发现了数十起趁火打劫的事情,都被他们血腥镇压。再次回到刺史府门前的时候,二人相视一笑,心情略微轻松了一些,总算没出什么大乱子。
此时东边的天空已经亮了起来,足以看到数十步开外。
阎象正准备和袁胤打声招呼,先回去洗漱一下,一匹快马从街边飞奔而来。
“报……启禀长史大人,城北出现了一支幽州骑兵。”
阎象精神一振,急忙道:“季平贤弟,咱们过去吧!”
袁胤点点头,看了看刺史府上方的匾额,轻轻叹了口气,今日过后,袁术在淮南的统治就会彻底终结了。
二人带着随从,飞马赶到城北,只见城外一里开外停着一支三四千人的幽州骑兵,打着一面‘单’字大旗。由于光线还不够明亮,只能看到大旗下一个黑甲将领策马而立,却看不清具体相貌。
阎象摸着胡须猜测道:“那人应该就是单经之子单猛,这次幽州大军南下,他多次担任先锋。”
袁胤对那将领是谁毫不关心,他低声道:“主公刚离开不久,吾等务必多拖延一些时间,以免他们派人去追杀主公。”
“季平贤弟言之有理!”阎象大为赞同,不过却有些担忧,“单猛肯定很快就会前来搭话,只是推诿解决不了问题!这样吧,某出城一趟,就说去见公孙续商讨开城投降的事情,单猛必定不会阻拦。”
“如此也好,某在此预祝景行兄顺利归来!来人,准备吊篮!”
片刻之后,阎象孤身一人坐着吊篮到了城外,缓步走向前方的幽州骑兵。
单猛看到有人出城,而且似乎是个官员,立即跳下马,快步走上前去。
淮南已经是公孙续的囊中之物,因此在单猛前来寿春之前,他特意叮嘱单猛不可莽撞行事,力争劝说袁术开城投降。
双方接近到五六步的时候,阎象停下脚步,拱手问道:“阁下可是单猛将军?”
“正是!”单猛惊讶地点点头,对方竟然一口叫出自己的名字,他到底是谁?
阎象沉声道:“某乃淮南刺史府长史阎象,特来求见公孙大将军,商讨开城投降一事。”
单猛大喜,抱拳道:“原来是阎长史,久仰大名了!我家主公还在八公山,某这就派人送阎长史过去相见!”
“有劳将军了!”
单猛唤来几名亲兵,护送着阎象向八公山而去。
原本单猛还想着去稍后就去叫阵,现在阎象既然去见大将军商讨开城投降的事情,他也就懒得多生事端,索性扑了块毯子在地上,盘膝而坐闭目养神。
&;
………………………………
第七百九十二章 公孙续面见阎象
孙策出了公孙续的大帐,刚走了七八步,看到阎象正从侧前方快步而来,顿时有些尴尬,转身就准备先躲到一边。
阎象已经看到了孙策,急忙喊了一声:“伯符,留步!”
孙策只好停住脚步,装作刚看到阎象,‘惊喜’地叫道:“阎先生,您怎么来了?”
阎象心头冷笑一声,走过来拱手道:“某是来向大将军请降的。伯符意欲何往?”
孙策一怔,抱拳还礼道:“某奉大将军之命,准备带着大军即刻返回江东,以便迎接赵子龙将军的船队登岸。”
阎象又惊又怒,直到此时他都不知道江东水师战败的事情,还以为孙策早就和公孙续勾结好了,所谓的‘水师北上奔袭’完全就是个骗局。
孙策看到阎象的脸色就知道对方在想什么,只是此时并不适合解释这件事,更何况也没什么解释的必要,他指了指大帐,低声道:“大将军就在里面,某先告辞了!”
阎象淡然点点头,等到孙策远去后,重重哼了一声,缓步走向公孙续的大帐。
公孙乙正带着人在大帐外值守,见到阎象过来,上前问道:“来者何人?”
“这位将军请了!”阎象拱手行了一礼,沉声道:“某乃淮南刺史府长史阎象,特来求见大将军!”
公孙乙大喜,立即猜到对方是来商谈投降一事的,当下抱拳道:“还请阎长史稍后,在下这就禀报!”
“有劳!”
公孙乙几个大步走到大帐门外,向里面禀报了一声。
须臾,穿着一身银灰色锦袍的公孙续走了出来,略微打量了一下阎象,抱拳笑道:“某对阎长史十分敬仰,只可惜一直没有机会见面,今日一见果然风度非凡啊!”
阎象有些惊讶,传闻中公孙续嗜杀成性,性格残暴,没想到对方竟然是个相貌很普通的年轻人,而且举止也十分有礼,完全和传言不符。他急忙拱手道:“惭愧!某亦久闻大将军的大名,今日仓促前来拜见,还望大将军勿要见怪。”
“哪里哪里!阎长史能来,某就很高兴了!请入内说话!”
“多谢大将军!”
阎象跟着公孙续进了大帐,目光随意扫了一圈,发现里面的布置十分简朴,和之前的想象截然相反,心里不禁赞叹一声,公孙续年纪轻轻就身居高位,却能保持如此简朴作风,其成功果然不是依靠运气。传闻还说这位大将军喜好女色,不知是真是假……
公孙续走到主位,笑着压压手:“阎长史,请入座!”
“多谢大将军!”阎象道谢后并未落座,等到公孙续坐下后,挨着在下首坐下。
公孙续从案几上的茶盘中取了一个茶盏,倒了杯茶递了过来,笑道:“此乃洞庭名茶碧螺春,阎长史尝尝看。”
阎象双手接过茶盏,笑道:“多谢大将军!据闻大将军创造了‘清茶冲泡法’,某早就想尝尝,今日终于得偿所愿,真是可喜可贺啊!”
公孙续呵呵一笑,端起茶盏饮了一口。
阎象跟着喝了一口,慢慢品味了一下,再次称赞了几句。
一盏茶饮完,公孙续沉声问道:“不知阎长史此来所为何事?”
阎象放下茶盏,拱手道:“某这次前来,是想和大将军商议一下投诚的事情。”
公孙续即使心里早有预料,听了这话依旧十分喜悦,微笑道:“阎长史可是奉了袁公路的命令前来?”
“非也!”阎象摇了摇头,神色黯然道:“我家主公……现在并不在寿春!”
“哦?”公孙续略微有些惊讶,袁术不在寿春,阎象却来商议投降的事情,莫非淮南军内讧了?
阎象低声道:“我家主公已有必死之心,只带着家眷去了庐江,临行前把淮南的一切事务委托给某和袁季平,为了让淮南百姓免遭战祸荼毒,某和袁季平商议之后决定来和大将军商讨投诚的事情。”
公孙续皱了皱眉,他忽然想起一事,‘以前’看的书里面说的很清楚,袁术曾经擅自称帝,结果导致众叛亲离,最终吐血而亡。阎象刚才说袁术只带着家眷去了庐江,莫非想去庐江过一下皇帝瘾?仔细想想这个可能性确实很大,否则袁术完全没必要玩这么一出,只要开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