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氏把袁绍的神色看在眼底,心里暗自得意,悄悄对他使了个眼色。袁绍心头一热,马上把茶杯放在托盘上,正要找个借口赶走袁尚,忽然看到郭图行色匆匆走了进来。袁绍知道郭图没有要事绝对不会在这个时候前来打扰,心头的绮念顿时烟消云散,他向刘氏歉然笑了笑,招手让郭图过来说话。
郭图走到近前尚未说话,袁绍就急忙问道:“可是公孙瓒大军南下了?”
“主公料事如神!”郭图点头道:“张郃派人来报,说幽州大军即将围困高邑县城,请主公速速发兵救援。”
“即将?”袁绍皱眉问道:“张郃派人送信的时候,高邑城下围了多少幽州军?”
郭图见袁绍神色不好,躬身答道:“主公,张郃的信使刚到,属下得到消息就赶紧前来禀报,具体的事情尚未来得及询问,请主公恕罪。”
“公则并未做错什么,何罪之有?公则,你让人去通知公与(沮授字)、子远(许攸字)、正南(审配字)、元图(逢纪字)、仲治(辛评字)以及颜良文丑七个人前来大厅议事!另外把张郃的信使也带到大厅,吾稍后就到。”
“喏!谨遵主公之令。”郭图见袁绍第一个提起的就是沮授,眼中掠过一丝不快,拱手一礼快步走出了花园。
“夫人请回去歇着吧,显甫,随为父去听取军情。”郭图离去后,袁绍向刘氏交代了一句,带着袁尚向外走去。
刘氏微笑着恭送袁绍父子离去,随即转过身就沉下脸小声骂道:“该死的公孙匹夫,为何偏偏选在这个时候来!本夫人还想着今日就劝说夫君立显甫为世子,却被那匹夫搅和了,真是罪该万死!”
周围的丫鬟和仆役噤若寒蝉,纷纷低下头沉默不语。
刘氏又骂了几句,心头的怒气消散了不少,这才缓步走回了房间。
袁绍带着袁尚来到大厅的时候,送信的张大已经在门外恭候了,见到袁绍就跪地叩头。袁绍见郭图前去通知的众人尚未到来,懒得等下再问一遍,于是让张大跟着进入客厅等着。
大约过了一柱香的时间,沮授率先到来,他本来是韩馥的骑都尉,袁绍占据冀州之后被任命为监军,官职是奋威将军,不过平时并不掌管兵马。结交曹操,攻打张燕和公孙续的策略就是此人一手推动的,此时的沮授很得袁绍的器重,可谓是袁绍麾下谋士中的第一人。也正因为如此,郭图和许攸对沮授十分不满,明里暗里都要在袁绍面前中伤几句,不过袁绍如今尚未成为河北霸主,并不是太过刚愎自用,因此对沮授依旧十分信任。
“见过主公,见过显甫公子。”沮授风度翩翩,礼仪更是一丝不苟。
袁绍压压手道:“公与请坐,稍后人到齐了再询问张隽乂的信使。”
沮授点点头,走到袁绍左侧第一个座位坐下。
不久之后,郭图和许攸联袂而来,审配、逢纪、辛评三人紧随其后,最后到达的是颜良和文丑。由于袁绍喜欢以貌取人,另外几名谋士都是风度翩翩,相貌儒雅,颜良和文丑都是九尺大汉,二人都是国字脸,三寸短须,同样是仪表堂堂。
众人向袁绍父子行礼之后,各自找到座位坐下。沮授是袁绍左侧下手第一人,其次就是郭图、许攸和审配,最后面才是逢纪和辛评,仅仅从座位就可以看出来袁绍对麾下谋士们的器重和信任。颜良则坐在右手首位,取代了麴义的位置,文丑紧随其后,至于高览和淳于琼则根本没有资格列席。
袁绍令一直垂手站在门边上的张大上前来,问道:“汝且说说,高邑城此时是什么情况?”
“启禀主公,今日巳时末,公孙续率领三四千白马营骑兵到了高邑城下,田先生和张将军猜测幽州后继大军会即刻赶到,于是让小人一行速速出城来给主公送信。不料刚出城不久,就被公孙续的人追了上来,他们装备精良……”
“且住!”袁绍打断了张大的叙说,皱眉问道:“也就是说,汝离开高邑城的时候,城外只有公孙续率领的三四千敌军?”
“正是。”张大不知道袁绍为何打断自己的话,还以为不经意间说了什么错话,心怀忐忑地躬身作答。、
袁绍脸色一沉,喝问道:“张隽乂带了一万精兵,再加上高邑原有的数千兵马,人数数倍于公孙续小儿,为何不敢出城一战?”
“这个……因为田先生说幽州大军有七八成可能会在今日赶到高邑,而且公孙续率领的都是骑兵,张将军麾下骑兵人数太少,因此并未出城迎战。张将军说他在信中做出了解释,主公可要先看看信件?”
“呈上来吧。”
张大从怀中取出一封信件,走过来躬身放在袁绍面前的案几上,倒退着走了回去垂手站立。
袁绍并未马上打开信件,目光从左至右扫了一圈,问道:“诸君怎么看这件事?”
“主公!”沮授率先拱手道:“依属下之见,田元皓猜测的没错,既然公孙续带着白马营出现在了高邑,公孙瓒的后继大军此时恐怕已经包围了高邑!还请主公速速发兵救援,否则一旦高邑有失,公孙瓒就能后顾无忧冲到清河郡,吾等就会失去先手啊!”
“属下附议!”逢纪第一个出言赞同。
“属下也附议!”审配和逢纪交情莫逆,马上也跟着赞同。
郭图、许攸和辛评互相对视一眼,低着头默然不语。
颜良和文丑手扶案几身子前倾看着袁绍,眼中神色跃跃欲试,恨不得袁绍赶紧一声令下,他们好即刻率领大军杀到高邑城下。
袁绍拈须沉吟,并未马上表态。
“主公!”沮授催促道:“军情紧急啊!此前属下就建议给张郃将军三万兵马,奈何主公执意只给一万精兵,若是张郃手中有三万兵马的话,最少也能守住十天,主公就有足够的时间调兵遣将,如今张郃兵力太少,若是幽州大军倾巢而至,恐怕高邑城危在旦夕啊!”
袁绍闻听不悦,他并不是很信任张郃和田丰,又如何肯给他们二人三万大军?只是沮授所说也是实情,他虽然心头恼怒却不好发作。
“主公!属下不赞同公与兄所言!”这时一人站起身来,大声驳斥着沮授。
………………………………
第一百一十八章 袁绍聚众论军情(续)
站起来的正是郭图,他向袁绍拱了拱手,朗声道:“主公,公孙瓒和张燕的联军南下已成定局,粗略估计不下十五万人,高邑城孤悬在前,只怕是守不住的!而且高邑周边大都是平原,十分有利于幽州军的骑兵冲杀,而主公麾下骑兵并不多,在高邑展开大战对吾等极为不利!故而属下斗胆建议,不妨主动放弃高邑,也不要派遣援军过去了,让张隽乂和田元皓抵抗几日后就突围撤退吧。”
沮授闻听皱皱眉,审配、逢纪二人也脸色不愉,只等袁绍说话之后就开口反驳郭图。
辛评、许攸面色如常,不过早已做好准备全力支持郭图。
如今袁绍麾下的谋士分成了两派,沮授、审配和逢纪为人刚直不阿,自身也十分廉洁奉公,此前又有不浅的交情,自然而然成了一派;郭图、辛评和许攸都是贪财好色之人,未免会有不法之事,时常被沮授三人当众指责,为了对抗强势的沮授也就走到了一起。如此就形成了一个‘你赞同我必反对’的局面,而袁绍为了平衡之道,对此不但不阻止反而乐观其变。
“高邑的地形确实不利于吾等!”袁绍沉吟着赞同一句,问道:“公则,此时幽州大军尚未攻打高邑,为何不直接令张郃和田丰撤退?”
“主公……”郭图犹豫了下,看了看沮授三人,摆出一副有难言之隐的模样。
“公则!”袁绍皱眉喝道:“有话就说,何必遮遮掩掩!”
“喏!”郭图躬身道:“启禀主公,原因有二。其一,若是一遇到危险主公就出兵援救,以后谁还拼命对敌?其二……”说到这里停了下来,又看了看沮授,拱手道:“公与兄,吾接下来的话可能有所得罪,还望公与兄看在吾一心为主的份上不要计较。”
沮授淡淡道:“公则兄请直言便是,吾素来公私分明,岂会因为讨论军情而计较他人的话语?”
“公与兄光明磊落,吾敬佩的很啊。”郭图假模假样夸赞了一句,看着袁绍肃然道:“主公,属下就大胆直言了!张隽乂和田元皓都是韩馥旧部,自从归顺主公之后尚未立下过什么功劳,却被主公十分器重,难免会引来一些军中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