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君临天下-第95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陛下,臣有不同的看法,洛阳皇城已经是破败不堪,况且董卓之乱起于洛阳,臣以为还是定都长安为好。”

    “李大人此言差矣,若是以董卓之言为依据,那董卓老贼还曾在长安称帝,此事又何解,此事岂不是也为不降?”

    立即又有人开始反驳了起来,从而支持荀攸的提议。

    “既然诸位都觉得长安和洛阳不详,那么干脆就定都晋阳,诸位大人以为如何?”这时候糜竺也是上前一步开口说道。

    “陛下,不可,当初陛下前往晋阳,乃是无奈之举,此处不宜长久定都。”

    “都城乃是关乎一朝之国运,一国之象征,还请陛下三思。”荀彧此时看着刘辩再次开口说道。

    于是乎刘辩也就明白了其他人的看法了,定都修建皇宫,他们是统一意见的。

    但是定都在哪里,他们却是意见不统一。

    刘辩自己倒是对于长安和洛阳没有什么排斥,晋阳的话刘辩也清楚不适合。

    选择晋阳那么还不如选择长安,毕竟长安作为都城也不是一天两地事情了。

    长安还有函谷关等关口守卫,也有作为都城的历史优势。

    洛阳同样也是可以震慑天下,他的地理位子更是四通八达。

    不过即便是如此,刘辩却同样也是不满意。

    或许是受到后世的影响,刘辩对于都城有另外一个选择。

    那就是北京。

    哦,不,在现在这个时候还不是北京。

    应该是说是幽州广阳郡,蓟县,也有说是范阳县附近的。

    不过刘辩更加倾向于蓟县。

    长安和洛阳等地作为都城固然好,可是历史证明,中心其实一直都是往北方移动的。

    既然如此自己当然是何不直接就定都于蓟县呢?

    而且历史上无论是长安,洛阳,建业,等地,它们被攻破的次数太多了。

    而且由南自北的造反成功的概率会稍微小一些,不过这一切也不能一概而论就是了。

    “既然你们还没有结果,那就有了结果在议论吧。”

    刘辩心有它论,所以见他们没有个结果便是直接让他们讨论清楚了在说。

    退朝后,刘辩并没有见其他人而是见了郭嘉。

    他想要将自己的想法,告诉郭嘉,因为他想问问郭嘉的看法。

    毕竟现在的蓟县也不完全算是后世的北京,毕竟那都是经过不断的发展,然后造就了它的优势和便利。

    所以自己选择定都蓟县的话,那么自己就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去造就。

    这一点肯定是会比长安和洛阳困难多了。

    书房里,刘辩自己也有些不确定,自己到底要不要坚持,毕竟自己即便是穿越者,只怕是也不可能长生不死。

    所以按照历史规律,无论定都哪里,自己都不需要担心天下大乱了。

    因为现在已经是大乱了,大乱后便是大治。

    一刻钟后郭嘉到了,刘辩将自己的想法告诉了郭嘉。

    “此处是后世崛起的都城吗?”

    郭嘉看着刘辩淡淡的开口询问道。


………………………………

第1020章  劝降和刘辩的觉悟

    后世?”刘辩笑了笑,看来郭嘉果然是猜测出来了。

    也对,这种聪明人,自己几乎可以说是每天都和郭嘉在一起。

    说句一点都不夸张的话,在征战的这十多年,自己和郭嘉在一起的时间,比和唐姬她们在一起的时间都长。

    所以说郭嘉能够猜测出一些东西,他不奇怪。

    “算是吧。”刘辩苦笑一声,然后点头没有多说其他的。

    “虽然奉孝不知道陛下还知道一些什么,不过奉孝清楚,陛下和我们不同。”

    “但是奉孝这里有一番话,还请陛下斟酌。”

    郭嘉看着刘辩,见他没有完全否认,依旧是对自己坦诚,所以郭嘉同样也是很认真的开口说道。

    刘辩看出了郭嘉的认真所以当即也是开口,“你与朕之间还有什么不能说的么,你尽管说来便是了,朕听着。”

    “陛下为何会有那些知识,奉孝并不清楚,只是奉孝以为,这如今的天下终究还是有所不同。”

    “陛下的知识并不能一蹴而就,完全适用于现在的情况,所以奉孝以为,陛下可以徐徐图之,不必一蹴而就。”

    刘辩看着郭嘉,他听了郭嘉这话以后,他自然也是明白了。

    郭嘉的意思其实也就是一种变相的否认了,他觉得现在的蓟县并不适合用来做都城。

    想想也是,后世北京开始做都城的时候,那也是从明朝开始的,在这期间经历了许多的朝代。

    这经济水平自然不是现在可以比的,这一点自己不得不承认。

    不说别的,如今还没有隋炀帝开凿的大运河,这可是罪在当代,功在千秋的工程。

    甚至有人觉得它就是隋朝灭亡的一个导火索。

    这可就是倾国之力,建造的了,自己现在玩的起么?

    显然自己也玩不起,这个时候天下大定,自己也这么玩,只怕结局也好不到哪里去。

    所以啊,步子不能太大,步子太大了了,容易扯着蛋。

    “朕明白了,朕已经有答案了,都城之事就让他们去讨论吧,朕不以自己的眼光去独断了。”

    刘辩看着郭嘉然后便是笑着开口说道。

    有时候最适合的,那才是最为有用的。

    不过自己虽然没办法一下子定都到北京去,可是自己可以用其他的方法促进发展。

    都城,或许在哪里都是一样的。

    时间就这样一天天的过去了,晋阳刘辩那里讨论的最为激烈的依旧是都城的问题。

    最后刘辩选择了定都长安,定都长安有着悠久的历史。

    同样的从晋阳日后迁都长安的时候,也不需要大费周章。

    而且有了董卓之前称帝的时候对于长安的大兴土木,那么后面建设皇宫的时候可以剩下不少的事情。

    荀彧本就是之前负责镇守长安,况且他忠心于大汉所以这修建皇宫的事情就交给荀彧去办了。

    兖州此时的兖州濮阳,曹操也迎来了刘辩派去的传旨劝降的人。

    这一次前去的人是糜竺,本来刘辩是不打算让他去的,不过他主动提出来了。

    刘辩最后也就没有驳斥他的请求让他前往兖州濮阳了。

    “见过曹公。”糜竺见了曹操后开口行礼道。

    不管怎么说,现在那也是在人家曹操的地盘,还是要收敛一些的,不然的话。

    天下大定在即,自己却也是很有可能看不到那一天。

    “嗯。”曹操点了点头,然后也没有拐弯抹角,而是直接开口询问道,“你今日前来所为何事?”

    “既然曹公询问,那么糜竺也就只能是如实相告了。”

    糜竺看着曹操再次施了一礼,然后将书信递给了曹操。

    “此信乃是陛下,从益州得胜归来后写与曹公的。”

    “如今天下形势已经是十分明朗,曹公又何必逆大势而行呢?”

    “陛下不愿百姓再陷于战乱之中,故此想劝曹公归顺大汉。”糜竺看着曹操开口说道。

    糜竺这话一出顿时就在曹操麾下文武之中引起了热议,对于他们来说,他们是效忠曹操的。

    所以在这个时候听到糜竺竟然是来劝降的,自然就是大怒了。

    不少人直接便是看着糜竺开始骂了起来,许褚更是有想要动手的意思。

    不过这一切自然也都是被曹操给阻止了。

    “归顺?为何要归顺,如今陛下虽然占据大势,可是这天下之事瞬息万变,谁又能够清楚呢?”

    “昔日楚霸王项羽,不也是坐拥天下,最终却败于高祖皇帝手中?”

    曹操看着糜竺很是玩味的开口说到。

    “今时不同往日,陛下顺天应人,而楚霸王行分封诸侯,使天下不能定,人心思定,自然是不可同日而语。”

    糜竺看着曹操立即就开口回答道。

    既然是来曹操这里劝降,那么如果没有一点儿本事,那怎么可以呢。

    “陛下曾经说过,曹公乃是治世之能臣,乱世之枭雄,如今天下大定,曹公何不归于,能臣之道?”

    “如此一来的话,陛下必然是会不计前嫌重用曹公,以曹公之才,他日名留青史亦是不难。”

    糜竺看着曹操开口说道,当然了这其中有些话,那自然就是刘辩让糜竺说的了。

    特别是后面那一段话了,这个结论,那还真的是就说现在知道的人并不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