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随后刘辩与唐姬打了声招呼,便在拥蔟之下去了大殿之中,此时还有众人在等着他商议政事。
虽然说如今的自己还没有统一天下,可是并州,冀州,幽州,豫州,雍州,司隶,都完全在自己的掌控之中。
凉州马腾归附,虽然算不上完全掌控,但是名义上也算是掌控之中了。
算起来也已经是收复了不少诸侯割据之地。
这些地方的政事,如今自然也就要自己派人去处理。
更何况还有曹操与刘备几处的战事也同样是需要自己的关注的。
“臣等见过陛下。”
待刘辩来到大殿后,众人皆是拜伏行礼道。
“都起来吧。”刘辩看着众人虚扶抬手示意。
“前几日朕心神不佳,未能理事,有劳诸位了,不知今日有何要事需要商议裁决?”
刘辩看着台下的荀攸等人开口询问道。
众人自然也都清楚刘辩是因为戏志才的事情,这才耽误了些时日。
对此他们并不会觉得有什么不好,相反对于刘辩的重情义更是赶到钦佩。
“陛下,臣有事启奏。”荀攸第一个上前开口说道。
作为从洛阳开始就跟随刘辩的老臣,一直以来政务皆出自其手,然后由刘辩裁决。
“陛下英明神武,镇压各路诸侯,如今虽未一统,但也得几州之地,如今郡县官员缺乏,急需整顿官吏,安顿民生。”
刘辩听了这话后,随即也是点了点头,自己只顾着打天下,的确随着势力的扩大,管理上也要整顿了。
以往只是一州一郡之地,倒还好,可现在不同。
“那公达有什么好的建议?”刘辩看着荀攸询问道。
“如今不少郡,县,官员空缺,世家大族则代之,久之势力根深蒂固,恐怕难以除之。”
对于荀攸的顾虑刘辩自然也清楚,这些世家大族,一旦上位哪里还肯把到嘴的肥肉吐出来。
自己辛辛苦苦打天下,结果又让他们给搅和了,这样的事情刘辩又怎么可能会答应呢。
不过一时间想要选出这么多官吏,也的确不是什么简单的事情。
“既然官员缺乏,那朕便开设科举,向天下选举贤才。”
既然要选官,刘辩第一个想到的自然就是科举制度了。
至少在八股取士以前,科举制度绝对是利大于弊,哪怕是明清时期,科举制度从选官和维护社会稳定都是利大于弊。
其实说白了,高考在刘辩看来也同样是一种延续。
况且科举制度对于世家大族的一种人才垄断,可是有着绝对的冲击。
“开设科举?”荀攸等人听了刘辩这话后都愣住了。
这可是隋唐才开始然后逐渐完善的选官制度,他们自然是不知道了。
所以听了这话后,都是丈二的和尚,摸不着头脑。
“没错,简单的说就是以考试选出官员,然后派往各地为官。”刘辨看着众人笑着开口说道。
“如此一来,朕便可以广纳天下贤才。”
荀攸听了刘辩的话后,不由得皱起了眉头,他自然知道刘辩这方法的好处。
可是这世家大族会愿意么?
“陛下,陛下此举虽好,可是这世家大族恐怕不会轻易答应。”荀攸将自己的顾虑说了出来。
“公达,朕问你,这天下是世家大族多呢?还是寻常百姓,寒门之子多呢?”
刘辩笑了笑反问道,自己打击的就是这些世家大族,而且如今正好还是乱世,用实力说话的时候。
荀攸瞬间就明白了刘辩的意思,这世家大族掌控了大量的资源,可是人数上却是远远不及寻常百姓。
如果真的科举制度推广起来,寻常百姓肯定会站在刘辩一方。
“此事就这么定了,朕会亲自将科举制度的细节写出来,到时候你们在商议修改一番。”
刘辩看着荀攸等人拍板决定道,毕竟科举制度也要适应现在的时代才行。
“如今战事如何了?”选官的事情定了下来后,刘辩随即又看着众人询问道。
“刘备攻取兖州,初时拿下几城,但曹操回兖州后,刘备则在无寸功。”
刘辩听了后对于这个消息并没没有觉得有什么稀奇。
刘备和曹操比虽然是乘虚而入,不过实力却终究还是差上不少。
“那吕布呢?”刘辩继续开口询问道。
这吕布可是和刘备一同起兵的,两人发难应该会让曹操头疼不已吧。
“吕布进攻青州已经放缓了攻势,大有撤军之意。”郭嘉皱着眉头开口说道。
这一点他倒是没有想到,按理说没有人干涉,他们既然起兵了就应该更加强势才对。
“王师,此事你让大谁何的人多查探一番,看看能不能发现什么。”明白了郭嘉的疑惑后,刘辩看着王越吩咐道。
“遵旨。”王越听了刘辩这话以后应道。
听了王越的回答后,刘辩满意的点了点头,不过刘辩也清楚不管怎么查,就算知道了原因,恐怕到时候战事也已经有了结果了。
退朝后,刘辩则是来到了书房,按照后世的科举制度,开始书写了起来。
不过基本上是完全延续了隋唐时期的制度。
当刘辩将所有都写完后,次日便将荀攸,郭嘉等人召集了起来,商讨这科举之事。
荀攸看了之后也很是吃惊,这样的一套选官制度就这样从刘辩的手里出来了。
它的作用自然是不言而喻,影响深远的。
刘辨当然不知道荀攸在想什么,如果知道了估计也会不好意思吧,毕竟这可不是自己创的,只不过提前偷了过来。
“有什么问题不成?”见荀攸和郭嘉等人都没有说话,刘辩有些忐忑的询问道。
“陛下此科举制度,必将影响深远,此举大善,乃是我寒门子弟之福啊。”
郭嘉看着刘辩很是激动的开口说道。
听了郭嘉这话后,刘辩这才松了口气,能够适用就好。
“陛下,对于这科举制度奉孝有一个建议。”
“尽管说来。”刘辩当即开口道,本来就是和他们讨论的,自然是不会计较。
“陛下,虽是广纳天下之才,不过可加之一条,凡是要参加科举者,必须在陛下所统治州郡居住者。”
刘辩一听郭嘉这话瞬间也就明白了过来。
这是要釜底抽薪,增加自己州郡人口,毕竟无论是纳税,征兵都是需要人口的。
“可如此是否会让其他人反感?”
“陛下可注明此乃为官之需便可,如今天下未定,陛下的官员必然无法随意派遣。”
“不过世家大族上,陛下可稍放宽一些,徐徐图之。”
刘辩听了郭嘉的话后,也不由得佩服了起来,郭嘉想的果然比自己周到。
“好,如此,那便交给奉孝你去办吧,到时候将告示贴出去,让众人知晓。”
三日后,郭嘉的修改便得到了众人的认可,关于科举制度的文书和告示,也从晋阳发了出去。
随即便掀起了巨大的轰动,自然最高兴的便是那些平民子弟了。
“有意思,这少帝如此年幼,却有如此魄力,莫非当真是天不绝大汉?”
“老朽倒是想见上一见。”人群里,一老者看着告示点头说道。
………………………………
第346章 你不配
虽说古代通信不便,没有电话也没有互联网,不过开设科举,如此轰动的事情,却也是迅速的传开了。
徐州,兖州,荆州等地,虽然不是刘辩直接统治之地,不过消息却如同长了翅膀一样席卷了开来。
当然几家欢喜,几人愁消息传开后自然也有忧愁之人。
这首当其冲的那就是世家大族,虽然刘辩也给了他们一些特权。
可是这科举制度的影响,迟早会将他们冲击,不少世家大族自然坐立不安。
当然还有一些忧愁之人,则是身处其它州郡之人。
他们都恨不得马上就搬家,有的人则是盼望着刘辩可以早日结束乱世一统天下。
到时候他们不需要背井离乡,也可以方便的考科举。
“我们这陛下还真是好手段。”兖州,曹操收到了科举制度的消息后,冷声说道。
即便是他也不得不叹一句,这科举制度的确算是一创举。
而且如此一来不仅可以得民心,一旦开考可以迅速的招到大量的官员填补空缺。
“此制度一出,必将流于后世,受人效仿。”最后曹操叹了一句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