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红楼]奶娘的奋斗-第2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哼,媳妇也喜欢这个呢。可这丫头满心满眼的就只记得太太会凉着,怎么也不想想她大奶奶也是常年爱戴玉镯子呢。你亏她有事时,想到了她大奶奶,没事了要孝敬的时候,就只记得太太一个人。唉,这日子。怎么每个人心里都只记着太太的好呢。媳妇就这么不受人待见?”张氏以前还会按着季节换着镯子戴,但看到史氏总是喜欢戴一对玉镯子,便投其所好的,也是如此。

    史氏哈哈大笑,“你又没赏她玉镯子,她上哪知道去。”史氏还记得当时唐朝接过镯子时的表情,忒有意思了些。

    玉镯子这种东西,富贵人家,自然不怕女儿大了,带不了小时后打的镯子。所以,大大小小倒是有一些。但像是唐朝或是一些普通小户人家,都是在闺女长成前带金银类的镯子。所以就算是唐朝喜欢玉镯子这类的首饰,唐婆子也没有给她打过。

    也因此,寒冬腊月的,刚一带上,唐朝便觉得冰的刺骨。

    唐朝是个会来事的,不过两天功夫,便用编络子的法子,编了块镯子套,孝敬史氏,嘴上还说什么她之前没戴过镯子,不知道这镯子这么冰。现在知道了,心里怎么也不能干看着自家主子天天这么受罪,因此编了这么一个镂空的套子请主子笑纳。

    “呦,呦,呦,还说什么呢。还是太太会调理人。这才几年的功夫,这丫头便这么好了。这镯子,这几百年都这么戴过来,过谁又能想到要给它也戴个套子呢。这么一看,也怪不得太太偏疼她几分。这样的丫头,谁又能不心疼呢。”

    “。。。唐朝这丫头既然有心,那事就这样吧。反正于咱们家也不是什么大事。只是她怎么也没跟我说一嘴呢。”

    “呵呵,毕竟还是个姑娘呢。哪能张口闭口的说这个。就这事,还是唐婆子跟媳妇说的呢。那唐婆子的意思,媳妇都不用猜,这种想法,也就她会有了。”

    “呵呵”。

    张氏看到史氏答应了唐朝的请求,心里也松了口气。这丫头她是着实喜欢。不说里面有瑚儿的关系,就是她这个人,也是可人疼的。

    说了一会儿话,侍候了史氏膳食,又侍候着喝了盏茶,张氏才回到自己的院子。一回到院子,张氏便有些个不得劲。

    午饭也只懒懒地吃了一口,便合衣睡下了。待下太阳渐沉,满室皆是金黄色的余光时,张氏才慢慢醒过来。

    张氏就着丫头的手喝了半盏温水,想了想,便着人请了太医来。太医来后,一番诊视,张氏又有了身孕。

    此时的张氏是又喜又惊。既喜可以再生个孩子,又惊她这眼看着快四十的人,这一胎着实凶险。

    不过这些想法都是一瞬间的事情,张氏收敛了心思,便着人各处报喜去了。首先报喜的地方,便是贾母史氏的上房。

    史氏一听,非常的高兴。一连生的叫人放赏。又让张氏好好休息。史氏这心中,也是高兴的,她没有想到大儿媳妇这个年纪了,还能再生下个孩子。

    要知道大儿媳妇再过几过都要奔四十的人呢。她还以为大房也就两个嫡子了。没有想到此时竟然又开花结果了。

    史氏心里满足呀,二儿媳妇眼瞅着就要生了,这会功夫大儿媳妇又坐了胎。子嗣兴旺呀。只可怜了,她的小女儿,成亲都四五年了,竟是一点消息都没有。

    就在史氏在这里既高兴贾家添丁进口,又伤感贾敏子嗣艰难时,唐朝抱着一个一匹红色织百花的料子走了进来。

    “太太看看这一匹,成不成呢?”刚才史氏吩咐唐朝去找一匹喜庆的料子来,这料子质地好,花样颜色都不错,无论拿来做什么,都是不用再绣花的。珍珠和唐朝便将这一匹放在了耳房,准备回头制个什么呢。

    史氏就着唐朝的手,仔细地看了看这料子。点了点头,“这个不错。这两天你和珍珠赶一赶,做套帐子给大奶奶送去。”

    唐朝一听,连忙应下。每次儿媳妇怀孕,做婆婆的史氏都会找喜庆料子给儿媳妇作套床帐。这一次看来也不例外呢。

    看到唐朝笑眯眯地应下,史氏也好心情地对她说道,“你可得用点心做,上午你奶奶还给你求了恩典呢。”上午刚说完孩子的事情,下午就诊出了身子,史氏看着唐朝,心下越发喜欢。

    唐朝一听这话,立马跪下磕头,“这份恩典,婢子不但要谢奶奶,婢子还要谢太太呢。若不是太太和奶奶慈悲怜下,又岂能有这么天大的好事,落在婢子身上的理。婢子一身一命皆是主子的,也拿出不什么来孝敬太太,今儿给太太多磕几个头,唯愿太太和奶奶,还有咱们家所有的主子,都能够心想事成,万事如意罢。”

    这几个头,唐朝磕得心甘情愿。这事在贾家看来不过是几句话的事情,却是给了她这辈子最大的帮助了。

    作者有话要说:  最近到了年底,单位的事情比较多。又加上京城的国家局要到我们单位抽查往上三年的帐目,就更忙了。

    所以一时间没有及时回复大家的留言。等到过年了,就不会这么忙了。

    这两天下雪,路上不好走,所以此时趁着来的早,上来说两句。

    先是关于‘李狗蛋’这个名字。

    之前在以前的文里,答应了某位亲,要写一本男主叫这么个名字的小说。虽然不知道那位亲是不是还在跟文,但既然答应了,总是要做到的。

    我不是言而有信,一诺千金的人。我只是有比较严重的强迫症。所以,这篇文的男主,他是不会改名字了。

    再一个便是,亲们所说的那个李嬷嬷,是的,就是她。

    我算了一下,等到李嬷嬷的孙子能吃豆腐皮包子时,年纪应该是这样的。

    。。。
………………………………

第22章

    第二十二章

    没有哪个做主子的不喜欢知道感恩的奴仆,唐朝的这一番真情表达,正好骚到了史氏的心坎处。

    至此对唐朝更是另眼相看,不但今年过年给了不少的赏赐,就连成亲前,也给了一份厚赐。同时还发了话,让唐朝就留在上房里绣嫁妆,等到进了二月到了婚期在回家。

    而在唐朝的事情告一段落时,王氏的心又被堵了一下。人家生孩子,你还来凑什么热闹。真真是有我没她,有她没我的克星。

    王氏现在已经不怎么去给史氏请安了,但一些消息也是能够尽快知道的,比如说张氏怀孕的事情,在当天的晚饭前,她便知道了。可知道了又能如何,除了送份相应的礼外,她是什么也不能干的。

    可就是这样,张氏也是有些不高兴的。为啥?

    她下午诊出了身孕,给史氏报完了喜,然后便将前院的贾赦叫了来,亲自说了一通。刚说完,准备换了衣服去侍候史氏吃饭呢,二房的贺礼便送了来。

    这消息也太快了一些,说不是故意着人盯着大房这边,又怎么能这么快就知道了呢。虽然张氏也知道贾家下人的嘴是最快的,但这速度未免太快了一些。

    张氏微眯了下眼睛,心中下了一个决定。

    于是晚饭的时候,张氏说到府里的家生子实在有些多了,还有一大批的家生子仍是没有进府作活,所以想要放一些家生子出府。一来府中确实无法消耗这些人力,二一来为她和王氏肚子里的孩子积福德,最后,张氏又说了,想为远在江南的贾敏也积一份子女缘。

    史氏对于放不放人出府,没有什么太大的想法。这些年史氏自贾敏出嫁后,就很少管事了。张氏又乖觉,大事小情的,也会跟她说上一说。

    所以张氏一提出来,史氏便没有反对。再怎么放,也不会差了她用的人。更况何这种事情,她相信张氏还是有分寸的。

    张氏看史氏同意,便又说道,会将家里的家生子名册整理出来一份,到时怎么给恩典,还请太太把把关。

    虽是如此说,但年节将近,又时逢她有孕和二房生产,所以放人的事情最快也要等到她生产后做完月子。此时说出来,不过是想让府里的人,知道知道生杀大权握在谁手里。。

    史氏一听便笑了,又特体贴地让张氏也坐下来,“你也是又有身子的人了,别一直这么站着。坐下来一起用吧。”

    张氏笑着推迟了一番,便在史氏下手坐了下来。

    桌上除了史氏,便只有三个小男孩。除了大一些的贾瑚,就只有大房的贾琏和二房的贾珠。

    张氏扫了三人一眼,笑着吃了起来。

    果然还是她生的孩子,就是好,长得也结实。那比她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