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些蹊跷,忙问孩子:“你是不是还有话要说?”小男孩说:“我是去取油,我还要回来的。”
其实这个故事我以前就看过,当时没有太多的感受,可不知怎的,在这个课堂上,在这个远离丈夫的时空里,听到老师复述这个故事,我的思绪便情不自禁地飘飞起来,我忽然想起了我和丈夫前一天晚上的谈话。
他当时提及我的状况时,很担忧地说:我觉得《方与圆》中的丁远峙那样做就挺好,你可以像他那样……
我一听就马上回击:我们的定位早就说好了,怎么又要改呢?你怎么总要步别人后尘呢?
丈夫听我这么一说,就说:那好吧,就这样吧!然后匆匆挂了电话。我当时没有多想,只是认为可能他没有时间多交流而已。
可此时这个故事提醒了我,会不会我也没有听完话呢?
当天晚上,一回到住处我就给丈夫打了电话。
丈夫一听我的话,马上就说:“幸亏你知道得早,否则我还懒得说。我的意思不是要你改变方向,而是要像《方与圆》中说的那样为人处世:内要方方正正,外要圆通一些,说话不要太冲了,一不小心把人得罪了你就难了,在北京那么一个人才济济竞争激烈的城市,一定要把握好自己……”
哦,原来是这个意思,我连忙向他道歉。他看我态度这么诚恳,兴致勃勃地说个没完没了。
等到把长话卡用完,我还真的长了不少知识,以前我还没有发现耐心倾听丈夫说话竟有这样的效果。
我知道了,耐心倾听还没有说完的话,是消除误会和吸取智慧的良机。
我们很多的家庭矛盾不都是源于“没有耐心倾听还没有说完的话”吗?
'上一篇'
我们以后好好过
苏菁
我们以后好好过
由于我有心理咨询的实践基础,所以还没有从大钊课堂毕业,我就当上了大钊素质培训中心人际沟通及强者心理课程的助教。我当时的身份很特殊,既是学员又是老师。
上第三节强者心理素质课“如何管理和控制自己情绪”的时候,黄老师让我们每人分享前一周的感受。一位学员说:
“今天我和丈夫因为我隐形眼镜的事吵起来,互不相让,我整个上午都没搭理他。今天下午听说我一位哈尔滨的女同学突然因为车祸去世了,以前看到他们夫妻很恩爱的,现在怎么说没就没啦!”她说到这儿语调都变了,“我得知这个消息很难受,就打电话给我丈夫,丈夫听了,良久无语,最后他说:‘我们以后好好过,别老吵架了。’”
听到这儿,我的眼睛也湿了,我也想到了我的丈夫,想到了我们以前无端的争吵,有一次居然为一首歌是张学友还是李克勤唱的这样鸡毛蒜皮的小事争得不可开交、面红耳赤,何苦来哉?
佛家一直告诫我们要惜缘,因为这份缘来得太不容易了:假如你们做过一千次的夫妻,或是做过一千次的母女、父子、朋友,这种缘分也只相当于大街上熙熙攘攘纷纷扰扰的人群擦肩而过、对视一笑的一瞬而已,一瞬而已啊!
可我们在这短短的一生中,竟把这么稀有的缘分耗在了无谓的争执中,值吗?
感激伤害过我的人
第五次强者心理素质课,黄老师把所有的灯都关了,在只有烛光的教室里,他发自肺腑地引导我们:
“我们要心存感激地去生活,感激父母,感激老师,感激恩人。我们还要感激伤害过我的人,他锻炼了我的意志;感激欺骗过我的人,他增长了我的见识;感激绊倒过我的人,他强化了我的能力。感激自己所拥有的一切……”
同学们一个接一个地发了言,一位学员提到原来对父母挺怨恨的,因为他们没有走好自己的路,也把自己的子女耽误了,现在忽然明白了……
学员的话一下子触动了我,此时我想起了我的父亲。我忽然发现我很感激父亲,因为正是他无意间对我的伤害才磨炼了我现在坚强的意志;正是他把执著和倔强的秉性遗传给了我,我才有了今天在北京不屈服于任何困难的勇气和信念;也正是这份伤害使我对孩子的教育投入了令人难以置信难以理解的热忱……
当我把我的感受分享完的时候,我再也控制不住,眼泪像决堤的洪水,一发而不可收……
下课的时候,所有的学员都在楼道等著我,和我握手。
“谢谢,谢谢你们对我的认可和支持!”我动情地说。
忽然想起著名诗人艾青说的那句话:“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我想,一个人如果没有了感动,就什么都没有了。今天我们为充满激情的故事感动著,为自己内心的充盈感动著。有了这份感动,就一定能感动他人,也一定能感动这个世界。
'上一篇'
是你教会人们怎样对待你的
苏菁
第十七章 关注现代家庭
珍惜你的拥有
你会发现
幸福简单得简直让人难以置信
坚守你的爱心和责任吧
不管是清贫一生
还是发达一世
家始终是我们心灵的花园
无论是在北京慧源中心做咨询,还是在北京大钊素质培训中心上课,我都发现几乎所有心理问题都源自父母,出在家庭。心理咨询作用很有限,所能帮助的人也很有限。如果不从根
源,不从生活的环境来入手,其作用就是杯水车薪;家庭是源,孩子是流,源头混浊而要求支流清澈,那几乎是不可能的。
是你教会人们怎样对待你的
房东钟阿姨和我熟悉之后,经常向我抱怨,她感到自己受到有癫痫病的丈夫冷酷无情的控制。她抱怨自己对丈夫的辱骂和操纵逆来顺受。她的两个孩子二十好几了不去找工作,就在家闲著,整个家靠她一个人支撑,可就没有一个对她表示尊重,她快憋不住了。
她对我讲述了她的身世,我听到的是一个从小就容忍别人欺负的典型例子。从她性格开始形成直到结婚,她的行动一直受到她极端霸道的父亲的监视。没有想到她的丈夫“碰巧”也和她父亲非常相像,因此婚姻又一次把她推到痛苦的境地。
我看到的钟阿姨是一个时而好强时而懦弱、倍受压抑的家庭主妇,她有著严重的内心冲突,所以经常要靠药物才能缓解内心的焦虑,以助睡眠,否则心慌、心悸,整夜难以入睡。
我问钟阿姨:“您认为他们为什么不尊重您呢?”
“为什么?”钟阿姨愣住了,过了好一会儿,她说,“他们不懂得要尊重别人,他们没有这个意识。”
“为什么不懂呢?”我紧接著问,“您的孩子从出生那天起就不尊重您了吗?”
“这……”钟阿姨想了片刻,忽然找到了根源,“对了,孩子小时候还是挺信赖我的,后来主要是孩子他爸爸对我不尊重,孩子就学他的样了。”
“像那天您儿子要骑自行车出门,您非帮他打气不可,弄得他不耐烦,也不珍惜您的劳动。”我提醒她。
“您说得很在理,可我要怎么做才好呢?”
“您完全可以让他在路上骑不动了,让他自己意识到以后出门要注意这些。”
“原来他们认为我的付出是理所当然的,所以就不珍惜了。”钟阿姨似有所悟。
我们沉默了一会,钟阿姨有些愤恨地说:“以前做得太多,现在不想做了,总有一天,惹火了,我就一走了之。”
“别光说赌气话,其实您内心挺要强的,您辛辛苦苦,不就想得到别人的认可吗?可因为您的方法不对,得不到您想要的回报,所以您就挺生气的。”我毫不客气地说,“您说您一走了之,这是气话,何苦说这些伤感情的话呢?人是有感情的,人心都是肉长的,您的心是在这个家的,您放得下吗?我根本就不相信您说的这类话。我妈和我弟吵架时最喜欢说的一句话就是:行!我走,以后你们有什么事我都不管了。现在,我弟到另一个城市工作,她哪天不是牵肠挂肚的?那份企盼儿子消息的焦灼清晰地写在眼神里,流露在谈话中,那是做不了假的,这就是一个做母亲的没有条件的爱。”
钟阿姨静静地听著,不像刚才那番激动了。
我接著问:“您丈夫和您结婚那阵子对您怎么样?”
“还可以,那时候他还没得这个病。有了这个病后,他越来越敏感,我和一个外人说话他都紧张,我对他也是百般迁就,生怕别人说我品行不正。”她叹了口气。
“您这样对他,他满足了吗?”我继续问。
“没有啊,他越来越过分。我那天去买菜,回来晚点,他在家就大发雷霆了。现在我去买菜都要算好时间,跑步回来。”钟阿姨说著说著又来气了。
“您愿意一直这样下去吗?”我明知故问。
“当然不愿意!哦,您的意思是我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