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军很快就会来到此处,不费吹灰之力,就能把自己这个小小的村庄给抹平了尤其是,在他们从打县城逃回来的,邻村的那些人说起这次鲜卑人入侵,声势浩大,千军万马,李家镇的人心里面就更没底了,大家一合计,与其在这里疑神疑鬼,等着鲜卑人来报复,不如收拾细软,大家到县城中去避避风头,虽然逃回来的那帮人说,宜君县令不让流民进城,但县尉大人那是咱们李家镇的自己人,他能不照顾着这些乡里乡亲的人嘛?所以,这些人计议停当,便拖家带口,感到宜君县城。
这个时候,鲜卑人已经满载而归了,因为出来的人太多,鲜卑人的军纪也不是多么严明,四散劫掠的人也很多,所以,在李家镇被消灭的那几十个人,还没有被娄乞部消灭,而宜君县这边呢,看到鲜卑人退兵了,而且,朱勇这个县令,因为坐视百姓被杀戮,心中也是有愧,对于剩下的那些百姓,开启城门,放他们进城,算是对他自己的良心有个交代。李家镇的这批人就是这么个当口来到县城。尽管县太爷已经发话,可以让流民进城,但是,像李家镇这近千人的大队伍,那守门的兵士也不敢轻易的放他们进去,这李家镇的人便跟守门兵丁说,我们这些人,都是你们县尉何涛何大人的乡亲,是你们何大人让我们来的,你们如果不信,可以去问问何涛,就说李家镇的老少都来投奔他了
守城的兵士一听,吓了一跳,别看一个县中,县令最大,但县官不如现管,何涛是县尉,宜君县所有的兵马,都归他管辖,守城的部队也不例外,所以一听这些人是自己大上司的乡亲,守城官立马就换了一张笑脸,一边谢罪安抚这些人,一边派人飞马禀报何涛。何涛接到消息,心中十分的欢喜,连忙亲自到城门处,将李家镇的众人接到城中。这就是上面有人好办事,何涛跟李家镇的耆老叙了旧,跟自己当年的这些手下见了面,就将李家镇的这些人安置到了南门附近的一大片空场子上,你看其他的流民,那都在北门的收容所,由官兵围着,名为保护,实际上是看管他们,怕他们闹事,而李家镇的这帮人,托了何涛的福,在南门落脚,而且行动自由,不受约束。
就在鲜卑人第二次入侵的前些日子,何涛因为预感到会有一场大战要落在宜春县的头上,所以到李家镇的聚集地,提出,将原来李家镇的民团,纳入到宜君县的民兵部队中,一来,可以更为迅速的提高宜君县这些新晋民兵的军事素质,另外,还能享受到县里面分拨的用于民兵建设的军费,可以补贴家用。李家镇的这些人听了,自然是没有二话,本来嘛,自己等人背井离乡来到县城,没有地种,那就没有了收入来源,加入民团呢,还有军饷可拿,这可相当划算。
因此,在今天的这些民兵当中,就有李家镇的民团,作为主力支撑着,何涛早就已经把李家镇民团的精锐分散到民兵的各支队伍当中,他相信,只要有了带头的人,有了主心骨,那这近万人的民兵,就是自己最大的一张王牌现在,宜君县城已经到了最紧要的关头,等到时机一到,何涛就会下令,让民兵登城,和鲜卑人血战城头
第一百七十三章
第一百七十三,到网址
………………………………
第一百七十四章 宜君血战
第一百七十四章宜君血战
何涛在城下埋伏了八千民兵,准备找准时机,登城头,与鲜卑人决一死战。 这个时候,骨颜部的大队人马,已经来到城下,何涛在城头向下一看,就见城下乌压压的一片,全都是鲜卑人的兵马,他一估计距离,就,鲜卑人的弓箭射击差不过该停止了,要是再射箭,那就难免会波及到已经来到城下的人。于是何涛传令,让所有的防守汉军做好准备,只等这一轮的弓箭一停,马就开始对城下的鲜卑人进行攻击。要说汉人那就是攻城战和守城战的鼻祖,比起草原民族来,强着一大截,何涛虽然不过是一个县的县尉,但对于战场形势的判断,十分的准确,这就是从实战中走出的将领的本领,或许理论不行的,但对战场的直觉判断,往往成为他们克敌制胜的一宝,何涛就有这种本事。
果然,城头的汉军等挨过了这阵箭雨,又稍等了等,没再有弓箭射来,众人心中大喜,将护在头的盾牌、门板之类的拿开,着手准备反击。这些人一边抄家伙,嘴还对县尉何涛钦佩非常,说何大人神机妙算,如神人一般。其实,何涛也只是猜对了一半,他认为,花涂是对已经到了城下的鲜卑人投鼠忌器,怕误伤了人,所以才停止了射击,其实这个理由并不完全,固然,花涂不想伤了人,但按照鲜卑人那娴熟的弓箭技术,想要在不伤到人的情况下,维持两轮射击,那也不是不可能,可花涂有的一层考虑。他所想的,是骨颜部的未来。诚然,刚才进行的攻城战,不管是云梯等攻城器械,还是后面的万箭齐发,这可以说,是花涂故意要在身后的那些人面前,展露一下骨颜部的实力。鲜卑族是一个以实力的部落,不管是独立为政,还是依附他人,那都得有实力才能自保,要是想着靠仁义道德求一丝生路,那很轻松的就会被别人给吃的连骨头都不剩骨颜部这个时候已经是归附拓跋部了,但花涂可不想让的部落在拓跋部中处于任人宰割的地位,就算不能成为拓跋部的顶梁柱,那也要在前五位之列所以,花涂这么有心计,有城府的人,把的家底拿出来一多半,就是为了造成现在的这种眼球效应。
不过,花涂毕竟是有脑子的人,因为经常接触汉族文化,所以他的心眼,比起别的鲜卑人也要多几道弯儿,可以说是老奸巨猾的老狐狸,尽管亮出的锋芒是必要的,但过犹不及这句话永远适用在任何时候,你露出锋芒的同时,所收获的不只是有钦佩,还有各种嫉妒与憎恨。所谓不招人恨是庸才,但凡是出类拔萃的人,或者是集体,那绝对是有人恨的,骨颜部所展露的实力,已经有超过边境草原原来的老大――拔拔部的迹象,这要是再把剩下的底牌也露出来,那身后的这帮人可就不是赞赏了,那就得是忌惮和猜疑,就连毕古塔也不会例外,他身为拓跋部的人,对于骨颜部这种新近归附的部落难道能完全的放心吗?一旦骨颜部的实力超出了他所估计的限,那毕古塔肯定要想办法,削弱骨颜部的实力,明枪易躲暗箭难防,何况人家拓跋部的总体实力超过骨颜部太多,人家要是一门心思的对付骨颜部,那花涂就是有三头六臂,也难以对抗。所以花涂这个时候,见好就收,他,二十多架云梯,一万来支箭矢,还在毕古塔的承受范围之内,所以他在地面攻击部队来到宜君城下的时候,就果断的命令弓箭手停止射击,擂起战鼓,为攻城士兵助威。
花涂的这些思,何涛自然不,他也不需要,他现在所所面对的,是城下三千余人的攻击部队,这个时候,鲜卑人已经到了城头之下了,而且,由于花涂是用汉人的战阵之法教导部落的军队,所以这一支攻城队伍所摆出的攻城阵型十分有章法。
按照汉末这个时代的攻城战术,首先,攻击方在地面部队前进之前,要是用投石车,重弩等远程武器,压制城墙的守军,让他们不敢探出头来。连头都抬不起来,那自然就没有办法去攻击正在前进中的地面部队。这一点,刚才骨颜部已经做到了,尽管他们造不出投石车,也没有制作重弩的本事,但对付宜君县这样的小县城,那刚才的万箭齐发,就已经足够让城头的数百汉军喝一壶了。这之后,要由重甲盾牌兵开路,抵挡城头敌人射出的箭支,掩护抬着攻城器械的部队靠近城墙。另外,在重甲盾牌兵的两侧,还配有弓箭手,以仰射的方式,尽可能的继续对城头的守军进行压制。当然,在仰射角度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那准确度和力度都会有很大程度的削弱,到那个时候,弓箭手的用处就不大了。
骨颜部这边,没有重甲盾牌兵,别说重甲,就连普通的铠甲,整个骨颜部都没有多少,大多数的士兵,穿着的都是所谓的布甲,其实也就是塞了很多棉麻的厚衣服。当然,说是厚衣服,那也是相对于鲜卑人平时的衣服所言,棉和麻,那也是鲜卑人重要的生活物资,冬天的北方草原,滴水成冰,多少人因为缺少御寒衣物,活活被冻死在风雪中,在这种情况下,哪一个部落都没有太多的棉麻去制作布甲。故而,作为鲜卑族最常用的布甲,很多时候,根本无法抵挡汉军射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