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男才女貌-第52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极呀,怕你在徐州这边没有得力的帮手,这才把我急匆匆的从天水召回,又让我x夜兼程,赶来徐州助你一臂之力云封,我这一个月的时间,可全都花在赶路上了,颠簸劳顿,连一顿安稳饭都没吃上,云封,如今到了你的地方,你可得好好犒劳犒劳我”

    **听罢,大喜过望,他真是没有想到,刘宇竟然会把李钧派来帮他李钧那是什么身份,刘宇麾下的两大智囊之一。 要说刘宇手下,智能之士甚多,如程昱、刘晔、田丰等等,可这些人,却也是各有所长,有的精于政务,有的善于谋划,有的长于战略。在这些人里面,拔尖的,就两个,一个是郭嘉郭奉孝,另一个就是李钧李允浩,这两个人可说是刘宇集团的谋主级人物,郭嘉多有巧智,大局观强,目光深远,李钧思虑缜密,常谋定而后动,机敏练达。对这两个人,刘宇自然是极为重用。不过,他们两个还有一点区别,郭嘉这个人,生性散漫,不愿多受拘束,虽然才华横溢,但对于政务却没有什么兴趣,说他不懂,肯定不是,军事和政治不分家,不懂政治,军事上的大局观和战略眼光就有限的很,说穿了就是他压根不愿在政事上费心劳神,用他的话说,有那个时间劳神案牍之中,不如往酒楼之上,痛饮二三杯。

    李钧就不一样,在军事上很有能力,在政务上也颇有手腕,和郭嘉相比,他更近似于诸葛亮那样,是个全能型人才,当初刘宇还执政益州的时候,李钧就署理尚书省事务,每日处理蜀中各地事务不下百件,批答应对,无一疏漏,上上下下,莫不钦服。他有这个能力,同样也有这个兴趣,所以,对郭嘉,刘宇就是将他直接留在身边,每逢军机要务,需要他参赞机杼,而对李钧,刘宇则是较多的将他放到地方上,让他主政一方,更好的发挥自己的才能。

    等刘宇得了长安,控制了朝局,郭嘉任军机大臣,位列朝堂;李钧外派天水,领雍州刺史,着巡抚雍州四郡,主管军政事务,职任封疆。刘宇集团的总体战略方针是在兵出益州之前就定下来的,先夺长安,掌控朝局;安定雍州,收揽民心;平定西凉,稳固后方;积草屯粮,静待时机;东出虎牢,一统天下。如今长安到手了,人心逐渐稳定,可董卓的残部还在李傕等人的带领下,盘踞西凉,勾结西凉门阀,不断袭扰雍州后方,所以平定西凉就是刘宇集团入关中后的第一要务。不过诸事繁杂,千头万绪,想要出兵,也不是一天两天就能解决的问题。

    为了稳定雍州西部各州郡的局势,同时有效遏制李傕等人对西部地区的骚扰,防止他们兴风作浪,刘宇这才将李钧外派到天水统领雍州西部诸事,李钧也确实不含糊,到任天水一个半月,成功的安抚了四郡军民,同时针对李傕的骚扰,组织了三次有效的反击,打得西凉诸路兵马损兵折将,李傕一打听,知道对手是李钧,心里就没底了,他知道李钧的能耐,也明白自己在这位手底下那是绝对讨不了好处,因此,偃旗息鼓,暗中积聚力量,不在主动挑衅。

    按照刘宇最初的计划,是策动手下的20万兵马,一鼓作气,荡平西凉各部,双方力量对比上,刘宇占优势,本来是不会花费太大的气力,但没想到,张济这边勾结鲜卑入侵关中,给了刘宇一个措手不及,为了对抗鲜卑,这才不得不分兵两路,刘宇、孙琳各领十万人马,分赴北疆和西凉对敌。西凉孙琳这十万人马,行程不是很急,稳扎稳打,不冒进,逐步蚕食,有效的消耗西凉各部的有生力量,这是个中长期任务。

    按理说,李钧应该是辅佐孙琳对抗西凉,可这个时候徐州那边又出了篓子,由于**的原因,和刘宇集团又扯上了关系。把**派出去之后,刘宇思量再三,觉得这件事没什么把握,徐州一面靠海,三面皆敌,原来时空中连刘备这等雄才都坐不稳徐州的位置,**虽然才能出众,但在关东群雄虎视眈眈之下,势单力孤,到时恐怕照应不过来。思前想去,刘宇决定给**配个得力的帮手,能和他共同撑起徐州这个摊子。可派谁去,刘宇又很纠结,他手底下能人不少,可能够独挡一面的全才不多,琢磨了半天,最终拍板,派李钧去徐州,反正西凉这边是个慢工细活,而且有孙琳亲自领兵坐镇,对付西凉各部绰绰有余,徐州那边的形势更加复杂,李钧在那边会更有发挥的地方。就这样,把李钧派到徐州。

    李钧从长安出发,和**一样,奔江都,走水路,日夜兼程,等到了广陵,正赶上甘宁领了**的将令,起一万益州水军,前往徐州城助阵,李钧一到,两人正好并在一处。等李钧把徐州的情况弄明白了,一琢磨,按着**的布置,加上刘宇当初在东边埋伏下的几招暗棋,要想吓退曹操,应该不难,可曹操退兵后,徐州失去了最大的外部压力,下一步再怎么走,那就要好好的斟酌了,他又告诉甘宁:“这次去徐州,不要提我的事儿,我呢,就在你手下做个兵士,你也不要露出什么马脚让人知道我的存在。”甘宁是个实在人,虽然想不明白,但也知道像李钧他们这些人肚子里花花肠子忒多,既然这么吩咐,那肯定有什么由头在里面,所以也不多问,就按着李钧吩咐的来。

    其实李钧的想法很简单,自己的名气太大,别看出头的时间算不上长,也就七八年的事,但自家的主公实在是太出名,刘宇,天下第一名将,蜀王千岁,那东征西讨的经历都被老百姓茶余饭后当成传说了,托他的福,自己的名气也是四海皆知,有心的人,都知道自己是刘宇军中的谋主,是刘宇的臂膀,陶谦作为徐州牧,他能没听过?要是自己亮明了身份就这样进了徐州城,那瞎子也知道,刘宇在打徐州的主意了,哦,你说你没这个心,那你把自己的左膀右臂都给派来算是怎么回事?就算是陶谦有自知之明,心甘情愿自行让出徐州,可落在旁人眼里,好说不好听,这有的没的到处一传,对益州,对刘宇的名声都不好。所以,为了减少麻烦,李钧决定暂且隐姓埋名,暗中给**帮忙。

    两人将前情往事诉说一遍,彼此心中都有了数,**对李钧道:“允浩,说起来还是你虑事更加周全,只不过如此一来,倒是要委屈你一段时间了。”李钧一笑:“云封,凭你我兄弟的感情,这种客气话就不必说了,更何况咱们也都是为了主公的大计,有什么可委屈的。”**点头,问道:“允浩,徐州这边的事情,你也都看到了,听你的意思,主公是想要让我们在徐州站稳脚跟,在关东诸侯中插上一根钉子,牵制住他们的一部分精力。既然如此,我们在徐州下一步该怎么走?我现在有点后悔,刚才陶谦让徐州的时候,我似乎不该那样拒绝,如今被安置在小沛,这中间若是出了什么意外,误了主公的大事,我的罪过可就大了。”

    李钧一摇头:“云封,你不必如此担心,陶恭祖在这个时候让出徐州牧的位子,姑且不论他是否是真心实意,单从形势来看,你拒绝他就是应该的。对于徐州人来说,我们毕竟是外来人,他们在徐州经营这么多年,彼此之间,利益纠葛,早就是一团乱麻,贸然接手,怕是会落个灰头土脸的下场,到时更难在此立足。我今日进城之时,仔细观察了一下陶谦,看他的气色,已是灯枯油尽,经此一劫,只怕时日无多,可总也还能支撑个一年半载,我们移师小沛,一来可以暂时离开徐州这个是非之地,二来可以在小沛收揽人心,三来,暗地之中也可以跟徐州本地的门阀多多交好,拉起我们在徐州的势力。陶谦是个明白人,活了六十多岁,估计这天下的事,他都能看得明白,徐州地广人稠,土地肥沃,四方诸侯对此都是虎视眈眈,除了我们,还有谁能保住徐州?让出徐州牧,无非是断了仕途,可只要徐州不失,陶家的富贵便不失,继任者感念他的想让之情,对陶家也必然会多加眷顾,如此,他陶谦的后世子孙也可逍遥自在。只要想通了这点,我相信,陶谦自然会主动为我们将面前的一些绊脚石搬开,这一年时间,也是方便他做出安排。”

    听了李钧这么一讲,**不住点头道:“允浩所言,一语中的,说来不怕你笑话,我们张家当初在徐州也颇有些人情往来,虽然后来我父子追随主公,离开徐州七八年,但一些故旧袍泽都还在,当日我刚到徐州,便有许多家父当年的亲朋来找我,听他们的意思,十之七八不算如意,我看等到了小沛,我们可以联络这些人,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