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男才女貌-第52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队的到来做准备。

    又等了大约一个时辰,就见不远处尘烟扬起,来了三路人马,左边一路,旗帜上是青州刺史,右边一路,是北海孔融,中间一路,气势最盛,当中两面旌旗,一面上书虎威将军臧,一面上书镇北将军管一看这个阵势,陶谦还有徐州那些见多识广的臣工就都是犯嘀咕,心说中间这路人马是谁?汉代的等级制度很是分明,中间的位置不是谁都能坐的,单从现在的这个位置排列来看,应该是中间的人地位最高,其次是左路的田楷,最后是右路的孔融。可光看这两面旌旗,也想不出是哪路诸侯来到。陶谦心中倒是有点数,估摸着应该是和**有关,不过三路人马已到近前,也来不及问。

    因为没有了战事,所以三路人马的兵士就没有必要太靠近徐州城池,就在这十里外驻留,领兵的这几位,各带从人护卫,奔长亭这边来。到了近处,田楷和孔融那都是陶谦的老相识,自然是认得,一番见礼寒暄,陶谦就看,另外这两位,都是杀气腾腾,威风凛凛,陶谦活了60岁,那是知人的主儿,一看就知道,这是两个大将之才,可面生,不认识,刚想问孔融,旁边**说话了:“陶世伯,我来给你引见一下”一指右边的红脸将军:“这位,是我主蜀王殿下麾下大将,领虎威将军之职,臧霸臧宣高,秩二千石。”

    陶谦一听,嗯,听说过,别看没见过面,但陶谦在徐州多年,徐州周边的事他都有耳目探听,臧霸那是刘宇较早期的几个大将之一,当年征剿豫州东北黄巾各部,也留下了不小的声名,因此陶谦对他有所耳闻,于是连忙拱手道:“原来是当年威震豫北的臧将军,久仰久仰”臧霸连忙回礼,两人客气一番。

    随后,**又一指左边的那位黑面大汉道:“这位,陶公也当听说过,就是我主麾下名将,随我主征黄巾、破乌桓,战功赫赫的管亥管仲诚,现领镇北将军,秩三千石。”。。。

    更多到,地址
………………………………

第一百四十九章

    第一百四十九章

    陶谦一听,嗯,确实是听说过,说起来,管亥名气还要更大一些,当初战黄巾、征乌桓,勇名极盛。 而且陶谦也总算明白为什么这管亥和臧霸能走在中间了,这一圈人里面,要论官职,应当是**最尊,他是刘宇的爱将,封征东将军,领益州牧,孙琳略定南中,因有身孕,不得不返回长安后,他又兼任益南都督之职,继续统领南中地区的军事行动,这些官衔加起来,领秩万石。

    不过,当初因为南方战事未定,**身为益南都督,为了徐州之事,擅离值守,刘宇为了让众官警惕,便免去他本兼各职,仅让他领征东将军事,所以,说起来,他算是没有正式官职在身,反倒成了职务最低的存在,当然,明眼人都知道,这不过是暂时的情况,等到风头过去,**官复原职是肯定的。

    除**外,其他的这些人谁的官职更高不好说,论职权,应该是陶谦最高,他是徐州牧,安东将军,职兼文武,一方诸侯,田楷是但若单论军职的话,众人中却是以管亥为首,像陶谦是安东将军,孔融是虎贲中郎将,田楷是扬威将军,臧霸是虎威将军,而管亥是镇北将军,征镇安平,陶谦的安东将军比管亥还要略低半筹。

    可汉代官场更为通行的界定官职高低的标准,是看你的俸禄是多少,田楷和孔融的俸禄都是两千石,别看田楷是刺史而孔融只是太守,但孔融这边还挂着虎贲中郎将的军职,所以两人也是打个平手。而管亥的镇北将军俸禄就是三千石,臧霸俸禄两千石,所以不论是从军职上还是品秩上,管亥两人走中间都是应该的,谁让人家益州那边工资水平高呢。

    弄清楚了管亥两人的身份,大家自然也又是一番客气,**免不了又向陶谦解释了一下,意思是我家王爷听闻曹军在徐州屠戮百姓,派我前来相助,又怕我一个人当不了什么事儿,所以让益州水军相助,又让管亥二位将军随行相帮,这两位都是青州人,当初在青州都有些关系不错的部众亲朋,为了壮大声势,故此先去了青州聚拢旧识,拉起队伍来救援徐州,陶谦听了,又是一番称谢。

    待寒暄完毕,陶谦道:“徐州危难,诸位高义,不辞辛劳而来,谦承蒙厚爱,感激万分,今战事已定,天色不早,城中已备下庆功酒宴,请诸位进城,与我徐州军民同庆”众人自然是应声附和,大家有说有笑,回转城中。

    等到了城里,有人来报,说有一彪人马在城南十里外扎营。陶谦一怔,正要仔细询问,**在旁一笑道:“使君,怪我未能及时禀报,这城南之兵,乃是我益州水军部众,我恐曹军势大,故此请我益州水军都督,现任横江将军甘宁甘兴霸前来相助。”陶谦恍然,又是一番称谢,要出南门迎接甘宁,被**再三阻住,这才作罢,改由糜竺往南门迎接,不多时,甘宁来到,自然是客气一番。**看甘宁随从众人之时,忽然发现有一人颇为眼熟,定睛一看,非是旁人,却是李钧李允浩。**便是一愣,心道,李钧乃是军事,官拜兵部侍郎,军机行走,一直随侍王驾左右,今天怎么到徐州来了?本想将呼唤,却被李钧使了个眼色,**是通透的人,当下便不动声色,众人行礼毕,相携来至太守府邸。

    等到了前厅,陶谦拉着**在上首坐定,田楷管亥等人谦逊一番,分在左右落座,徐州众官也是各自寻位相陪。等诸人安坐,陶谦吩咐开摆筵席,酒水时蔬,鸡鸭鱼肉,四色果品,诸般甜点流水似的摆上桌来,陶谦举杯,致辞相谢,众人应和,谦逊共饮,一些客套话语自然不必多说。

    转眼间酒过三巡,青州刺史田楷抚须向陶谦道:“使君,早就听说益州人才济济,我先时还不以为然,可今日观张世侄的风采,方知此言不虚啊看来,我们这些老朽之人,慢慢的,都要归隐山林,把天下交给他们这些年轻人了。”**一听,一皱眉头,心说这田楷,难不成是喝多了,这种话也说得出来?

    刚想用话堵上一堵,哪知陶谦把这个话茬儿给接上了:“田公所言不差啊老夫今年60了,虚度光阴六十载,位列封疆,却无能守土,致使徐州残破,百姓流离,此乃我之罪也天幸徐州数十万生灵命不当绝,蒙蜀王殿下深恩,遣云封贤侄并一众英雄至徐州解此危难,如此恩德,老朽是粉身难报啊”说着话,向左右侍从摆手示意,两侧从人退下,不多时,捧着两个托盘来至陶谦案前,众人仔细一看,上面放置的,竟是徐州剑印令牌。

    **就坐在陶谦身旁,看他拿出徐州印信,顿时一惊,连忙站起身来,还未等开口,便被陶谦拉住手腕说道:“老朽年迈,正如田公所言,行将就木,不堪封疆之任,贤侄英武且贤,虽少年,却声名昭著,便是如曹操这般奸雄者亦不敢小觑,老朽今日以徐州相托,非为报恩,乃是出于公心,愿为徐州百姓择一英雄之主,使他们能够有个依靠,万望贤侄不要推辞”

    这话说得很是恳切,可**哪里敢在这个时候接下徐州,连忙抱拳躬身道:“使君何出此言如林先前所说,曹军所以退兵,多半是凭借使君之德望,我不过是借势而为,有什么功劳可言使君治理徐州十数载,劳苦功高,百姓信服,怎可轻易将徐州交托,还望使君收回前言。”

    陶谦一听,有点着急,他刚才说的话可不是故作试探,虽然也有那么三分不甘不愿,但七分还是真心实意。都说人老成精,这话也不算错,像陶谦这把年纪的人,久历风雨,见过的人,经过的事足够写成一部书,徐州虽说是他的基业,但如今的天下大势他可不会看错,汉室衰微,诸侯争霸,要是他陶谦再年轻个二十岁,说不得也要争上一争,可他现在60了,这阵子连惊带吓的,身体更是衰弱,他能感觉到自己怕是时日无多。这次徐州之危,通过各种手段,总算是平息下去,可经此一劫,元气大伤,若是不找一个有能力有手段的人接手徐州,那徐州就会成为周围这些野心勃勃的诸侯眼中的肥肉,不只是曹操,南边的袁术还有江东孙氏,哪个都不是善茬儿陶家的基业在徐州,估计是挪不了窝了,若是把徐州交给**,说不定还能保全宗族,不然的话,让人家一窝儿端了也不是什么稀罕事。

    存了这个心思,所以陶谦才将徐州百般想让,可**也是拼死不受,劝陶谦道:“使君虽上了年纪,但身体尚且康健,即便有个万一,使君不是尚有儿子,足以接任徐州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