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汉末那个迷信思想盛行的年代,人们的对于前世今生的存在深信不疑,同时,对于神灵佛祖的存在,也并不怀疑,所以很少有人会立下牵扯到自己切身权益的毒誓,更不要说将自己的子孙后辈都牵扯进来的誓言了,而曹操却丝毫不在意这些,不但用自己的性命立下重誓,更是将后代子孙也都牵连入内。要知道,曹操就是个在战场上摸爬滚打的人,刀尖上舔血,血海里打滚,都说人最忌讳的就是那自己的行业来诅咒自己,好像后世做警察的机会被人说会死在执行任务的过程中,消防队员会忌讳被人说在火灾中遇难,从事高空作业的人会忌讳别人说他从高处摔死,电力工作的人则是忌讳别人说他会被高压电电死。而对曹操来说,他最忌讳的就是别人说他会死于军阵之中。如果有人敢当着他的面真么说,他一定会将那个人的舌头整个的拔出来,让他知道什么话说得,什么话说不得可现在,他自己就拿自己最忌讳的事情来立誓,后世子孙世代不得好死的恶毒誓言更是让感受到他的诚意的同时,也见识到了他的狠劲。
曹操的立誓会不会让对他更加的警惕,这个还不得而知,但在听了曹操的之后,再度哈哈大笑起来,这次的笑声并没有引起曹操的共鸣,曹操只是静静的在那里等着对刚才建议的回复。笑声停止之后,的脸上露出一个诡异的笑容,他盯着曹操的眼睛,似乎是在发问,似乎又是在自问:“孟德兄啊孟德兄,你真的以为,到了现在这个地步,兄弟我,还能够从徐州的事情中抽身吗?”曹操也笑了,笑的很轻松:“是啊,我知道,不过,我还是存了一分念想,不想与元瞻兄还有云封贤弟在战场上兵戎相见。既然如此,我们之间似乎也没有什么可说的了。”的表情严肃了起来,沉声道:“孟德兄,我等在在战场上相见,不过是迟早的事,我家主公对此感到很是遗憾,觉得当初的挚友,日后难免变为仇敌,这是这个世道的悲哀,也是我们这些人的无奈,还是我们不得不接受的事实。既然无法拒绝,那就要从现在开始学着适应,直到能够从容的面对在战场上由好友所射来的箭矢我在主公的教诲下,学了很长的时间,今天看来,是到了接受这命运安排的一切的时候了。”曹操长叹一声道:“我这一生,最敬佩的,就是元瞻,最害怕的,也是元瞻,云封啊,今天我们虽然要兵戎相见,但我还是要谢谢你,谢谢你将元瞻的话告诉了我”
话说到这个份上,两个人都知道和平的时刻已经过去,接下来就是兵对兵将对将的激烈战斗。当曹操转身的时候,忽然问了一句:“孟德兄,你明知道在徐州和我等厮杀,我家主公在长安绝对不会坐视不理,你的兖州就在益州的攻击范围之内,从上庸出兵,攻入兖州也不是什么困难的事情,即便如此,你还是选择与我等大战,到底是为了什么?”
曹操并没有回头,沉默一会儿,缓缓说道:“大丈夫生于天地之间,当顶天立地,且人生在世,有所当为,有所不为。我如今是一军统帅,数万人将自己的身家性命,功名前程放在了我的身上,我曹操今天若是退缩了,就会对不起所有人对我的期望,云封,身为主帅,你会做出这等让跟随你的弟兄失望灰心的事情吗?还有,不管你信与不信,我誓取徐州,不止是为父报仇,也不只是为了我自己的野心和,我的理由,还存在于我手下的这些兵将,他们同陶谦,不共戴天”
曹操的最后这一句话,让眼中精光闪过,而在他身后的陶谦,则是眼中冒火,双拳紧攥,好似恨不得要向曹军冲上去咬他们两口似的。曹操的这句话,又将陶谦带回了当初那个还属于自己的舞台。中平五年冬,在两年前被朝廷大军剿灭的黄巾军死灰复燃。说到底,当初东汉的政府军所剿灭的,不过是黄巾军发起者张角三兄弟的主力罢了。而事实上,张角首倡义军之后,大汉十三州被苛政逼得活不下去的老百姓都聚集在了黄巾旗下,为自己的人生博出一条活路。这样一来,大汉当时所面对的黄巾军几乎可以以百万计。当然,这其中有很多是老弱病残,但能战斗的青壮年也足有数十万之众。东汉政府当时早已是空壳一个,无兵无钱,各地平叛的官军大都是各州豪强势力的私军改编而成的。可那些州牧在攻打黄巾军的时候,也是以保护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为主,对黄巾军并不是存着彻底剿灭的心思,而只是要将黄巾军赶走而已。说到底,以汉灵帝为首脑的中央政府最后之所以能够打赢黄巾起义这一仗,一来是靠了两汉四百年所留下的一些底蕴,二来则是托了黄巾军在那个时侯还太过稚嫩,很多人都是刚刚放下锄头的农夫,不但没有战斗经验,而且也没有足够的训练,当然,他们也没有趁手的盔甲和兵器。东汉政府的军队也不见得训练的多么好,但比起农民来,那还是专业战争人氏。再者,那个时侯的东汉政府还有几个有本事的将领,比如皇甫嵩、卢植等人。
黄巾起义被镇压,看似是东汉政府的胜利,但它却是事实上的输家,一场黄巾起义,彻底的摧毁了东汉政权的根基,成全了各地蠢蠢欲动的诸侯,同时,也锻炼了最后幸存下来的黄巾军。刚才说过,地方政府对黄巾军多数是以驱赶为主,不会拼全力剿灭,所以在张宝、张梁所率领的黄巾军失败之后,其他州郡的黄巾也只得暂时藏匿起来。这些黄巾军此时也已经不是当初刚刚踏入战场的雏儿,经历过血与火的锻炼之后,他们已经成长了起来,逐渐向精兵的方向发展。
这些在地方上潜藏的黄巾军势力,终于在中平五年爆发。当初中央政府军所攻打的黄巾势力,以豫州黄巾、兖州黄巾还有冀州黄巾为主,所以这三个地方的黄巾军即便有遗留下来的势力,那也是元气大伤,并非一两日就能恢复过来的,而青、徐两州的黄巾军在当初并没有遭到毁灭性的打击,加上这两个州本就是大汉朝粮食赋税的主要收入来源,州内郡县存留粮食财物甚多,这就为以劫掠富户官府为主业的黄巾军提供了继续生存的土壤。所以这次的黄巾复起,就是以青徐黄巾为主。这些蛰伏多年的人就好似出了笼的猛虎,东征西讨,南下北上,在青徐两州几入无人之境,而且他们每攻打下一个郡县,就会将县内存留的两米,还有富户们的财产打劫一空。封建社会,地主阶级还有士绅阶级是政权的基石,那个时侯的最高统治者可不会喊出以人为本的口号,他们要喊,也是喊以官绅为本。如此多的官员乡绅遭劫,社会便动荡不安,东汉中央政府为了能够平息两州豪强世族的怒火,便再度开始部署剿灭青徐黄巾。
就是在这次征剿行动中,一直在官场中浮浮沉沉却始终不得志的陶谦终于找到了机会,有了多年的人脉积累,也是依靠自身的实力,朝廷最终任命陶谦为徐州刺史,并责令他镇压黄巾军。这是陶谦为官生涯第一次作为主帅出征,可大多数人并不看好陶谦的前景,毕竟陶谦在这之前一直是以文官的面出现在众人面前,军事方面的才能从未见他显露过,书生领兵,又怎么可能战胜声势浩大的黄巾军呢但即便有众人的猜疑,陶谦却也不为所动,在面见汉灵帝时,他十分坚定的想汉灵帝表示自己一定不会辜负圣命。而他也确实是这样做的,他一到徐州,就任用亡命东海的泰孙观等人为将,快速解决了手中无将的局面,同时,以自己之前所训练的私兵丹阳兵为底子,从徐州现存军队中挑选精英,同时广泛募兵,择青壮者入伍,在较短的时间内,建立起一只具有不错战斗力的一线部队,还是以丹阳军的名号展开行动。结果经过了正规训练的丹阳兵一战便大破黄巾军黄巾军这个时候固然是比最一开始的时候有了很大的进步,但缺少首脑的现状,让他们有了之致命的弱点,那就是人心浮动,根本就没有办法将力气往一处使,所以他们人数虽然多,真正的战斗力却大大折扣,而且只能打顺风仗,一旦被官军强有力的击败,他们的士气便会在极短的时间内彻底崩溃,从而陷入四散奔逃的境况中。徐州的青州军就是这个样子,在主力被快速击溃后,剩下的黄巾军也被逃出徐州境内,北上青兖两州。陶谦的主要任务就是维护徐州的安定,既然徐州的黄巾军跑了,那陶谦当然不会傻乎乎的跑到别的州郡去做免费劳工。因为这种自扫门前雪的行径,这些进入青兖两州的黄巾军的余部被曹操打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