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男才女貌-第48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过沉重了

    从上次彭城战败之后,陶谦便认识到,自己的实力全面落后于曹操,尤其是在军事上的实力,姑且不说自己的指挥能力比起曹操可说是天差地远,就是自己手下的这些个将领们,又有哪一个能和夏侯兄弟,曹氏弟兄相比?还有智囊团,自己这些年也算是招揽了不少的人才,可这些人才大多都是长于政略而短于智谋,让他们管理内政都不错,可一旦让他们为自己在军事问题上出谋划策,那可就彻底的抓瞎了。陶谦深知一个错误的建议所造成的后果,比起没有一个建议要严重的多,所以他也不敢随随便便的采纳手下这些人在军事上的意见。仔细盘算了几遍都觉得自己毫无胜算的陶谦一度选择了死亡,他想用自己的死,来换取整个徐州百姓和官僚集团的生存,如果运气好的话,说不定还能保住自己家族其他人的性命。可他万没有想到的是,当他向曹操表示愿意自裁以告慰曹嵩在天之灵之后,曹操竟然直接拒绝了他

    曹操当然要拒绝,他来徐州的根本目的还是为了扩充自己的地盘和实力,同时,他所想要的,不止是徐州的土地,他还要整个徐州的上上下下都彻底的服从他所以才会有大屠杀出现。如今整个徐州可说是闻曹操之名能止小儿夜啼,曹操让徐州百姓都惧怕他的目的已经快要成功了,而陶谦这个时候跳出来说要自裁,以他自己的性命来换徐州上下的性命,这样的提议,曹操怎么可能接受开玩笑,真要是答应了陶谦,那陶谦可就成了为救一州百姓,不惜牺牲自己的大善人,大君子,大仁者而曹操本就因为屠杀了太多徐州人而和整个徐州结下了梁子,陶谦要是自杀,那可就成了曹**死了大圣人陶谦,他曹操也就成了名副其实的大魔头,大恶棍,大混蛋,谁会甘心服从于这样一个丧心病狂的人,所以,如果陶谦自杀,那曹操就算得了徐州,也会遭到所有徐州人的抵制,接踵而来的就是无休止的动荡和内乱,那时候,不要说依靠徐州增强自己的实力,恐怕曹操的整个精力都会被徐州给牵扯进去,别说发展,连自保都将变得困难所以曹操必须要在正面战场上击杀陶最好手]打谦,只有在战场上击杀这个徐州人心中的支柱,他曹操才能成为这场战争真正的赢家,所谓历史都是由胜利者书写的,丧失了精神支撑的徐州人将会在他曹操的手腕下,逐渐忘记陶谦,转而效忠于他曹操,徐州也才能够成为兖州的大后方,才能源源不断的为他的争霸战争提供各种人力物力支援。

    正因为曹操存了这样不可告人的心思,徐州问题的最后一条和平解决之路也就被最终堵死,而陶谦死也死不得,活也活不安,整日里只能唉声叹气,听天由命了。眼见战事越来越吃紧,军心民心官心的浮动也越来越剧烈,陶谦自己都不知道还能将这个烂摊子支撑到什么时候。如果是在太平之世该多好啊陶谦在已经有些绝望的时候禁不住的想到。如果有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府,那下面的诸侯又怎么会闹成这个样子,那么多无辜的百姓有怎么会横遭惨死如果朝廷的威严还在,他曹操又怎敢冒天下之大不韪,犯下如此滔天的罪孽可这一切都已经是空想,现在大汉朝廷,名存实亡不过,听说前阵子蜀王刘宇攻入了长安,驱逐了董卓的逆党,从新确立了朝廷的制度,并开始以执政的身份开始替皇帝打理朝政。如果,刘宇知道了徐州的情况,他会不会来相救一把呢?这个念头刚刚生出,就被陶谦自己给打消了,长安离着徐州千里之遥,姑且不说方不方便派兵,就是能派,徐州远在东海,救徐州对刘宇根本就没有任何好处啊

    就在陶谦愁白了头,愁的睡不着觉的时候,曹操也在犯愁,也是愁得睡不着觉,他的这个愁,正是陶谦认为肯定不会来蹚浑水的刘宇给惹出来的。曹操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到现在在帐中转了多少圈了,他只知道自己停下来的时候,头有点发晕。扫视了一眼帐中文武,曹操最终还是将目光放在了自己的三大谋士陈宫,荀彧,荀攸三个人身上。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每个人都有每个人最拿手的绝活,同样也都有自己不擅长的地方。就像曹操,如果论起战阵交锋,战术指挥,战略布置,那曹操比戏志才他们三个人加起来都强。可如果论起大势判断,揣摩人心,阴谋奇计,那曹操比起手下的这三个谋士来就有段差距了。当然这三个谋士也是各有所长,荀彧长于战略,有远谋,曹操的一系列战略规划都是荀彧一手勾画出来的,曹操也称他为“吾之子房”,将他依为心腹,荀彧可说是曹操首席谋士荀攸则可说是曹军第一策士,通军略,好奇谋,精擅战术谋划,被曹操称为谋主。此次征徐州,荀攸也贡献了很多不错的计谋。

    陈宫本人足智多谋,长于计算,擅于阴谋,且有辩才,也为曹操所器重,不过陈宫当年与陶谦有些旧交,他又是个很重义气的血性之人,对曹操以报父仇为名讨伐徐州一事本就不甚赞同,而曹操下令屠杀无辜百姓后,陈宫更是和曹操翻了一次脸,不过因为他也同样重视和曹操之间的君臣情谊,所以干脆便来了个两不相帮,置身事外。曹操知道陈宫的脾气,平日里也不去撩拨他,免得自讨没趣,且徐州战事顺利,曹军已经取得了压倒性的优势,也用不着再使阴谋了。

    不过现在的情况可不同了,曹军的对手一下子从徐州陶谦变成了益州刘宇,这个转变实在是太突然了,真是让人接受不了啊,就好像拿着刀准备去宰猪,结果一刀捅下去,忽然发现眼前的是一只披了猪皮的老虎世上最让人惊讶和痛苦的事估计也莫过于此了曹操自认为是个很能够接受突发**件的人,不过这次这件事真的让他也头痛的紧。

    “文若,你说说,刘宇到底想要干什么?”曹操第一个问到的就是首席谋士荀彧,没办法,谁叫人家是首席呢。谋士这个工作类似于后世的参谋,在这个行当中想要做得好,除了天资好以外,还要有情报支持。三国时期的有名谋士都是精于心计的人,他们最擅长的就是揣摩他人的思想。就比如诸葛亮,与其说他是智慧的化身,不如说他将心理学研究到了一个令人仰望的地步。从诸葛亮出山到病死五丈原这几十年他的各种战绩就能看出这一点。

    第一战火烧博望坡,就是摸准了夏侯惇这个曹氏宗族将领与于禁、李典等外姓将领之间的矛盾,首先利用夏侯惇轻敌冒进的心理,以败诱之。当局者迷,旁观者清,韩浩等人觉得刘备的部队败得蹊跷,恐前路有埋伏,便向夏侯惇进谏。本来,主将和各偏左将领之间应该相互沟通,共同完成战术计划,可当时曹操阵营内部,宗族将领和外姓将领之间的矛盾已经产生,像夏侯惇这样的宗族将领的代表人物,面对一个外姓将领的进谏,不但没能沉住气,反倒激起了他的逆反心理,执意追击,结果到了博望坡,等回过味儿来,也已经晚了,最后大败亏输,令诸葛亮一战成名。

    后来火烧新野,利用了曹军得胜后军心松懈的机会;出使东吴,促成联盟,则是把握住了孙权周瑜想要自立为王,独占江东的野心;草船借箭是摸透了曹操多疑谨慎的性格;华容道设伏完美的把握住曹操通宵明法,深明虚实之道的心理状态;促成两家联姻更是把握住了东吴君臣所有人的心理变化,处处料敌机先;空城计的使用是料中了司马懿摄于自己不敢弄险的心理;而上方谷一战却是步步设计,利用一个又一个心理陷阱将司马懿引入绝境;直到他死后,还猜中了司马懿的心思,做了个假人便吓退了司马懿的大队追兵。这一切的不可思议,其实就是心理学运用到极致的胜利。

    当然,要想完美的运用心理学来为敌人布设陷阱,那就要有详实的情报,要想打败敌人,就要先了解敌人,了解敌人的一切,这里面就包括领军将领的性格。诸葛亮学了本事之后,并没有急着出山找个人辅佐,而是在隆中又带了好几年,这里面固然有自抬身价的成分,可诸葛亮也借着这几年的时间,为自己储存了大量的情报。别忘了,他的老师水镜先生司马徽还有鹿门山长庞德公那都是当时知名的大学者,亲朋故交,门生弟子遍于天下,他们手中握有大量大汉山川河流,风土人情,以及当世知名人士性格特点,行事风格等大批情报。诸葛亮便是用了这几年的时间,完全消化了这些情报,而这也成了他日后出谋划策,无往不中的最重要的倚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