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男才女貌-第1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腰间用皮带系束。刘宇准备制作的明光铠属于繁简始终的类型,即除了衣甲外,还装有一层护肩、护臂、护膝、和护腿!事实上这样的铠甲在三国时代就是将军都不一定能穿的上!刘宇给将军们打造的则是明光铠的加强版,除了用料更好外,各类护具也是多层的。

    老规矩,画好图样,把郑浑找来,让他去琢磨。郑浑早已适应了自己主公的诸般奇思妙想,不过当他研究了手上的图样之后,还是不禁发出赞叹——这铠甲,简直是艺术品啊!名工匠除了创造精品外,还希望他人的精品能够出自自己之手!在郑浑领导的军械局的努力下,两个月后,四千套明光铠赶至完成!

    当刘宇在练兵场上,检阅着身着明光铠的骠悍士卒,他甚至有种来到那军容鼎盛,万国来朝的盛世大唐的感觉!一股贯于天地的豪气油然而生!刘宇向着阅兵台下的精兵们大吼道:“大汉的勇士们!从今天起,你们的名字是——玄甲!!!”

    汉光和四年,秋八月,名震后世的玄甲兵正式成立!
………………………………

第十四章 宴张苏得良驹名骑

    清爽的秋风给谯郡送来了丰收的气息。 刘宇等人一年的辛劳总算是取得了回报,毕岚主持设计施工的水利工程以及他所发明的翻车,使谯郡的收成比往年增加了三成!田野上到处都可以看到脸上洋溢着微笑的农户。刘宇的心情也不错,农业取得了丰收,商业也是蒸蒸日上,在孙琳的操作下,许氏集团的玻璃生意越做越大,现在每个月都能为刘宇提供200万金的收益,可以说,刘宇之所以干预不计损失的去尝试一些新的科学技术和管理理念,就是因为他有许氏的支持,财大气粗的缘故!

    至于军队方面,许褚、臧霸等人一直按照刘宇的特种训练法练兵,再加上郑浑的军械支持,现在的谯郡乡勇甚至比大汉禁军都要强上几分,可惜人数上少了些!想到部队人数,刘宇有忍不住有些皱眉。按计划,在秋收过后,在许家村会再次招募3000人的乡勇,在谯郡广招2000郡兵。由于大家都知道谯郡军饷待遇极为丰厚,所以消息传开后,并没有什么抵制情绪出现,青壮年们反而摩拳擦掌,都跃跃欲试!大汉都几十年不打仗了,参加军队不但待遇好,还不用干农活,每日只要参加训练打熬筋骨,就能使家中温饱,若是再努努力,保不准还能够攒点积蓄!如此美差,自然是人人争先。

    等到这一批兵员补充进来,谯郡的实际兵力就达到了万人规模,精兵人数也达到了八千人!规模在其他郡县中可以说是够大了,和平年代,那个郡县愿意多花钱去养这么多的兵!不过这样的军队还是没有达到刘宇的“三军”设想!

    古人常说三军如何如何,这里的三军是指前、中、后三军。但在刘宇思维中的三军可不是这么划分的。按照他的想法,三军应该是指远程打击部队,具体到现在就是刚刚组建的元戎弩兵部队;近距离攻击部队,也就是古代的步兵部队;还有就是快速打击部队,具体到古代,也就是骑兵部队。

    可以说,在冷兵器时代,骑兵的机动性和破坏性是十分可怕的,所以一只健全的部队必须拥有一支强大的骑兵部队!现在问题来了,由于中国地域气候环境以及植被分布的不同,整个中原地区基本上不出产什么好马,更不用说那种要驮着百十来斤重的骑兵还能快速冲锋的良马了。

    后世的历朝历代,中国的产马区一直集中在北方、西北、四川还有云南等地。宋朝就是因为这几个产马地基本都不在自己的手中,所以才被几个少数民族压着打了300余年!而在汉代,主要的良马产地只有两个方向,一个是北方草原上的游牧民族,另外就是大汉凉州,也就是现在的宁夏河套平原还有河西走廊一带。至于益州的马业只是初具雏形,出产的多是驾辕之马,而云南此时尚未开化,滇马就不用想了!刘宇所在的谯郡地处中原心腹之地。听着好像地处黄金地段,但距离汉代这两大马产地都是十万八千里!刘宇不是没想过建立骑兵部队,但就是因为没有良马,所以到现在他的骑兵部队也还是空中楼阁!

    孙琳曾经想通过许氏的商业网络从北地或者凉州购进一些战马,但凉州太远,买多了运送十分不便,买少了又不顶用;北地虽说要近一些,但北方的牛马生意有它自己的一套潜规则,真正的好马都被几个大的贩马集团所垄断,外人去了,就是有钱也买不到好马!草原民族对钱并不感冒,他们通常都只和跟自己部落有十几甚至几十年交情的马贩子交易!所以到北地购马的行动也是困难重重!不过孙琳已经着手联络幽、冀、并等北方各州的马行,希望能从他们手里购进一批良马!

    “唉,看来我的骑兵部队还是要等上一段时间了!”刘宇在县衙里无聊的yy着。“我说你怎么大白天的在这里发傻啊?”孙琳抱着一对公文走进来,看到刘宇正在愣神便忍不住嘲笑了一句。“唉!三国时代没有电视,没有电脑,连yy小说都没有,闲暇时间我除了发愣还能干什么!”刘宇扫了眼孙琳,脸上突然露出yd的笑容,凑到孙琳面前道:“要不咱们在这里把那最后一步完成?全当是有益身心的运动!”“滚!你去死吧!”内堂里传来一阵咔嚓咔嚓的骨骼断裂的声音。一刻钟后,一只熊猫坐在公案后面,嘴里嘟囔着:“太过分了!我只是提出一个善意的玩笑而已!”

    “对了,”孙琳批了两件公文,忽然想起一事:“我们派到北地各州去买马的人昨天传回消息,说是遇到了一队马商,规模好像挺大。本想买下他们手里的马,那马商的头儿却说要到谯郡来看看,才能决定是不是把马卖给我们。”“哦?”刘宇一边看公文一边漫不经心的问:“什么马商?这么牛,卖马前竟然还要考察政绩?他当自己是御史吗?那个头目叫什么名字?”孙琳想了一下,道:“领头的有两人,名字我倒是觉得有些耳熟,一个叫张世平,一个叫苏双!”“张世平,苏双?”刘宇愣了一下:“我好像也对这俩名字有点印象,三国演义里有提到过的。苏双,苏三呸呸呸,想差了!张,苏,卖马”刘宇皱着眉头想了半天,突然一拍脑门一副恍然大悟的样子:“对了,是他们两个!怪不得言行如此古怪!”孙琳连忙问:“这俩人到底是什么来头?”刘宇笑着说:“他们两个倒是没什么背景,是中山大贾,靠往北地贩马为业。黄巾起义的时候,他们把自己的马半卖半送给了刘关张三兄弟!所以三国演义上用了一段话记下了此二人的名字。嗯,这两个人很有心计,他们当时路过涿郡时,刘备还是无名之辈,但他们看到了刘玄德异于他人的气质,断定此人日后必成大器,为了自己的生意日后能有一个强势的政治、军事后台,他们毫不犹豫地将手中的马可以说是赠送给了刘备!所以这张世平和苏双不但是马贩,还是眼光很独到的政治投机者。既然是他们两个,那么提出到此考察的要求就不是什么稀罕事了。嘿嘿,我倒要好好招待招待此二人,因为他们手里不只是有马而已!”后面这句话说得声音很低,孙琳没有听清楚,不过对刘宇知之甚深的她,听到那阵阵淫笑,就知道这家伙不知又在想什么鬼主意了!

    两天后,张世平和苏双二人率马队来到谯郡,受到谯郡太守刘宇的热情款待,当晚便于太守府摆下酒宴,召集众文武一同款待二人。

    第二日,又引二人前往谯县练兵场,观看郡兵训练。刘宇虽是有心拉拢,但也不至于对这两个人真的交跟交底,这次拉到校场上的只是两千坐常规训练的普通郡兵。但就是这些二线部队,也是张、苏二人惊叹不已。

    张世平和苏双经常在汉匈边境走动,见过许多大汉边军,但他们觉得,即使是北地边军也不见得有如此雄壮的军容!其实倒也是两个人看走了眼。谯郡的这些二线兵员平时虽然不进行精兵的体能训练,但后世常规的军容训练可是一天都没拉下。后世的地球人都知道,中国的陆军堪称世界第一,中国是礼仪之邦,所以中**队对于自身的军容军貌尤为重视,故而中**队的队形队列训练也是世界有名的严格!刘宇此时用这套从几次军训上学来的训练方法来练兵,即使是这些二线部队,整体上所散发的气势也让人叹为观止。但也仅仅是气势而已,真的论起战斗力,也就比其他州郡的士卒强上那么一点,和多年在血与火中锻炼的边军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