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文和所言极是。”
袁熙也是才意识到这个问题。
刘备将汉献帝接往cheng都,成为朝廷的大将军,占据大义,奉诏出兵。他麾下的将士,比以往更骁勇,更善战。
就好比最初的黄巾军,已经有了信仰。
为了信仰,死又何惧?
“刘备这几十万人,我必须消灭!”袁熙一字一句的道。
“主公兵力雄厚,还有巨兽助阵,灭曹刘易如反掌,不必过于担心。在臣看来,不过是时间长短罢了。”贾诩道。
“可是你仍然不愿为我献计。不是吗?”袁熙看向贾诩。
贾诩似岔开话题问:“不知姜维在何处?”
“他在西凉。”
“时下刘备的精锐都在中原,何不让他出奇兵,攻取汉中。再调甘宁的水军,截断内江,如此刘备的数十万军,只能在中原,再也回不去了。主公稳扎稳打,哪怕耗也能把他耗死。别忘了,刘备和曹操都没有粮食,他们不能久战。”
贾诩罕见的献出一计。
从长远的战略来看,这是一道妙计。
战事拖的越长,对河北军越有利。
然袁熙细细思量,却心有顾忌:“刘备虽然出征,但留下诸葛亮守益州,他一定会时刻注意姜维,一旦发现姜维不攻西凉,反夺汉中,必会亲自领军据守,我担心姜维不是诸葛亮的对手。”
贾诩笑道:“主公不是有四不相吗,瞬息千里,可随时观察汉中战局,临阵指挥。难道主公也不敢与诸葛亮交战?”
“倒没什么不敢的,反正早晚要与他交手。”
“这不就行了?为大局计,汉中和内江,都必须在主公手上,方可控制天下。”
贾诩好不容易献计,袁熙不想拂了他的兴。
随即笑道:“文和不愧为一流谋士,所出计谋,亘古未见。”
“主公谬赞,不知意下如何?”
“我觉得。。。极好。”袁熙笑道:“文和尽可放心,我会传令姜维,攻取汉中。同时,让甘宁控制内江。不仅不会让刘备返回益州,还会断绝荆州与中原的联系。”
“如此甚好。”
贾诩微微拱手。
前方的战斗仍在激烈进行。
颜良的大军虽是精锐,但遭到益州军顽强抵抗,也未进寸步。
傍晚时。
各军收兵回营。
大家都在讨论功打平兴之事。
贾诩再谏言:“平兴虽不如许昌城高大坚固,但终归是豫州治所,历经数百年修缮,城内还有十几万益州军,难以攻取。以主公之军力,若强行攻取,倒也能建功,但是免不了有极大伤亡。何不围城待变?”
袁熙道:“文和,你是想劝我围而不攻,等敌军粮尽吗?”
“正是。”
“这得等多久?一月?两月?”
贾诩苦笑道:“主公,您就这么着急吗?曹刘反正要亡,您又不缺粮草,就算等一年,又何妨呢?如果主公实在着急,就先解决汉中和扬州的战事,控制全局,稳定后方。”
“容我想想。。。。”
袁熙一时犹豫。
他确实不急于消灭曹刘,迟几个月取胜也无妨。
贾诩为大局考虑,提前布局,也为上策。
贾诩继续道:“主公兵力雄厚,又提前买空了中原的食物,本占了绝对优势。如果让臣布局,根本不会打兖州,也不会打淮南。只要攻取汉中和控制内江,再遣一上将,与曹僵持对战,拖延时间。拖的越久,战局便有利于主公。长则一年,短则数月,主公不战而胜,又何必一城一地的攻打?”
贾诩的话令审配和众将汗颜。
“有时战略比战术还要重要,时机成熟,自然天成,想不胜都难。主公一向睿智,应当明白其中的道理。”贾诩言尽于此,不再多言。
《三国之超级御兽系统》无错章节将持续在手打吧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手打吧!
喜欢三国之超级御兽系统请大家收藏:()三国之超级御兽系统。
………………………………
第578章 灭曹之战(40)
一向嗜战的颜良也道:“今日末将攻打平兴,虽多次杀上城楼,但是城里的敌军实在太多,致使功亏一篑。长久下去,也不是办法。”
“正南。”
“在。”审配听见袁熙叫他,赶紧出列。
“你意如何?”
“臣。。。。”审配瞅了眼贾诩,心情复杂。
若是在平时,他定会反对贾诩,坚持自己的主张。这不仅是为了战局,也为宣示自己的政治存在。如果贾诩一说话,自己就赶紧同意附和,以后袁熙还有必要理会他吗。
可是今天,贾诩说的极有道理。
按照贾诩的谋划,河北军根本不用打仗,坐等取胜就行了。曹刘几十万军被困,逃离不得,又无粮食,肯定会败。
这对河北军是有天大好处的。
审配实在不愿破坏这种好处,遂应道:“臣复议。”
“好。”
袁熙看向贾诩:“文和,我就按照你说的试试,大不了多耗费几十万粮,我不在乎。我河北耗得起。”
“诸位将军。。。。”
众将神色一正。
袁熙说道:“我们现在对战略做一下调整。颜良将军、马超将军、高览将军,领军二十五万,在此驻守,防止刘备逃脱。郝昭将军领军七万,于许昌与曹操对峙,我会叮嘱他,以困敌为上,切勿与之交战。此外,剩余的兵马,大概还有三到五万,随我前往淮南助战,因为周瑜正在急攻扬州,我担心于禁支撑不住。同时我会令姜维将军攻取汉中,令甘宁控制内江,令庞德将军夺取宛城以坚守,因为张辽离开宛城,宛城已经空虚,时下是夺取的最佳时机。”
贾诩拱手:“主公如此安排,臣料定数月之内,我军必胜。”
“遵命。。。。”
众将都应道。
。。。。。。。。。
消失了二十日之久的姜维,出其不意,抵达汉中门户上庸城。
上庸艰险,易守难攻。
姜维带来的兵马,又全是骑兵,不能进行攻城。
然他突然出现在上庸城外,上庸的守军没任何防备,连城门都是开着的。百姓还来来回回的走动,一副和平散漫的景象。
姜维亲率所有骑兵,冲进城中。
很轻易的便占了城池。
“张横。”姜维叫来偏将张横,吩咐道:“上庸不过是一座小城,得之无益,你速安排五百将士据守,随我直奔南郑。南郑是汉中郡治,攻下那里,才算掌控了汉中。”
“诺。”
张横前去安排留守的将士。
姜维担心诸葛亮会派兵来汉中,一刻也不敢耽搁,先率领五千铁骑,赶往南郑。
南郑留守一万五千益州军,领军的将领是孟达。
自刘备率军离开益州,他便奉命留守汉中。
在他想来,中原打的再热闹,也不会波及到这里。他的军队驻守在南郑校场,几乎不出操,也不警戒城池,更不用做守城的准备。
姜维的到来,他至始至终都不知晓。
“杀啊。。。。。”数千骑兵抵达南郑。
这里的情况跟上庸城一样,毫无防备,城门也开着。
姜维率军轻易的便冲了进去。
“孟达在哪里?”姜维抓住几个敌兵询问。
“在。。。在城守府。”士兵战战兢兢的回道。
“快去城守府。”
姜维率军赶往城守府,在被窝里将孟达揪了起来。
直到现在,他都还不知道发生了何事。
“你。。。你是姜维?”孟达看见院子外面的旗帜,心底震惊。
“算你有见识。”姜维找了个地方坐下,朝孟达说道:“本将军假意攻打西凉,实则出奇兵,夺了上庸、南征,你竟然还在睡大觉。哈哈哈。。。我真是不敢相信,汉中防务如此松懈。”
孟达东张西望,一脸急色。
姜维笑道:“你别想着逃跑,外面都是我的部队,你不可能逃得出去,还是老老实实听我的话,我或许能给你一条活路。”
“是是。。。请将军吩咐。”孟达也知大势不可挽回,已放弃挣扎的打算。
“南征城中还有多少军队?驻扎在哪里?汉中又有多少军队?据守哪些地方?你如实招来。”姜维道。
“在下不敢有隐瞒。。。。”孟达把所有事都讲清楚。
姜维带着孟达,前往南征校场,将汉中军全部纳降,缴械关押。
整整一万五千将士,没有任何抵抗。
孟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