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超级御兽系统-第24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主公请问。”

    “你跟随先父,是为了什么?荣华富贵?还是出于一片义气?”

    “主公把臣想的太俗了,值此乱世,缝遇明主,自是应该闯下功名大业,给百姓谋一片好的天地。荣华富贵对我来说,不过是一粒尘土。我审正南,何时为钱动过心?”审配傲然的说道。

    “说的不错。。。。”袁熙笑着道:“可我就不明白了,现今河北已定。我河北军连战连捷,相继吞并朝鲜、高句丽,重创鲜卑、匈奴,接下来就是挺进中原,消灭曹贼,夺取天下,在我看来,亦非难事。你所期盼的。。。近在眼前啊。为何不愿意归顺我呢?”

    “这。。。。”

    “再进一步说吧。”袁熙道:“自先父归去后,你选择了袁尚,没有选择我。我倒很想问问,在你看来,我连袁尚都不如吗?”

    “是不如。”

    “哦?”袁熙好奇的道:“说来听听。”

    审配回道:“尚公子待人以宽厚,熙公子待人亦宽亦紧,尚公子真实,熙公子虚假,尚公子仁孝、遵循古训,熙公子行事乖张。。。。先主公也曾说,尚公子最适合继承大位。”

    “哈哈。。。。”袁熙都被审配逗乐了:“正南,你这说的是什么时候的事啊?我怎么记得父亲将大位传给了我,却没有传给袁尚。”

    “至于说宽厚、真实、仁孝等,不过是正南你的想象。实际呢?说句大不敬的话,袁尚最喜欢模仿父亲,可父亲。。。。”袁熙摇摇头,话锋稍转:“正南先生,你可听过郭嘉的十胜十败论?”

    “听过。”

    “听过就好。”袁熙还记得几句:“绍繁礼多仪,公体任自然,此道胜一也。绍以逆动,公奉顺以率天下,此义胜二也。朝廷政失于宽,绍以宽济宽,故不慑,公纠之以猛,而上下知制,此治胜三也。绍外宽内忌。。。。”

    “正是有此十败,曹操才在官渡击败先父。你却将这些视为宝,实为不智。再说,袁尚也不像你说的那样仁孝,否则,他怎么敢在父亲尸骨未寒之际,攻打邺城呢?正南先生,你说这些,你自己信吗?”

    袁熙抓住重点,三言两语驳斥了审配。

    “时至如今,我已不想再说袁尚之事,人要往前看。时下曹操击退周瑜,又急于攻取荆州。若让他夺取荆州,获得大量的钱粮、兵马,我袁家要挺进中原,将难上艰难。我正为此焦虑,苦思对策无果。先生和袁尚。。。尚乃我弟,我自厚待于他,先生若不愿看到我袁家基业,毁于曹操之手,不想看到官渡之战的悲剧重演,就请助我一臂之力。”袁熙微微拱手。

    审配本无出仕的念想,甚至不想活了。

    但在听了袁熙这话后,又有了激情。正如袁熙所言,现在的河北,与以往不同了,没有外敌入侵,没有异族犯境,近几年来,更是连战连捷,将士士气高昂,虽然士兵的数量还不及官渡之战前,但实力却丝毫不弱。地盘也要大于先主之时。如果辅助袁熙,说不定真能成就大业。

    “主公何必多礼?”审配也拱了下手:“适才是职下放肆,还请主公恕罪。”

    “正南无罪。”

    “臣有一句话,想问一问主公。”审配稍微恭敬了些。

    “先生请问。”

    审配道:“主公起兵是为了什么?自保?扶汉?还是?”

    “哈哈哈。。。。”袁熙失笑道:“先生,这话还用问吗?”

    “我想听主公亲口说。”

    “好,我便与你说一说。”袁熙缓缓入座道:“别人问我,志向是啥?我有两种说法。一是扶住汉室,毕竟天下还姓刘。天子虽被曹操控制于许昌,可朝廷犹在。我袁家四世三公,不能不顾及主宗的威名。二是自保,经历官渡之战,河北军的军力,大幅度缩水,为了抵御奸贼曹操,我不得已起兵,南征北战,剿除威胁。但是。。。先生今天问我,我必须如实的告诉你。我袁熙起兵,一不是为了扶住那摇摇欲坠的汉室,二不是为了自保,而是要戡平乱世,成就万事之功名。在不久的将来,这天下姓袁!不姓刘!”

    “好!”

    审配抱拳道:“主公好志向。审配愿助主公一臂之力!”

    “有正南先生相助,我袁家定可成功啊!”袁熙欢喜的道。

    “先生请坐。”

    “主公请。”

    审配取出一份地图,递给袁熙:“主公请看。这是太行山地图,是职下花了两年的时间,才绘制而成。山中地势、每一道出口,或可驻营、伏兵之处,都有标注。主公按照此地图,在太行山修筑兵镇,定可杜绝贼人啸聚山林,给我官府造成不便之影响。”

    “本来是准备献给尚公子的,可惜还没来得急。。。。”

    袁熙接过那张图,连连点头:“好好。。。这是一个宝贝啊。并州的太行山,易守难攻,那些犯了罪的人、还有山贼,都喜欢往这里跑,要是聚集的多了,不能自给自足,就会出山劫掠,给并州百姓带来灾难。如今有了这幅图,我就可以在太行山的紧要之处,修筑军营,杜绝此类事情发生。正南先生,你刚刚效力,就立此大功,我该如何谢你才好?”

    “主公说谢字,就太见外了,臣。。。。”

    “不不,我一定要谢你。”袁熙收起地图,想了想道:“我拜你为并州主簿,掌管并州内政、军政,你可愿意?”


………………………………

第311章 刘表身死,荆州军投靠曹操

    “并州?”

    审配微微皱眉道:“臣就是从并州来的,主公就不担心?”

    “我不担心。我相信正南先生知道时下的局势,不会判我。退一万步说,即使先生真的判我了,并且夺下了并州,我也有把握在顷刻之间,收复并州,我何惧啊?”袁熙一副无所谓的神情,真正是成足在胸。

    “主公说的是,臣当竭尽全力。”审配拱手应下,但随即问:“主公刚才说,让臣掌管并州之内政、军政。据臣所知,并州的军政,应该由都督负责吧,或是由刺史。怎么会是臣呢?”

    袁熙道:“你有所不知,现在的并州刺史张顗、兼任都督,没有经验,我担心他做不好。你到了并州后,可以辅助他,给他建议。我会告诉他,一切都听从先生的。”

    审配道:“主公既知张顗不是都督之才,何不换掉他?”

    “军政处已经任命,我不好轻易换掉。且给他一次机会吧,或许他能做好。再说了,他也不是一无是处,至少忠诚。忠诚比什么都重要。”

    “主公英明。”审配道:“臣一定与张顗将军,治理好并州。”

    “还有王修,王修任长史。你们三人是并州职位最高的,当同心协力。”袁熙道。

    “是。不过。。。。”审配似乎想起了什么:“主公,王修曾是孔融的谋士,后投靠袁谭,再后来,效力尚公子,现在又效力主公。他这一来二去,连续判主,不应委以重任啊。”

    “哈哈。。。。”

    袁熙笑道:“正南先生,如果说之前我对你还有一些顾虑,现在彻底没有了。你知道为什么吗?”

    “臣愚钝,望主公明示。”

    “你明知王修容易叛我,劝我换掉他,说明你对我没有二意。因为王修任长史,你可以轻易的说服他,这样一来,并州的三个掌权者,你掌握了两个。可是你没有那样做。”

    “臣刚才已经说了,对主公绝无二心。”审配起身道。

    “好好。。。没有二心好。”袁熙拉着他坐下:“先生,我想让高干任雁门关守将,你意如何?”

    “这。。。不好吧?”

    审配真替袁熙捏了把汗,任职官员太大胆,连高干都敢用。

    “我之前已经答应过他,任并州刺史、都督,可我食言了,没有给他官职。后来我仔细想想,高干还是有些才能的,在雁门关抵御焦触、陈登,一月有余。如果有他镇守雁门关,匈奴岂能进关?再说,高干是我表哥啊,都是一家人,他总不至于帮着匈奴打我吧?”

    “这倒不至于。可主公要防着他,别让他帮了曹操或袁谭公子,驻守雁门关的兵将,也不应太多,防止他攻打太原。”审配道。

    “这些事情,都由你们决定,我等下要召见他。等见了他之后,再决定是否启用。”

    “是。”审配起身道:“臣先告退。”

    “嗯。”

    审配离去。

    文丑将高干叫了进来。

    高干的姿态放的很低,见到袁熙时,跪下行礼。

    “表哥何故行如此大礼?快请起。”袁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