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比起先生之才如何?”
“呵呵。。。。”
徐庶失笑道:“主公拿我跟他比?犹如萤烛之火,比星空皓月。孔明之才,胜我百倍!”
刘备知道徐庶从不开玩笑。
即使诸葛亮胜不了徐庶百倍,也当是一位绝世贤才。
刘备点点头,拱手道:“谨遵先生之命,我会去新野,摆放孔明先生。不过,这样一来,我就没办法去江夏了。”
“江夏之事,可让孙乾代为前往。”
“嗯。”
刘备心里也是这样想的。
。。。。。。。。。。。。。
曹操的一纸书信,使得徐庶马不停蹄的赶往襄阳城。
曹操率领文武百官,隆重接待徐庶,还赏赐了两处府宅。一座在襄阳城,一座在许昌。除此之外,还以天子的名义,封徐庶为司空,位居三公。。。
等等赏赐,数不胜数。
徐庶皮笑肉不笑的谢过,敷衍完曹操后,回府见了母亲。
母子见面,自是一番嘘寒问暖。而后说起信件之事,徐母急怒道:“为娘从未写过书信。儿啊,你上曹操的当了。”
“儿早已看穿,此为曹操之奸计,然母亲有危险,儿岂能不顾?”
“你啊。。。。”徐母用拐杖狠狠的打了徐庶几下:“你前几日稍信回来,说自己投靠了刘皇叔,为娘替你高兴了好些时日。可你现在。。。你。。。。”
“母亲,孩儿知错。”
“唉。。。。”
徐庶扶徐母坐下。徐母说道:“你现在赶快回去,别待在襄阳。曹操是国贼,你万不可为他效力。”
“孩儿走了,母亲怎么办?”
“你别管我,我已七十有三,余日不多了。。。。”
。。。。。。。。。。。
母子俩争执了一会。
徐母想让徐庶回去,徐庶却想留在襄阳尽孝道。争执不过,徐母假装答应,让他回屋歇息。等到第二天早上时,徐母已经自尽,并留下书信,让徐庶逃离襄阳,好生辅佐刘皇叔。
徐庶抱着母亲的身体,哭泣了许久。。。
徐母的自尽,使得郭嘉看出端倪,担心徐庶会逃往荆南,便命令一队士兵,寸步不离的跟随。名为保护,实为监视。
曹操替徐母办了一个很大的丧礼,哭的比徐庶还惨。
奈何徐庶谨遵母亲的遗愿,虽不能回荆南效命刘备,却死也不为曹操献计。
。。。。。。。。。。。。。。。。。。。。。
。。。。。。。。。。。。。。。。。。。。。
河北。
冀州。
邺城。
袁熙乘四不相回来。
文武百官站在城门口迎接。
近卫兵肃清街道,排列站立。
袁熙却没有走城门,直接飞回了刺史府,将四不相放在侧院,吩咐下人照顾。
甄宓、高灵已有半年多没见袁熙了,见到的一刻,高灵飞扑了过来:“夫君。。。。”
“夫君。”
甄宓也面露微笑,欠身一礼。
“都起来、都起来。。。。”袁熙扶起他们,坐下道:“在外这些日子,我可想你们了。。。。”
“夫君说谎。你有四不相,眨眼数十里,若真想我们,何不回来看看呢?”高灵哼道:“以后再出征,我必须跟着前往。你不同意,我也得去,省得。。。省得大半年都不回来。”
“好好。。。下次带你去。”袁熙无奈的笑道。
“夫君,那我呢?”甄宓问。
“你什么啊?你也想去?”袁熙摆摆手道:“别开玩笑了,就你这柔弱身子,走不到百里,我大军峰餐路宿,你岂能受得了?”
高灵笑道:“姐姐,你还是老实待在邺城吧。”
………………………………
第308章 兵力越来越少?
甄宓就随口一说,倒不是真的想去。
“卓儿他们在做什么?在上学吗?”袁熙问。
“嗯。每日听陈琳讲学,晚些与文丑将军学武。卓儿可有进步呢。”
早在年初时,袁熙给袁卓找了两个师傅。一是陈琳,教授文学。二是张颌,教授武学。可惜刚确定下来,张颌就领兵出征了,只能先学文。并州之战结束后,由文丑代为教授武艺。
“我等下去看看。”袁熙倒真有些想他们了。
。。。。。。。。。。。。
简单吃了点东西。
沮授领着文武官员,跑步赶到府衙。
“沮先生,你们怎么跑的满头是汗,有急事?”袁熙疑惑的问。
“主公回邺城,我等自该相迎。。。请主公恕罪。”官员们站在院子外面。
“呵呵。。。。”
袁熙笑了两声,示意甄宓和高灵下去歇息,朝院外说道:“都进来吧。”
众人进堂。
袁熙道:“迎候这种事,以后就不要做了,我不习惯,再说,我是乘四不相回来的,眨眼便到刺史府,若经过城门口,需要半个多时辰,才能进城,这多麻烦啊。”
“是。。。。”
郭图笑道:“主公谦和近人,不重俗礼,臣等敬佩之至。”
“不必夸我,我也是无奈。”袁熙看向众人道:“趁着大家都在,跟我说说河北的近况。刚被攻克的并州、以及侵入平原郡的袁谭,现在如何了?”
沮授出列道:“臣正要禀报此事。”
“军政处已委任张顗为并州刺史、兼任都督,不过是暂时的,待主公决定新的人选后,再将其换掉。毕竟张顗不是最佳的人选。”
“入侵平原的袁谭,本已经占据平原,攻杀到了南皮,我地方军羸弱,无法抵挡,险些丟了南皮。好在乐进将军和张颌将军赶到,以近五千的狼骑军、先锋营,加上南皮的地方军,合力击败了袁谭。现袁谭大军,已被赶出了河北,渡河回青州去了。平原郡也被收复。”
“好!”
袁熙欢喜的道:“有张颌、乐进出战,我无忧矣!”
“关于张顗任并州刺史和都督之事,我已知晓,我的意见是。。。给他一个机会,让他继续担任。军政处可派长史、主簿等官员,前往辅佐。如果他确无才敢,再换掉不迟。另外,着人把他请回邺城,我要见他一面。”
“遵命。”
沮授心里还是觉得不妥,但没有坚持。
“经过一年的征战,我们收复并州、攻克濮阳,将十万大军,挺进了中原。这将意味着,河北彻底安定,百姓可以安居乐业,不再有战事。我们可以全心全意的对付曹操、袁谭。”
“主公说的极是。”田丰欢喜的道:“自此以后,我们有了稳定的后方。。。。”
“接下来,我要想办法收复青州。”袁熙喃喃的道。
“主公,您刚刚归来,何必着急呢?袁谭与曹操勾结,若是把他逼急了,他很可能投靠曹操。何不徐徐图之?主公也正好借此机会,歇息一阵啊。”田丰道。
“元皓先生说的在理。我大军年年征战,早已是苦不堪言。幽州的百姓都打没了,并州也招募不了多少青壮,冀州虽是繁华、广大,可也经不起战争的消耗。需知曹操可作用整个中原啊。”沮授也说道。
“我并没有说马上攻取青州,两位先生何必着急呢?”袁熙岂不知河北兵役的情况,早在前年时,幽州百姓就很少了。
前往驻防长城的五万军,很多才十二三岁,还是娃娃。
“主公,臣有一个建议。”田丰出列。
“元皓请说。”
田丰拱手道:“时下幽、并二州,青壮百姓都从了军,使得百姓家里没有劳动力,田地荒芜,极少有收成。臣建议裁减军队,让士兵们回家种地,搞好农业。待战事来临时,再将他们召集起来。”
郭图说道:“元皓的建议,虽是极好,可真要办起来,也是非常困难的。”
“有什么困难的?只要主公一句话,何事不可成?”
“元皓先生,您别忘了。幽州的士兵,要守卫长城,原本兵力就不足,若放了回去,匈奴来犯,当如何?并州军刚刚归附,又有高干的军队,混杂其中,主公未履行之前的诺言,给高干并州刺史。若将并州军放归田园,他们会不会进入太行山作乱?更重要的是,将士们多年征战,立下无数的战功,你说遣散就遣散?将士们愿意吗?等到战事来临时,你说召集就召集?将士们还有建功立业之心吗?反正最后都要被放回去种田,又何苦拼命呢?”郭图的话有些激进,但却很有道理。
“这。。。。”
田丰竟被他驳倒了。
“哈哈。。。。”袁熙大笑了数声,摇摇头道:“两位先生,我倒有个主意。”
郭图拱手道:“臣等刚才不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