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反地增加了对方的麻烦。
有时,遇到自己无法决定的事情,应主动将电话转接给上司或其他人,让他们前来处理。
有些年轻人刚刚进入公司,无论做什么都似乎干劲十足。他们接到电话时,即使遇到不清楚的事情,心里也会想:就这样请别人来听,很没面子。因此就含含糊糊地回答。等到因此发生严重的失误和问题,必然会受到上司严厉的斥责。
虽然我们可以理解这些人求好心切,什么事都要自己做的心情,可是,遇到不清楚的事情,一定要及早地说一句:“我请负责人来接”或“对于这个问题,我不太清楚……”,然后换成上司或资深的同事来接听解决。
在弄不清能不能让其他人来接听的时刻,只要以能让上司或资深同事听见的宏亮嗓音,将到目前为止事情的原委复述一下。这样,就能让上司或同事知道对方和自己在说些什么。对方如果感到有必要协助,必然会主动要求把电话接过去。
因此,不要太逞能,只想凭自己的力量来应付,而要寻求上司和周围人的帮助。
电话留言的艺术
在许多人的心目中,总觉得在电话答录机上留下口信,是一件很难做好的事。感觉象站在麦克风前一样,心里总感到紧张。
我们常会遇到电话打过去之后,却发现是答录机,于是心里发慌,要说出的事也变得语无伦次了。
此时,在显示答录机开始启动的“哔”的声音响起之前,可以将听筒放下,然后再重新拨号。当然,在重拨之前,必须先对要说的事情进行归纳。
有的人虽然已在脑中对要说的事情作了归纳,可是一到了要录音的时候,还是感觉紧张而无法顺利地说出来。其实,只要事先作好记录,然后,再照着纪录念就行了。
由于电话的录音时间较短,因此应尽可能地将要说的事情作简洁的归纳,并条理清晰地说出。
再者,当要说的话内容复杂时,不要在答录机上絮絮叨叨地说,而应简单地说出公司名称、人名及简单事由,或者只说一句“我以后再和您联系”,过后再重新打电话过去。如果能留下打电话去的时间,对于接电话的一方来讲,再方便不过。
当对方长时间外出的时候,若只留下要交待的事情,对方会弄不清楚这是何时打来的电话。
此外,需要进行紧急联系进,时间便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所以,应当养成为留言加上时间的习惯,这样一下,对方就可以直接与你联系,而用不着从通讯录逐一地查找。
例如,“我是XX公司的XX,因事于6月3日下午五点打电话给您。明天我将打电话与您联系。而我的联络电话是,谢谢!”
如果能留下事由与打来电话的日期、时间,以及自己的电话号码,就万无一失了。
有人奉上司之命打电话给往来客户。可是,对方却是答录机,于是就将要说的话录进了自动答录机中。可是第二天却被上司叫去,询问为什么尚未接到对方来电。虽然可以回答已在答录机中留言,但却一定会被上司严厉地训斥了一顿。
要想避免被上司训斥,必须记住:当对方不在而用答录机时,应该在稍后再次打电话进行确认,如果就这么算了,就无法得知对方是否已听过留言,因此必须再打电话加以确认。此外,在答录机中留言时,如果附加一句“稍后我再和您联系”会显得更加谨慎。
当在电话上受人之托,转达留言时,必须作记录。看起来似乎理所当然,然而却很少人能将留言记录做的完善。虽然有些公司有内部专用的记录格式纸,但在多数公司,受托人只能自己加以整理。
在留言条中除了要写明对方的公司名称、部门名称、人名、事由;此外,还应写出接电话者,即你的名字。否则见到留言条的职员,在稍后即使想询问细节,也会因不知道接电话的人是谁而无可奈何。
由于有些工作需要经常离开办公室进行,见到留言条通常已是黄昏时的事了。比如当事人刚从A公司回来,看见来自于A公司的希望与其联系的留言条,慌忙打电话过去,却发现那是早上去A公司之前,对方留下的口信。为了防止出现这类的差错,也必须在留言条上填写接到电话的时刻。
当我们从对方那里听到留言后,说声“请让我复述一遍”,并把听到的内容重复一次。此时,对于容易弄错的数字与人名,应采用特别一点的记录方式。
例如,对方说他姓张,那么我们确认是“弓长张还是立早章”,同时还有必要确认一下约会的时间是上午还是下午。复述之后,还应附加一句“我叫XX,我将会把您交代的事情转告给当事人”,以使对方放心。
此外,如果是自己留言,当对方没有复述时,应将事情很快地重复一遍,并补充一句“可以了吗?”,以此叮咛。
第二部分 锦心绣口 左右逢源 第10章 人人都是顺毛驴 (1)怎样让猫吃辣椒
五十年代;毛泽东曾问刘少奇和周恩来;怎样才能让猫吃下辣椒。刘少奇说;把猫抓住;撬开嘴;再用筷子把辣椒捅下去。周恩来说:先让猫饿上三天;再用肉把辣椒包起来;让猫吃下去。
毛泽东认为这些方法都不好;他的办法是把辣椒研成粉末涂在猫的屁股上;猫就会主动用舌头去舔屁股;井为能这样做而兴奋不已。
这个故事启示我们;任何人在推销时;特别是作为下级向上司推销、;打工仔向老板推销时;实打实地推销效果可能不佳;只有另辟蹊径;想办法调动对方自己的积极性;才会柳暗花明。
这就为我们运用语言艺术提供了广阔的用武之地。
俗语有云:干穿万穿马屁不穿!但这往往又是自视高尚者所不愿为的;而且也不容易说得恰当。但是纵观皇皇历史;横看浩浩世界;都是一路拍过来;又一路拍过去。
从微观来说;我们一定会在身边发现这样一个现象:尽管人们对花言巧语嗤之以鼻;但它作为一种自我推销的方法;却往往起到其它东西所难以比拟的效果。
花言巧语以及赞美别人的方法,不仅可以活跃社交气氛;改善人际关系;培养个人感情;丰富文化生活;而且更重要的是;它可以使我们更容易被别人认可;从而抬高自己的身价;达到推销的目的。
作为一个准备进行自我推销的人;对这种手段不闻不问;不精不熟;都是不可饶恕的缺失!
推销是一种反客为主的艺术;有追求的推销者不须因为害怕被人说成“拍马屁”;而有意疏远上司和老板;因为这样做的代价是:远离可以施展才能的舞台;而使自己陷入无知无闻的平庸中。
即使真的是拍马,目标也是为了骑上马;拍别人的马屁只是手段;作为推销者;最重要的目的是把自己成功地推荐给别人;从对方手中得到认可与赏识。如果是上司;也起到给自己表功的效果。
但上司和老板不是上文中的家庭主妇;不是三言两语就能打动的;我们往往必须掌握更高超的技巧;才能如愿以偿。
虽然说兼听则明;多角度的信息更有用;但喜欢听好话而不是坏消息;则是人们千古不易的特性。
如果认为推销的语言艺术就是说点甜言蜜语那么简单;那就低估了它的学问了。真正的推销是在潜移默化地赞美别人;赞美别人。如果这种美丽的口才不流于陷媚;无伤于人格国格;于人无损于己有益;何乐而不为呢?
口才是成功地把自己推销给理想的“买主”的“润滑剂”。如果我们与买主一接触就出师不利;以后要想改变这种状况;可就难了。将赞美与口才作为自我推销的必修课之一;实在是时势使然;不容回避。
八面玲珑的艺术
各种社会活动和人际交往过程中;无论我们认为对方是魔王转世还是佛祖托生;不管多爱戴他或者多厌恶他;要想交流成功;除了得到他的好感之外别无选择。那么怎么才能做到这一点呢?我们先来看下面这个故事。
有一个人极善交际;能够见什么人说什么话;每次都能让大家都能满意而来;尽兴而去。
有一天;他请了几位贵客到家吃饭。当客人接踵而至时;他笑容可掬地临门恭侯;用同一句话挨个问道:“您是怎么来的呀?”
第一位客人说:“我坐小汽车来的。”
主人立即用感叹加赞美的语调说:“啊;